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诊断肝转移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诊断肝转移癌中的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造影剂(0.6ml)后利用时间一强度分析软件对41例肝转移癌患者(肝转移癌组)和1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动脉峰值强度、肝静脉到达时间、肝静脉峰值时间和肝静脉峰值强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肝动静脉渡越时间。结果肝转移癌组的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静脉到达时间和肝静脉峰值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提前(P〈0.01),肝动脉峰值强度和肝静脉峰值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动静脉渡越时间较正常对照组缩短(P〈0.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肝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显像漏诊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漏诊的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探讨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检出的最小甲状腺结节为0.4cm×0.4cm,最初的2例漏诊,后1例超声诊断性质待定,不除外甲状腺微小癌。结论: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微小转移癌(59个病灶,直径≤1.8cm)及手术病理、CT、临床随访半年的对照组158例患者(均确诊有原发性恶性肿瘤),采用高频探头、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局部放大图像、调节聚焦、降低增益及采取患者屏气状态等5种超声附加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对比常规扫查法与超声附加方法前后肝表面被膜形态及回声改变。结果:肝表面微小转移癌组51例中17例(33.3%)采用普通检查条件不能显示或仅提示可疑,而采用上述附加方法,超声检出率从57.6%提高达86.4%。假阳性5例。该方法诊断肝转移癌的灵敏性为84.3%,特异性为96.8%,诊断正确率达93.7%。结论:对肝表面微小转移癌在超声检查中应用5种附加方法,显示率及清晰度得以改善,提高了肝转移癌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两种中心频率扫查肝内占位病变,评价不同频率下肝内占位病变回声强度的变化是否与组织学的不同相关。方法:分别以2.5MHz和5.0MHz两种频率扫查12个血管瘤、11个肝细胞癌和9个肝转移癌,用直方图测出每个病灶的回声强度,并计算出每个病灶两种频率下的病变-肝组织相对信噪比(ONR)及其CNR变化值(高频减低频)。结果:绝大部分的肝血管瘤(11/12)表现为在低频时成像回声更强一些,CNR变化值为负值。绝大部分的肝细胞癌(9/11)和肝转移癌(9/9)在高频下成像声更强一些,CNR变化值为正值。结论:双频超声诊断在肝占位病变的组织定征分析特别是在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癌的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常规单频超声诊断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2例患者共79个肝内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9个病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9个,肝血管瘤10个,肝转移癌9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灶内部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51个病灶;超声造影除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78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的强化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1.36%;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4.91%。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总体准确率为94.9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75.9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转移癌超声多普勒肝血流灌注指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肝血流灌注指数诊断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定了4组110例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并计算出相应的肝静脉血流与门静脉血流的比值DFR和多普勒肝血流灌注指数DPI。结果:4个组之间的肝脏总血灌注量相差不明显,P>0.05。肝转移癌组、原发性肝癌组的DPI和DFR分别为0.36±0.11、0.34±0.12和0.60±0.28、0.57±0.37,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内无转移癌组,其DPI和DFR分别为0.17±0.05、0.20±0.09和0.21±0.08、0.29±0.14,P均<0.01。DPI、DFR诊断肝转移癌的灵敏度84.6%、特异性84.9%、正确率82.4%。结论:本组资料表明,DPI或DFR不能区别肝转移癌和肝原发癌,但在已知患者有恶性肿瘤的情况下,DPI、DFR可成为临床早期检出肝转移瘤的十分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肝脏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肝肿瘤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PIH)显像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评价其诊断价值。 方法 对94例肝肿瘤进行超声造影PIH显像,比较病灶增强的时相变化特点及灌注特征。 结果 恶性组与良性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值时间及持续总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持续总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超声造影PIH可清晰地显示肝肿瘤的动态灌注过程,显著提高了肝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病理类型肝转移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转移癌病灶(原发癌分别为腺癌32例,鳞癌9例,恶性间质细胞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观察其开始增强时间、动脉灌注特点及增强类型,并与其原发肿瘤的病理细胞类型比较。观察造影前、后动脉相病灶的血流变化,对血流进行分级比较。CEUS动脉相(0-40s)、门脉相(41~120s)观察病灶增强类型,延迟相(120S以后)观察全肝病灶数目并与增强CT比较。结果CEUS动脉相肝转移癌Ⅲ~Ⅳ级血流的病灶数目较造影前明显增加(P〈0.05);肝转移癌病灶动脉灌注、增强类型表现多样,与其原发肿瘤的病理细胞类型比较缺乏特异性;CEUS肝转移病灶增强类型不同于增强CT,且在延迟相较增强CT能发现更多新病灶。结论CEUS对肝转移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超声对肾盂癌的诊断价值,探讨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80例,比较超声和增强CT诊断的准确性,并分析漏诊病灶大小,是否合并其他肾脏疾病,是否同时患膀胱癌。结果 超声与增强CT对肾盂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5%(54180)与89.5%(60167),增强CT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提示肾盂占位的54例病灶长径平均为(4.63±3.80)cm,超声漏诊的26例病灶长径平均(2.67±1.46)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病例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膀胱癌及肾盂积水者分别为6例、4例及6例,诊断为肾结石者7例。结论 超声对肾盂癌诊断的敏感性较增强CT低,但超声能够提示大部分肾盂占位,可作为筛查肾盂癌的方法。当病灶小或合并肾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膀胱癌时容易漏诊,因此对无痛性肉眼血尿患者,超声检查如未探及肾脏肿块应建议其他影像学检查,以除外肾盂占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期提高胆囊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术前做过超声检查的13例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胆囊癌的超声诊断率为61.5%,分析误漏诊原因,可能与胆结石、息肉、肿瘤广泛转移影响了诊断等有关。结论:超声为早期胆囊癌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但需多体位多切面观察。  相似文献   

