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同期血清HBV DNA水平、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χ2=30.26,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χ2=10.94,P〉0.05)。患者血清中TBIL、ALT、AST、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其ALB、PTA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TBIL、ALT、AST、GG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住院慢性丙肝患者100例的肝组织检查结果和血清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炎症分级的增加,ALT、AST、HA逐渐增高,PTA逐渐降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深,HA逐渐升高,PTA、ALB逐渐降低;ALT、AST在S1~S3阶段逐步增高,在S4阶段降低。结论血清生化指标中的ALT、AST、HA、PTA、ALB等能反映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生化及肝脏病理特征.方法 对母婴传播慢性乙肝患者107例按年龄划分,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等,统计分析年龄、血液生化指标、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肝组织炎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831, P〈0.01),肝纤维化亦随年龄增加呈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0.084, P〈0.01),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结论 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  相似文献   

4.
102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和病理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性乙肝)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慢性乙肝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分别与同期检测的血生化指标比较。结果慢性乙肝病理分级和分期显著相关;血清学指标TBiL、ALT、AST、γ-G等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指标ALB、A/G、PTA等则相反;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轻度70.7%(29例),中度59.6%(28例),重度62.3%(9例)。结论慢性乙肝的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基本上呈正相关;血生化指标可评价肝细胞损害程度;血生化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常规测定197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慢性肝炎时,血生化检查单项指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1.1%~91.3%,尤以ALB符合率较高.重度慢性肝炎以TBIL、ALB、PTA作为标准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2.6%,62.9%和59.3%.结论 生化指标检测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但单靠血生化指标或肝脏一点穿刺活检确定病情程度有一定误差,应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指标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乙型肝炎患者与丙型肝炎血清铁代谢指标有无差异。方法 入组135例乙肝患者和31例丙型肝炎患者,收集患者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结果 TRF、TIBC与年龄成负相关;SI、SF、TS分别与ALT、AST、TBIL有显著正相关,SF、TS与ALB成显著负相关;TRF、TIBC分别与ALT、AST、TBIL成负相关,与ALB成正相关(r=0.551,P<0.001)。丙型肝炎患者的SF高于乙型肝炎患者,TRF及TIBC低于乙型肝炎患者(P=0.003),SI及TS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脏炎症活动度有显著相关性; 慢性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铁超载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平  许璋  杨志国  张馨  乔飞 《江苏医药》2007,33(4):422-423
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推广运用以来,为病毒性肝炎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科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HBVM及血液生化指标TBil、ALT、AST、ALB、A/G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对肝组织纤维化不同阶段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8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PCⅢ及ⅣC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述指标水平均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重度与肝硬化阶段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炎症分级G4、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血清HA、PCⅢ、ⅣC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HA、PCⅢ及ⅣC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对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S)诊断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FS检查的慢乙肝患者70例,记录所检测到的肝硬度值(LSM)。所有受试者均于同期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并留取患者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胆碱酯酶(CHE)。分析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对LSM的影响。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LSM与年龄、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ALT、AST、GGT、ALP、TBIL、DBIL、TBA呈正相关,与ALB、A/G、CHE呈负相关。LSM与各指标的关系经多元回归分析,仅有TBA和年龄入选。S01期,LSM主要受ALT影响,且当ALT≥400U/L时对LSM的影响较大(P<0.01);S234期,LSM与肝病理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439,P=0.013),且LSM受不同TBIL水平影响,TBIL异常引起LSM升高。结论 在临床应用FS诊断慢乙肝肝纤维化时应考虑到肝脏炎症及胆红素水平,必要时结合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0.
