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心室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和结果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手术治疗的左心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治5例患者,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的3.55%(5/141).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3例采用胸部正中切口,2例采用左胸前外侧切口.3例完整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仅取活检.病理结果显示黏液瘤、横纹肌肉瘤、海绵状淋巴管瘤、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肌间血管瘤各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随访4~80个月(平均30个月),无死亡.黏液瘤患者完整切除后38个月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横纹肌肉瘤患者仍存活,无明显不适;余患者复查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左心室肿瘤多为良性,心脏超声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恶性肿瘤预后差,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我院1959~1987年整理14岁以下小儿耳鼻咽喉科肿瘤57例住院病例。其中良性、恶性肿瘤的比约为4.2:1。男性25例,女性21例。恶性肿瘤中,男性7例,女性4例,良性肿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在增加。1岁以下小儿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1岁以下未见。详见表1。1 分类本组病例各类肿瘤中,间叶组织肿瘤中恶性9例。良性者23例,均居首位,以下依次为:上皮组织瘤良性者2例,恶性者为5例,良性神经组肿瘤3例,良性胚胎残余瘤1例。其他良性肿瘤14例。在良性肿瘤中,纤维瘤发病率最高,占26%,其次为血管瘤(6.5%),外鼻黑痣(6.5%)较为常见。恶性肿瘤中,间叶组织肿瘤占82.0%。肉瘤为癌的4.5倍。详见表2  相似文献   

