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吸虫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抗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血吸虫特异性IgE抗体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受到较多关注。本从血吸虫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抗原角度,对其种类、诱导IgE抗体同型应答的影响因素、与过敏原的关系,以及诱导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的效应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immatureeggsantigen,SIEA)免疫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的睾丸及卵黄腺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SIEA抗日本血吸虫生殖作用机制;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病免疫作用;观察小鼠经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用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是否也能诱导产生抗病免疫效果.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取适量SIEA加等量福氏佐剂,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ICR小鼠后分2组,分别用大理钉螺和华东钉螺逸出的血吸虫尾蚴(30±2)条,攻击感染.于感…  相似文献   

3.
寄生蠕虫感染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它们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并导致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它们可引起贫血(钩虫)、肝硬化(血吸虫)、象皮肿(丝虫)等.许多学者致力于它们的致病机制及其宿主免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就此对TLR家族与两类系统性寄生蠕虫(丝虫与血吸虫)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 Dependent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效应一方面具有保护作用,如可在某些肿瘤、抗病毒感染、清除自身衰老细胞以及抗寄生虫感染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引起免疫损伤,如在器官移植中促进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一般认为,在宿主抗原虫感染中,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为非特异性抗体,宿主对原虫以细胞免疫为主,ADCC效应不甚重要.对蠕虫而言,其杀伤作用具有其特异性,只能杀伤早期幼虫,对成虫无效,这在血吸虫、丝虫、旋毛虫、肺吸虫[1]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本文拟从参与ADCC杀伤蠕虫幼虫的抗体种类和效应细胞、ADCC杀伤蠕虫幼虫的作用机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密切相关.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万例[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大部分被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仅5%~10%的被感染者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不管是病毒因素,还是宿主因素,最终都是通过影响患者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而影响乙肝的临床转归,而免疫应答状态主要由宿主的遗传因素决定.在HBV感染中细胞因子主要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和间接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可致血吸虫病。血吸虫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而其幼虫在中间宿主螺体内发育。血吸虫体内存在众多微小RNA(micro RNA),参与调控自身生长发育以及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从血吸虫micro RNA的发现与鉴定、血吸虫micro RNA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及不同宿主中的差异表达以及血吸虫micro RNA潜在的应用价值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对小鼠肝肉芽肿形成的免疫学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诱导宿主产生抗雌虫生殖和抗卵胚免疫的效果及其对小鼠肝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IEA)及其不同组分抗原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产生的抗病免疫能力。结果经SIEA和SIEA26~28000分子抗原免疫后,均可明显地降低攻击感染后免疫鼠的肝肉芽肿数目和大小。与对照组比较,上述两者免疫后的小鼠,其肝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下降了29.26%和49.64%,尤以SIEA26~28000分子抗原的免疫效果为佳,且感染鼠脾重明显下降(P<0.01)。但是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以及SIEA-1分部抗原免疫对降低肝卵肉芽肿数量和大小以及脾肿大程度均无明显作用,甚至刺激肉芽肿反应增强。结论SIEA和SIEA26~28000分子抗原免疫可诱导宿主产生抗雌虫生殖和抗卵胚发育的作用,并明显抑制虫卵肉芽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6CFU疫苗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杀小鼠,分离肝脏,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疫苗免疫,尾蚴攻击后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显著加强.结论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能促进宿主Thl反应,加强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梅毒螺旋体(Tp)感染过程中,宿主通过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清除Tp,Tp则试图通过多种机制来逃避免疫清除并导致慢性感染。宿主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时可能不能完全抵抗Tp感染,Tp可通过抗原变异、毒力变异或下调宿主免疫应答等方式导致持续感染和晚期梅毒损害,也有可能存在高度致神经梅毒的Tp菌株类型。本文综述Tp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以分析其与持续性感染的相关性。了解Tp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为梅毒疫苗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梅毒螺旋体(Tp)感染过程中,宿主通过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清除Tp,Tp则试图通过多种机制来逃避免疫清除并导致慢性感染。宿主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时可能不能完全抵抗Tp感染,Tp可通过抗原变异、毒力变异或下调宿主免疫应答等方式导致持续感染和晚期梅毒损害,也有可能存在高度致神经梅毒的Tp菌株类型。本文综述Tp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以分析其与持续性感染的相关性。了解Tp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助于阐明其致病机制,为梅毒疫苗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宇  刘沛 《医学综述》2014,(12):2141-2143
