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兴友 《贵州医药》2005,29(5):445-446
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系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真菌性脑及脑膜的弥慢性炎症。通常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偶有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如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很差。我院1996~2003年共收治1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均由基层医院转入,且无一例首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其中8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上感,误诊率为100%。现简要讨论其诊治及其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 B对小儿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小儿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0 .5~ 1 1岁 ,给予两性霉素 B,静脉滴注 ,疗程为 3个月。结果 两性霉素 B对小儿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满意 ,总有效率 93.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2005年7月收治的2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者14例(66.7%),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者12例(45%);颅内压显著升高大于3.92 kPa者5例;脑室扩大经侧脑室引流者3例;鞘内注射9例;单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3例,AMB+氟胞嘧啶(5-FC)治疗者10例,AMB+5-FC+氟康唑(FCZ)治疗者8例,AMB的平均用量2.5 g,疗程67 d~2 a;治愈13例,好转3例,死亡或自动出院5例。结论 降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仍首选AMB+5 FC鞘内注射,侧脑室引流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1973~1985年住院的21例新形隐球菌性脑膜炎作一分析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9~58岁,其中20~45岁15例。所有病例病程均在一个月以上,最长为3年。经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查到新形隐球菌者20例,另1例经病理解剖于病灶内找到新形隐球菌而确诊。入院前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8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者3例,另7例分别误诊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水平及预后。方法对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经临床与细菌学检验确诊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60例患者中,通过规范性足程、足量地抗隐球菌治疗的患者为58例,其中包括:治愈23例(39%),好转为22例(37%),死亡为13例(24%);2例患者由于未规范性足程、足量地实施抗隐球菌治疗导致死亡。结论降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合理用药,目前采用二性霉素B加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性脑膜炎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我院 1994— 2 0 0 4年确诊的 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性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1~6 0岁 ,平均 36 6岁。病程 1周~ 0 5年 ,平均 70d。院外以感冒治疗 2例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 2例 ,病毒性脑炎治疗1例。合  相似文献   

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于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4-45岁,平均31岁,有明确鸽子接触史4例,有皮肤体癣3例,产后2个月感染1  相似文献   

8.
新型(生)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3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菊兰  龚义仁 《江西医药》1995,30(5):278-280,317
报告了经确诊的新型(生)隐球菌脑膜炎30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误诊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由于本病易误诊为结脑,颅内占位性病变并颅高压综合征,病毒性脑炎等,故为避免误诊,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及发病特征外,还应进行病原学检查。CSF涂片墨汁染色找隐球菌,操作简单迅速,检出率高,不失为早期确诊的方法。霉菌培养因时间长,不宜人微言轻早期诊断方法。二性霉素B仍为目前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药物。但应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诊断检测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共15例患者,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其他6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者3例;墨汁染色首次找到隐球菌者7例(7/15),非首次(第2或3次)找到隐球菌者2例(2/15),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者6例(6/9)(该病例资料9例送检细胞学),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1/15)。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HIV/AIDS增多有关,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笔者认为脑脊液细胞学、乳胶凝集实验是快捷便利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00例确诊患者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5±10.3)岁,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6.1±0.7),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发热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细胞计数1~ 139/μl(中位数8.5).98例患者入院初次脑脊液压力升高,平均为(21.2±12.4)mmHg.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2(1 ~ 110)× 10^6/L,中位蛋白质定量为0.41 g/L(0.11 ~1.43 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0.42 g/L(0.05~ 0.69g/L).88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81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88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99例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中位疗程23天,各治疗组间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4.387,P=0.821).结论 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为新隐球菌脑膜炎,3例为新隐球茵全身感染;13例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2例单用氟康唑(F1u),另11例用二性霉素B(AM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B(L-AM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5-FC),3例治愈。7例好转。结论:新隐球菌是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AMB联合5-FC或Flu是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方法 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查找新型隐球菌.结果 1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均镜检到新型隐球菌,而对照组未镜检出一例阳性.结论 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很相似,实验室几乎均未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往往不能及时确定而被误诊.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应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而日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脑膜炎。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为其它炎症或占位性病变。本文报告我科遇到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临床资料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9、48、5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间歇性头痛,逐渐加重,并呈持续性食欲减退,恶心,有时吐,视物不清,四肢无力,颈强,Gordon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淡黄或稍混浊,细胞数较多,(30~300)×106/L,细菌学检查阴性。CT:病变区脑叶表面不规则低密度影,界限不清。1例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予以手术…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儿科较少见的一种颅内感染 ,因其起病呈亚急性或慢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故误诊及死亡率较高 ,现将我科 1999~ 2 0 0 1年收治的 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患儿 ,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为 3.5岁 ,平均住院 4 8d。1.2 诊断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查体 :脑膜刺激征呈阳性 ,脑脊液检查 :均浑浊 ,压力增高。蛋白 :常在 2g/L ,白细胞总数约在 0 .0 5~ 0 .5 /L之间 ,主要为淋巴细胞 ,…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 MRI的广泛应用及增强扫描增多 ,由 MRI检出的脑膜炎不断增多。本文旨在探讨脑膜炎的 MRI表现及评价 MRI对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并与 CT对比。1 资料与方法收集 1993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经临床、化验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炎 40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 2 7例 ,女13例 ;年龄 3个月~ 6 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 31例 ,发热2 5例 ,颈抵抗感 17例 ,克氏征阳性 9例 ,部分伴有呕吐、头晕、昏迷、肢体无力等。病程 2天至半年。 40例中 ,普通细菌性脑膜炎 15例 ,病毒性脑膜炎 11例 ,结核性脑膜炎 7例 ,新隐球菌性脑膜炎 5例…  相似文献   

