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风痛灵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实验,观察风痛灵胶囊的抗炎效果;通过小鼠热板实验、小鼠扭体实验观察该药对疼痛的影响。结果:风痛灵胶囊可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P0.05);对小鼠热板致痛和醋酸致痛有显著的减轻作用(P0.05)。结论:风痛灵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盆痛灵直肠给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盆痛灵”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EM)盆腔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采用盆痛灵方水煎剂直肠给药治疗EM盆腔痛患者30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在治疗前后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结果近期治愈3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且治疗前经期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均增高,中药盆痛灵可显著降低两者水平。结论盆痛灵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TXB2、6-Keto-PGF1α水平,协调子宫肌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晓斌 《陕西中医》2013,(10):1431-1432
目的:观察痛消灵酊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痛消灵酊剂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痛消灵酊剂的镇痛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低、高剂量痛消灵酊剂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痛消灵酊剂组小鼠热刺激所致疼痛反应潜伏期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痛消灵酊剂组小鼠醋酸所致疼痛反应潜伏时间显著升高(P?0.01)。结论:痛消灵酊剂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五灵肩周丸镇痛抗炎作用和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五灵肩周丸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扭体实验和甲醛致痛模型来观察五灵肩周丸的镇痛作用;抗炎实验采用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及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采用小鼠单次ig的方法测定其LD50。结果:给予3.8,7.6 g·kg-1的五灵肩周丸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P<0.01);五灵肩周丸在3.8,11.4 g·kg-1时能明显减轻甲醛致痛实验中小鼠的Ⅰ相疼痛反应(P<0.01),但对甲醛引起的Ⅱ相疼痛反应没有显著影响;剂量为7.6 g·kg-1时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LD50为148.4 g·kg-1。结论:五灵肩周丸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加味痛泻要方镇痛止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镇痛止泻作用,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加味痛泻要方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番泻叶腹泻模型观察止泻效果;TNBS法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其对动物体征的影响。结果:加味痛泻要方8.5g/kg、17g/kg、34g/kg可延长小鼠痛阈,减少醋酸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17g/kg和34g/kg能减少番泻叶腹泻模型的稀便次数,改善UC小鼠的一般体征。结论:加味痛泻要方具有明显的镇痛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盆痛灵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影响,以探讨其抗EMs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构建SD大鼠EM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加味盆痛灵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加味盆痛灵组大鼠每天给予加味盆痛灵(7.77g/kg)直肠给药,连续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直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50%缩足阈值(PWT);运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记录加味盆痛灵对EMs疼痛大鼠DRG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痛阈值降低,动作电位爆发阈值下降,动作电位半峰时程(APD50)延长,300pA去极化电流诱发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盆痛灵组痛阈值上调,动作电位爆发阈值升高,APD50缩短,300pA去极化电流诱发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减少(P<0.01)。3组间静息电位水平和动作电位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盆痛灵抗EMs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DRG神经元的兴奋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辣椒素亚型Ⅰ(TRPV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中异位灶及脊髓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以及盆痛灵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EMs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炎痛组和盆痛灵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另设假手术组9只(仅切除单侧结扎段子宫)。消炎痛组大鼠给予每天3μg/g消炎痛混悬液,盆痛灵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每天10.2、20.4、40.8 g/kg盆痛灵方水煎液,各组均采用直肠给药方式,每日1次,连续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取各组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及脊髓DRG。采用免疫组化法定位并检测EMs模型大鼠异位灶TRPV1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异位灶及脊髓DRG中TRPV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EMs模型大鼠的异位灶和脊髓DRG中TRPV1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盆痛灵方可降低EMs模型大鼠异位灶和DRG中TRPV1蛋白及mRNA表达(P0.05)。