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海南省白沙县2010~2012年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掌握了白沙县土源性线虫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评价该县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效果和制定有效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监测点常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查3 045人,其中男性1 556人,女性1 489人。3年来男性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45%、11.31%、9.70%;女性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54%、10.41%、13.70%。2010~2012年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分别为25.69%、22.61%和17.06%。2010~2012年蛔虫、鞭虫、钩虫及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60%、12.30%、14.98%、34.21%;0.87%、11.79%、10.72%、38.78%;0.00%、8.48%、9.28%、36.31%。结论白沙县2010~2012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儿童蛲虫感染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东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2010年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连续5年开展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每年不少于1 000人,计算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12周岁以下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结果 2006-2010年累计调查5 125人,平均感染率为19.14%,蛔虫、鞭虫、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78%、0.60%、11.90%和51.91%,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虫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035.10,P0.01);各年度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1.29%、20.07%、22.55%、15.63%、26.03%,有逐年升高趋势(χ2=94.29,P0.01)。检测不同环境土壤200份,人蛔虫卵阳性39份,阳性率为19.50%。结论广东省高州市土源性线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以高年龄组感染钩虫和低年龄组感染蛲虫为主,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环境土壤受到不同程度人粪污染。  相似文献   

3.
王爱民  夏俊国 《重庆医学》2013,42(17):1992-1993,1996
目的为掌握大足县土源性线虫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县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各抽取1个镇,在每个镇随机抽取1个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500人以上。收集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作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卵检测,3~12周岁儿童加做蛲虫肛拭子。结果共调查2 107人,感染土源性线虫主要为蛔虫、钩虫和蛲虫。共发现244人感染1种或1种以上寄生虫,总体感染率为11.58%。蛔虫总体感染率为1.42%,男、女蛔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钩虫总体感染率为9.07%,男、女钩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无鞭虫感染。3~12周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68%。结论大足县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及感染现状。方法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设立监测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虫卵,透明胶纸肛门拭法检测蛲虫卵,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中蛔虫卵。结果粪检985人,总感染率为80.51%,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绦虫感染率分别为61.62%、54.21%、33.20%和0.71%;检测土壤20份,蛔虫卵阳性率为30%。结论勐海县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居高不下,土壤中存在大量蛔虫卵。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邳州市人群感染现状,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对3~8岁儿童采用透明胶带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调查1 004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28人,感染率为2.78%,其中检出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49%、0.20%、0.10%,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15%。结论邳州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处较低水平,需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农村居民蛔虫和儿童蛲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夏人群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6个调查点,对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虫卵、鞭虫虫卵、蛲虫虫卵,对3~14岁儿童采用透明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结果共调查34 02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3.40%。其中镜检粪便30 241份,检出2种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未检出钩虫。蛔虫感染率3.49%,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4.63,P<0.01),5~9岁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08.46,P<0.01),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1);鞭虫感染率0.29%;儿童蛲虫感染率2.69%。结论今后仍需加强对南部山区等高感染地区,尤其是14岁以下儿童及农民等重点人群的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控工作,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土源性线虫病在海南省的流行动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区地理位置选择两个调查点,采用一粪三检的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对3~12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使用EpiData2.1a软件建立调查资料数据库,应用Excel和Spss10.0软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省监测2028人,总感染率为39.23%,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及3~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2.35%、0.69%、3.80%、37.05%。流行特征以丘陵地区感染高于山区,以汉族、农民、文盲的感染最高,女性感染高于男性。总感染率及钩虫感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鞭虫和蛔虫感染分别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较多。结论海南省中部及中北部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呈下降趋势,但年长农民钩虫和3~12岁儿童蛲虫感染仍很严重,应作为优先防治重点,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婧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787-3788
