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BD)或经皮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共15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次采用 PTBD 或 PTIBS 介入治疗,分类对比临床发病特征、手术方式和术后观察资料。结果共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术后并发胆道感染,发生率14.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胆道感染病史、术前黄疸天数、低位梗阻、不全梗阻、支架累及 Oddis括约肌、术后胆汁引流不畅是造成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术前详细了解病史、依据梗阻平面和程度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方法、加强术后观察,能够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影响。结果: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发生低氧血症与术前并发有呼吸道疾病、肝硬化、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有明显相关(P<0.01),与高龄、高胆红素血症、术前合并感染、手术时间过长等有关(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与术前术中多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261例,其中166例行PTCD,9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4例未完成手术。分析术后2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并发症68例,发生率26.05%。胆道感染21例,胆道出血13例,引流管脱出、阻塞11例,胆瘘7例,胆心反射5例,急性胰腺炎5例,支架再狭窄3例,胆汁性胸膜炎1例,肝脓肿1例,死亡1例。除死亡病例外,其余患者经过积极处理,病情好转平稳。介入治疗后黄疸明显减轻。结论: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正确的手术操作及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结石、狭窄、肿瘤等原因引起胆道阻塞所致 ,一般需要外科手术解决 ,又称为外科性黄疸。围绕胆道梗阻、高压、感染、胆汁逆流、肝细胞损害而出现以黄疸、发热畏寒、器官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为探讨本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 [1 ] ,本文对我院16 3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共 16 3例 ,其中男 71例 ,女 92例 ,年龄 19~ 87岁 ,中位年龄 5 1岁。按病因分类 :肝外胆管结石 10 8例 (6 6 .3% )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原则。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65岁以上梗阻性黄疸患者 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42例中治愈或好转出院 3 8例 ( 90 .5 % ) ,死亡 4例 ( 9.5 % ) ,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出现并发症 14例 ( 3 3 .3 % )。非手术治疗 5例 ,其中胆石症 3例好转出院 ,肝门部胆管癌和胰头癌各 1例均于 1个月内死亡。结论 老年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绝大部分为胆石症和肿瘤 ,多数就诊延迟、病情复杂 ,加强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早手术、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胃癌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28例,其中良性梗阻性黄疸2例,肿瘤复发性梗阻性黄疸26例,后者行切除手术5例,改道手术10例,非手术疗法11例.结果胃癌术后良性梗阻性黄疸经对症治疗及时治愈,肿瘤复发性梗阻性黄疸经切除手术、改道手术、非手术疗法,其1年生存率分别为60%、50%、27%,2年生存率分别为20%、20%、0.结论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多为胃癌术后复发所致,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胆围手术期处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7月~2006年12月期间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采取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完全性胆道引流手术和部分胆道引流手术对肝功能(GPT、GOT)的改善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胆管结石手术中胆道镜的应用 ,降低了胆道术后残石的发生率 ,使病人免除了再次手术的痛苦。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各类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部分合并重症急性胆管炎 16 5例。男 4 6例 ,女 119例。年龄 17~ 82岁 ,平均 5 7岁。其中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非梗阻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方法 对2005年7月~2009年5月本院30例胆道术后非梗阻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结果 30例胆道术后非梗阻性黄疸原因:胆汁淤滞所致黄疸12例,肝细胞损害所致黄疸7例,术中大出血后大量输血所致黄疸1例,医源性胆管炎所致黄疸4例,不明原因黄疸6例.所有病例均经护肝、利胆等治疗后痊愈或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5天,无1例死亡. 结论 对胆道术后非梗阻性黄疸原因及时、准确的分析及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后二次手术植入自膨式胆道支架.结果: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在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胆道成功后植入内外引流管,引流(1~2)周后植入胆道支架.支架植入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是良好的降低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梗阻部位合理选择支架的植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液体疗法促进减黄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97~2003年手术治疗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解除胆道梗阻术中、术后增加补液量,观察液体治疗在短期内促进减黄的作用.结果液体组术后一周内91.4%的病例总胆红素降至171 μmol/L以下,液体组比对照组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50%的时间显著缩短(P<0.01).只要达到充分胆道引流,短期内液体组减黄速度与原发病、手术种类无关.TB与ALP显著相关,而TB和ALP与其他各值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液体组术后一周内日尿量2 500~3 000ml与日尿量>3 000ml的降黄速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在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增加术中、术后补液量,通过利尿可达到促进减黄,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2 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了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其中胆管癌 8例 ,胰头癌 4例 ,胃癌术后胰头转移 4例 ,胆囊癌 2例 ,胆囊癌术后复发 1例 ,原发性肝癌及肝癌术后转移各 1例。