结论盆痛灵方可能通过降低TRPV1表达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六虫骨灵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扭体、热板致痛法研究其镇痛作用,并通过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ELISA法)的含量,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采用致炎剂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壳皮肤肿胀,观测其抗炎作用;向大鼠左后跖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产生佐剂性关节炎(AA),观测该药对AA引发继发侧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六虫骨灵胶囊对冰醋酸、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二甲苯所致耳壳皮肤炎症反应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引发的继发侧足跖肿胀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冰醋酸致痛反应引起的血清PGE2升高有抑制作用.结论:六虫骨灵胶囊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抑制PGE2合成是其镇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传统古方痛风灵的抗炎、镇痛、抗痛风等作用。方法:采用了炎症、疼痛及痛风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痛风灵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痛风灵能明显对抗尿酸钠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引起小鼠足痛有对抗作用。结论:痛风灵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痛灵胶囊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镇痛实验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的抗炎实验和大鼠血瘀证模型血流变性实验。结果:颈痛灵胶囊能降低扭体次数,减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渗出,减轻小鼠足肿胀度,并能显著改善急性实验性血瘀证大鼠血流变性。结论:颈痛灵胶囊具有抗炎、镇痛和降低血粘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味盆痛灵干预TRPV1/CaMKII信号通路逆转EMs疼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构建SD大鼠EM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TRPV1抑制剂组(CPZ组)、加味盆痛灵组、CPZ+加味盆痛灵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阳性对照药物TRPV1抑制剂(capsazepine),鞘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7d。加味盆痛灵(7.77g·kg-1·d-1)水煎剂,直肠给药,每日1次,连续28d。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50%缩足阈值(PWT)。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腹腔液中CGRP、SP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4-6段DRG组织TRPV1、CaMKII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WT显著下调,腹腔液SP、CGRP水平及DRG中TRPV1、CaMKII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CPZ组和加味盆痛灵组PWT均显著上调,腹腔液SP、CGRP水平及DR...  相似文献   

12.
癌痛平胶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乙酸刺激、电刺激及热刺激所致的3种疼痛小鼠模型,分别观察癌痛平胶囊的镇痛作用。方法:取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予蒸馏水20ml/kg)、曲马多组(予曲马多0.06g/kg)、癌痛平Ⅰ组(予癌痛平9.0g/kg)、癌痛平Ⅱ组(予癌痛平36.0g/kg)4组,给药后分别给小鼠以乙酸刺激、电刺激、热刺激,观察乙酸刺激后各组小鼠出现的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反应次数;电刺激后镇痛动物数,并计算镇痛百分率;热刺激后药后痛阈值。结果:癌痛平能减少乙酸刺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小鼠对电刺激致足跖疼痛反应的动物数,提高小鼠对电刺激致疼痛反应的电压阈值,提高热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的痛阈值。结论:癌痛平胶囊能明显抑制对乙酸刺激、电刺激、热刺激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虎威伤痛灵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虎威伤痛灵的抗炎、消肿和镇痛的作用。方法:用耳廓肿胀法和蛋清致肿法观察虎威伤痛灵的抗炎作用;用病理组织学实验方法观察虎威伤痛灵对小鼠腿击伤肿胀的消肿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虎威伤痛灵的镇痛作用。结果:①虎威伤痛灵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和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降低作用;②对小鼠腿击伤部位作局部切片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肌纹较清晰、肌间脂肪组织增生,提示虎威伤痛灵对小鼠腿伤有一定的消肿作用;③对化学物质冰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热板引起小鼠痛阈无明显影响。结论:虎威伤通灵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慢盆方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金刚藤和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二甲苯耳郭肿胀模型和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模型,研究慢盆方抗炎作用;以金刚藤和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研究慢盆方的镇痛作用。各个实验中动物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金刚藤,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慢盆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相应干预,观察慢盆方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慢盆方中、高剂量有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P0.05);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表现出明显减轻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度的作用(P0.05,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同时,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减轻醋酸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疼痛反应(P0.05,P0.01),并提高热板试验中小鼠的痛阈值(P0.05,P0.01)。结论中药复方慢盆方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痛膏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观察骨痛膏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采用足爪肿胀法和耳廓肿胀法验证骨痛膏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骨痛膏的镇痛作用。