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 625、12. 5、25、50及100μmol/L)塞来昔布对COC1/DDP细胞生长的影响,计算出24、48及72h的IC50。将对数生长期的COC1/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顺铂组(给予2μg/ml顺铂)、塞来昔布组(给予25μg/ml塞来昔布)及联合组(给予25μg/ml塞来昔布+2μg/ml顺铂)。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生存素(Survivin)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能够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COC1/DDP细胞生长,其在24、48和72 h的IC50分别为47. 05、25. 86和16. 11μmol/L。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中COC1/DDP细胞的OD值以及Ki67、Cyclin D1、Survivin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但顺铂对COC1/DDP细胞的作用较弱,塞来昔布对COC1/DDP细胞的作用较强,联合用药能够增强两者对COC1/DDP细胞的作用且高于两者之和。结论塞来昔布联合顺铂能够协调抑制COC1/DDP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降低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Ki67、Cyclin D1、Survivin及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eO2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电镜检测体外培养的COC1/DDP细胞在单独SeO2及与DDP联合作用下的增殖抑制及凋亡程度,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在流武细胞仪上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eO2对COC1/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SeO2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强,其最适浓度约10μmol/L,SeO2与DDP同时作用时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高;应用流武细胞术,10μmoL/L的SeO2与DDP同时作用于COC1/DDP细胞72 h,凋亡率达(30.66±2.34)%,电镜术也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存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SeO2与DDP同时作用72 h COC1/DDP细胞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在体外,SeO2可增强COC1/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IF14基因对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增殖、凋亡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及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Ishikawa/DDP中KIF14水平;将siRNA-KIF14及siRNA-NC转染Ishikawa/DDP细胞作为si-KIF14组和si-NC组,耐药组细胞不做处理,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干扰KIF14后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KIF14后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增殖、凋亡及耐药基因相关蛋白ki-67、Bax、cleaved-Caspase-3、MDR1、P-gp表达水平;取各组细胞加入系列浓度顺铂,MTT法检测干扰KIF14后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结果:与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相比,KIF14在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Ishikawa/DDP中高表达(P0.001);与耐药组和si-NC组相比,干扰KIF14后si-KIF14组Ishikawa/DDP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和ki-67蛋白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以及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IC50值下降,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蛋白水平下降(均P0.001)。结论:干扰KIF14表达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Ishikawa/DDP增殖,促进凋亡,增加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EN对耐顺铂食管癌Ec9706/c DDP细胞增殖及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顺铂浓度梯度增加的方法筛选食管癌耐药细胞株Ec9706/c DD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转染后对Ec9706/c DDP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转染后Ec9706/c DDP细胞P-gp表达改变。结果通过顺铂浓度梯度增加的方法成功诱导食管癌耐顺铂细胞株Ec9706/c DDP,与Ec9706/c DDP和Ec9706/c DDP+空载相比,转染野生型PTEN的Ec9706/c DDP细胞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9706/c DDP细胞株在野生型PTEN转染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转染无活性G129E和C124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野生型PTEN的Ec9706/c DDP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而转染2种突变型的PTEN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PTEN在食管癌耐顺铂细胞株Ec9706/c DDP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肿瘤耐药关键蛋白P-gp表达,从而逆转食管癌细胞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5.
