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荷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76-1177
目的保证急诊科各环节、各时间段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改变管理模式,实行副护士长带班负责制与层级管理。结果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副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环节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急诊科中午、夜间及节假日管理盲区的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护士长值班制保证急诊夜间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并且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 自2005年4月至今实行急诊护士长翻班制,值班护士长夜间值班时间:17∶ 00~23∶ 00,6∶ 00~8∶ 00.结果 实行护士长值班制后急诊未发生一例护理差错事故,夜间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急诊患者的满意率由90%上升至95%;抢救成功率由95%上升至98%.结论 急诊科实行值班护士长工作制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值得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护士长是最基层的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护士长在管理中是否带班,一直是一些护理管理者和护士长争论点和看法不同的焦点问题.如何看待护士长带班制的真实意义,笔者在工作实际调查了解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护士长带班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补液室医疗安全的护理因素,提高急诊患者的输液安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纷.必须培养全能急诊护理工作者,建立完善的多科协急诊诊疗抢救体系.方法 由医生、护士、医务科、医技人员、总务科、设备科人员等共同完成急诊补液室患者的输液安全工作.结果 通过各部门参与安全工作,降低了急诊输液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急诊输液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肛肠外科护理质量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肛肠外科的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由护士长加强管理,制定防范护理质量缺陷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发生.结果针对肛肠外科的护理质量缺陷及时由护士长发现并制定防范措施后,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医疗差错明显减少.结论每个科室是一个体系,护理质量缺陷严重的影响到了护理质量与安全,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重视护理缺陷是至关重要的,制定护理质量缺陷防范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分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引入JCI标准,加强急诊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方法:通过对急诊高危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采取了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对高危药品进行警示安全管理;从急诊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细节管理等方面不断改进护理流程;对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手术部位的标识和患者交接的管理,确保急诊患者的安全。结果:加强急诊患者在就医期间的安全管理,避免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高危药品用药的安全性及质量控制目标,保证了急诊手术病人的安全。结论: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以最合理的流程保证患者就医期间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医疗服务领域,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医疗服务单位应当定期开展相应的护理人员培训与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医疗服务单位的整体护理质量,切实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1]。护士长管理是医疗单位定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针对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开展细节管理模式,以此加强护士长的细节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护士分组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士分组层级管理方法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分组层级管理,实行护士长—组长—主管护士—护师—护士—见习护士的分组层级管理框架;护理排班方法采用固定主班和夜班制、护士长和组长负责制。结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加强护理管理和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建立护士分组层级管理体制,加强了护士人力资源和护理组织的科学管理,强化了急诊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护理梯队建设,保证护理安全,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大家健康》2017,(12):31-32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急诊科室为提升护理质量,自2016年8月起在急诊实施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分别随机选取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半年内的各300倒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对两段时期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之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之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尽可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对固定的小组式排班在急诊科运行的可行性。方法建立相对固定的小组式排班工作制模式,通过运行,与传统排班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各项医疗指标:急诊总数量、输液人数、留观病人数逐年上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分组后医患纠纷及医护矛盾明显下降;护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也有利于年轻护士的培养。结论相对固定的小组式排班不仅使管理者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以及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沈琼琏  张月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26-127,13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第一责任人制度在急诊科临床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制定担任业务第一责任人与事务第一责任人的人员条件、工作职责、薪资等,由急诊科主任与护士长共同审核,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通过公开竞争、全体科室成员测评以及以往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考核,优秀者上岗,协助护士长开展管理工作。结果无论是护理质量、人员素质,还是患者满意度,都比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第一责任人制度是一项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精神科病房双护士值班模式对护理安全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杰 《中国医院》2011,15(1):67-69
目的:探讨实行双护士值班模式对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义,提出管理对策,完善值班制度。方法:对实行双护士值班模式前、后的护理投诉、纠纷、不良事件、满意度、职业伤害次数、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男、女病区实施双护士模式后前6个月与后6个月护理人员受伤害例数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双护士值班制度后护理投诉、纠纷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受伤害严重程度下降;护理人员受伤害次数增加,年轻护士、夜间伤害发生率增多。结论:双护士值班模式在精神科病房的开展,在提高护理质量上比单护士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管理者必须重视存在问题的改进,使制度不断完善,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利于值班模式在全院的展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在普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评选高资历护理人员轮流担任护理组长,实施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潜力,使整体护理的各项工作得以切实地落实。通过质控检查,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管理模式后,科室护理质量状况、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同时科室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也有很大进步(P0.05)。结论: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充分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护理部对新上岗护士长管理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玲 《中国医院》2008,12(5):71-72
为进一步培养护理管理人才,使护理管理更科学有效,护理部实施新护士长培训,包括集中理论学习、实践指导、针对性谈话,加快了新护士长角色行为转变,提高了护理质量,为保证护理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莫月娥 《河北医学》2009,15(10):1199-1201
目的:探讨运用应急预案、提高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在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救治中的可行性及护理要点。方法:运用应急预案中的分组法对本地区近年来的7宗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与传统的应对方式相比较分析,观察应对过程中的有序性、条理性、效率及质量。结果:与传统应对方式相比,其有序性、条理性好,工作效率及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说明提高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及建立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现医护数据共享,护理病历标准化书写和结构化存储,满足不同临床科室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结合现有的HIS数据库平台,利用现有的结构化电子病历接口,采用现有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结果:实现了全院护理病历标准化书写以及护理病历的结构化存储,加快了护理数据的采集过程,做到了医护数据充分共享。结论:通过开发和应用该系统能明显提高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满足各临床科室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A、B疗区临床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A、B疗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除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之外还要每天接受叙事护理专家叙事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对照组护士只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2组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护士在焦虑、抑郁、职业倦怠方面状况明显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干预效果显著(P0.05)。结论叙事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急诊科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状况,有助于激发其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丁敏  陈蕾 《大家健康》2016,(5):212-212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情景演练方式,围绕该期查房主题,临床护士自己编排情景剧,进行演练,现场观察人员进行点评,指出亮点与不足。结果:各科室协作,更生动直观指出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结论: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可以提高团队凝聚力,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模式对病区优质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方法:护理部明确规定病区护士长休息不在岗时,指定在班护士为负责人暂时履行护士长职责,进行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控制安全,形成病区从时间段而言的护理管理组织“无缝隙”化。通过对比实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即将护理质量检查、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自我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列表比较。结果:实行“无缝隙”管理组织模式,病区日常护理工作在负责人的监管下仍持续、有序进行,一改过去护士长不在岗位时的混乱局面,有效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有效保证了病区护士管理、病人管理、护理工作的无缝隙性,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自我对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促进效能和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护理管理梯队的建设与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