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认为,机械性刺激是促进骨餡形成的重要因素。作者以手术方法制成犬胫骨皮质缺损实验模型,评价负重对骨愈合的作用。将21条成年犬分成三组。第一组(9条)胫骨均于骨干中段内侧形成11×4.5mm皮质缺损。一侧后肢用石膏固定不负重,另一侧后肢与前肢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采用诱导和无诱导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珊瑚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比较修复效果。方法体外扩增、成骨诱导或无诱导培养犬BMSCs,分别将第2代细胞复合珊瑚后修复犬自体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缺损(诱导组n=6,无诱导组n=6)。术后32周,分别通过Micro-CT、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方法检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32周时,Micro-CT检测示诱导组骨容积率和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体观察示诱导组骨愈合良好,无诱导组中的3条犬为骨不连;组织学检测诱导组有较多成熟骨形成,缺损部分均呈骨性愈合。无诱导组中的3只犬有新骨形成,但形态不完整,另3只犬的缺损部分呈纤维性愈合。结论成骨诱导的自体BMSCs复合珊瑚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效果优于无诱导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BMP2基因修饰的犬脂肪源性基质细胞(ADSCs)与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修复自体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从比格犬背部脂肪组织中提取基质细胞,转染腺病毒介导的人BMP2基因(Adv-hBMP2),通过ELISA和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实验鉴定BMP2的表达及异位成骨活性;取比格犬11只,制作双侧尺骨2.5 cm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旷置(4侧)或随机填充:单纯TCP(6侧),AD-SCs+TCP(6侧),Adv-hBMP2-ADSCs+TCP(6侧).所有动物16周后处死.结果 ELISA显示犬ADSCs被腺病毒转染后可高表达具有成骨活性的BMP2;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实验证实所分泌的BMP2具有骨诱导活性.骨缺损修复的X线片显示,单纯TCP和ADSCs+TCP组至16周时,骨缺损均未愈合;BMP2基因修饰ADSCs+TCP组6例中2例愈合,4例部分愈合.显微摄片和组织学观察示:单纯TCP和AD-SCs+TCP组仅在骨缺损断端形成编织骨,缺损中央被纤维组织填充,而Adv-hBMP2-ADSCs+TCP组骨.缺损处皮质连续,新生骨组织主要为编织骨,部分改建形成板层骨.组织形态学分析示BMP2基因修饰ADSCs明显促进了新骨形成.结论 BMP2基因修饰ADSCs可以修复犬尺骨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硬脑膜动静脉瘘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瘘(DAVF)的发病机理。方法 (1)对照组:10条犬,结扎并剪断右侧颈外静脉;(2)实验1组:15条犬,吻合右侧颈外静脉远心端与以颈总动脉近心端;(3)实验2组:15条犬,结扎并剪断左侧颈外静脉,然后与实验1组做相同处理。结果 对照组无DAVF发生;实验1组有3条犬发生DAVF;实验2组有1条犬发生DAVF。结论 单纯升高静脉窦内压力可以诱发DAVF。  相似文献   

5.
异体复合骨环前路腰椎间融合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异体复合骨环和自体髂骨块行腰椎椎间融合的实验结果。研究异体复合骨环行腰椎椎间融合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用8只成年杂种犬,实验以犬腰椎椎间盘摘除后的椎间隙作为实验模型。分别交叉配对植入复合骨环和自体髂骨块,植入1、2、4和6个月后,每组每时间点取2只犬行X线正侧位摄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见异体复合骨环愈合速度快,术后4个月弩 达到椎间融合的目的,表现出与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不同的成骨方式,而髂骨组以常见的自体骨移植方式愈合,术后6个月,自体髂骨块与周围骨质融合。结论 复合骨环行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有独特的丹掺入方式,是理想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论证犬皮质激素亢进症和椎间关节病的关系。用连续6个月免疫抑制剂量的强的松造成犬皮质激素亢进症,测定椎间关节、椎体和椎体松质骨块的力学特性;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椎体端板的骨丧失及变化;确定用强的松同时辅以钙剂能否防止椎间关节病理变化的发生。