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T间期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对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依那普利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EH)患者57例,其中合并左心室肥厚(LVH)者(EH+LVH组)30例,无合并左心室肥厚者(EH-LVH组)27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24例。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法求得左心室重量,同时从心电图上测得QTd与校正后QTd(QTcd)。EH+LVH组患者用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结果:①EH+LVH组患者QTd与QTcd明显大于EH-LVH组和正常对照组,而EH-LV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QTd和QTcd与左心室重量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及r=0.61,P<0.05);③治疗6个月后,QTd和QTcd、左心室重量均降低,且QTd缩小程度(ΔQTd)、QTcd缩小程度(ΔQTcd)与左心室重量减轻程度(ΔLVM)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患者QTd增大的主要原因;QTd可作为左心室肥厚程度的评估指标;依那普利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小QTd。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 (QT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1项评价心肌复极同步程度的新指标[1] 。QTd主要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 ,QTd增大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LVH)可引起QTd显著增加。本文观察福新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QTd及QTcd的变化 ,以探讨福新普利对LVH、QT离散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于本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 ,男 64例 ,女 3 2例 ,年龄 61~ 81岁 ,均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伴LVH者 5 8例 ,男 40例 ,女 …  相似文献   

3.
伴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人的QT离散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的QT离散度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105例高血压病人和45例正常人均进行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QT离散度(QTd)和改良法校正的QT离散度(QTlcd)。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n=42)的QTd和QTl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n=45)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n=63)。高血压病人的QTd和QTlcd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r=0.467,P<0.001;r=0.469,P<0.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者的QT离散度增加且与左室肥厚的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心肌缺血时间对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44例LVH患者系我院连续住院的患者,符合1978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剔除影响QT间期及其测量的有关因素。男113例,女31例,平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左室心肌肥厚(LVH)患者的QT离散度,研究组共107人,38位正常对照,33位有左室肥大和36位肥厚型心肌病,与对照组相比,LVH组和HCM组的QT离散度均增大(P<001),QTsd亦增大(P<...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QT间期离散度(QTd)的报警指标,对预测冠心病与有心肌肥厚的各类心脏病发生危险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差异。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A组)、冠心病组(B组)和各类有心肌肥厚的心脏病组(C组)各30例,随访1年,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校正后的QTd(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率的关系。结果 A组QTcd(42±15)ms与B组、C组的QTcd(66±12 ̄81±14)ms均有显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非左室肥厚(NLVH)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QTcd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有或无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行QTcd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LVH组QTcd室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NLVH组(P〈0.01),并发现LVH组有QTcd〉60ms者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LVH而QTcd〈60ms者(0.05≥P〉0.01)。结论 高血压LVH组QT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前后QT离散度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怡和 《高血压杂志》1998,6(2):118-120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逆转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各种QT离散度的测定方法。方法用不同方法分别测量27名非LVH和32名LVH患者的QTD,对LVH组行6个月的降压治疗后再行复查各项指标。结果LVH组的QTac,QTc离散度(QTacD,QTcD),QTa和QT的标准差(QTaSD,QTSD)均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相关地显著增加。降压治疗后又都降低。结论持续的降压治疗能逆转LVH并改善QTD。QTaSD及QTacD是更好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夏琼常州戚墅堰铁路医院(213011)心电图不同导联间的QT间期存在差异,QT间期离散度(QTd)是这些差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本文观察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d及JT间期离散...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及心室晚电位关系任斌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心功能室(210024)表12组LVMI、LVDD、LVEF、SDNN、PNN50、QTd比较(x±s)对照组(n=30)LVH组(n=45)LVMI81.80±16....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究表明,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程度,对判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价值。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可引起QTd显著增加,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及QT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我院门诊病人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43岁。所有病人均符合高血压病LVH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肥厚。1.2 方法 凡入选病人均停用抗高血压药2周,2周后始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每日1次,2周后如果疗效差,可…  相似文献   

12.
汪吉红  黄玉华 《山东医药》1996,36(11):30-30
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枣庄市立医院(277138)汪吉红,黄玉华QT离散度(QTd)或QT间期离散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5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相似文献   

13.
1990年Day等[1 ] 提出Q -T离散度(QTd)的概念及其重要临床价值。次年他们又指出体表常规 12导联心电图的Q -T心率校正值的离散度 (QTcd)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肌复极的离散程度。之后10年来的研究表明 ,QTd、QTcd增大对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病、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或疗效评价具有一定意义。有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QTcd的改变报道不多。本文对 86例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QTcd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该类患者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86例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  相似文献   

14.
AMI患者QT离散度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利津县第一人民医院(257400)宋万玲青岛铁路医院孙家祥,郭秀玉我们对1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QT离散度(QTd)测定,旨在观察其QTd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组男104例。女...  相似文献   

15.
对70例冠心病患者和21例健康人的心电图数值进行测量,并对心室晚电位、室性早搏与心电图各测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QTc、QTd、JT、JTc、JTd及JTc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陈旧性心肌梗塞组患者QTc、QTd、QTcd及JTd、JTcd高于心绞痛组(P<0.05或<0.01)。②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JTd、JTcd明显高于心室晚电位阴性的冠心病组(P<0.05或<0.01)。③冠心病伴室性早搏者QTc、QTd、QTcd、JT、JTc、JTd、JTcd明显增加(P<0.05或<0.01)。提示冠心病存在明显心肌复极不均匀,心室晚电位和室性早搏与心肌复极离散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FVA)及心衰(HF)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QTd及QTcd,其中心原性猝死(CSD)9例,FVA23例,非FVA61例。有HF47例,无HF37例。结果CSD组QTd、QTcd显著大于FVA及非FVA组(P<0.05;P<0.01),FVA组QTd、QTcd大于非FVA组(P<0.01),HF组QTd、QTcd显著长于无HF组(P<0.01)。本文QTd和QTcd呈显著正相关(r=0.9720,P<0.01)。结论作者认为QTd和(或)QTcd可作为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FVA和(或)HF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QT离散度 (QTd)及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高血压 (EH)病左室肥厚(LVH)与QTd、HRV的关系也受到重视。现对我院 43例EH伴LVH者测定QTd、HRV及HRVI,40例健康人、3 6例EH无LVH者进行比较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EH并LVH组 (A组 ) :43例 ,均符合WHOEH诊断标准 ,排除冠心病、心衰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者 ,经心脏彩超检查为LVH者 ,男 2 3例、女 2 0例 ,年龄 ( 5 2± 6 7)岁。EH无LVH组 (B组 ) :3 6例 ,EH诊断标准同A组。心脏超声排除…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认为CHF死亡的病例中约47%[1]为心源性猝死,而且常源于室性心律失常。如何识别猝死的高危患者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Q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复极过程的不均匀性,可用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者对86例CHF患者测定QTd及血镁浓度,旨在了解CHF患者QTd的变化,并观察QTd与血镁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CHF组86例CGF患者,男55例,女31例,年龄40岁~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40例老年AMI患者的QT间期,计算其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d)。结果 (1)AMI组QTd及QTdc大于100ms患者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QTd、QTdc小于100ms者(73.0%及6.8%,P〈0.001)。(2)溶栓再通组溶栓后QT  相似文献   

20.
肥厚性心肌病的QT离散度分析谭家余黄湘陈一伟BujaG等[1]发现肥厚型心肌病(HC)患者QT离散度(QTd)明显增大,并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本文研究QTd与HC的类型、心律失常、心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资料36例HC患者(男29例,女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