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6层螺旋CT在超早期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1日-2014年11月1日收治的60例超早期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于发病后6h内给予6层螺旋CT扫查,统计分析本组CT征像。结果:本组均于发病后6h内予以CT检查,32(53.33%)例表现为阳性,其中8例出现皮质征,15例出现低密度灶,5例出现岛带征,6例出现豆状核征,3例出现致密动脉征,5例出现占位征;同一患者健侧与患侧MSCTPl指数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层螺旋CT在超早期脑梗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60例早期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1/2005-01在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有完整CT和临床资料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60例,现将早期CT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5~76岁。其中有高血压史53例,有糖尿病史26例,有冠心病史36例。所有入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CT表现: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显示大致对称的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呈晕月状,可伴有单个或多个腔隙性脑梗死灶及不同程度的脑室系统扩大。(2)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反应迟钝、性格改变等一种或数种症状,可伴肢体麻木无力、瘫痪等症状,无明显痴呆。1.2方法1.2.1检查方法本组均行CT平扫,CT检查使用GE公司M AX 640全身CT扫描仪(1994-11/2003-12)或P rospeed FⅡ双排螺旋CT扫描仪(2003-12以后)行常规头颅轴位扫描,10 mm或5 mm连续扫描,扫描层数9~12层,同时行MM ES检查,首次检查后,对所选患者进行3~10 a的跟踪观察,在3~10 a中,每个病例最少经过2次脑CT和MM ES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2.2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细支气管腺瘤(BA)临床、CT及病理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BA患者临床、CT及病理学表现。结果 15例中,14例无明显症状,1例胸痛。15例CT均见单发BA,11个病灶为混杂磨玻璃结节(mGGN)、3个为实性结节(SN)、1个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均位于外周带,紧贴或邻近胸膜,左、右肺下叶各5个,右肺上、中叶各2个,左肺上叶1个,最大径6.15~24.04 mm、中位最大径9.10 mm,CT值-553~47 HU、中位CT值-297 HU;12个形态不规则、3个呈类圆形,10个边界清晰、5个边界模糊;14个见分叶征,11个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凹陷征各见于3个病灶,1个可见空洞。光镜下病灶内未见异型细胞,12个见特征性双层细胞结构,由腔面细胞层及基底细胞层构成。结论 BA临床、CT及病理学表现均具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炎症型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30例炎症型PIM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CT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30例CT均见肺内实变灶,其中5例为单纯实变,25例实变伴多种改变;肺内实变平扫CT密度均低于同层面肌肉,增强后多呈轻度强化;26例实变灶内见血管造影征,12例见肺叶膨隆征。30例中,首次CT诊断肺癌9例,21例误诊为感染性病变或其他病变。结论 炎症型PIMA实变平扫CT密度低于同层面肌肉,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可见血管造影征、肺叶膨隆征等;合并GGO、结节及囊状透亮影有助于鉴别诊断炎症型PIMA与炎症性病变及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进展性脑内血肿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院2000-01~2006-01收治的外伤性进展性脑内血肿5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9例,年龄8~61(平均36.5)岁。入院时GCS计分3~8分8例,9~12分32例,13~15分17例。头痛、呕吐31例,躁动5例,抽搐3例,单侧病理征阳性19例,双侧病理征阳性8例,去脑强直3例。观察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加深32例,频繁呕吐16例,躁动14例,脑疝3例。1.2进展性脑内血肿诊断标准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根据Brott标准[1],将先后二次颅脑CT血肿进行比较,体积增加超过33%者诊断为血肿扩大。1.3头颅CT检查本组病例均行2次以上头颅CT扫描。首次扫描时间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CT表现,并提高CT诊断率。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PPMA患者的临床、CT及病理学资料。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临床资料与病理学关系,并对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7例患者病变位于左肺上叶2例,右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2例,右肺下叶1例,双肺弥漫性1例;4例病变呈单发结节状改变,2例病变为片状实变改变,1例为不规则团块状改变(并双肺弥漫性播散灶)。7例病变未见出血、钙化,细小短毛刺、棘状突起、分叶征、空泡征3例,肺叶膨隆征、支气管截断征、空气支气管征2例,双肺弥漫性播散病灶1例。7例中2例手术证实为肺黏液腺癌,余5例穿刺活检证实为肺黏液腺癌。结论 CT能够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特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淋巴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128排CT灌注成像诊断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28排CT全脑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40例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头颅CT平扫、头颅CT灌注(CTP)检查,在发病24~72 h内复查MR DWI。分别将CT检出的病灶和MRI检出的病灶与CTP结果相比较。 