11.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将58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漏诊和误诊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的发现病变562例(96.56%)。漏诊20例(3.44%),其中导管内癌10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Paset病1例。误诊26例(4.47%),其中误诊为纤维腺瘤14例,囊性增生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叶状肿瘤l例。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合理的调节仪器和分析声像图.有助于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超声对185例肾上腺肿瘤诊断及漏诊、误诊病例分析,寻找影响肾上腺肿瘤超声漏诊及误诊的因素。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85例肾上腺肿瘤超声与病理的资料,对超声漏诊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结果:通过185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检查,超声诊断出肾上腺病变122例,诊断正确率65.95%,明显低于相关文献报道,漏诊57例,误诊6例。漏误诊率(34.05%),明显高于相关文献报道,综合分析其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将漏误诊原因归纳为五种:①左侧肾上腺肿瘤;②小于2.0cm的肿瘤;③混合性回声的肿瘤;④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肾上腺肿瘤认识不足;⑤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巨大,造成定位困难。结论:通过对肾上腺肿瘤漏诊及误诊分析,可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鼻咽癌肝内转移灶声像图特征及超声显像在诊断中的作用。14例经病理确认的鼻咽癌肝转移患者,低分化鳞癌10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1例,多形细胞癌1例。男9例,女5例,年龄25~59岁,平均48.7岁。病程1.1~4.2年,其中3年内有1...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癌患者初次手术时 ,有 10 %~ 2 5 %的患者已有肝局部或弥漫性转移 ;而术后有近 5 0 %的患者在近期内发生肝转移。为探索微创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方法 ,我院于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7月采用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 2 6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 2 6例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3例 ,年龄 33~ 82岁 ,平均 5 7.5岁。本组病历均根据病史、体征、超声及CT等检查诊断为大肠癌肝转移。经皮肝穿刺活检确诊为肝转移腺癌 2 2例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为肝脏转移癌 4例。共治疗 43个肿块 ,最大直径 3 .9~ 14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应用价值及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158次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资料,记录分析近期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对111例324个病灶进行了158次微波消融治疗。完全消融245个,完全消融率7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近期疗效与肿瘤的直径,肿瘤与肝脏表面、胃肠道和二级及以上肝内胆管、血管距离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近期疗效仅与肿瘤的直径有关(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近期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治疗后超声造影表现及超声造影在局部治疗后对肝内残留和复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射频消融(RFA)、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及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4种治疗方法对114例原发性肝癌(96例)及肝转移癌(18例)患者共计119个病灶进行局部治疗,并于治疗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分型:(1)结节增强型;(2)团块增强型;(3)环状增强型;(4)不规则增强型;(5)退出型及;(6)无增强型。依据超声造影分型诊断结果对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病灶治疗后有无灭活、复发或残留进行评价以指导进一步消融治疗。结果以无增强型作为肿瘤灭活诊断标准,以结节增强型、团块增强型、环状增强型、不规则增强型及退出型作为残留复发的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8.1%、特异性92.4%、准确性94.9%、阳性预测值91.2%及阴性预测值为98.4%。结论6种超声造影分型表现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灶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表现,以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甲状腺癌彩色高频超声下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漏诊原因。结果本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病理证实乳头状甲状腺癌97例(80.83%),滤泡状癌12例(10.00%),髓样癌6例(5.00%),未分化癌3例(2.50%),转移癌2例(1.67%)。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整,呈浸润性生长,约50.83%内有微小钙化(沙粒体),76.67%以上内部可见穿入状血管,血流较丰富,阻力指数0.7以上。如果恶性结节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有晕环,内部无微小钙化等良性病变特征时容易误诊;微小癌合并多发良性结节且纵横比〈1时易被误诊和漏诊。结论掌握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及易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可提高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对不典型的甲状腺结节可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进行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误诊因为.方法 收集有病理诊断的578例肝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资料,将其中与病理诊断不符的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肝良性病变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癌,占误诊的38.7%.20例肝癌被超声造影误诊为肝良性病变,占误诊的26.7%.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被误诊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4例HCC被误诊为ICC.1例胆道乳头状黏液腺癌、1例肝转移癌和1例神经内分泌癌被误诊为HCC,1例HCC和1例ICC被误诊为肝转移癌.3例肝增生病变和1例炎性假瘤被误诊为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与肝内增生病变的混淆诊断占误诊的首位,炎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混淆诊断居次位.结论 不同病变的增强模式相似是超声造影出现误诊的原因,分析造影图像细节,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肝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李俊来,董宝玮邮政编码100853近年统计结果提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长。而大肠癌肝转移是大肠癌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最近由于肝癌血供及肿瘤外科学研究的进展.极大地改善了肝转移癌患...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在于评价晕征在诊断肝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重点对肝癌的表现进行了讨论,阐明了晕征对诊断肝癌的意义并将晕征在超声、CT及CTA的表现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71例肝占位性病变病人行超声检查,其中对26例有低回声晕征者还作了CT及CTA检查。结果:71例病人中超声表现为强回声40例,低回声26例,等回声3例,混合回声2例。原发性肝癌41例,有晕征者24例,且多为强回声型(56.1%)。11例肝转移癌中6例有晕征(54.5%),余13例肝血管瘤及6例肝脓肿有晕征者各1例。结论:本文结果表明晕征对区别肝良、恶性病变十分有价值,对肝癌的定性诊断很有帮助,尤其对以强回声为主要表现的病变,其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