结果:骨痛膏显著抑制大鼠足爪肿胀和蛋清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提高了小鼠的痛阈,减少了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且无任何急性毒性反应。结论:骨痛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外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GF)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盆痛灵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SD大鼠EMs疼痛模型,将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鞘内注射4组[对照组、NGF诱导剂组(NGF组)、NGF抑制剂组(鞘K组)、p38MAPK抑制剂组(鞘S组)],每组15只;直肠给药5组(模型组、盆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5只。采用机械刺痛法观察鞘内注射组的痛阈值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鞘内干预后模型大鼠内异灶NGF、磷酸化p38(p-p38)、瞬时受体电位辣椒素亚型Ⅰ(TRPV1)蛋白表达,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鞘内干预后内异灶及背根神经节(DRG)中NGF、p-p38、TRPV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盆痛灵方灌肠干预后p-p38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鞘内注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NGF组痛阈值下降,鞘K、鞘S组痛阈值上升(P<0.01);内异灶及DRG内NGF诱导剂组NGF、p38、TRPV1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内异灶内鞘K、鞘S组NGF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p-p38、TRPV1蛋白表达下降(P<0.01);DRG内鞘K组NGF、p38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鞘S组p38、TRPV1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及NGF、p-p38蛋白表达下降(P<0.01)。直肠给药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p38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盆痛灵高剂量组p38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盆痛灵低、中剂量组p-p38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NGF-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降调TRPV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参与EMs疼痛的发生,盆痛灵方通过调控NGF-p38MAPK-TRPV1信号通路逆转EMs疼痛。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宫环止血灵对小鼠止血、镇痛作用的影响 ,为开发治疗铜宫内节育器 (Cu 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氨基己酸、三七粉作对照 ,采用毛细玻管及小鼠断尾法观察宫环止血灵对小鼠凝血、出血时间的影响 ;以阿斯匹林作对照 ,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观察宫环止血灵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 :宫环止血灵对小鼠凝血时间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缩短 ,各治疗组和蒸馏水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 ;宫环止血灵与蒸馏水组比较 ,各剂量组部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 ;宫环止血灵各剂量组均能能延长小鼠热板痛反应时间及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药理实验证明宫环止血灵具有显著的止血、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茶树根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左右耳重差(肿胀度)的影响,观察茶树根的抗炎作用;采用对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方法,观察茶树根的镇痛作用。结果茶树根可使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减小,同时使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高剂量茶树根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的的潜伏期(P<0.01)。结论茶树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镇痛实验,观察痛安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电刺激法、大鼠甩尾法动物模型,研究痛安注射液的镇痛作用.结果:痛安注射液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5,P<0.01),明显提高小鼠镇痛百分率(P<0.05,P<0.01),明显延长大鼠甩尾时间(P<0.05,P<0.01).结论:痛安注射液在各实验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影响针刺镇痛作用的可能中枢和外周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和Cx43基因敲除杂合子(HT)小鼠随机分为6组:WT空白对照组、WT模型组、WT针刺组、HT空白对照组、HT模型组和HT针刺组,每组18只,腹腔注射0.6%醋酸(0.1 mL/10 g)制造内脏痛模型。针刺"中脘"、双侧"足三里"穴,每5 min捻针30 s,共30 min。比较各组小鼠首次扭体潜伏期、20 min扭体反应次数。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和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HT与WT空白对照组小鼠首次扭体潜伏期、20 min扭体反应次数、下丘脑组织β-EP和血清PGE2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T和WT内脏痛模型组小鼠首次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20 min扭体反应次数显著增加(P<0.01),下丘脑β-EP和血清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两模型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WT针刺组小鼠首次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1),下丘脑组织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HT针刺组小鼠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T针刺组首次扭体潜伏期、下丘脑β-EP含量明显低于WT针刺组(P<0.05),而HT针刺组扭体反应次数和血清PGE2含量明显高于WT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缓解腹腔内脏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使中枢和外周镇痛物质β-EP增加、致痛物质PGE2减少而实现的。Cx43与针刺镇痛效应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