3.
蒋振斌  任长裕 《上海医学》1993,16(4):187-190
本文报道1978年1月至1991年11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中有粘液瘤71例,左右心室脂肪瘤各1例,右心房神经纤维瘤、右心房平滑肌瘤和左心室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有恶性粘液瘤、粘液肉瘤和淋巴肉瘤各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肿瘤切除术77例,部分切除1例,病理活检1例。住院期死亡3例,死亡率3.7%。诊断主要是依据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非粘液瘤患者有时需作 CT 和/或磁共振显象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左心室肿瘤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外检确诊的20例左心室肿瘤病例,进行常规HE和Weigert~Van Gieson染色,部分病例行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左心室肿瘤占本组心脏肿瘤的3.3%(20/600),其中良性肿瘤占85%(17/20),恶性肿瘤占15%(3/20,包括肉瘤2例和转移癌1例)。原发性肿瘤占95%(19/20),转移性肿瘤占5%(1/20)。游离壁位置多见,占60%(12/20)。肿瘤类型以淋巴管瘤(25%,5/20)、黏液瘤(20%,4/20)和脂肪瘤(15%,3/20)多见,其余为肉瘤2例,纤维瘤2例,血管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平滑肌瘤1例,转移癌1例。3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错误。结论左心室肿瘤少见,以原发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为主,类型多见淋巴管瘤、黏液瘤和脂肪瘤。掌握左心室肿瘤的病理特点对术前诊断与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0年间共收治了儿童口腔凳面部肿瘤134例,其中良性肿瘤126例,占93.7%,恶性肿瘤8例,占6.3%,良性肿瘤中血管瘤、淋巴管瘤91例,占良性肿瘤的72%,好发于颌面部、舌、腮腺区、恶性肿瘤中肉瘤多于癌,好发于腮腺(4/8),均发生于左侧,左侧为恶性肿瘤高发区。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为首选。恶性肿瘤早期的保留功能外形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三者联合治疗不但外形完好,延长存活时间,而且能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行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肿瘤性质、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66例患者中,心脏良性肿瘤57例,均为黏液瘤,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另1例术后3年黏液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心脏恶性肿瘤9例,6例为转移性恶性肿瘤,3例为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均于术后1~10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心脏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髋臼肿瘤发病率较低,由于肿瘤部位特殊,临床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文中探讨髋臼部位肿瘤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髋臼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5~64岁,平均(45.2±6.3)岁。良性肿瘤8例,占22%,其中单纯性囊肿4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血管瘤2例。恶性肿瘤28例,占78%,其中骨肉瘤5例,软骨肉瘤12例,脊索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恶性肿瘤患者行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5例患者出现可控性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5~96个月,1例良性肿瘤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获随访。7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无复发,髋关节活动正常;恶性肿瘤患者中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6例出现肺部转移,均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其余无瘤生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死于术后2年,1例带瘤生存;截至末次随访日骨巨细胞瘤、恶性软骨母细胞瘤及脊索瘤患者未见局部复发或肺部转移;转移性肿瘤5例均死于术后3年内。术后3个月,患者肢体功能评价参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良性肿瘤患者7例>90分,恶性肿瘤患者9例70~79分,19例<70分。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能满足一般日常活动;手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可明确减少出血和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应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特点和外科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56例心脏肿瘤患者,其中粘液性肿瘤48例(85.7%),左房粘液性肿瘤45例,右房粘液性肿瘤3例;累及右心房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瘤4例(7.1%),均为良性;原发性恶性肿瘤4例(7.1%),均为肉瘤,包括左心房恶性间皮瘤2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瘤1例,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52例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4例恶性肿瘤中,完整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因广泛侵润转移者只行活检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室间隔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术3例。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平均随访(33.46±11.35)个月,2例粘液瘤于3年内复发并手术,恶性肿瘤4例术后3个月至2年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心脏肿瘤的疗效与病理性质和肿瘤生长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行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肿瘤性质、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66例患者中,心脏良性肿瘤57例,均为黏液瘤,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另1例术后3年黏液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心脏恶性肿瘤9例,6例为转移性恶性肿瘤,3例为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均于术后1~10个月死亡。结论手术切除是心脏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腹膜后肿瘤的B超特点 ,提高诊断水平 ,对近几年来我院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 5 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进行回顾性总结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经手术证实的 5 8例腹膜后肿瘤 ,男 42例 ,女 1 6例。最大年龄 63a ,最小年龄 3.5a。良性肿瘤 1 9例 (纤维瘤 8例 ,囊性淋巴管瘤 1 1例 )。恶性肿瘤 39例 (恶性淋巴管瘤 1 1例 ,脂肪肉瘤 1 0例 ,纤维肉瘤 1 3例 ,神经母细胞瘤 2例 ,转移瘤 3例 )。B超诊断正确及基本正确 5 2例 ,诊断错误 6例。1 .2 使用仪器 日本Aloka - 2 5 0 ,日本东芝SAL- 38AS ,美国百胜AU3,美…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院用 B 型超声探查腹膜后肿瘤65倒,其中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仪器型号:aloka SSD-250型实时线陈超声扫描仪,探头频率:3.5MHz。资料:经手术证实的29例腹膜后肿瘤,男21例,女8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3(1/2)岁,良性肿瘤10例(囊性淋巴管瘤7例,纤维瘤3例),恶性肿瘤19例(恶性淋巴瘤5例,脂肪肉瘤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 6 9例心脏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 ,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6 9例中良性肿瘤 6 2例 ,恶性肿瘤 7例 ,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完整切除左心房肿瘤 5 4例 ;右心房肿瘤 11例 ,完整切除 6例 ,姑息性手术 5例 ;左心室肿瘤 1例 ,右心室肿瘤 2例 ,三尖瓣肿瘤 1例均于心脏停跳下完整切除。结果:6 9例病人无手术死亡。术后 1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发生了脑栓塞 ,治疗后好转出院。6 9例随访 3个月~ 10年 ,6 2例心脏良性肿瘤均无复发 ,7例恶性肿瘤 3个月~ 1年死亡。结论 :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术后随访复查非常重要 ;心脏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很好 ,远期无复发 ;恶性肿瘤的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最小7月、最大7岁,3岁以下共1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12例为恶性肿瘤,其中肝母细胞瘤7例(胚胎型1例,胎儿型5例,混合型1例),原发性肝癌5例。2例良性肿瘤中有肝细胞腺瘤及血管内皮细胞瘤各1例。超声波检查共10例,均探得丛状波。采用~(198)Au示综剂进行肝扫描共作6例,均提示有占位性病变。血清AFP对流法测定7例,呈阳性结果6例。14例均行手术检查。肿瘤位于右叶10例,左右二叶4例。12例恶性肿瘤中行非规则性或部分肝切除4例,术后存活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15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和结果 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共13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心脏肿瘤患者的9.2%(13/141)。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胸部正中切口12例,左前外侧切口1例。完整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开胸探查并取活检4例。肿瘤起源于右心房3例,右心室3例,左心房4例,左心室1例,同时累及右心房、右心室2例。术后病理结果: 血管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3例,间叶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2例,未分化肉瘤1例,纤维黏液样肉瘤1例。无手术或院内死亡,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7.5个月(1~76个月),肿瘤完整或大部分切除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8.5个月,仅取活检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结论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多发于右心系统,心脏超声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心脏恶性肿瘤预后很差,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恶性肿瘤、改善预后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年间经手术切除的3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患者平均年龄37岁(4个月~83岁)。男女比例1∶1。良、恶性肿瘤比例29∶5。良性者有黏液瘤(20例)、横纹肌瘤(5例)、心脏纤维瘤(3例)、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恶性者有横纹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3例)、血管肉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随访半年,31例生存,3例死亡(均为恶性肿瘤)。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罕见,好发于青壮年。类型较多,形态结构复杂,以良性黏液瘤多见。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心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生长特点和发病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临床少见的原发性肺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方法对27例原发性肺部少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10例,开胸手术17例。全肺切除2例,肺叶切除20例,肺楔形切除5例。术后病理示27例患者中恶性肿瘤23例,包括其中上皮来源的肺肉瘤样癌12例,间叶来源的肺肉瘤6例,淋巴系统来源3例,杂类肿瘤2例。良性肿瘤4例,包括肺血管瘤2例,肺成熟性畸胎瘤、肺透明细胞糖原瘤各1例。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或(和)化疗,术后所有患者接受8个月至8年随访。全组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62.3%,3年生存率为35.4%,5年生存率为16.3%。结论临床少见的原发性肺部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往往诊断比较困难。早期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首选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但由于部分肿瘤因恶性程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 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相似文献   

18.
李斯润  陈永标  林华 《重庆医学》2008,37(17):1974-1975
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福建省长乐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首发症状中黑便15例(其中3例伴呕血);上腹疼痛、不适伴恶心、泛酸8例;腹胀、纳差4例.14例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肿物(性质待查);5例胃镜活检为胃平滑肌瘤;3例胃镜活检为胃神经纤维瘤;2例胃镜活检为胃息肉;3例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胃间质瘤.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其中1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4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加幽门成形术,15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多发肿瘤行全胃切除术,7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术后均存活,随访6个月至3年.结论 胃间质瘤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01~2008-10间,收治的11例恶性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经手术切除,其中脾血管肉瘤4例,脾恶性淋巴瘤5例,网织细胞肉瘤1例,转移性腺癌1例。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为恶性淋巴瘤,存活期7年,最短为血管肉瘤,存活期3个月。存活3年以上者3例,均为早期诊断并进行放化疗者。结论早期发现、手术治疗,并行辅助放化疗,是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病人长期生存的惟一希望。  相似文献   

20.
268例心脏、心包肿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