第一部分实验分为临床观察组(具有典型皮质激素亢进症表现)和对照组(排除其它内分泌疾病,诊断为甲减),两组间根据犬龄和犬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犬骨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观察骨优导(rhBMP-2加载体)对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于30只杂种狗左侧桡骨中段造成2cm缺损,将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6只)、载体组(Y组,6只)、骨优导低、中、高三个剂量治疗组(分别为S1组、S2组和S3组),通过放射学和组织学等手段检查。结果骨优导作为一种含rhBMP的载体植入物,对于犬桡骨缺损模型,X线片以及X线片评分显示植入1M后,即可见骨痂长入缺损,钙盐沉积,X线片示透光区减少;植入3M,缺损桥接,骨折愈合;通过骨矿无机盐测定,骨优导三个剂量组有促进骨矿盐沉积的作用;犬骨痂组织学评分显示骨优导有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的作用。结论骨优导是修复骨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甘氨酸 (GL Y)是一中性氨基酸 ,已证实在犬和兔缺血 -再灌注损害 (RI)中有保护肾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 GL Y在缺血 - RI时保护骨骼肌的作用 ,进行实验研究如下 :取犬随机分成 2组 ,先制成肌肉缺血模型 ,即游离两侧股薄肌制成肌瓣 ,肌腱切断 ,一侧作为缺血组 ,另一侧作为对照 (肌腱再予缝接 ) ,共缺血 6小时 ,再灌注 4 8小时。第 1组 ,6条犬 ,灌注 2 .2 % GLY 15分钟 ;第 2组 ,6条犬 ,灌注生理盐水 15分钟。取肌肉活检标本 ,冰冻于液氮 - 70℃中。在 4 8小时评估肌肉损害程度 ,如肌重 (水肿 )、最大收缩力和肌肉坏死 %。用高效液相…  相似文献   

9.
持续弹力牵引成骨修复腭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应用持续弹力牵引成骨技术进行封闭腭裂、延长硬腭的实验研究,探讨以组织新生方式修复腭裂的可行性。方法:6个月龄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人工制备宽8mm、长25mm硬腭裂隙,腭骨水平板周围切骨,经5d的间歇期后安置记忆合金牵引器,向后、向中线牵引,达到预期结果后,牵引器继续保持8周。结果:实验对照组裂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裂隙逐渐缩窄,裂隙后部于2-3周封闭,裂隙前部缩窄为1-2mm的缝隙,同时硬腭向后延长;组织学证实骨牵引区域完全为新生骨组织所填充。结论:持续弹力牵引成骨能够诱导腭裂犬腭骨和附着的软组织新生,有效封闭腭部裂隙、延长硬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实验动物腭部置入牵引器,通过形态学观察及X线影像测量,观察SDO技术对犬上颌骨及腭骨形态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杂种犬16只,体重3~4kg,随机分为NC组4只及实验组(SDO组)12只(2组×6只)。牵引器直径分别为0.9mm、1.0mm。牵引器压缩前长度为2.8cm。牵引器在压缩距离为0.5~1.8cm时张力值分别为250~480g、350~760g。2个实验组牵引28~35天,陆续将3组犬处死。观察记录3组犬的腭部形态变化及关系变化。定期拍摄定上颌咬合片。结果:SDOI和I I组与NC组相比,硬腭长度明显增大。其中SDOI I组硬腭长度增大更为明显。结论:SDO技术明显延长腭骨长度,前移上颌骨。  相似文献   

11.
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颈椎间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卢海霖  马忠秦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9):530-533,I001
目的 观察新型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入犬颈后能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度, 能否保持适度的活动能力及假体与骨的初期和长期稳定性。方法 参照对15条犬颈椎的几何测量,设计新型犬用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人工C6-7间盘假体。20条成年犬随机分为3、6、12周HA涂层组及6周无涂层组。行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及力学推出试验、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X线显示术后各组犬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量三足负重酒精灭活性股骨头坏死犬模型的股骨头松质骨的矿物质密度和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变化,初步探讨局部注射酒精和负重对股骨头力学强度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Beagle犬24只,体重18~23kg。随机取12只犬建立三足负重犬动物模型,余12只不作任何处理,为四足犬。