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郑州市近10年来围产儿死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通过郑州市乡级及乡级以上所有接产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统计上报围产儿情况,获得郑州市10年间围产儿数,死胎死产数以及早期新生儿死亡数和围产儿死亡总数等数据。结果:郑州市10年间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10.17‰,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围产儿死亡率较城市下降明显。结论:郑州市孕产妇及新生儿危重症急救转运网络的建立,以及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6-2004年郑州市住院分娩围产儿出生性别比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郑州市住院分娩围产儿男女出生性别比。方法:采用1996—2004年郑州市出生缺陷监测网监测的住院分娩围产儿资料,计算围产儿出生性别比。结果1996~2004年全市住院分娩围产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且有上升趋势。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围产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9年中各级医院的出生性别比均表现为县级医院高于省、市级医院。母亲分娩年龄30~34岁组围产儿出生性别比最高。结论:我市围产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可能与性别偏好有关。女要活产漏报、瞒报和溺要不是我市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宁波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了解出生缺陷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 d的围产儿。收集2007年10月-2010年9月各县(市)、区妇保院(所)上报的围产儿死亡表、评审表及各种监测报表。 【结果】 非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率(16.86‰)明显高于本市户籍(6.82‰),非本市户籍出生缺陷死亡率(4.52‰)高于本市户籍(3.12‰);本地户籍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达45.74%,明显高于非本地户口的26.83%;本市户籍死亡围产儿的主要出生缺陷前四位顺位: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泌尿系统畸形、唇腭裂,非本市户籍: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唇腭裂、神经管畸形;死亡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本市为82.05%,非本市为79.28%。 【结论】 出生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早期产前诊断是避免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发生水平、动态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医院的监测方法,对全市14所监测医院1996~2004年出生缺陷监测中神经管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管畸形总发生率为15.40/万,占出生缺陷总数的15.31%;3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顺位依次是脊柱裂、无脑儿、脑膨出;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乡村高于城镇,女婴高于男婴,母亲年龄25~29岁组发生率最低,呈U型分布;其围产期死亡率为495.33‰,是总围产儿死亡率的39倍。结论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伏瑞修  董绍华 《中国优生优育》1994,5(3):144-144,134
唇腭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我国为此病的高发地区之一。我们对本市内医院产科围产儿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海市2011-2013年前3位出生缺陷的基本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 Excel 2003和 SPSS 12.0对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珠海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23‰,前3位依次为先心(4.89‰)、指趾畸形(2.68‰)和唇腭裂(1.22‰)。低龄产妇增加3种先天畸形的发生风险,但高龄仅与先心发生有关。3种畸形儿的性别、产妇孕次及城乡来源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心围产儿母亲高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比例高于指趾畸形和唇腭裂,先心中低出生体质量和巨大儿的构成比最高,先心和唇腭裂围产儿中早产儿及死亡构成比显著高于指趾畸形。结论珠海市围产儿先心、指趾畸形和唇腭裂的发生率较高,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人口学特征与上述出生缺陷存在相关性,需进一步探讨差异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丽水市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丽水市3个监测县(市、区)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和28周的出生缺陷儿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围产儿92 543人。报告出生缺陷2 907例,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2 234例,28周出生缺陷儿6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1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婴(25.57‰)高于女婴(22.52‰),城镇(27.04‰)高于乡村(22.62‰)(均P0.05);不同年龄组母亲分娩出生缺陷围产儿的概率不同(P0.05),20岁(37.21‰)和≥35岁(30.21‰)女性娩出出生缺陷围产儿的风险较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并指/趾和小耳。围产儿和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09‰和15.49%,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出生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41.14%。结论丽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围产儿性别及其母亲的年龄和居住地区与出生缺陷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沙市开福区2002—2007年28863名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1995年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和统计标准,对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长沙市开福区9家产科医院分娩的,具有本市户口的围产儿缺陷监测资料按照前3年与后3年两阶段进行分析。结果1、监测围产儿28863名,发现出生缺陷儿610名,前3年与后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8.74‰、22.899‰,后3年出生缺陷较前3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25)。2、围产儿平均死亡率13.65‰,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由第一阶段的33.33%上升为67.48%(P〈0.005)。3、6年中总发生率前5种畸形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畸形、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4、出生缺陷与产妇年龄,围产儿出生季节,胎儿性别关系密切。5、出生缺陷的产前确诊率提高,由40.61%提高到66.54%,诊断依据主要为临床和超声波诊断,不同出生缺陷病种诊断依据不同。