王义蓉  李爱华  陈燕  罗莎 《中国保健》2009,(20):817-81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COC1细胞,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FCM)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TRA浓度为0.1~10μmol/L时,均明显抑制COC1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亦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染色质呈新月形聚集于核膜周围,胞质空泡化。ATRA处理COC1细胞后,出现细胞凋亡峰和凋亡率的升高。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ATRA浓度的升高,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结论:ATRA体外可显著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增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ATRA的这种抗癌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联合顺铂对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人参皂苷Rh2与DDP联合应用对SKOV-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率,利用Western-blot技术观察SKOV-3细胞内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Rh2与DDP联合应用分别作用于SKOV-3卵巢癌细胞株,单独应用DDP 350μmol/L和600μmol/L IC50降为DDP 250μmol/L和300μmol/L。②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DDP+Rh2组凋亡率在SKOV-3细胞系中为32.2%,SKOV-3细胞被阻止于G1期,在SKOV-3 DDP细胞中为12.5%,均显著高于仅应用DDP组细胞(P<0.05),SKOV-3 DDP细胞亦被阻止于G1期。③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KOV-3细胞中DDP+Rh2组HER-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DDP组、Rh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h2与DDP联合应用对SKOV-3卵巢癌细胞株有促凋亡作用,并改善卵巢癌细胞株SKOV-3 DDP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应用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S.Baicalensis与DDP联合应用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观察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率,Westernblot技术观察细胞内p53、ERK1/2、p-STAT3的表达。结果:300μg/mlS.Baicalensis联合5μg/ml DDP给药:①48h后可使肿瘤细胞抑制率由单独应用DDP的15.8%提高到37.3%;②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细胞呈现明显凋亡形态,其凋亡率与10μg/ml DDP组相当;③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可使细胞凋亡率从15.1%提高到42.2%(P<0.05);④westernblot结果显示,p53、ERK1/2、p-STAT3表达较5μg/ml DDP组单独给药组降低(P<0.05)。结论:S.Baicalensis与DDP联合应用增强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致凋亡效应,联合应用可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顺铂(DDP)诱导卵巢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x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0.001~1μM浓度范围内的地塞米松对顺铂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凋亡有抑制作用(P<0.05),提高DDP浓度能拮抗该效应;并能上调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表达活性(P<0.05)。结论:顺铂治疗卵巢癌前用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后可拮抗顺铂的抗肿瘤作用,bcl-xl抗凋亡通路参与该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徐宁  戴翠萍  夏前正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91-2594,2610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顺铂(DDP)联用对食管癌细胞Eca109/DDP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诱导法建立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DHA联合DDP作用于Eca109/DDP细胞,MTT法检测Eca109/DDP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诱导6个月后,细胞可以在含1μg/ml DDP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其对DDP的耐药指数为15.886,所得细胞命名为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单用DHA浓度≤1.560μg/ml时,对Eca109/DDP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与DDP 1μg/ml合用能显著促进DDP抑制Eca109/DDP细胞的增殖(P0.05),并促进DDP诱导Eca109/DDP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表现为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S期细胞、G2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DHA促进DDP抑制Eca109/DDP细胞增殖可能与改变Eca109/DDP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K-OV3/DDP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顺铂组、紫杉醇组、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顺铂组细胞给予顺铂15μg/ml;紫杉醇组细胞给予紫杉醇3.13μg/ml;联合组细胞给予顺铂15μg/ml+紫杉醇3.13μg/ml;空白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药品。所有细胞均培养48 h后进行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顺铂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增加(P<0.05),证实SKOV3/DDP对顺铂的耐药,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较空白对照组和顺铂组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较紫杉醇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顺铂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多被阻滞于G1和S期,紫杉醇及联合组细胞多被阻滞于G2/M期,联合组作用较紫杉醇组更加明显(P﹤0.05)。顺铂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和顺铂组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最高,较紫杉醇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可明显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曹岩  刘阳  张堃  李爱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296-4299
目的:探讨IL-12联合化疗药物顺铂(DDP)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并阐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DDP组、单独使用IL-12组及IL-12联合DDP组。按作用时间(0、24、48、72、96、120 h)和DDP浓度(0、2、4、8、16、32μmol/L)不同,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测定IL-12单独或联合应用DDP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影响,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根据细胞生长曲线评价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单独应用DDP或IL-12时,其抑制率在96 h分别为28.93%和29.12%,而IL-12联合DDP在48 h抑制率为27.45%。HO-8910、HO-8910+DDP和HO-8910+IL-12细胞生长抑制曲线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在第96 h开始升高(P<0.01),而加入IL-12+DDP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则从第48 h就开始升高,72 h达高峰(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处于G1/G2期的HO-8910+IL-12+DDP细胞明显减少,而G2/M、S期细胞明显增多;电镜结果显示,HO-8910+IL-12+DDP细胞存在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空泡化,溶酶体增生,部分细胞可见染色质边集等凋亡前期改变。结论:IL-12联合DDP能抑制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增强DDP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邢军  岳天孚  王慧  徐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94-1096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联合顺铂(DDP)对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抑制和促凋亡的效果。