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中国汉族c-Ha-ras基因3′端VNTR位点遗传多态性,用AFLP-PAGE法对112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进行了c-Ha-ras基因3′端VNTR位点分析,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其片段大小分布范围在635~2651bp之间,基因频率分布在0.0045~0.5938。父权排除率(Pe)=0.4445;杂合度(H)=0.625;个体识别力(Dp)=0.8440。共发现34种基因型,经χ2检验(χ2=237.11,df=210,P=0.102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家系调查表明这一位点的等位基因按孟德尔规律遗传。本遗传标记系统在人类学、法医学和医学遗传学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C-Ha-rasl位点的等位基因型与杂合性缺失在卵巢癌发生中的意义,应用Southern印迹技术,在17例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中研究C-Ha-rasI位点的多态性和等位片段缺失。结果表明,在BamH I酶切、C-Ha-ras1探针杂交的放射自显影图上显示7.8kb(L)和6.8kb(S)两个等位片段,基因型SS的个体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的比例(7/11)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6)(P〈0.0  相似文献   

3.
骨肉瘤N—ras,c—myc基因异常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基因N-ras,c-myc及其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关系,方法:South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同步检查9例人骨肉瘤N-ras,c-myc癌基因和其p21rasc-myc蛋白产物表达,结果:N-ras基因1例有为失改变,检出率11%(1/9),c-myc基因有3例为扩增改变,检出率33%(3/9),p21ras,c-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例),89%(  相似文献   

4.
Machado—Joseph病四个家系的基因连锁定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缩短Machado-Joseph病(Machado-Josephdisease,MJD)致病基因在第14号染色体上的定位范围。采用14号染色体上13个微卫星DNA标记物对4个临床诊断为MJD的家系进行连锁定位分析。两点连锁分析表明:MJD致病基因与D14S48(Lods=3.03,θ=0.00),AFM343vf1(Lods=3.13,θ=0.01),D14S81(Lods=4.91,θ=0.00)呈紧密连锁。多点连锁分析表明,最大峰值位于D14S280-AFM343vf1之间(Zmax=8.3724,θ=0.00)。因此,MJD基因位于D14S280和D14S81之间,图距为3分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了广西地区地癌中c-myc、N-ras癌基因的表达与乙型肝病毒(HBV)感染的关系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cDNA-RNA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广西地区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myc mRNA、N-rasmRNA和HBsAg、HBxAg。结果:肝癌及癌旁均有较高的c-myc,N-ras癌基因的表达。检出率都在85%以上,其在不同发化程度肝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C-Ha-rasl位点的等位基因型与杂合性缺失在卵巢癌发生中的意义,应用Southern印迹技术,在17例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中研究C-Ha-rasl位点的多态性和等位片段缺失。结果表明,在BamHI酶切、C-Ha-rasl探针杂交的放射自显影图上显示7.8kb(L)和6.8kb(S)两个等位片段,基因型SS的个体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的比例(7/11)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6)(P<0.01);在4例正常组织的LS杂合子患者中,1例患者的卵巢癌细胞出现等位片段杂合性丢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和重排,并且有高度恶性的表型。本结果提示:等位片段S的钝合子和LOH后的半合子(hemizyyote)较等位片段L纯合子和LS杂合子有更大的恶性卵巢肿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人类多巴胺转运载体(dopaminetransporter,DAT)在多巴胺的神经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突触,多巴胺通过DAT重吸收回突触前终末而终止功能。因此,DAT可能与帕金森病、Tourette综合征等有关。人类DATcDNA已被克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5p15.3,并且发现在编码mRNA3′非翻译区的基因序列中有1个40bp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VNTR)[1]。我们对一组广州地区汉族正常人群的DAT基因3′VNTR区多态性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基因的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法,检测1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以及50例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89例)、55.3%(83例)、29.3%(44例)。P21、p18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正相关(P<0.01)。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预后呈显著相关,P21与预后呈负相关。7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共同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Ha-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16例(32%),p53基因突变9例(18%),均为248位点突变。Ha-ras第12位点突变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患者死亡率高于无突变患者。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ras基因及p53基因共同突变。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1)基因位点位于13q14~21,与Wilson病基因位点相距4.4分摩(centimorgans,cM).中国人Rb1基因5′端第1个内含子中P123M1,8标记的等位片段与白种人相同,但杂合率有差异。中国人P123M1.8/BamH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2,并与Wilson病基因位点呈紧密连锁关系(θ=0.05,Z=3.846)。应用P123M1.8标记对9个Wilson病家系进行连锁分析,证实该标记可用于Wilson病的症状前诊断及杂合子检出。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意义。方法;病理确诊的胃癌组织60例,蛋白酶K法裂解,PCR法扩增K-ras基因密码子12。结果:胃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8.33%,但胃上1/3部位的胃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21.05%)比胃其余部位显著高(P<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否对胃癌的诊治、预后未见明显相关,突变率与病灶所处部位相关可能反映癌变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1.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88例胃癌组织中K-ras、H-ras、C-myc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mRNA.其阳性结果分别为78.4%、70%、58%和38.6%,胃癌癌旁移行区正常粘膜和正常胃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8.2%、17%、19.3%、21.6%和0、0、0、3/5,与肿瘤区相比较,除nm23外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K-ras、H-rasmRNA表达在在细胞膜内侧,C-mycmRNA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nm23-H1mRNA表达在胞浆内。4种癌基因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  相似文献   