目的了解武功县3岁以上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县12个乡镇按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乡镇,再从各乡镇各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监测点。选择监测点3周岁以上2 500人作为调查监测对象,采集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计数蛔虫、钩虫、鞭虫虫卵,3周~12周岁儿童350人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结果本次调查共行粪检2 500人,检出蛔虫感染者29人,钩虫、鞭虫未检出。我县土源性线虫病总感染率为1.16%,属三类感染区。蛲虫感染者23人,感染率为6.57%。结论 3周~12周岁儿童是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的高发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生活习惯是预防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金秀瑶族自治县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现状,为制定此病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为中心,随机抽取地理位置在东南西北中的五个乡镇的五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200个属于常住人口且年龄在3岁以上的居民,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对其粪便进行各种虫卵的筛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筛查蛲虫卵。比较这五个检测点受试者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受试者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检出4种土源性线虫,分别是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在本次调查的1000人中,感染土源性线虫病者共有64例,其中发生蛔虫感染的人数为16例,发生钩虫感染的人数为29例,发生鞭虫感染的人数为16例,发生蛲虫感染的人数为3例,其蛔虫感染率为1.6%,钩虫感染率为2.9%,鞭虫感染率为1.6%,蛲虫感染率为0.3%,总感染率为6.4%。在全县五个调查点的1000例被调查者中,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中,蛲虫感染者主要为小于10岁的儿童,土源性线虫病患者多为10~20岁的青少年人。结论:儿童是发生蛲虫感染的高危人群。青少年人是发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的高危人群。只有掌握金秀瑶族自治县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现状,兼顾土源性线虫病的治疗与预防工作,才能降低当地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显著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郊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虫卵。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资料。结果调查居民共884人,其中男性514人,女性370人,平均年龄为38.48岁。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20%。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0.57%和4.64%,两种虫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钩虫感染率为4.67%和4.60%。男、女性鞭虫感染率为0.58%和0.57%,男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地区分布看,横县和宾阳县居民钩虫感染者相对较多,感染率分别为14.19%和12.4%;上林县鞭虫感染者相对较多,感染率为2.99%。从年龄分布上看,钩虫在30~50岁年龄组有更高的感染率。本次调查结果与2002~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蛔虫感染率降至0。结论南宁市郊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主要以钩虫和鞭虫感染为主,未发现蛔虫感染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1、2010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2001年选择了7个区县21个调查点,2010年选择了38个区县15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不少于500名。采用的统一问卷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12周岁儿童蛲虫卵。采用SAS9.1.3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共调查10 572名,2010年共调查77 891名。2次调查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及总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7个区县中,6个感染率呈下降明显,1个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3~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大于60岁年龄组最低,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χ2=14.65,P<0.01);而2010年以10~1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低,大于60岁年龄组最高,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11.90,P<0.01)。2次调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均以文盲最高,大专及以上最低;文化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χ2趋势2001=5.87,χ2趋势2010=10.54,P<0.01)。2001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前3位分别是学龄前儿童(43.03%)、学生(39.16%)、农民(30.98%),2010年前3位分别是农民(16.83%)、学生(11.63%)、学龄前儿童(11.38%)。2次调查的虫种构成比存在差异(χ2pearson=1 137.58,P<0.01),同时感染虫种数量有下降趋势(χ2CMH=1 112.88,P<0.01)。结论重庆市土源性线虫感染呈下降趋势,农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人群感染严重,应作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调查采用分层正群抽样方法,在2014—2015年选取15个县36个点农村人群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9 718人;选取8个县10个点城镇人群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2 77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带绦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对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57%,共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分别为肠道线虫4种,吸虫1种,绦虫1种,肠道原虫2种,蛲虫的感染率最高(2.55%);全省4个生态区中湘赣丘陵山地生态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3.06%;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6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2.25%),且以钩虫为主。不同性别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高于男性。本次调查共涉及到14个职业,仅4个职业人群发现有土源性线虫感染,不同职业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农民的感染率最高为1.59%。结论 湖北省第3次的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及肠道原虫感染率与湖北省第2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女性、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仍然相对较高,需加强这类人群的寄生虫防治健康教育。儿童的蛲虫感染应成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防治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是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文化程度低以及年龄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3.