孔霞  徐伟锋  彭国岭 《首都医药》2009,16(14):36-3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2月住院治疗的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清ALT、TBiL、PT%水平,同时行肝活体组织检查,对肝脏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分析ALT、TBiL及PT%与肝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ALT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上升而上升,不同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患者中,均以G4、S4组最高,G1、S1组最低。ALT在炎症分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纤维化分期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iL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不同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患者中,以G4、S4组最高,G1、S1组最低。TBiL在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不同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患者中,以G4、S4组最低,G1、S1组最高。PT%在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TBiL和PT%既能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又能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ALT仅能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不能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因此,血清TBiL和PT%与肝组织病理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同时检测其血清内毒素(ET)及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IVC和P Ⅲ NP)水平,对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判断其病理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并把血清内毒素及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与肝活检病理分级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ETM)的发生率随肝脏病变的加重而升高.血清内毒素、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与肝活检病理分级分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可作为肝脏病理损害的判断指标之一,内毒素血症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藤茶提取的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小鼠慢性肝损模型,并给予APS观察其对实验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含量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APS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血清HA含量和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增高血清TP和ALB含量,同时可减轻实验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程度。结论:APS对CCL4所致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柯邵鹏  林琪  苏智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62-146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比较各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重度组与肝硬化组之间血清HA、PCⅢ、L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ⅣC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慢性肝炎重度组血清HA、PCⅢ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A/G〈l、ALB〈35g/L、AST/ALT〉I时,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均渐升高,其中HA、PCⅢ水平显著升高(P〈0.05)。ⅣC水平在AST/ALT〉1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HA、PCⅢ水平是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性指标.其灵敏性高于ⅣC;临床上应用血清纤维化指标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时可结合ALB、A/G、AST/ALT值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变化与肝组织学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生化指标(AST、ALT)明显异常的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观察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所观察60例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时,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G),但所检测的AST、ALT并不随着炎症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能提示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但肝组织炎症程度与ALT和AST的异常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探讨它们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IV—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有相关性,PCⅢ、HA水平随纤维化分期(S1-S4)依次升高,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PCⅢ水平在SO期已有明显升高。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LN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血清PCⅢ、HA、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CⅢ、HA水平随着组织病理分级而升高,各级中差异有显著性。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分级中有差异,但其水平不随分级而升高。结论血清PCⅢ、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Ⅳ-C、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PCⅢ可能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秋里 《河北医药》2005,27(5):340-34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功酶[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的相关性。方法采血检测342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连白(LN)]及ALT、AST、GGT,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水平与ALT、AST、GGT值间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314、0.311、0.275及0.203、0.342、0.302,P均小于0.001),Ⅳ-C、LN水平与肝功酶无相关性。结论血清PCⅢ、HA水平与ALT、AST、GGT值闷均呈正相关,故据其值判定肝纤维化程度时,应考虑到炎症活动度的影响,Ⅳ-C,LN水平与上述肝功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水平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包括AFP、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酞转肤酶(GGT)等的水平检测;比较AFP阳性患者(>20ng/ml为阳性)与AFP阴性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并追踪观察AFP阳性者的AFP变化与肝功能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检测,并进行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伴随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增加,AFP阳性例数和数值也在增加,AFP阳性者的ALT、GGT较AFP阴性者高(P<0.01或<0.05)。随着肝功能的恢复,AFP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AFP与血清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扶正化瘀胶囊,观察两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血清转换率、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结果 观察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促使ALT水平转归正常,在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和逆转肝纤维化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三七丹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三七丹参(Sanqidanshen Tablet)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采用CCl4复制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0.5g/kg、1g/kg和2g/kg的三七丹参治疗,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并以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及肝纤维化分期。综合分析不同剂量三七丹参对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结果:高、中、低剂量三七丹参均有降低ALT、AST的作用。并显著降低HA、PCⅢ和ⅣC。经治疗后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少。其中高、中剂量组的疗效比低剂量组好,而高、中剂量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表明三七丹参具有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三七丹参高、中剂量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肝穿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过肝穿病理诊断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粘连蛋白(LN),同时选取50例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62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清 HA、PⅢP、Ⅳ-C、LN 与病理分期、分级均呈正相关性(χ2=30.616,P ﹤0.01),并且与病理分期的正相关关系比分级明显。肝组织学纤维化不同分期、分级间与 HA、PⅢP、Ⅳ-C、LN 等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值逐渐升高,其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PⅢP、Ⅳ-C、LN 检测,对于肝纤维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