结果  2 0例置入了内支架 ,其中左右肝管置入双支架 6例 ,一侧肝管引流、一侧置支架 4例 ,单纯胆道支架 9例。血清胆红素 1周内由 ( 36 3 17± 12 4 0 6 ) μmol/L降至 ( 178 6 0± 4 5 0 5 ) μmol/L。并发症有 1例胆道出血、死亡 ,1例胆道感染伴败血症。结论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及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效方法 ,简便、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腹胆肠吻合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4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开腹胆肠吻合治疗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胆肠吻合达到内引流.术后胆红素均在术后第1周下降约100μmol/L;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在术后第2周以后开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周,平均生存(32.69±30.23)周.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6.8%.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4例,胆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 开腹胆肠吻合可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情况选择该手术方式,提高安全及有效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梁立世  高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19-3020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价值.方法 13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不同减黄手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 患者肝功能在术后1周开始明显改善,平均生存时间20周.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2例,胆道出血1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葛彪  葛林 《当代医学》2013,(8):96-9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利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恶性梗阻性黄疸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39~85岁,平均64.32岁;其中高位梗阻22例(中上段胆管癌8例、肝门部转移癌14例),低位梗阻13例(胰头癌7例、下段胆管癌6例),胆道支架2例,导管内外引流23例,导管外引流10例。采用CT片定点、定深度、定角度,DSA引导穿刺成功率100%。结果 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BD引流减黄有效率100%,1周内TBIL降低幅度>50%,术后生存期4.5~29个月,平均18.5月;术后6个月发生胆道感染2例,其他无与PTBD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TBD创伤小,并发症少,介入穿刺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秋萍  余菊  苗莹  姜敏  解慧 《大家健康》2016,(1):241-241
目的:观察和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汁外引流术(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后的护理,并探讨其处理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8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这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总结相关处理措施和经验。结果:89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于PTCD/PTBS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1.5%,其中出血15例、逆行胆管感染13例、引流管堵塞和脱位3例、支架再狭窄及移位胆汁外溢2例、急性胰腺炎2例、电解质紊乱2例,37例并发症患者中死亡2例(2.2%),35例(39.3%)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PTBD或PTBS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极为重要。绝大多数病人可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症胆石性胰腺炎3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石性胰腺炎 (ANGP)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时机和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ANGP 34例治疗情况。结果 :对伴有化脓性结石性胆囊炎或梗阻性胆管炎患者 19例 ,早期 (72h内 )行急诊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 ,腹腔冲洗 ,胰周及腹腔多管引流术。治愈 16例 ,占 84 .2 % ,好转 1例 ,术后 1例死于ARDS ,1例死于MOF。对胆囊结石但无明显化脓性炎症及胆总管梗阻 15例 ,采用非手术治疗 ,方法是禁食 ,胃肠减压 ,中药清胰致泻 ,抗感染 ,抗休克 ,使用生长抑素及营养支持等。待胰腺病变治愈或稳定后再择期行胆道手术。本组治愈 12例 ,占 80 % ,好转 1例 ,死于胰性脑病 1例 ,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结论 :用此方案治疗ANGP治愈率高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其中胆管癌32例,胰头癌13例,术前及术后检查血清胆红素,观察减轻黄疸效果。结果 45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成功42例,成功率93.3%,其中4例放置双支架。支架植入后扩张良好,胆汁引流通畅,术后1~4周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黄疸症状缓解明显。本组患者术后因腹腔内出血死亡1例,胆道出血2例,胆漏2例,胰腺炎3例,胆道感染8例。术后随访生存时间平均11.8个月,最长24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在我科行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28.6%),其中胆道感染5例,胆道出血2例,胰腺炎1例,经积极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均好转出院,未出现因严重并发症死亡的病例。结论:加强对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止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出现的肝肾综合征.方法选择1990年6月至2004年6月间重度梗阻性黄疸173例,分成A,B二组,A组为1990年6月至1999年8月间病例128例,术中均未应用20%甘露醇(20%Mannitol),本组死亡14例,其中死于HRS者10例.B组为1998年9月以后病例,共45例,术中均在解除胆道梗阻后应用20%Mannitol进行静脉滴注,死亡2例,其中死于HRS者1例.结果经对A、B二组术前肝肾功能的比较,B组较A组差,有显著差异(P<0.05),而B组术后HR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结论 HRS对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存在很大危害,在适当时机应用20%Mannitol对保护肾脏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有效阻止HRS的发生、发展并提高对重度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治愈率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