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已是经典的传统手术,我院于1997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随着腹腔镜缝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胆道镜探查经验的积累,于2009年10月开展了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1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和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选择性地对273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在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73例均获痊愈。有11例发生胆漏(4.03%),4例发生切口感染。随访3个月~13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适应证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最新术式主要有3种:(1)术前置鼻胆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2)负压闭式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3)胆道支撑内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笔者就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该技术使用的适应证和各种手术方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1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135例胆总管结石进行胆总管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手术成功131例,中转开腹4例;113例取石后T管引流,8例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10例经胆囊管行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残留结石1例,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拔T管后胆漏2例,经再次腹腔镜置管引流治愈。无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等并发症。131例随访5—32个月,平均18个月,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可行,且有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同时解除因术后Oddi括约肌痉挛、水肿而致胆道高压的有效引流方法,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对14例胆总管探查术后的患者成功采用胆道内支架引流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1月,选择性地对26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6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疑存在肝内胆管残余结石而改行T管引流1例,术后8周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其余25例均一期缝合胆总管.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65 min.术后胆漏1例,经引流6天自愈.术后住院6-12 d,平均7.5 d.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1个月,B超或MRCP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掌握缝合技巧和技术要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探查口一期缝合术4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胆总管结石,术后须常规较长时问留置T管,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有选择地对46例应用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行胆总管探查口一期缝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32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180 min,其中术后胆瘘1例,经腹腔引流5 d后停止,住院时间5~14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LC后立即探查35例有病变的胆总管,并进行胆道镜检查和取石,在取尽结石、确定胆总管下端无狭窄情况下,用可吸收线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32例胆总管结石取尽,3例探查阴性,35例全部行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29例,时间3-24个月,无结石残留和胆管狭窄发生。结论:如病例选择恰当,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中行胆囊管入路一期缝合预防胆道损伤及胆管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胆囊管入路法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3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胆囊管为解剖学标志,顺利显露胆囊壶腹部、胆囊管及胆总管,以胆囊管与胆总管移行区为胆总管探查入路,均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未发生血管、胆管损伤,术后随访8~24月,未发现胆管狭窄。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胆囊管入路法,通过胆囊管与胆总管移行区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有效避免胆道损伤及胆管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可行性、注意事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的临床资料与随访信息.结果 6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1.7h,术中取石时间17 ~ 35 min,术中出血量20 ~ 40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胆漏,所有患者无腹腔感染、胆管残余结石、胰腺炎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9个月,63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定期复查未见胆道残余结石或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临床用于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后,切开胆总管,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然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0min,平均出血20ml,1例出现胆漏,全组病例均痊愈,随访1~18个月未见胆道狭窄及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两镜联合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对61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入 “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1 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 80~260 min,平均 125 min。术后发生胆漏 3 例,戳孔内遗留结石 1 例,戳孔疝 1 例。内引流管于术后 5~7 d 拔除。随访 3~24 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等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6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5%)经内镜鼻导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治愈,胆道轻度狭窄2例(0.3%)无临床表现未处理,残余结石4例(0.5%)经术后内镜取石治愈,细导管滑脱2例(0.3%)经再次手术治愈,晚期胰头癌死亡1例(0.1%)。58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5.6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并评估其安全性及手术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为46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结石残留;1例发生胆漏,经急诊ERCP置入胆道支架治愈;术后无胰腺炎发生。随访6~36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术中可彻底取净结石,防止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斜切口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不置T管低创化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中斜切口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网篮取石21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32例,均不置T管引流。结果 53例均获得满意的低创效果,无严重并发症,无一例结石残留及胆道梗阻发生。结论遵守严把适应证的原则,中斜切口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不置T管引流是低创、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及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性地对438例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在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后做胆总管一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38例均获痊愈.3例发生胆漏,2例发生胆道结石复发.随访1个月~8年,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发生,未出现严重的梗阻性黄疽、胆管炎、胰腺炎...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11例术前或术中诊断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纤维输尿管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和胆总管切开用胆道探查取石。结果:输尿管经胆囊管探查4例,取石2例,阴性1例,改胆道总管切开取石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用胆道镜探查取石8例(包括改行1例)阴性1例。放T管6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例。均治愈。作者认为,腹腔镜下用纤维水管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和胆总管切开用胆道取石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胆总管直径≤1 cm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应用J形胆道自脱落支架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胆总管直径均不超过1 cm,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1例患者胆道支架未自行脱落,经内镜取出,余均自行顺利排出。仅1例患者出现少量胆漏,经通畅引流后术后1周拔除引流管。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对于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置入胆道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男性44例、女性62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15.7)岁。10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伴或不伴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其中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67例,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39例,对两组病例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72.8±21.0)min、(2.8±1.9)d和(5.5±2.3)d,优于T管引流术组的(95.5±26.5)min、(5.7±1.4)d和(8.1±2.6)d(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分别为(1.9±0.8)d和(2.1±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肝衰竭、腹腔感染、胆管残余结石、胆道出血及穿孔,胆漏发生率T管引流术组(3例)高于胆总管一期缝合组(0例)(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病人明显受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