16.
伊曲康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临床开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和口服液序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疗效,以及与两性霉素B和(或)氟胞嘧啶联合应用时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自2004年6月-2005年9月间共收治17例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均采用伊曲康唑单独或联合两性霉素B和(或)氟胞嘧啶治疗,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至少1 wk以上。伊曲康唑注射液静脉滴注d 1~2为200 mg,q 12 h,d 3~14为200 mg·d-1;继之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q 12 h序贯治疗,两性霉素B 20~30 mg·d-1缓慢静脉滴注和(或)氟胞嘧啶6 g·d-1,分4次口服。结果:确诊病例14例,临床诊断病例3例,病原菌包括隐球菌、曲霉菌和小型无绿藻。2例治疗2 d死亡,未纳入疗效评估,临床总有效率为73%(11/15)。其中2例脑曲霉病、1例无绿藻脑膜炎、8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均获痊愈;3例隐脑进步,1例侵袭性脑曲霉病无效死亡。治疗过程中,伊曲康唑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肝功能异常,口服液治疗中部分病人有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食欲下降,发生在服药2 mo以后。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和口服液单独或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菌阳结核性脑膜炎、15菌阴结核性脑膜炎及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差异。结果菌阳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9例阳性,4例阴性,阳性率69.2%,菌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10例阳性,5例阴性,阳性率66.7%,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0.09%,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χ2=6.78,P=0.001),三组阳性率有差别,经组间两两比较,菌阳结核性脑膜炎与菌阴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4.31,P=0.07),菌阳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37,P=0.013),菌阴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26,P=0.024)。结论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42例,革兰染色阳性38例,真菌培养阳性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2例。结论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张秀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41-542
目的对氟康唑治疗44例隐球菌脑膜炎效果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44例都给予氟康唑400mg静脉滴注,1次/d;其中5例53d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另10例120d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24例采用氟康挫200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 44例使用了氟康挫治疗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有除有2例死亡外,其余的4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都十分良好,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首选系统性抗真菌的金标准就是采用两性霉素B在,但由于肝、肾毒性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该药物的治疗;然而使用氟康唑可以作为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早期足量长疗程应用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绝大多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  相似文献   

20.
氟康唑治疗9例隐球菌脑膜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9例都给予氟康唑400mg静脉滴注,1次/d;其中1例53d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另2例120d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5例给氟康唑200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9例隐球菌脑莫炎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除1例死亡,其余8例都取得良好效果,无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两性霉素B是系统性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对隐球菌脑膜炎首选,但由于肝、肾毒性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氟康唑作为补救治疗首选方案,早期足量长疗程应用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绝大多数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