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及相关疾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02名病人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C-反应蛋白(CRP)检测。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成两组,A组38例(同时具备HbA1c〈6.1%、FPG〈6.1 mmol/L、2hPG〈7.8 mmol/L),B组64例(HbA1c、FPG、2hPG任1项大于或等于以上值),分别对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3项指标作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B组(异常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性正相相关关系(HbA1c与FPG:r=0.748,HbA1c与2hPG:r=0.766,皆为P〈0.01),而与CRP也存在平行升高趋势(HbA1c与CRP:r=0.469,P〈0.05);在A组(正常组)中HbA1c与2hP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r=0.276,P〈0.05),而与FPG、CRP不表现出相关性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HbA1c与FPG、CRP、2hPG存在正相相关关系。同时检测患者的HbA1c、2hPG、FPG、CRP,能够为糖尿病诊断及其病情的控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代谢的关系。方法80例孕妇被分为GDM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其Visfatin、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及眼糖后1h、2h、3h血糖(1hPG、2hPG、3h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GDM组visfatin、FPG、1hPG、2hPG、3hPG、HOMA—IR、F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G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OMA—IR、2hPG均有明显相关性(P均〈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hPG是影响血清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G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可能是机体针对GDM患者体内血糖增高所发生的一种代偿效应。  相似文献   

3.
妊娠糖尿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莉  金家贵  袁飞  吴明沪  陈曼 《西部医学》2010,22(10):1933-193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35例,并随机选择同期相匹配的正常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空腹血清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测量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l)。结果 GDM组CRP、FMN、HbAlc、TG、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水平与FMN、HbAlc、TG、BMI呈正相关。结论 CRP与G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CRP对GDM的预防、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正常妊娠组318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69例及妊娠期糖尿病组105例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50 g葡萄糖筛选实验(OGCT)和HbAlc测定。并通过ROC曲线评价FPG,OGCT和HbAlc在GDM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FPG,OGCT,HbAlc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HbAlc在GDM筛查中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和阳性预示值分别为82.9%、97.8%、94.1%和92.6%;FPG,OGCT和HbAlc诊断GDM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3.5%、91.8%和90.6%。OGCT的诊断界点7.8 mmol/L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8.6%、96.5%;HbAlc的诊断界点6.0%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2.9%、97.8%。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HbAlc在GDM筛查中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FPG,可作为临床GDM筛查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见斑块)和糖尿病非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未见斑块),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2CRP。结果:糖尿病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的hs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2CRP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在老年T2DM颈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受试者精确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步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论是糖尿病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的CRP水平与非肥胖者的CRP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BMI(r=0.191,P=0.009)FINS(r=0.146,P=0.049)FPG(r=0.132,P=0.046)IR(r=0.140,P=0.045)TG(r=0.212,P=0.003)CH(r=0.263,P=0.002)均有相关性。结论:CRP可能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相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和325例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非GDM组);另选取未妊娠的非糖尿病健康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FPG、OGCT、HbAlc均显著升高(P〈0.05);GDM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GDM组(P〈0.05);HbAlc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及阳性预测均较FPG及OGCT高。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筛查中HbAlc检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筛查GDM的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8-异前列腺素F2α、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情况。结果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hPG、HbAle、8-异前列腺素F2α、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SII组FPG、2hPG、C-P、2hC-P、8-异前列腺素F2α、CRP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CSII组较MSII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相比,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具有平稳降糖、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且具有改善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及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受体(insulin 1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收集产检和孕足月分娩单胎妊娠孕妇,通过妊娠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将其分为GDM组和非GDM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孕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服糖后1 h血糖(1 h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fter taking sugar,FPG1)、服糖后2 h血糖(2 h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fter taking sugar,FPG2)、IGF-1R、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GLP-1情况。同时,探究GLP-1、IGF-1R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以及GLP-1、IGF-1R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于孕前BMI、FPG、FPG1、FPG2、IGF-1R、HbA1c、血清GL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中,不良新生儿结局50例(25.0%),非GDM组不良新生儿结局10例(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73,P<0.001)。GLP-1与不良新生儿结局负向影响关系[β=-0.141,OR=0.869(95%CI:0.821~0.919)];IGF与不良新生儿结局有正向影响关系[β=0.745,OR=2.107(95%CI:1.214~3.656)]。影响不良新生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GDM和IGF-1R。 GLP-1、IGF-1R呈负相关关系(r=-0.478,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负向影响不良新生儿结局,而胎盘组织中IGF-1R正向影响不良新生儿结局。临床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妊娠人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差异.方法将40名GDM孕妇与40名正常孕妇按年龄、产次、民族、孕周、孕次配对后测定两组孕28~30周的BMI、WHR以及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值、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水平(2hINS),应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稳态模式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作为胰岛素分泌指标,并对两组孕妇的这些指标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GDM组首诊时的BMI、OGTT时的WHR、FPG、75 gOGTT2hPG、FINS、2hINS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表现为持续的高胰岛素状态;(2)GDM组HOMA-IR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GDM人群BMI偏大和向心性肥胖的临床特征更为突出.