所有动物随机取一侧后肢为实验侧,于股骨头内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建立股骨头坏死犬动物模型;对侧为对照侧,股骨头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将三足和四足犬对照侧作为对照组,三足犬实验侧为三足犬组,四足犬实验侧作为四足犬组。于髋部注射酒精后1、3、6及12周处死动物,取双后肢股骨头行Micro-CT扫描。以股骨头内钻孔针道为中心,自针道边缘由中心向外各选取相互连接的直径为1mm的圆柱形区域,依次命名为Ⅰ、Ⅱ和Ⅲ区。对各区的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矿容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骨表面积与骨骼体积比(bone surface to bone volume ratio,BS/BV)、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plate number,Tb.N)、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进行测量和比较;对股骨头软骨下骨区行三维重建,观察其三维结构变化。结果注射酒精后1周各组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三足犬和四足犬组Ⅰ、Ⅱ和Ⅲ区的BMC、BMD、BVF及BS/BV自针道向外逐渐递增,各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三足犬组和四足犬组Ⅰ、Ⅱ区的BMC、BMD、BVF和Tb.N较Ⅲ区明显下降,Tb.Sp较Ⅲ区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对照组、三足犬组和四足犬组3区的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酒精后3周,BMC、BMD和BVF在三足犬组和四足犬组开始下降,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下降最明显,BMC与1、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与BV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与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足犬组股骨头内注射酒精后,随时间延长,骨小梁结构逐渐变细、密度降低、间隙增宽、12周时可观察到局部骨小梁的连续性破坏和骨小梁的断裂。结论局部注射酒精致犬股骨头坏死后,坏死骨质的吸收将导致骨小梁力学强度的下降。持续的生物应力将阻碍坏死后的修复反应,使坏死骨小梁的力学强度更为降低,是致坏死股骨头塌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骨髓CD34+细胞种植的覆膜支架应用于静脉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CD34^+胞种植的覆膜支架在静脉系统应用的前景。方法选杂种犬12条,依支架覆膜不同分成PTFE组和涤纶组,每组实验犬4条、对照犬2条,实验犬采自体骨髓。提取CD34^+细胞种植覆膜支架,对照犬则采用单纯自体血预凝覆膜支架.用导送系统将覆膜支架置人肾下下腔静脉,术后2周获取标本,观察其通畅率,并分别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CD34和Ⅷ因子染色,观察新生内膜表面内皮化情况。结果除涤纶组有一条对照犬阻塞外,其他覆膜支架均通畅,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证实两组种植犬覆膜支架腔面覆盖新生内皮细胞,而对照组腔面无内皮细胞存在。结论骨髓CD34^+细胞种植的阿FE和涤纶覆膜支架在静脉系统能实现腔面的快速内皮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隐蔽性高能量骨折骨痂形成障碍实验模型的建立及骨痂形成障碍的预防方法.方法 取成年犬20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造成闭合的左侧股骨横断形或短斜形骨折,手持骨折两端,用两骨折端沿骨干纵轴方向平行刺伤骨膜及邻近肌肉10次,刺伤深度为骨端重迭1.5 cm.A组立即行切开复位8孔钢板内固定.B组先行手法复位经皮经大转子细克氏针临时固定,10d后行切开复位8孔钢板内固定.分别于术后2、4、6、8、12周每组各处死2只犬,取出骨折标本,行大体和组织切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并于术后3、6、9、12周行患侧X线片检查. 结果 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A组动物术后2周骨折处可见坏死渗液腔;术后4周渗液腔缩小,骨端发白,无组织覆盖;术后6周骨端已无渗液,骨端吸收;术后8 ~12周无任何内、外骨痂生长,骨端进一步吸收,骨生长活动完全停滞,成功建立股骨骨痂形成障碍的实验模型.B组术后2周可见侧方骨痂的芽生,术后4周直接骨痂开始芽生,术后6周直接骨痂开始会合,术后8~12周产生正好填平骨折间隙的骨痂愈合.术后12周X线片亦显示:A组骨端萎缩吸收,骨折间隙增宽;B组断端骨痂桥接稳定.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所引发的股骨隐蔽性高能量骨折骨痂形成障碍的实验模型.延期手术可以预防骨痂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5.