结论开福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是当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超声波是出生缺陷产前确诊的好办法。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促进健康教育,倡导公民自觉婚检,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孕前增补小剂量叶酸,加强环境保护及孕期保健,常规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新生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病率为13‰,以此数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6万出生缺陷儿出生,其危害十分严重。另据报道,1986年10月1日~1987年9月30日,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住院分娩的1243284例围产儿中共检出唇腭裂2265例,唇腭裂发生率为18.2/万。因此,先天性出生缺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我们于1999年11月12日~11月22日,对山东省惠民县唇腭裂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长沙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现况,为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出生缺陷监测网随机抽样的长沙市13家监测医院为基础,对长沙市2001-2005年孕28周至出生7 d内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监测。结果1)5年监测65 298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平均检出率17.37‰,呈上升趋势,2005年有显著上升;2)围产儿死亡率18.8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40.74%,占围产儿死亡的37.53%,并有上升趋势;3)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分别占前三位,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2005年有显著上升;4)城市人口的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7.24‰,与农村的17.61‰无显著差异;5)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为43.30%,但是不同的出生缺陷病种产前诊断率不同;6)出生缺陷的诊断依据以临床和超声波诊断占主导地位,2005年超声波诊断率大于临床诊断,不同出生缺陷病种诊断依据不同。这些特点基本符合我国南方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结论本市出生缺陷检出率,围产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是当前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以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检出率最高。促进健康教育,倡导公民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早发现严重畸形儿并终止妊娠,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描述河北省5个县1993-1996年先天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利用1992年建立的“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出生缺陷监测的常规报告资料,研究河北省5个县1993-1996年孕满20周的总出生人群中唇腭裂(包括单纯腭裂、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性别的患病率。 结果 1993-1996年河北省5个县唇腭裂患病率为2.08‰(144/69 131),其中单纯腭裂患病率为0.30‰(21/69 131),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唇裂+/-腭裂)患病率为1.78‰(123/69 131);唇腭裂患病率元氏县最高(3.35‰),香河县最低(1.66‰),1993年最高(2.70‰),1995年最低(1.68‰),2月、4月、8月、10月、12月份相对较高,没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男性唇腭裂患病率为2.30‰,女性为1.82‰,男女性比为1.38;男性和女性唇裂+/-腭裂患病率分别为2.08‰和1.4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14,P<0.05)。 结论 1993-1996年河北省5个县的唇腭裂患病率持续较高,并在出生人群中存在性别差异。提示本地区可能存在持续的环境危险因素暴露以及唇腭裂遗传性在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应用三平面正交(垂直)超声扫查胎儿唇、腭的方法,提高超声对胎儿唇裂、唇裂合并腭裂的检出率。方法:首先确定胎位,然后对胎儿颜面部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利用相互垂直的三个正交切面发现并确诊胎儿唇腭裂。结果:本组经产后和引产证实唇裂、唇裂合并腭裂胎儿共67例,超声产前检出62例(92·54%),漏诊5例(7·46%),无假阳性病例。结论:三平面正交扫查胎儿唇部是诊断胎儿唇裂、唇裂合并腭裂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Annals of epidemiology》2014,24(9):635-640
PurposeExposure of pregnant mice to corticosteroids can produce oral clefts in offspring. Although data in humans are more mixed, recent reports have suggested that dermatologic steroids are associated with oral clefts.MethodsWe investigated maternal first-trimester exposure to corticosteroids (focusing on dermatologic uses) and oral clefts in offspring using two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The Norway Cleft Study (1996–2001) is a na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including 377 infants with cleft lip ± palate (CLP), 196 infants with cleft palate only (CPO), and 763 controls. The Norwegian Mo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 (MoBa, 1998–2008) is a national birth cohort including 123 infants with CLP, 61 infants with CPO, and 551 controls.ResultsIn the case-control study, there was the suggestion of an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c corticosteroids with both CLP (adjusted OR [aOR], 2.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71–7.7) and CPO (aOR, 3.4; CI, 0.87–13).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this association in the cohort data (odds ratio for CLP, 1.2; CI, 0.50–2.8 and odds ratio for CPO, 1.0; CI, 0.30–3.4), although exposure to dermatologic steroids was less specifically ascertained. There were no associations with other types of corticosteroids.ConclusionsOur data add to the suggestive but inconsistent findings for this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5.
