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口服,西药组给予多潘立酮,疗程4周.结果:两组症状均有改善(P<0.01),胃固体排空速度均加快(P<0.05).治疗组胃排空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胃轻瘫症状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中药方剂可有效改善胃轻瘫症状,提高胃排空速度,效果优于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新 《江苏中医药》2005,26(9):17-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DGP患者90例,分别用中药及多潘立酮片(中西医结合组60例)与多潘立酮片(西药组30例)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在症状及胃排空时间改善方面的情况。结果:2组在症状及胃排空时间改善方面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改善症状及促进胃排空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证实"消渴和胃"方可有效缓解糖尿病鼠胃轻瘫,促进胃排空,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只实验鼠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20只,糖尿病+中药组30只,糖尿病+胃复安组30只,单纯糖尿病组30只。饲养12周后,观察以下项目:①13C呼气实验法测定胃内固体半排空时间;②胃内残留甲基橙液体量;③胃壁肌间神经丛数;④胃壁平滑肌厚度。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鼠的胃壁肌间神经丛数明显减少,平滑肌厚度明显变薄,固体及液体的排空时间明显延长;②给予中药或胃复安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鼠的胃排空速度(P〈0.01,P〈0.05);③中药组胃壁神经丛数及平滑肌厚度均高于胃复安组(P〈0.01,P〈0.05),对糖尿病鼠胃固体排空的改善效果优于胃复安组(P〈0.05)。结论:"消渴和胃方"可有效促进糖尿病鼠胃动力,固体排空效果优于传统全胃肠动力药胃复安,为糖尿病胃轻瘫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胃方Ⅱ号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和胃方Ⅱ号及莫沙必利,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疗程4周,两组在服药期间均禁止服用其它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对两种疗法进行对比,计算各组临床有效率及评价胃固体半排空时间的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8周,观察患者有无病情复发。结果:两组症状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胃固体排空速度均加快(P0.05)。治疗组胃肠病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排空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方Ⅱ号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改善胃肠病症状,提高胃排空速度,减少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用传统促动力药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温阳消痞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60例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温阳消痞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各组胃排空率及中医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有效率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胃排空率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治疗后胃排空率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温阳消痞中药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寒证)患者的胃排空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隔姜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姜灸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的固体排空时间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胃节律紊乱及胃动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隔姜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益气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35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健脾益气治疗,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胃排空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8.
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枳实消痞丸加减中药汤剂和西药多潘立酮片,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DGP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蠕动或胃排空,有效降低血糖,是治疗DGP较理想的方药.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29-2131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郁脾虚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健脾疏肝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胃排空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胃排空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联合针刺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胃排空率。  相似文献   

10.
陈茜  黎耀东  李凯利 《中成药》2011,33(2):208-211
目的:探讨中药糖胃贴敷方(白芥子、法半夏、苍术、丁香、生姜、细辛、甘遂、延胡索)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糖胃贴敷方,对照组(35例)予以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及胃排空时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肠激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P<0.05);治疗组胃排窄时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MTL、GAS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糖胃贴敷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显著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动力,缩短胃排空时间,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消积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对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消积中药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腹胀、嘈杂、饱胀感、吞酸嗳气、食欲减退及恶心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和胃排空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评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加快胃排空进程,下调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营 《光明中医》2009,24(8):1531-1532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新诊断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5和对照组54例,在严格控制血糖达标(EPG 6.1±0.9mmol/L)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和中药水煎剂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抑酸及增加胃肠动力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胃排空及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乐群 《中医药导报》2007,13(12):29-3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多潘立酮结合木香槟榔丸治疗与健脾益气的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多潘立硐治疗,30 d后对胃排空时间、血糖等观察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8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症状积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宋占营  杜进璇  张国 《陕西中医》2012,(9):1128-113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7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组10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予以中药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在症状及胃排空时间改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改善症状及促进胃排空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阳虚证),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推广针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温阳通络方药,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均明显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结论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以健脾行气,恢复胃肠运动,提高胃排空率,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同时有辅助降血糖作用,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泻心丸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参附泻心丸和胃复安、红霉素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胃排空时间。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胃排空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泻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启胃汤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舒丽启能,对照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启胃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治疗后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P<0.05)。提示:启胃汤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的同时,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术和胃丸,治疗4周,观察胃排空的变化、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对照组67.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胃排空率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健脾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疗效。方法: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健脾方低剂量组、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腹腔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益气健脾方低、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分别用低、高剂量益气健脾方和西药吗丁啉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检测比较各组胃蠕动功能,用酚红灌胃实验测定胃排空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益气健脾方低、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胃蠕动的频率和幅度、胃排空率及胃窦ICC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随着益气健脾方浓度的增高,胃排空率、胃窦ICC含量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健脾方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有明确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胃窦ICC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运脾和胃法对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人98例,随机分为疏肝运脾和胃法组(简称治疗组),西药多潘立酮组(简称对照组)。以患者用药后症状(早饱、腹胀饭后明显、纳差、烧心等。)改善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运脾和胃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优于西药多潘立酮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