方法:以1μmol/L SAHA、2μmol/L SAHA、4μmol/L SAHA和1μg/ml、2μg/ml、4μg/ml DDP分别组成单药组和不同SA-HA+DDP联合用药组,分别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细胞早期凋亡的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大量坏死明显,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相应单药组(P<0.05);SAHA与中低剂量的DDP联合给药表现为协同作用,而与较高剂量的DDP联合用药表现为单纯相加作用;联合作用较二者单独用药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SAHA对宫颈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SAHA联合DDP有协同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鬼臼苦素单用及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评价。方法:建立32只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随机分成4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DDP(5mg/kg)组、PPP(40mg/kg)组、DDP(5mg/kg)+PPP(40mg/kg)组,每隔3天腹腔给药1次,18天后处死,测量裸鼠实验前后体重及肝肾功能,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内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pIGF-1R)、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标记指数,TUNEL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DP组、PPP组和PPP+DDP组抑瘤率分别为(26.53±8.42)%,(39.18±10.12)%和(72.17±30.79)%,按金正均法计算q值为1.341;PPP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P组裸鼠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组与DDP+PPP组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值与DD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P组和PPP+DDP组移植瘤内pIGF-1R?MVD、VEGF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DDP组移植瘤内MVD、VEGF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PPP组和PPP+DDP组,且与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组,DDP组及PPP+DDP组的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以PPP+DDP组最为显著,PPP组凋亡指数高于D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DDP组与PPP组调亡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鬼臼苦素对裸鼠上皮性卵巢移植癌具有抑制生长作用。鬼臼苦素与顺铂存在协同作用,且对裸鼠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鬼臼苦素可能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彭芝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535-1539
目的:通过分析自噬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探讨自噬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的关系,为卵巢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培养卵巢癌细胞株A2780和A2780/DDP,进行卵巢癌细胞系A2780及A2780/DDP顺铂敏感性的测定,流式细胞仪测定顺铂作用下A2780和A2780/DDP细胞的凋亡率;将10μM顺铂作用48h的A2780细胞和40μM顺铂作用48h的A2780/DDP细胞经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蛋白的表达;电镜下观察10μM顺铂作用48h的A2780细胞和40μM顺铂作用48h的A2780/DDP细胞经固定染色处理的自噬细胞活性。结果:顺铂主要通过诱导凋亡对卵巢癌耐药细胞A2780/DDP及敏感细胞A2780发挥细胞毒效应;顺铂作用下,耐药细胞的自噬活性明显增强,而敏感细胞自噬活性无明显增强。结论:顺铂诱导耐药卵巢癌细胞发生凋亡的能力较亲代敏感细胞降低,在其发生过程中,反应性自噬活性增强可能与其顺铂耐药性的形成有关,提示对肿瘤细胞的自噬水平进行监测及调控可能为逆转卵巢癌铂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白英提取物(Solanum lyratum Thunb extract,STE)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以及STE对HeLa细胞对顺铂(DDP)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用STE、DDP、DDP+STE处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白英提取物及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低剂量STE可加强DDP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白英提取物作用后HeLa细胞出现凋亡,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白英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促凋亡作用,同时能提高HeLa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经TanⅡA作用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丹参酮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Survivin与Smac/DIABLO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Survivin蛋白及Smac/DIABLO蛋白的表达。结果:1.0~10.0μg/ml Tan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实验组较对照组G1/G2期细胞数量增多,而S期细胞数量减少(P<0.05)。随着TanⅡA干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Survivin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Smac/DIABLO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Survivin蛋白及Smac/DIABLO蛋白均表达于SKOV3细胞,其表达多定位于细胞质中,偶见于细胞核。结论:TanⅡA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 Survivin和促进Smac/DIABLO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黄连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黄连素(10、20、40、80μmol/L),分12、24、48、72h四个时间点处理Hela细胞,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发生情况。结果:黄连素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连素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细胞凋亡典型的DNA"梯状"条带。结论:黄连素体外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和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中mTOR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SKOV3细胞系,设计合成mTOR siRNA实验分4组:正常培养组:未转染的正常培养SKOV3细胞;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的SKOV3细胞;转染组:转染mTOR siRNA的SKOV3细胞;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siRNA的SKOV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mTOR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OR siRNA转染组SK-OV3细胞mTOR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mTOR siRNA转染组SKOV3细胞增殖低于各对照组(P<0.05);mTOR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各对照组(P<0.05)。结论:mTOR siRNA对SKOV3细胞中mTOR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异性阻断mTOR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赛米司酮终止猕猴早孕的效果及对阴道出血量的影响,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妊娠猕猴随机分为7组,其中受试药赛米司酮和阳性对照药米非司酮均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组(5 mg/kg.d、10 mg/kg.d和15mg/kg.d);另设一赋型剂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每组动物各5只。于月经周期第42~48天,空腹状态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赛米司酮或米非司酮,1次/日,连续3天,第4天再加用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于第15天经B超判断孕猴流产及胚胎发育状况。结果:赛米司酮高剂量组完全流产率为60.00%(3/5),中剂量组为20.00%(1/5),而低剂量组未见流产;阳性对照组米非司酮在相应剂量下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0.00%(4/5)、40.00%(2/5)和20.00%(1/5)。赛米司酮组和米非司酮组总的流产率分别为26.67%(4/15)和46.67%(7/1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赛米司酮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明显短于米非司酮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赛米司酮能有效终止猕猴早孕,且能明显地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