结果 40例患者中,常规CT平扫于17例患者中共发现20个病灶,CTP检出42个病灶。CTP较常规CT平扫多检出的22个病灶中,15个病灶表现为脑血流量(CBF)与脑血容量(CBV)均较健侧下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均较健侧明显延长或不可测量;4个病灶CBF较健侧降低,CBV较健侧稍增加或维持正常;3个病灶表现为整个大脑半球MTT及TTP较健侧明显延长,CBF与CBV较健侧未见明显减低;复查MR DWI证实其中35个病灶CBF与CBV均下降的病灶发展为梗死灶。 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24 h时间窗内,与常规CT平扫相比,128排CT全脑灌注能明显提高脑缺血灶的检出率,对早期发现脑缺血灶和避免病灶漏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23例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0.5h~6h内行首次CT扫描。发病后20~30h行第二次CT扫描。结果23例患者早期CT影像中均表现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的高密度征,CT复查时患者的CT影像均见HMCAS同侧脑实质大片低密度灶,其中6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是应用CT技术早期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标志性征象。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3-01~2006-06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2(平均56)岁,其中发病6 h以内入院39例,6~12 h内入院11例。本组均为首次发病,头颅CT排除脑出血,无明显意识障碍,无出血倾向。入选标准:符合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天普洛欣(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中心纳入的标准:(1)临床确诊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头颅CT排除脑出血;(2)发病在6 h以内;(3)年龄在80岁以下,排除T IA;(4)收缩压在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5)无出血性疾病;未用过抗凝剂…  相似文献   

10.
李敏  易正湘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131-1132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临床和病理诊断的TS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确诊TS患者临床多以癫痫、头痛和智力低下就诊。CT表现为:Ⅰ型,室管膜下小点状钙化灶或小结节灶(12例)。Ⅱ型,室管膜下斑片状或结节融合状钙化灶(5例)。其中1例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向侧脑室内突出。Ⅲ型,室管膜下斑片状钙化灶合并脑皮质和皮质下区钙化灶(2例),1例合并左眼视网膜错构瘤。【结论】CT对T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患儿临床特点和CT扫描颅内特征改变相结合可对TS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1例均接受CT平扫,17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呈单发结节或肿块17例,多发4例(12个结节或肿块),共计29个病灶,均分布于肺叶外周带;24个病灶(24/29,82.76%)与胸膜紧密相邻,其中11个(11/29,37.93%)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病灶呈软组织密度,1个病灶内部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影,空洞、空气新月征各见于1个病灶,未见钙化、脂肪及空气支气管征。20个病灶边缘模糊,3个见分叶,16个见毛刺征,11个伴卫星灶。17例增强扫描中,6例病灶呈明显强化,其余为轻-中度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肺真菌性肉芽肿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排除其他病变,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2002-11~2007-05收治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 ICH)患者5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3.5~79(平均56)岁。减速性损伤42例,加速性损伤3例,其他11例。1.2临床表现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32例,9~12分18例,3~8分6例。伴有恶心呕吐35例,躁动不安11例。一侧瞳孔散大29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巴氏征8例,去脑强直3例,偏瘫12例,合并脑脊液漏5例,合并低血压3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无好转或昏迷加深者5例。1.3 CT检查首次CT扫描为伤后0.5~30 h,平均15 h。其中脑挫裂伤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合并颅骨骨折1…  相似文献   

13.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紧贴侧脑室壁或透明隔。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夹杂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或斑片状钙化灶。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突触素(Sy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照分析猪室颤(5~10 min)心脏骤停模型心肺复苏后急性肺损伤的CT征象及其病理学表现。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家猪16只,利用电刺激诱导室颤5~10 min后进行CPR,自主循环恢复后8~10 h行CT扫描,后立刻处死猪留取肺标本进行病理观察,分析其CT征象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16头猪室颤心脏骤停模型均制作成功,CT扫描:16头猪(100%)均可见"磨玻璃征"及肺实变征象,"磨玻璃征"占全肺体积18.4%~42.3%(平均27.3%);肺实变病灶占全肺体积13.8%~40.5%(平均24%)。2头猪气胸(12.5%),5头猪肋骨骨折(31.3%),5头猪胸腔积液(31.3%)。病理镜下见病变区肺泡水肿、出血、肺泡塌陷、透明膜形成、肺毛细血管充血等。结论心跳骤停CPR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损伤,主要包括肺挫裂伤及肺缺血-再灌注损伤。CT检查可敏感反映上述病理表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病变及肺实变。  相似文献   

15.