雷群建  蒋和宏  马周俊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47-1248,1250
目的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土源性寄生虫病人群感染动态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抽取4个乡镇的4个村为调查点;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为对象,每个点调查人数不少于5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常规计数检查土源性寄生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随机抽取一个调查点内10户居民,进行感染因素调查和环境土壤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本次检查共粪检2 545人,检出虫种有蛔虫、钩虫和蛲虫3种。感染219人次,感染率为8.61%。其中,钩虫感染率最高为7.82%,其次是蛲虫为4.09%,蛔虫感染率为0.43%最低。检测土壤40份,菜园、厕所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40.00%,庭院、厨房检出率为20.00%。结论长寿区人体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率呈下降态势,但是钩虫和蛲虫感染率仍较高,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尽快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幼儿肠道蠕虫感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杭州市幼儿肠道蠕虫感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杭州市区不同方位,随机抽取18所幼儿园,共2576名3~6岁幼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0.9%氯化钠溶液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粪便检查蛔虫卵、钩虫卵和鞭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2576名受检者中,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1.96%,蛲虫、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15%、7.69%、0.19%和0.39%。调查影响蠕虫感染的各种因素发现,不同级别的幼儿园、不同的卫生习惯及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对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幼儿性别、季节对幼儿肠道蠕虫感染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幼儿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1.96%,幼儿园环境和儿童自身卫生等因素与肠道蠕虫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辖区内花都、增城)阻断传播血吸虫病后的疫情监测动态.方法 建立阻断血吸虫病后的监测系统,包括对钉螺、传染源、低年龄组人群及外来人员同时进行监测.结果 1991~2000年共查螺3 052亩,只查到杂螺,均未发现活钉螺.皮试低年龄组人群和外来人员4 412人,阳性154人,平均阳性率为3.49%,阳性者均采用粪检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复查均未发现血吸虫卵阳性病人.解剖野鼠1 278只作直肠压片检查,均未发现血吸虫卵阳性鼠.结论 广州市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后防治成果是巩固的,但随着近几年湖区几省血吸虫病呈上升趋势,且局部出现暴发流行,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力度严防外来传染原及钉螺的传入.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永川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与土壤污染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永川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与态势,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农村地区1个村1 003人开展土源性线虫调查,在10户农户的庭院、客厅、厕所、菜园等地区采集土壤进行蛔虫虫卵检测.结果 人群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22.43%(225/1003),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67%(3/45).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土源性线虫的高危人群(χ2=40.28,P<0.01),无明显家庭聚集性(χ2=3.54,P>0.05).土壤中蛔虫卵阳性率为20%(8/40),土壤阳性户家庭成员感染率高于阴性户家庭成员感染率(χ2=8.11,P<0.01).结论 与永川区2000年土源性线虫分布调查相比,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总感染率虽有所下降,但感染率依然较高,仍是永川区的主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6~2008年人群蛔虫平均感染率为0.37%,3~12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3.35%,女生较男生高2.67倍,土壤标本未检出土源性线虫虫卵。结论沧县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仍保持较低的感染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坚持采取药物驱虫,落实改水、改厕等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甘肃省定西市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状况,探究感染分布特点和高危人群。方法 按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5—2020年,在定西市7县(区)中每年选一个县,按地理方位选取5个乡, 其中随机选择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土源性线虫虫卵,对3~9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调查6 440人,蛲虫检测1 115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00例,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蛔虫感染者98例(1.52%),蛲虫感染者2例(0.18%),无钩虫、鞭虫感染者。土源性线虫感染类型主要为蛔虫。人群蛔虫感染率漳县最高(3.34%),通渭县次之(3.18%),临洮县最低(0.20%)。蛔虫感染率男性(1.60%)高于女性(1.44%)。人群普遍易感蛔虫,感染率最高年龄组为0~<5岁组(5.32%),其次为5~<10岁组(2.24%)。职业分布以学龄前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4.27%)。学历以小学学历蛔虫感染率最高(1.64%),其次为文盲或半文盲(1.54%)。结论 0~<5岁人群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更易感染土源性线虫,防治的重点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和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