唇裂与腭裂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根据安徽省30所医院自1985年7月至1987年6月两年内住院分娩的资料整理,在46 811例围产儿中有唇裂与腭裂患儿116例,出生时缺陷率为2.43‰,在国内外居较高水平,其中唇裂±腭裂占总数的90.52%。分布特征是:发生率与母亲年龄、产次、文化程度、居住地区、职业和妊娠季节等因素有关。遗传学特征是: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其中唇裂±腭裂的-级亲属患病率为28.26‰,是监测群体唇裂±腭裂患病率2.24‰的12.6倍;近亲婚配者子代的患病率为9.53‰(9/944),与随机婚配者子代的患病率2.36‰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548对双生子中有三对同性双胎患唇裂±腭裂,但均是同性双胎之一患病,其中一例同性女双胎患异种缺陷;遗传度为59.6%,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提示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Annals of epidemiology》2017,27(2):103-107.e2
PurposeTo examine maternal smoking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interactions in contributing to risk of oral clefts.MethodsWe studied 4935 cases and 10,557 controls from six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and estimated a pooled logistic regression of individual-level data, controlling for study fixed effects and individual-level risk factors.ResultsWe fou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smoking–BMI interaction, with cleft risk with smoking generally declining with higher BMI. For all clefts combined, the odds ratio for smoking was 1.6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39–1.86) at BMI 17 (underweight), 1.47 (95% CI: 1.34–1.62) at BMI 22 (normal weight), 1.35 (95% CI: 1.22–1.48) at BMI 27 (overweight), 1.21 (95% CI: 1.04–1.41) at BMI 33 (obese), and 1.13 (95% CI: 0.92–1.38) at BMI 37 (very obese). A negative interaction was also observed for isolated clefts and across cleft types but was more pronounced for cleft lip only and cleft palate only.Conclusion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isk of oral cleft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smoking is largest among underweight mothers, although the smoking–BMI interaction is strongest for cleft lip only and cleft palate only. BMI was not protective for the effects of smoking; a clinically relevant increase in smoking-related cleft risk was still present among heavier wom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Miuard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个体化修复单侧唇裂术式。以进一步改善单侧唇裂修复术后的效果。方法根据健、患侧唇高差分别选择MillardⅠ、MiUardⅡ及改良的MiUardⅡ术式(即MillardⅡ加沟状线上方的微小三角辩法),评判临床效果。结果208例单侧唇裂患者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术式。手术效果满意,双侧唇高一致,唇弓饱满,红唇圆滑,外形好。结论根据单侧唇裂健、患侧唇高盖灵活应用Millard术式可达满意手术修复效果,改良Millaid术式足以修复严重的Ⅲ度单侧唇裂患者。  相似文献   

18.
19.
唇腭裂是最常见的颜面部畸形,对于该病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目前多认为该病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中孕期通过超声、MRI等辅助检查方法可诊断胎儿唇腭裂。部分胎儿唇腭裂合并其他畸形,部分存在基因、染色体异常,影响患儿出生后生存质量及预后等,因此产前对胎儿唇腭裂的明确诊断至关重要。胎儿唇腭裂宫内手术治疗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患儿于婴幼儿期进行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康复。笔者拟就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及预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贵州省1996~2003年总唇裂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17所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及191例总唇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唇裂发生率为20.79/万,其中单纯性唇裂为6.64/万,唇裂合并腭裂为14.15/万,单纯性唇裂有升高趋势。城乡总唇裂的发生率(20.23/万、24.41/万)无明显差异;男性发生率为25.36/万,女性为15.70/万,性别比为1.81∶1。不同年龄组产妇间唇裂合并腭裂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产妇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1996~2003年贵州省总唇裂发生率无变化,城乡无差异,男性易感性大于女性;唇裂合并腭裂较常见,且产妇年龄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