颅脑外伤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提高颅脑外伤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CT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153例少量TSAH的CT影像资料, CT扫描均为轴位平扫,首次CT检查时间最早于外伤后半小时,最迟不超过4小时,于12~24小时复查.CT检查最少2次,最多5次,最后1次为伤后1个月.34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亦证实诊断.结果:153例共有283处出血部位,以纵裂池出血居多(131处),其次为外侧裂池及天幕区出血,123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漏诊TSAH 34例(占22.2%).93例有脑池偏密征,39例纵裂池出血见"之"字征,37例表现为纵裂或脑沟局限性密度增高.结论:早期CT检查对诊断少量TSAH具有重要价值,脑池偏密征、"之"字征、局限性密度增高征是诊断少量TSAH的可靠CT征象,认识这些征象可提高首次CT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以孤立肺结节为表现的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周围性肺癌28例应用GEBrightspeed螺旋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8例在CT片上均显示为肺内的孤立性小结节,均位于肺外周,19例浅或深分叶征、16例毛刺征;12例胸膜凹陷征;11例血管集中征;5例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结论 CT影像学能够为肺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需与腺瘤、结核球鉴别,暂时不能作出诊断者,定期复查或穿刺活捡进一步定性.  相似文献   

18.
大脑中动脉梗塞超早期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 (6 h内 )诊断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国外曾有学者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梗塞患者超早期 CT征象分析 ,发现绝大多数存在着异常影像学改变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选自 1999- 0 6~ 2 0 0 1- 0 3我科收治的 2 3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 ,首次发病具有大脑中动脉梗塞定位体征 ,且发病在 6 h内行首次 CT检查 47例为观察对象。男 33例 ,女 14例。年龄 2 6~ 74岁 ,平均 5 4.6岁。 47例均在发病 6 h内行 CT检查 ,其中 :1~ 2 h14例 ,3~ 4h18例 ,5~ 6 h15例。并分别于病后 2~ 9d进行第 2…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2000-10~2003-11收治的急性进展型高血压脑出血2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7例,女9例,平均(61.1±5.3)岁,首次CT检查的时间均为1h以内,最短为20min,以后分别于发病后3~6 h,24 h及以后至少各复查头颅CT1次,入院时意识清醒9例,嗜睡12例,昏睡5例,平均动脉血压124 mmHg,病程中有持续性高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 50/90 mmHg)19例,有癫痫发作史5例,发病前有饮酒史7例,有恶心呕吐12例,烦躁1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拟诊为AICVD患者,于发病24h内行头颅CT平扫和全脑CT灌注(CTP)成像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于CTP检查后24h内复查MR,分析其CTP、4D-CTA及MRI表现。结果常规CT平扫示8例有脑缺血病灶,12例未见明显异常。全脑CTP20例患者共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32个缺血灶,MRI发现26个病灶表现为梗死灶。4D-CTA显示责任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20例患者中14例血管狭窄,2例闭塞,4例正常。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可同时获得CTP、4D-CTA图像,实现对AICVD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