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明忠 《山西中医》2009,25(12):4-5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如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肿瘤、以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痿证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业医迄今已逾60载,对其治疗略有所悟,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治痿心得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驰缓,手足软弱无力,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中多发性神经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癔病性瘫痪及外伤性截瘫等均属痿证范畴。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治疗痿证有以下体会。重视脾胃,疏调气机《素问·痿论》为痿证之专篇论述,提出“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是指以补益后天之本为治疗原则。李杲曰:“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泉,又为精气升降之枢纽,若使脾胃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转旺,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证的恢复。因此在治…  相似文献   

3.
痿证,又称"痿辟",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四妙汤加味治疗湿热型痿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正确的体位护理,能促进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保护各关节稳定,防止关节外展、外旋,预防、缓解痉挛、畸形,肌肉萎缩;同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针灸等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5.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萎软无力、运动不利,甚至瘫痪、日久患肢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脑瘫、多发性神经炎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软瘫的后遗症等可从中医"痿证"角度论治。袁灿兴教授对痿证的辨证论治具有丰富的经验,重视脾肾在痿证发病中的作用,注重补益脾肾,善用虫类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针灸》2003,23(11):693-695
肢体肌肉萎缩并非固有病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的损伤,或某些疾病,或废用性萎缩导致的上肢或下肢、一侧或双侧肢体肌肉萎缩、消瘦、活动无力的一类症状,是一类严重影响形体美和动态美的疾病。肢体肌肉萎缩虽涉及多种疾病,但在针灸治疗方面有很多共性,故一并讨论。本病大致相当于中医的痿证。中医认为本证多由于邪热伤阴液,筋脉失于濡养;或因湿热侵淫筋脉肌肉,  相似文献   

7.
脊髓空洞症护理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河北中医》2004,26(6):465-465
脊髓空洞症是临床一种少见的缓慢进行性脊髓退行性疾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病变所致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导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等肢体病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使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中医学对于痿证的医治和护理具有独到之处,与现代医学协同,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关于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有"独取阳明"之说,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治疗痿证的准则。其立论机理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下面笔者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及笔者的认  相似文献   

9.
周仲瑛教授治痿证辨证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痿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而西医的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源性损害等均属中医“痿证”范畴。此类疾病属疑难杂症,吾有幸侍诊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深感周老辨证论治准确,取得  相似文献   

10.
痿证是指机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进而导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中医临床中"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一直被人们作为治疗痿证的重要原则而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四肢均可罹患,但以下肢为多见,一侧或两侧同病,轻者运动功能减弱,重者自颈以下或腰以下完全不能动弹,渐至肌肉萎缩而呈弛缓性瘫痪.  相似文献   

12.
<正>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1]。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缠绵难愈,治疗乏效。痿证包括失神经肌萎缩、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诸多病证。《黄帝内经》对痿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及治则均有记载,从而形成了痿证理论的雏形,(本文《内经》原文均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1963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黄帝内经灵枢译释》1986年版)。现阐释如下。1首创痿证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内经》就首先提出了"痿"的概念。其中痿的含义:一是描述萎缩症状。如《素  相似文献   

13.
痿证是指四肢软弱无力,不能活动,久则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类似现代医学中的运动神经系统或肌肉损害所引起的肢体弛缓性瘫痪一类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脊肌萎缩证、周期性麻痹、重证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证,痣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感染疾病后遗症等。《素问·痿论》对痿证的成因、病理、辨证、分类和治疗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丁美祝  刘娟  李霞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48-1449
痿证是因邪热至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1]。临床上以双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之称。痿证为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现代医学的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脊髓空洞症及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此范畴。  相似文献   

15.
痿证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疾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早期急性脊髓炎、小儿麻痹后遗证、肌营养不良证、周期性麻痹及癔病性瘫痪等。笔者用除痿汤加味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田楠  林驰  叶永铭 《北京中医》2012,(7):501-502
痿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指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类病症。韩碧英教授认为痿证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精微无以输布,渐而成痿,临证中患者热象明显,以中焦湿热最为常见。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韩教授在审因取穴、和调脏腑的同时,重视经筋理论的运用,针对痿证病变范围所累及的区域,辨明所属经筋,为重要配穴,使萎软无力的肌肉重新恢复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马建功 《中医研究》2009,22(7):59-60
痿证是指肌肉萎缩,肢体筋脉松弛、软弱无力、痿弱不用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中对痿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作了详细的论述。痿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关于痿证的治疗,《灵枢·根结》载有“痿疾者取之阳明”,《素问·痿论》载有“治痿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素问·太阴阳明论》亦载有“脾病而四肢不用”。笔者现从脾胃论治痿证,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受累骨骼肌容易疲劳或无力为特征,属祖国医学“痿证”、“睑痿”等范畴。当临床出现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引起呼吸肌无力或麻痹致严重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MGC)。2009年9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儿,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痿证,是指肢体瘘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本病以下肢痿弱较多见,故又称“痿躄”,治疗较为棘手。为此,我院自1970年开始采用水针、电针及穴位结扎治疗了617例患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痿证是指肢体萎弃不能随意运动的疾病。它包括现代医学有关运动神经系统或肌肉损害所引起的肢体弛缓性瘫痪一类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末稍神经炎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后遗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