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比较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叶中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活性.方法:以佛波豆蔻酸乙酯(PMA)为刺激剂,鲁米诺为发光剂,通过化学发光法比较山里红叶中11种主要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结果:11种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黄酮类成分活性最强,其次是绿原酸,表儿茶素活性最弱.黄酮类成分既可抑制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又可清除呼吸爆发后产生的自由基;而绿原酸则对呼吸爆发的抑制作用较弱,主要是直接清除呼吸爆发产生的氧自由基;表儿荼素则只能清除呼吸爆发产生的自由基,对呼吸爆发本身没有抑制作用.结论:山里红叶中多元酚类成分对大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研究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爆发性肝炎进展过程中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 cell)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探讨急性爆发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和D-半乳糖胺诱发建立爆发性肝炎模型,流式细胞仪分析爆发性肝炎模型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MDSCs和NK细胞的比例变化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在模型小鼠中随着肝炎的发展不同组织中的MDSCs的比例增加,肝脏中NK细胞的比例增加,同时,不同组织中NK细胞表达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的细胞比例增加,NKG2D的平均荧光强度增强.结论:小鼠爆发性肝炎模型中MDSCs能促进NK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初步揭示了在爆发性肝炎机体中MDSCs及NK细胞参与肝脏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谢平  劳炳雄 《华夏医学》2009,22(3):492-494
目的: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爆发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取个案和回顾性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病例,并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爆发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爆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的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个村,并以该村的小学生占绝大多数,6~11月份,呈多次连续爆发的形式,此间共有97例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习俗,没有采取任何隔离的措施,患者与易感者近距离接触所致.通过采取宣传教育、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当地忽视了隔离措施是不可取的,而采取宣传教育、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吗啡对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爆发痛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有爆发痛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实验组在吗啡治疗疼痛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用吗啡治疗.用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患者爆发痛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估,并记录评分值.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RS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1.05)和(8.15±0.8)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分别为(2.25±0.58)和(4.0±0.72)分,实验组患者爆发痛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爆发痛.  相似文献   

5.
陈胜利 《中外医疗》2008,34(34):110-111
目的 通过分析此起水痘爆发疫情的特征及发生原因,指导今后水痘防治工作.方法 对水痘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8年5月14日至2008年6月15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褚庄村发生水痘爆发疫情.疫情历时31d,累计发生病例 28例,5月29日为发病高峰,病例数15例,占总病例的53.57%;4岁为高发年龄,发病人数10例,占总病例的35.71%;男女性别比例为 2.1:1.病例集中在村小学及幼儿园,患者均无水痘疫苗免疫史.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疫情报告不及时,错过最佳处理时机;免疫接种空白,易感人群积累是引起水痘爆发的主要原因.提高免疫接种率,适时开展水痘强化免疫是控制水痘爆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淮阳县2010年风疹流行情况,指导风疹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对淮阳县2010年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淮阳县共报告风疹病例296例,报告发病率为2.19/10万.病例中学生273例,占92.31%.1-6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4月,占64.10%.共发生12起农村学生风疹爆发,275例爆发病例中,无风疹减毒活疫苗(Rub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g,Rubv)免疫史者,占47.63%,免疫史不详者占51.93%.农村风疹爆发学校学生RubV接种率(27%)明显低于城区学校学生(93%).结论 淮阳县2010年风疹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农村学校学生RubV接种率低及生活住宿条件有关.采取RubV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风疹爆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爆发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医院就诊记录的方法调查病例,核实诊断,同时对疫情情况进行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性食物源性疾病的流行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美国首先对食源性疾病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23年首次报告牛奶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爆发以来,由于食物污染造成的疾病爆发流行时有发生.最突出的是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肺炎爆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秉丹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152-153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流行的原因及传播途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呼吸机管道、工作人员的手及病室环境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呼吸机管道消毒不严格是引起此次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茵感染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污染的手、病室环境的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 重视医院感染,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认真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赵华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9):679-680
2005年4月27日~6月4日,位于乐都县县城的第六中学发生一起麻疹爆发,该校在校学生1604名,24个班级,其中男生787人,女生817人.现将此次麻疹爆发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时长忠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01-1601,1614
进入21世纪以来,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外感疫病爆发流行,特别是2009年4月"甲流H1N1"疫情在墨西哥爆发以来,在世界各国流行,我国人群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冬春季节易在小学生中造成爆发和流行.自实行计划免疫以来,这种流行规律几乎被打破,发病率也在明显降低.1998年4月,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小学发生麻疹49例,历时36天.本文对此次麻疹爆发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计划免疫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次霍乱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控制霍乱疫情提供现场工作经验. 方法采用统一的霍乱流行病学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用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年9月11~17日共发病25例,健康带菌1例,罹患率为10.4%.病原为稻叶型霍乱弧菌,噬菌体-生物分型皆为1d型.病例扩散到4个市(县),以海口市和定安县为主,分别占总爆发病例数的60.0%和24.0%.25例患者都参加过陈某9月11日在定安县举办的婚宴,均于暴露后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发病. 结论这是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霍乱爆发.  相似文献   

14.
在COVID-19疫情的爆发期,我国采取了全国封控、限制社交等强有力的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随着国外疫情爆发,我国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不断增加,"内防输出,外防输入"成为疫情输入期的指导方针.2020年5月各地疫情逐渐趋于稳定,无症状感染者成为主要传染源,聚集与散发并存,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春季本校大学生发生了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经隔离治疗、消毒防控,短时间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土豆中毒     
英《柳叶刀》杂志第2卷第8144期(1979年)第681页报道:由土豆中所含的茄碱引起的中毒不常见。麦克米兰(MaryMcMillan)医生及汤姆森(J.C.Thompson)医生描述了伦敦西南区学龄儿童中爆发的土豆中毒,与通常有关食物中毒的报告不同,故受到重视。在此次爆发中,78名儿童在秋季学期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省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爆发.为快速评估我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于5月下旬开展全市疫情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我国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防控状况以及今后防控工作的发展趋势.方法 汇总2005年~2006年我国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时的防控措施,总结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时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从中分析出我国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防控状况.结果 通过经验总结我国的防控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健全.结论 长效防控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今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继2003年SARS爆发后,2019年的COVID-19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难控制、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次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特点是传染性强[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爆发和蔓延,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法律管理体制的一些短板.因此,需要我们总结经历、深入研讨,有针对性地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孢地嗪(CDZ)对肺炎克雷伯杆菌(Kle.p)感染小鼠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实验检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释放活性氧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以及CDZ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CDZ处理加强了小鼠感染3h后的呼吸爆发,12h后降低其呼吸爆发强度,24h后几乎回落至感染前水平;CDZ对未感染小鼠的呼吸爆发无明显影响;CDZ处理可抑制小鼠感染Kle.p 3h后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论:CDZ对Kle.p感染诱导的小鼠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有调节作用,并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