导致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因素包括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HBV不能从人体内被清除,就形成慢性化。病毒因素主要是HBV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的免疫逃逸作用及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等使宿主不能清除病毒;宿主因素主要是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使宿主不能产生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而使HBV持续存在于肝细胞内并可保持活动性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细菌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也与宿主感染后发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个重要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与其受体TNFR1和TNFR2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调节免疫,促进凋亡和诱导坏死等效应。寄生虫感染中,促炎因子TNF-α参与了宿主对寄生虫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作用:一方面发挥抗虫杀虫效应,另一方面介导宿主的病理进程。本文就TNF-α在利什曼原虫、锥虫、弓形虫、疟原虫、血吸虫等寄生性原虫和蠕虫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ICR小鼠经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6 d剖杀,观察减虫率、粪卵减少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肝表面虫卵结节数、肝脏各期虫卵数及各期虫卵构成比.结果经SIEA免疫后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小鼠粪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3.25%,34.75%(P<50.05);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下降47.76%(P<0.05);肝组织内虫卵总数下降,每雌肝卵减少率为41.83%(P<0.05);每雌成熟虫卵减少率为54.37%(P<0.05);肝组织内成熟虫卵比例下降,未成熟卵比例增加(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原性较强,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卵胚发育及抗雌虫生殖免疫力,可望作为血吸虫抗病疫苗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5.
刘秀红  付萍  邓丹琪 《医学综述》2008,14(23):3574-3576
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宿主对白念珠菌的识别和免疫应答是其免疫系统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的结果。树突状细胞在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诱导CD4+T细胞向不同类型的Th细胞分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最终影响白念珠菌感染的结局。本文对白色念珠菌的易感性、免疫应答机制及树突状细胞与白念珠菌的联系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白念珠菌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尚梅  李占全  冀林华  马晓静 《海南医学》2016,(23):3897-3899
CD4+T细胞亚群中最早被发现且研究的是Th1和Th2细胞,近年来不仅对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研究显著增加,还报道了一种新型Th细胞亚群,即辅助性T细胞亚群9(Th9).新近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着不同于Th1、Th2和Th17的CD4+Th细胞亚群,即Th9.它有着独特的分化机制和免疫应答机制,可以产生大量的IL-9.Th9细胞已被证明其不仅参与了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参与了包虫病感染后的免疫应答过程,并且有利于棘球蚴继续寄生在宿主体内.包虫病的"免疫逃避"机制与辅助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正常小白鼠,不論飢餓与否,对酒石酸銻鉀均能产生明显的耐受性。 2.感染血吸虫病的小白鼠,对銻剂的耐受性,在繼續喂飼者仍易产生,但在飢餓者則不易产生明显的耐受性。 3.当宿主对銻剂产生耐受性的同时,其体内血吸虫并不产生耐受性,即无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害是血吸虫尾蚴侵入宿主、发育成熟后,排出的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形成肉芽肿,临床出现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症状。鉴于这种发病过程,早期治疗预防血吸虫病的研究,可通过口服药物,达到杀灭进入宿主体内尚未发育成熟的血吸虫童虫,以保护肝脏免受血吸虫的危害,保护宿主不发生血吸虫病。为此,我们对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进行了试验。 1.优化方案的研究青蒿琥酯早期治疗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研  相似文献   

19.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临床可产生不同的肝脏疾病谱。HBV感染后,肝细胞的裂解主要是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因此HBV感染后临床产生的不同疾病谱主要归于宿主免疫应答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强大的免疫压力下易出现变异与逃避清除。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正> 结核杆菌能使宿主产生免疫应答,但在体液中的免疫应答反应及免疫功能迄今仍是个谜。仍吸引着广大免疫学科研者孜孜研究,但在以下几方面目前已达成基本共识。 1.人体内对分枝杆菌的体液应答反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机理:认为B淋巴细胞对每一种抗原的每一克隆上产生一种分子型抗体;但分枝杆菌,菌体及分泌物含有众多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宿主免疫系统能同时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