12.
肝癌组织中N—ras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N-ras和p53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肝癌中的N-ras基因突变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3例肝癌p53蛋白阳性(44.8%),表明广西地区肝癌中曾普遍存在p53基因的突变,肝癌及癌旁组织中N-ras基因在第2~37密码子间的突变率分别为79.31%和80.77%,22例有2个以上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3.
以完整的V-ab1癌基因为探针,用DNA印迹杂交方法在长春地区汉族人群中随机检测到C-ab1癌基因位点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其原因是C-ab1癌基因位点存在a,b,c3个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为94.7%,b等位基因频率为1.9%,c等位基因频率为3.4%,与Caucasian人群C-ab1 RFLP比较,a,b等位基因相同,基因频率相似,而在中国人群中新发现一个C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Ha-ras基因区RFLP及与情感性精神病关系的研究黄建民,张贵寅,张智凯,段玉琴,李钰,黄天华,李璞,高玉华,姜万涛,王世农,赵金祥,王凯,辛丽华,艾德森人类癌基因C-Ha-ras-1位于11p15.5,在邻近编码区3'侧翼具有-VTR(varia...  相似文献   

15.
用HCV非结构区ns-5合成多肽抗原交联后免疫小鼠,成功地建立了3株抗ns-5单克隆抗体(McAb),经检测这3株McAb属于同一位点,与其它区域无明显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McAb的研制为检测ns-5抗原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初步试探受体导向药物L-HSA-Ara-AMP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应用5天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例,并以Ara-AMP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HBsAg无变化,10例HBsAg阳性者阴转3例,滴度下降6例,4例抗-HBc IgM阳性均转阴,8例HBV DNA阳性阴转4例,浓度下降4例,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结论 显示该药对HBV复制指标的近期抑制效果与Ara-AMP相近或略优,但日剂量仅为后者  相似文献   

17.
bcl—2基因反义核酸对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bcl-2基因反义核酸对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免疫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bc1-2基因反义寡脱氧核糖核苷酸(ASODN)和阿糖胞苷(Ara-C)对白血病K562和HL-60细胞作用和bcl-2基因表达。结果:Ara-C(10μmol/L)与bcl-2ASODN同时作用比单独用Ara-C或Ara-C与正义寡脱氧核糖核苷酸(SODN)细胞存活率显著减少(P<0001),并且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bcl-2ASODN使bcl-2蛋白阳性率降低。结论: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该基因表达,提高白血病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R1)基因与中国人冠心病(CHD)、高血压(HTN)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相关情况,并在相关疾病中观察AGTR1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在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以270例CHD、HTN及NIDDM单一或不同组合的中国人为对象,用PCR/DdeⅠ酶解检测位于AGTR1基因3′-UTR的A1166C变异,并用PCR检测ACE基因内含子16的插入/缺失多态标记。结果(1)GATR1基因与CHD相关(1ogistic回归分析,P=0.02)而与HTN及NIDDM无相关;(2)AGTR1基因对CHD的参与风险率为12.4%,比数比4.55。与ACE基因同属CHD的独立变异因素(分别为P=0.032及P=0.002);(3)AGTR1-A1166C变异不是通过对体脂含量、血脂水平及血压的影响参与CHD发病;(4)个体的AGTR1基因及ACE基因的联合基因型分析见到CHD者与对照者间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002)。结论AGTR1基因参与中国人CHD发病,并是CHD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银盾革蜱若虫发育的不同时期:饱血后2d(2-pE组)、6d(6-PE组)和12d(12-PE组)局部施用20-羟基蜕皮酮,剂量分别为1、5、10、20和40μg。结果表明处理时间(T)和施用剂量(D)对若虫蜕化期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T:df=2,F=73.79,P=0.000;D:df=6,F=30.97,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剂量大于10μg缩短了若虫蜕化期(差异极显著),1μg、5μg也有此效应(差异显著)。6-PE组效果最明显,与2-PE组、12-PE组差异极显著。20-羟基蜕皮酮对若虫有致死作用,蜕皮前死亡和蜕皮后死亡与施用剂量和时间有关,剂量大于10μg时,所有实验组死亡率均为100%。P<0.01表4施用剂量(20-E)对若虫蜕化期的影响(One-wayANOVA)Tab.3Effectsofdosage(20-E)onnymphalmoultingperiod(One-wayANOVA):P<0.01:*:P<0.05对照Ⅰ─未处理;对照Ⅱ─乙醇处理ControlⅠ─Untreated;Cotrol Ⅱ─Ethanol图12-PE组若虫在不同剂量处理下的死亡率Fig.  相似文献   

20.
中国藏族群体TH01和VWA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国藏族群体与汉族群体的遗传亲缘关系,获得藏族群体TH01和VWA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方法EDTA抗凝血样采自89名无血缘关系藏族个体,Chelex法提取DNA,PCR扩增样本DNA后,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型。结果在西藏藏族群体中,TH01基因座存在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TH01*6:0.097、TH01*7:0.227、TH01*8:0.091、TH01*9:0.481及TH01*9.3:0.10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7.421df=8P>0.05);VWA基因座存在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VWA*14:0.101、VWA*15:0.034、VWA*16:0.208、VWA*17:0.303、VWA*18:0.208、VWA*19:0.129及VWA*20:0.017,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19.61df=14P>0.05);藏族和汉族的遗传距离为0.034,类似于欧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论西藏藏族两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汉族无显著差异,藏族与汉族在TH01和VWA基因座具有遗传同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