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紫心甘薯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及血脂水平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紫心甘薯高剂量组和紫心甘薯低剂量组,分别饲以不同饲料.于第3周和第6周末测血清脂质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①第3周末,紫心甘薯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紫心甘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而TC较高脂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些变化一直持续到第6周末.②第3周末,紫心甘薯高、低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则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这些变化一直持续到第6周末.③第6周末,紫心甘薯高、低剂量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脂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而MDA水平则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结论:紫心甘薯具有明显降血脂的功效,并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制备快速、稳定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免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与免疫损伤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第10周末颈动脉取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作形态学观察.结果 饲养10周后,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LD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主动脉内壁肉眼及光镜下均可见典型动脉粥样斑块.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加免疫损伤法可以快速短期内成功复制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脂喂养对家兔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3只家兔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高脂喂养组(n=20),B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组(n=3);为对照组。分别于高脂喂养前、喂养后2w、4w、8w和12w取家兔耳缘静脉取血各1次,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A组高脂喂养2w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脂喂养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4w后高密度脂蛋白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家兔血脂水平在高脂喂养2-4w即达峰值,并开始下降,而其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将延续。  相似文献   

4.
当归补血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补血汤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降低血脂、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同时用一次性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兔AS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血清MDA,以羟胺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时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当归补血汤可明显地降低实验动物TC、LDL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SOD活性,并可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厚度明显小于模型组.结论当归补血汤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葡多酚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观察葡多酚(GP)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葡多酚低剂量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组喂饲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试验组动物每日经口灌胃给予40mg/kg、120mg/kg剂量的GP。于实验第31天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亚组分Ⅱ和亚组分Ⅲ的胆固醇含量(HDL2-C、HDL3-C);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实验前、实验末期各组大鼠体重及实验末期体重增重均无差异。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VLDL-C、LDL-C/HDL-C、A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HDL-C、HDL2-C、HDL2-C/HDL3-C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葡多酚低剂量组与葡多酚高剂量组的TG、TC、LDL-C、VLDL-C降低(P<0.01或P<0.05);HDL2-C含量、HDL2-C/HDL3-C比值升高(P<0.01或P<0.05)。葡多酚高剂量组的LDL-C/HDL-C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AI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葡多酚具有调整血脂、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酒大黄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给予南通颗粒饲料;AS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酒大黄低、高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不同药量的酒大黄粉,连续给药12wk,分别于实验前及第12周末经耳缘静脉采血,测定4组家兔血脂水平。结果:酒大黄高、低刘量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低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组;酒大黄高剂量组甘油三酯(TG)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低剂量组TG下降不明显。结论:酒大黄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血脂水平,能够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降血脂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锦玉  关立克 《吉林医学》2007,28(1):19-20,22
目的:了解黑芝麻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白耳兔随机分成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和黑芝麻油组,每组8只,各组饲喂不同饲料20周后,取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比较3个组的总胆固醇值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高脂饲料组与基础饲料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黑芝麻油组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黑芝麻油具有较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其降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而降低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8.
加味丹参饮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家兔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 4组 ,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对照组和加味丹参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均给予高脂饲料 (1 0 0g饲料中含 2g胆固醇、5g猪油 ) ,8周后开始给药 ,连续 4周。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病理改变及血脂变化。结果加味丹参饮能显著降低As家兔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P<0 .0 1 ) ,明显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P <0 .0 5 ) ;能明显降低主动脉硬化斑块面积与动脉总面积比值 ,减轻主动脉病理变化。结论加味丹参饮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抑制高脂饲料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GPI-PLD)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及血管功能、形态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对照组、高表达GPI-PLD(+)细胞组和GPI-PLD(-)细胞组。高脂喂养与维生素D注射(60万IU/kg)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第6周末,检测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GPI-PLD活性,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检测主动脉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GPI-PLD(-)细胞组比较,输入高表达GPI-PLD(+)细胞组大鼠的血GPI-PLD活性增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量减少,而高密度脂蛋白增多(P<0.01);动脉内皮细胞较完整,血管增厚程度明显减轻,泡沫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GPI-PLD可抑制高脂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0.