广泛性肠缺血和梗死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由于早期表现无特异性,化验和X线检查也无帮助,故很难迅速诊断.本文作者试图判定犬肠缺血到组织发生不可逆改变之前的时间和抗生素、液体对肠缺血的作用.实验犬在静脉内麻醉下剖腹,钳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第一组实验为判定可逆性肠热缺血时间.每条犬每小时经静脉注入乳酸钠林格氏液75ml.阻断动脉的时间分别为1、2、3、4、5、6、7小时,每组20条犬.另3条犬麻醉7小时、游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自体肌腱添加富血小板血浆重建比格犬前交叉韧带的早期组织学转归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用健康成熟的雄性比格犬36只,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将每组比格犬36个膝关节分别取同侧趾长屈肌腱进行单束双股重建,实验组添加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术后第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6只比格犬处死,分别取12个膝关节(包括股骨端与前交叉韧带),每组随机取8个膝关节做生物力学拉脱试验,另4个膝关节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学观察模型组术后4周时,腱骨界面有纤维血管形成,实验组腱骨界面纤维血管更加密集,排列较有序并有少量Ⅱ型胶原纤维。术后8周模型组有肌腱周围的新骨形成,骨隧道壁增厚。但在此期间,胶原纤维机化不充分,腱骨的连续性偶尔可见;实验组胶原纤维生长成熟,可见腱骨的连续性,并在腱骨界面中心出现少量垂直排列的Sharpey样纤维。术后12周模型组可见少量垂直排列的Sharpey样纤维;实验组腱骨界面可见大量的垂直排列的Sharpey样纤维,此时腱骨愈合已逐步趋于稳定。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第4、8周,两组肌腱都能从骨隧道里拉脱出来。在第12周时,模型组仍可以从骨髓道里被拉脱;实验组肌腱均不能从隧道中被拉出,而是在肌腱中间断裂。结论应用自体肌腱可以重建比格犬前交叉韧带并达到腱骨愈合,添加富血小板血浆可以加快腱骨愈合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成年犬骨膜细胞移植对缺血性骨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切取4条成年犬的胫骨骨膜,分别进行骨膜细腻培养。然后用上述动物及另外4条成年犬建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培养的骨膜细胞移植到供体动物的缺血性坏死的股头头内,另外4条不移植骨膜细胞作对照。6周后取出游离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股头内在大量新骨形成,而对照组骨头内无新骨形成。结论:成年犬骨膜细胞移植能促进骨再生,对股骨头缺血性  相似文献   

18.
骨形成蛋白增强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对比评价应用骨形成蛋白 (BMP)增强自体骨与单纯自体骨重建股骨头的不同能力。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9只 ,以环钻钻入股骨头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实验犬分为 A、B、C三组。A组为骨缺损模型组 ,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 ,C组取自体大转子骨加 BMP植入。术后 3、6和 9周行 X线片、CT、光镜及电镜观察 ,了解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血肿机化 ,编织骨形成 ,但骨小梁改建慢 ,9周时编织骨小梁仍未被板层骨小梁取代。B组植入的自体骨坏死 ,9周时仍可见到大量的坏死骨 ,坏死骨主要起到成骨支架的作用。C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软骨内成骨及膜内成骨活跃 ,9周时骨缺损已完全由致密的新生板层骨修复。结论 应用单纯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仅能发挥成骨支架的作用 ,而自体骨加BMP复合移植能在术后早期 (9周 )有效地重建股骨头内结构 ,是修复重建股骨头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长段输尿管狭窄或缺损的修复是泌尿外科棘手问题,将犬自体膀胱黏膜移植于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探讨其作为尿路替代材料重建输尿管的可行性。方法成年比格犬12条,体重6.5~9.3kg,雌雄不限,根据重建输尿管部位不同将其随机分成A、B、C组(n=4)。A组:自体膀胱黏膜移植于浆肌层肠段后包缝于人工输尿管支架制备人工输尿管,重建8cm长下段输尿管,将人工输尿管近端与上段输尿管断端吻合,远端与膀胱吻合。B组:同A组方法重建8cm长上段输尿管,将人工输尿管近端与肾盂吻合,远端与下段输尿管断端吻合。C组:同A组方法重建全段16cm长输尿管,将人工输尿管近端与肾盂吻合,远端与膀胱吻合。术前各组犬取血行肾功及电解质检测;术后观察犬的一般情况及支架管和造瘘管的引流、手术切口的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术后第6周行生化指标复查及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后,对人工输尿管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B组1条犬术后2d因输尿管支架脱出,术后发生尿瘘及伤口感染,排除实验;其余犬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6周各组犬肾功和电解质检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显示:A组1条犬术侧肾脏积水、上段输尿管扩张,B组1条犬人工输尿管与下段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同侧肾脏积水;其余各组犬术侧肾脏功能良好,人工输尿管有蠕动功能。组织病理学观察示术后第6周3组人工输尿管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其中A、C组各1条犬出现人工输尿管炎症。结论自体膀胱黏膜移植于浆肌层肠段重建犬输尿管,可形成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的人工输尿管,且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旨在观察吸入80ppm一氧化氮(NO)及联合呼气终末正压呼吸(PEEP)对犬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以期为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治疗寻找一条新途径。材料与方法 30条成年健康家犬,随机分为6组,每组5条。S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O组,吸入80ppmNO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