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制门急诊手写病历采集器,为门急诊医生提供信息化手段.方法 结合医院门急诊诊疗工作特点和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的现状,利用手写识别技术和XML技术,对门急诊EMR进行创新研究与设计.结果 实现了一个高效方便的门急诊EMR系统.结论 门急诊EMR系统优化了门急诊工作流程,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的核心内容。对建设电子病历的背景、内涵及实施条件进行了阐述,以期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新一代电子病历实施的方法,介绍了电子病历的特点及发展状况,分析了电子病历实施前需要准备工作的内容。提出电子病历的实施需要做好规划及准备,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观点,对电子病历实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医院门急诊诊疗工作特点,利用手写识别技术,对门急诊电子病历进行设计、研究与实现。门急诊手写电子病历系统优化了门急诊工作流程,改善了门诊“三长一短”现象,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亚丽  王颖 《中国病案》2012,13(8):34-35
结构化电子病历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本文从实地考察慎重选择、专人负责分工合作等5个方面阐述了我院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实施策略,并介绍了该项目实施后方便医师工作,提高病案质量等功能,探讨了实施结构化电子病历的经验,提出了对于实施过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在电子病历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病案资料的应用价值逐步提高,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手工作业的病案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医院病案管理数字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电子病历应运而生,成为医院现代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本文拟对电子病历在医院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子病历的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满育红 《吉林医学》2007,28(1):139-139,141
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包括PACS、RIS、LIS等系统在医院的应用逐渐成熟,实现电子病历是一个必然趋势.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建立,运用计算机技术变传统的手工书写病历为电子病历就成为可能.国内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医院已经开始尝试开发和应用电子病历.电子病历在应用过程中,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IMS)和麻醉科电子病历也孕育而生。本文介绍了AIMS产生的麻醉电子医疗文书应用的注意事项和优缺点,为麻醉科电子病历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子病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纸张病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需求 ,电子病历开始在医院管理和医疗工作中出现。随着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lnformationSystem ,简称HIS)的开发研究 ,电子病历作为临床医疗信息基础已成为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1 电子病历的概念和功能1.1 概念电子病历是将传统的纸病历完全电子化 ,并超越纸质病历的管理模式 ,提供电子储存、查询、统计、数据共享等 ,英文名称有 :ECR (ElectronicCareRecord)、EPR (ElectronicPatientRecord )、CPR(Computer-basedPatientRecord)等 ,是记录有关病人健康和医护…  相似文献   

10.
电子病历实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杨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7):104-104,106
为了使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Informa tionSystem ,HIS)研究尽快跟上世界先进国家 ,尽早应用于临床 ,笔者在此对电子病历的实施做一些探讨。1 电子病历的定义和内涵延伸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定义电子病历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 ,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告、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电子病历可分为门急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个人电子病历、社区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在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中 ,电子病历的实现可提高医院的科学化管理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发智能化急门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在急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护理电子病历结构模式,研发适合在急门诊护理电子病历结构化病历模式及功能,及时解决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过程,并在具体实践中应用和评价.结果:智能化急门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的研发能很好地在急门诊应用.结论: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节省了急门诊护士书写病历时间,更好地服务于急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12.
周季兰  包清 《中国病案》2012,13(5):16-17
叙述门急诊4例医疗纠纷,分析其与病历书写不规范之间的关系和产生门急诊病历缺陷的主客观原因,探讨提高门急诊病历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重视岗前培训,合理安排临床医师,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注重整改落实,从而防范医疗风险,促进门急诊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介我院以电子病历(EMR)为核心,自主研发的结构化门诊EMR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病人基本信息,辅以相关专科疾病模板,规范了门诊病历的书写格式,实现了门诊病历的电子结构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门诊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分析进一步提升门诊电子病历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9月对四川省155家二级及以上应用门诊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基本情况、门诊电子病历建设与管理情况。结果 155家医疗机构中,三级和二级医疗机构分别为107家(69.03%)和48家(30.97%),全面应用和部分应用门诊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分别为142家(91.61%)和13家(8.39%),采用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95家(61.29%)。检验、超声、影像、病理报告、历史病历能直接引用的分别为141家(90.97%)、133家(85.81%)、127家(81.94%)、61家(39.35%)、 92家(59.35%)。使用门诊标准诊断库/医保诊断的有151家(97.42%)。新上门诊医生开展病历相关培训共144家(92.90%),有专业技术人员系统维护的有149家(96.13%),为专家配置专职或兼职医生助理共53家(34.19%),诊间提供语音录入、图像提取等辅助设施的有11家(7.10%)。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在门诊电子病...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门诊病案管理,为医院和患者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我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召开工作总结会、推行数字化门诊病案等一系列措施,加强门诊病案的全面管理,并加强了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科室的文化建设。经过半年多的实践,门诊病案管理初见成效,保证了病案传送、归档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了一个和谐、进取、高效的团队;工作得到了相关科室和人员的认可。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强门诊病案管理,为推动医院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持续提高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等规范的发布,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了电子病历系统,但大部分医院只局限于使用住院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还在沿用手写的传统模式。基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在某三甲医院上线的过程为背景,介绍了门诊电子病历特点,以及门诊电子病历帮助门诊医生解决的模板病历书写等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对新一代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提出一些新颖的病历自动形成等功能点,门诊电子病历的应用需要尽量符合门诊医生思维习惯,贴近门诊医生看诊过程,起到对门诊医生的辅助指导作用,为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电子病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指出"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是电子病历建设的目标,着重阐述了电子病历的核心内容,提出电子病历的发展趋势是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和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从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记录的概念出发,运用电子病历采用度模型,分析了美国HIMSS数据库4000家医院达到数字化的程度。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美国医院还处在电子病历的初级阶段,要充分应用电子病历,达到数字化医院的更高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院数字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使用电子病案,但是我国的电子病案尚属于起步阶段,在很多地方处于概念阶段,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医院只有不断地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才能顺利地迎接电子病案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探讨基于HL7CDA门诊电子病历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参考HL7CDA标准,对门诊病历信息的结构与语义进行定义,包括:建立门诊电子病历的CDA文档。用于门诊病历内容的表达;建立基于此CDA的样式表文件。便于其信息浏览。实践证明。以HL7CDA标准为基础,规范了门诊电子病历信息的结构与语义,为门诊病历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