南瓜多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南瓜多糖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南瓜多糖低、高剂量组。实验至第8周末,麻醉后眼球采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取主动脉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南瓜多糖组大鼠血清TG、TC、MDA含量明显降低,HDL、SOD含量明显提高(P<0.05)。高、低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壁厚度和泡沫细胞数量明显较高脂模型组减轻。结论:南瓜多糖具有减缓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TG、TC、提高HDL水平、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脂丸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正脂丸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正脂丸组),实验前及实验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一氧化氮(NO)。8周后处死动物,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主动脉分支开口处斑块形成率及心壁内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结果:8周后正脂丸组血清TC、Ox-LD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NO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心壁内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均明显小于模型组。结论:正脂丸有防止As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除降低血清TC含量外,还与其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脂丸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脂丸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例家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正脂丸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8w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NO含量,8w后处死动物,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主动脉分支开口处斑块形成率及心壁内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结果:8w后正脂丸组血清TC,ox-LD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NO高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心壁内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均明显小于模型组。,结论:正脂丸有较好的防止As形成的作用,作用机制除降低血清TC含量处,还与其防止LDL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果柚对爱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果柚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果柚组和橙皮甙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加果柚汁或橙皮甙一同喂养。每组在实验前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实验3wk及6wk后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实验3wk及6wk后,果柚组及橙皮甙组与模型组比较,动物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loesterol,TC)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m cholesterol,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果柚、橙皮甙能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归抗高脂致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影响实验性高脂致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探讨当归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健康家兔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和当归治疗组(高脂饲料加当归注射液)。喂养10周末处死动物,检测主动脉AS斑块面积,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速将主动脉条置入不同乙酰胆碱(Ach)浓度中,用Griess反应法检浏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当归可显减小粥样班块面积,抑制动脉壁泡沫细胞形成,并增加主动脉NO的生成含量。结论:当归可桔抗高指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种作用可能与它保护内皮细胞、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影响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PDGF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21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AS模型,以血府逐瘀汤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家兔血清PDGF浓度、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清PDGF浓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明显;血府逐瘀汤组家兔血清PDG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优于模型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抑制高脂喂饲致家兔AS病理改变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DGF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降脂通脉方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给家兔喂饲胆固醇饲料 8周形成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部分家兔于第 8周开始加用降脂通脉方喂养 16周 ,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家兔血脂 ,实验结束后观察动脉壁的光镜及电镜改变。结果显示 :降脂通脉方能显著抑制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甘油三酯 (TG)的上升。说明降脂通脉方能对抗实验性高脂血症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分别予以正常饮食(A组)、四氢蝶呤(BH4)+高胆固醇饮食(B组)、维生素E+高胆固醇饮食(C组)、高胆固醇饮食(D组).喂养30 d后取血清测总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A组血清TC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C组血清TC含量明显低于B、D两组(P<0.01);B、C组血清SOD活力明显高于D组(P<0.05),MDA含量则显著低于D组(P<0.01).提示外源性补充BH4可以减少各种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各组兔分别于实验开始前1d及实验开始后的第4、8、12周末采血,提取血清应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按试剂盒说明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测定高脂和正常血脂标本丙二醛(MDA)后处死动物,留取主动脉作形态学观察以及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G、TC、LDL-c及MDA(P<0.05),升高HDL-c(P<0.05);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减轻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作用,可预防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花椒挥发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中药花椒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花椒挥发油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模型组和花椒挥发油组)喂养,花椒挥发油组动物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加喂花椒挥发油10mg/kg。喂养第14周末取血样后,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脂质、载脂蛋白水平、血清丙二醛含量、肝脏和主动脉组织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模型组和花椒挥发油组动物血脂水平均升高,且伴有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模型组相比,花椒挥发油组动物血中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载脂蛋白B以及丙二醛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肝脏和主动脉组织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比均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椒挥发油具有抗豚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它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Wu SR  Li YY  W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27-130
目的 探讨黄精多糖对高脂血症实验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饲普通饲料)、模型组(饲胆固醇饲料)、辛伐他汀组(饲胆固醇饲料+辛伐他汀)、黄精多糖组(饲胆固醇饲料+黄精多糖),分笼喂养8周.分别于实验开始时、第2周末和第8周末,采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第8周末处死动物,光镜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情况.结果 实验前各组血脂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2周末(治疗前),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黄精多糖组血清TC分别为(10.2 ±1.6)、(11.0 ±1.8)、(11.2±1.9)mmol/L,LDL-C分别为(9.85±1.65)、(9.80±1.54)、(10.08±1.88)mmol/L,Lp(a)分别为(656±106)、(700±151)、(666±111)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0.3)mmol/L、(0.55±0.15)mmol/L、(106±15)mg/L,P<0.01].实验第8周末黄精多糖干预组TC、LDL-C、Lp(a)均显著低于治疗前[(6.0±2.0)mmol/L vs(11.2±1.9)mmol/L、(4.25±1.35)mmol/L vs(10.08±1.88)mmol/L、(55±14)mg/Lvs(666±111)mg/L,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精多糖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本消退.结论 一定剂量的黄精多糖(1.6 ml·kg-1·d-1)具有消退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