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普外科所收治2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中,男性13例,女性9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内窥镜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淋巴瘤,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灶位于胃14例,肠道8例。给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本组随访19例,3年生存率52.6%(10/19),5年生存率26.3%(5/19)。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应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是常见的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根据北京市8个医院的统计,恶性淋巴瘤占小肠恶性肿瘤的第1位(59.7%).我院自1959年-2001年共治疗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及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腔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于腹腔内脏器的结外型淋巴瘤和在病程中累及腹腔内脏器的淋巴瘤。前者可为唯一的或主要的主诉,主要包括胃肠道、肝、脾、胆道等,而后者则往往已处于病程晚期,病变广泛,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腹腔内或/和腹膜后淋巴结或骨髓侵犯等,其治疗原则基本上同全身恶性淋巴瘤。本文主要讨论腹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问题。一、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Dawson在1961年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提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5例胃肠道淋巴瘤病例。 结果 :4 5例中胃淋巴瘤32例 ,小肠淋巴瘤 5例 ,结肠淋巴瘤 5例 ,直肠淋巴瘤 3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lymphomas)占 4 0 %。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为MALT淋巴瘤均与恶性程度相关 (P <0 0 5 )。低度、高度恶性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0 %和 36 %。 结论 :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肿瘤的恶性程度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肠道是结外型淋巴瘤的好发部位,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其疗效和预后与胃肠道其他恶性肿瘤不同.我院1995~2001年共收治38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22~74(平均51.8)岁。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原发病灶位于胃24例,肠道10例。24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上腹部隐痛不适,8例合并呕血黑便,3例伴有发热;10例肠道淋巴瘤均以腹痛、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4例伴有黑便,2例有肠梗阻表现,肠穿孔1例。本组24例胃恶性淋巴瘤中,仅5例经术前胃镜病理活检证实;10例肠道恶性淋巴瘤中,仅1例经结肠镜活检确诊,术前确诊率仅17.64%(6/34)。误诊时间2~8(平均4.5)个月。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3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8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根治性直肠切除术1例),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术后31例患者进行了化疗。34例患者免疫组化分型属B淋巴细胞型27例,T淋巴细胞型4例,未分类型3例。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64.71,47.05%。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率低,胃肠镜及病理活检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方法,以手术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半数以上为表浅淋巴结肿大,也有发生于扁桃腺、纵隔或腹腔淋巴结,少数病例则发生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本文所介绍的腹腔恶性淋巴瘤、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属结外淋巴瘤,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瘤则属淋巴结内淋巴瘤,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做一探讨。一、发病概况腹腔恶性淋巴瘤,临床上较为常见,国内资料报道占全身恶性淋巴瘤的16%,有的报道占17.5%。我院腹腔恶性淋巴瘤占全身恶性淋巴瘤的7.3%(33/452)。在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是肠道,其次是胃。食管和直肠恶性淋巴瘤罕见。国内有报告,肠道占40.2%,胃占2%,我院肠道淋巴瘤占1%,胃占0.6%。  相似文献   

8.
刘亮  徐向上  曹志新 《腹部外科》2022,35(2):99-102,10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63.3%,19/30)、腹部包块(20.0%,6/30)、消化道出血(13.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方法对6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占同期胃肠恶性肿瘤的2.7%,64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好发部位顺序为回盲部及回肠(54.69%)、胃(21.875%)、结肠(14.06%)、直肠(9.375%).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腹泻、血便.病理类型本组64例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8例,其中B细胞型52例,T细胞型6例;何杰金氏淋巴瘤6例.本病早期极易误诊为其它消化道疾病,误诊率为67%.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治疗以手术加化疗、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bcl-2及p53蛋白在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与MALT淋巴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990年年1月-1998年12月胃肠道MALT淋巴瘤32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本组32例中凋亡细胞呈低密度9例、高密度23例;bcl-2蛋白表达阴性22例、阳性10例;p53蛋白表达阴性18例、阳性14例。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p53蛋白表达无关。结论 凋亡细胞密度和bcl-2蛋白表达对判断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52岁,  相似文献   

12.
1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及免疫分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及免疫分型分析皖南医学院病解教研室(241000)何家玉安徽当涂县医院病理科(243100)梅静王婷婷成磊安徽广德县医院病理科(242200)陈韶秀胃肠道是结外性淋巴瘤最常累及部位。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进展,相继提出粘膜...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 ary m alignant tumors ofthe duodenum,PMTD)发病率较低,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但在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高,约占20%~50%,包括腺癌、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 al tumor,G IST)、恶性淋巴瘤、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均行剖腹探查,其中行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手术3例,肿块活检术2例。结果胃淋巴瘤5例,肠淋巴瘤7例。病理分类: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9例,粘膜相关性淋巴瘤2例,高度恶性淋巴瘤1例。Ann Arbor临床分期:ⅡE期3例,ⅢE期7例,ⅣE期2例。平均随访18(6~72)月,6例存活,死亡6例。结论内镜和消化道造影是淋巴瘤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好发部位是小肠和胃,发生在大肠者甚为少见。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病期较晚,并常被误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结外型恶性淋巴瘤2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0例结外型恶性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LHN)19例和霍奇金病(HD)1例,分别沾同期疾病的29.5%和12.5%。胃肠道的11例、口咽部淋巴环3例,其他部位较少见。其病理学特点多为弥漫型。结果表明NHL较HD更易发生结外侵犯,胃肠道发生较多。手术方法在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占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病例,发现其临床复杂而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于误诊。活检尤为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治术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很少见,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4%。本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不易早期诊断,一旦症状明显后,与癌瘤鉴别困难。特别是剖腹探查时,见肿瘤较大就误诊为晚期癌而放弃应有的治愈机会,值得临床上注意。本文报告1962~1981年经病理切片确诊的8例病人,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4例胃肠道淋巴瘤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淋巴瘤13例,3例术前在CT引导下活检确诊,11例钡餐检查8例异常;胃淋巴瘤6例与结肠淋巴瘤5例均为术前内窥镜下活检确诊。B超检查22例,14例阳性;CT检查17例,14例阳性。23例行手术治疗辅佐CHOPE化疗,有效率958%。术后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4年,5年生存率为667%。Ⅱ,Ⅲ期9例术后6~23月复发,5例死于复发与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活检或CT引导下活检最具确诊价值,消化道钡餐对诊断有所帮助。治疗以手术作为首选,辅佐化疗,以CHOPE方案为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是常见的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根据北京市 8个医院的统计 ,恶性淋巴瘤占小肠恶性肿瘤的第 1位 (5 9 7% )。我院自 195 9年— 2 0 0 1年共治疗 2 1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4~ 61岁 ,中位年龄 2 9岁。1 2 症状与体征 慢性腹痛 18例 ,消瘦、乏力、食欲减退 17例 ,慢性贫血 14例 ,午后低热 13例 ,腹泻腹胀 10例 ,腹部肿块 14例 ,黑便或明显血便 6例。入院时有明显肠梗阻或腹膜炎症状者 8例。1 3 辅助检查 腹部X线检查显示肠梗阻表现 7例 ,钡灌肠X线检查显示肠套叠或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