主要以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持续的高分泌状态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叶酸(FA)、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孕妇5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NC 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的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 NC 组比较,GDM 组孕妇血清中的 Hcy、FPG、TC、TG、LDL 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叶酸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 与 FPG、TC、TG、LDL 呈正相关(P<0.05),与 FA 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 Hcy 水平与 FPG、FA、TC、TG、LDL 有一定相关性,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加强血糖、血脂的监测,预防妊娠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GDM病人93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在产后6~12周跟踪糖代谢转归情况,对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1例病人产后6~12周出现糖代谢异常者占33.08%(308/931),其中糖尿病35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降低7例,葡萄糖耐量降低252例.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服药3 h后血糖(3hPG)均高于正常组(P<0.01),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OGTT FPG、2hPG、3hPG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是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OGTT的FPG、2hPG、3hPG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GTT FPG(OR=3.528)、OGTT 2hPG(OR=1.579)和OGTT 3hPG(OR=1.655)越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部分GDM病人产后会出现糖代谢异常,与孕期OGTT结果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做好随访管理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变化及与其他相关代谢和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6月于我院门诊做产前检查的孕妇76名,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30例,糖耐量异常者(GIGT组)21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25例。测定血清apelin、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血清apelin水平NGT组为(248.00±45.40)ng/L,GIGT组为(301.00±45.32)ng/L,GDM组为(353.00±72.13)ng/L,GIGT组和GDM组的含量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IGT和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病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和ELISA法测定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和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_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GDM组的m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及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3.088,11.980,18.900,9.801);GDM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1=0.389,P〈0.01);TNF—α水平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γ=0.582.P〈0.01);hsCRP与IR呈显著正相关(γ=0.323,P〈0.01)。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机体脂联素(ADP)及炎性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18例临床确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妊娠糖尿病组,127例同期健康孕妇为正常妊娠组,89例健康未孕妇女为对照组,比较3组脂联素、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一6(IL一6)、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结果:妊娠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脂联素、CRP、IL一6、TNF—α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脂联素与炎性因子CRP、IL一6、TNF—α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经speαrmαn相关性分析均成负相关。结论:脂联素、炎性因子CRP、IL一6、TNF—α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脾抑肝汤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整肠生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扶脾抑肝汤,每日2次,分早晚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部分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计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脾抑肝汤可以提高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FPG、2h PG水平,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格列本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对患者血清 Irisin 及人源甘 丙肽(GAL)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 应用格列本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后的糖代谢指标﹑血清胱抑素 C(Cys?C)﹑同 型半胱氨酸(Hcy)﹑ Irisin 及 GAL 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 1?h 血糖(1?hPG) 、餐后 2?h 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下降( P ?<0.05) ,观 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 治疗后, 两组血清 Cys?C 与 Hcy 均降低( P ?<0.05) ,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 Cys?C 与 Hcy 水平更低( P ?<0.05) ; 治疗后, 两组血清 Irisin 升高而 GAL 降低( P ?<0.05) , 观察组 Irisin 及 GAL 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 两组妊娠高血压征、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发生率的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观察组低血糖及早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格列本脲联合门冬胰岛素有 助于 GDM 患者的血糖控制,可通过降低血清 Cys?C ﹑ Hcy ﹑ GAL,升高血清 Irisin 水平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DM患者体内FFA浓度的变化,阐明其与血糖脂代谢的关系,进一步探讨GDM发病过程中IR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76例GDM患者及56例正常孕妇组分娩前空腹血糖、血脂、FFA、FINs及HbAlc水平。计算HOMA—IR,并行GDM患者FFA与BMI、TG、TC、HOMA—IR相关性比较。结果与正常组孕妇相比。GDM组孕妇空腹血糖、TG、TC、FFA及LD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正常组孕妇HDL水平明显高于GDM组HDL水平。FFA与BMI、TG、TC、HOMA—IR均呈正相关。结论孕期高FFA能够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诱导和加重IR过程.导致GDM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选择TZDs的代表药物吡格列酮(PIO),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PIO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糖化血红蛋白(HbAlc)、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1)、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D)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后EDVD明显改善,sVCAM-1、血糖、Fins、HbA1c、HOMA-IR、PAI-1、CRP及TNFa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血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IO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TZDs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TZDs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方法4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34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FP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h血糖(2hPG)、2h胰岛素(2hINS)。同时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GDM组FPG、2hPG、FINS、2hIN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G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