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比较不同时间内镜检查的确诊率以及对再出血和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内镜检查确诊率为94.50%,在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24h内行内镜检查的确诊率高于24h后检查(P〈0.01),同时住院时间缩短,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于24h内常规行内镜检查,可尽早明确诊断,提高确诊率,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7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凤梅 《中外医疗》2009,28(3):75-75
下消化道出血系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病因复杂,常容易漏诊、误诊,治疗上也较困难。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出血症状的消失,还需要明确病因,彻底根治,否则,出血会反复发作。根据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结合相关的检查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确诊率,使患者得以根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55例下消化道出血手术病例分析,其中小肠出血24例,大肠出血31例.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以肿瘤为最多见,其它病因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克隆氏病、血管畸形等.小肠出血术前确诊率为58.3%,大肠出血确诊率为100%.结论 急诊下消化道的诊断以内镜及血管造影为最佳选择,对于部分小肠出血难以确诊者,术中配合肠内镜检查会有满意的效果,若在无肠镜检查条件或出血原因不明确时,可在术中进行分段肠管灌洗以确定出血部位.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的出血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避免不必要的盲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4.
周晓刚  蔡翔  肖明 《新疆医学》2009,39(4):40-41
下消化道出血(bleeding from lower alimmtary canal,BLAC)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的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15%。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以往术前确诊率较氐,相当一部分病例需要靠剖腹探查才能确诊。随着内窥镜与介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BLAC的认识与处理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4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44例患儿中有支原体、幽门螺杆菌和链球菌等感染依据21例(47.73%)。36例紫癜样皮疹先于(或)与消化道出血症状同时出现,8例紫癜样皮疹晚于消化道出血,其中7例予胃镜检查见紫癜样皮疹而明确诊断,早期诊断明确率95.45%。包括糖皮质激素、止酸、禁食、抗过敏、控制感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措施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有效率达100%。结论: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是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消化道内镜检查、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提高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早期确诊率。糖皮质激素、止酸、禁食、抗过敏、控制感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措施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少见原因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的确诊率和治愈率。本对5例病人进行回顾,其中Dieulafoy病变出血2例,Crohn’s病出血2例,小肠憩室出血1例。结合献探讨其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治愈4例,死亡1例。认为少见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易误诊,病史和常规检查方法多显无力;纤维内窥镜、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核素扫描,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必要时需开腹探查,术中采用几种联合检查法,可提高确诊率。一旦明确诊断,手术修补或切除病变.务求彻底。  相似文献   

7.
戴志京  侯卓  徐建国 《河北医学》2005,11(2):159-160
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诊,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通过临床病史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器械检查,大多能够确诊。但一部分大出血病人病情危急,一时不能找到出血的原因和出血的部位,无法进行良好的治疗。对这一部分病人,作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十分必要,腹部血管造影及介人性治疗可及时发现出血部位,从而得以有效地控制出血,挽救患者生命。作者对22例消化道大出血采用介人栓塞治疗,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使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查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安排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对整个检查过程的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图片质量佳,且在检查过程中无不适现象。结论:胶囊内镜有着简单,方便,实用,经济性,无创等特征,是小肠检查的黄金标准。在检查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可帮助其完成检查,提升确诊率,取得清晰图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阳性发现率及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21例消化道出血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栓塞治疗或药物灌注治疗。结果21例动脉造影阳性发现16例,发现率76%。对10例行栓塞治疗,栓塞成功止血率100%,6例行药物灌注止血,3例止血,3例48h后再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动脉血管造影为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介入治疗为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非手术性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肠镜检查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4例因消化道出血而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检查和治疗资料。结果本次进行肠镜检查的8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明确病因患者共79例,确诊率为94.05%。其中肠息肉32例,慢性结肠炎症19例,大肠癌16例,溃疡性结肠炎5例,肛裂、痔5例,血管畸形2例;病灶位于直肠32例,乙状结肠23例,降结肠9例,回盲部5例,升结肠6例,横结肠4例。结论肠镜检查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确定出血位置,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卢莹 《中国现代医生》2009,(14):138-139
目的重视小肠疾病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提高小肠疾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12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肠疾病的病因、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虽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但出血部位不在上消化道,而是在小肠。结论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肠疾病要引起重视,在急诊或首诊时要全面分析,及时检查,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2.
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14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振华 《广西医学》1997,19(5):750-751
本文报告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141例,确诊率可达95%,检查时间越早,其确诊率越高,认为急诊内镜检查能及时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查明多病灶中的出血病灶,对病灶评估再出血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重视小肠疾病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提高小肠疾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对12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肠疾病的病因、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虽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但出血部位不在上消化道,而是在小肠.结论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肠疾病要引起重视,在急诊或首诊时要全面分析,及时检查,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4.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2A胶囊内镜检查系统对90例经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结果: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进行92次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4.57%(87/92),其中急性大量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84.0%(21/25),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8.51%(66/67),两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查成功的患者中,胶囊内镜的病变检出率为85.06%,假阴性率17.24%。急性大量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0.95%,假阴性率23.81%;慢性显性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6.36%,假阴性率15.15%,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小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0例临床特征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 对2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门静脉血管造影确诊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进行临床和超声检查分析。结果 20例患儿多以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脾肿大16例,占80%,脾功能亢进11例,占55%,消化道出血7例,占3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7例,占85%,血管造影检查确诊3例,占15%。结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临床表现以继发门静脉高压表现为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大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发育不良性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诊断及高频电凝治疗。方法对22例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性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内镜确诊率为9l%,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l%,总止血成功率为100%。无l例发生胃肠道穿孔及并发症。结论诊断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应列为首选方法,同时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具有安全、方便、经济、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应列为首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冷博 《右江医学》2014,(6):734-735
临床上将难以通过胃镜、肠镜确诊的消化道出血,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传统的消化道钡餐,肠系膜动脉造影以及推进式小肠镜难以诊断此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由于盘曲迂回、解剖部位较深,常规的胃肠镜检难以到达,大大增加了消化道出血检查难度。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e,CE)是一种无痛、可对整个小肠进行良好成像的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查诊断的人性化,其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查所表现出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笔者搜集6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臃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钠冻干粉注射剂和阿莫西林合用对治疗消化道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观察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在2004~2008年4年内收治的108例经内镜检查确诊消化道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泮托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组)64例,雷尼替丁加阿莫西林(对照组)44例。疗程42天。观察治疗后两组止血有效率,总有效率,溃疡面愈合率及总愈合率,HP转阴率之间的差异。结论泮托拉唑并发阿莫西林治疗消化道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止血方面,溃疡面愈合和HP转阴率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加阿莫西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内镜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例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期选择性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10例,术中肠镜检查确诊4例,本组手术12例,2例行DSA栓塞成功,全组治愈率100%。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内镜是目前小肠血管畸形较理想的诊断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经常规胃、肠镜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病因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首次经口进镜34例,首次经肛进镜32例,16例患者接受双侧进镜检查,22例患者行剖腹探查.结果:8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或剖腹探查,69例明确病因,病因确诊率为8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