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氏丝虫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已有大量的描述,但它与感染过程的关系仍不甚了解。本文以假设其病理过程系从一阶段到另一阶段依次地发展为依据,通过数学模型探索分析从未感染的健康人发展到无症状的微丝蚴血症,而后成为无微丝蚴血症的淋巴丝虫病的动态发展过程。数学模型按Vanamai等(1989)用的可逆催化模型。现场资料从两个地方获得,一为印度南方的本地治里,该地原为稳定的地方性流行区,从定群研究中获得感染和临床的数据。另一在加尔各答郊区,用相同方法从一项横断面研究中获得评价感染和临床表现的数据。因班氏丝虫病明显与  相似文献   

2.
作者观察了菲律宾有慢性阻塞体征的和无症状而有微丝蚴血症的班氏丝虫病患者对无关抗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与居住在同一地区的未感染的健康者作比较。用Behringwerke免疫扩散板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患者皮下注射0.5毫升破伤风类毒素和0.1毫升伤寒疫苗,进行免疫,免疫  相似文献   

3.
丝虫病实验性传播指数最初由Kart-man(1954)提出,其后经Wharton(1957,1960)改进,称Wharton指数,其定义是当1μl人宿主血中的微丝蚴(mf)数为1时,每只蚊虫体内的感染期幼丝虫数。该指数在过去的30年间被丝虫病研究人员广泛采用。但Kartman或Wharton指数所依据的是预期被吸血蚊吸入的mf理论数,而不考虑在吸血期间及其后可能影响mf数量的各种因素。为弥补这一缺点,进行了人宿主指端血,  相似文献   

4.
描述年龄特异的微丝蚴率和平均微丝蚴密度的理论模型是研究传播动力学很有用的工具。对人宿主微丝蚴频率分布的研究已表明,聚集因子(clumping factor)在传播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丝虫感染不同感染期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作者在孟买附近的丝虫病流行区观察了37名受检者,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年龄,居住在流行区的时间,病史和体检结果,夜间涂血片检查,并作微丝蚴计数。将受检组分成三组,第1组12例为无任何丝虫感染症状的正常人,第2组9例为曾有微丝蚴血症的丝虫感染者,检查时发现其中经海群生治疗的5例(2a组)中4例无微丝蚴(mf),1例仍有9mf/20μl,未经治疗的4例(2b组)微丝蚴密度为1—4mf/20μl,第3组为16例四肢象皮肿病人。另设对照组9人,远离流行区而很少有感染的机会。取班氏丝虫病病人的微丝蚴作抗原,夜间取血经肝素处理,核孔薄膜过滤,冲洗,然后将mf混悬在pH7.4的PBS中;彭亨丝虫微丝蚴取自感染的多乳鼠的血,经Percoll梯度分离后混悬于PBS中,成虫也取自上述动物,洗净后制成匀浆。以上三种抗原再经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能在流行区正确地评价班氏丝虫病流行的最佳检测方法,作者采用临床检查、晚间血检微丝蚴(包括50μl血的厚血片和1ml血滤膜过滤)和单克隆抗体酶免疫试验检测循环抗原(CAg)等四种方法,在埃及一高度流行的村庄以10岁以上的人群共427名,其中男性185人,女性242人为研究对象。通  相似文献   

7.
蚊单次叮咬,其体内的感染性幼虫(L3)并不能全部逸出,而逸出的L3也不能全部进入终宿主组织内。因此,用解剖捕获叮咬或即将叮咬的蚊所获得的L3数未能准确评估丝虫病的传播强度。尚未对媒介体内的L3数对L3逸出并进入终宿主组织内的影响及如何影响等作详细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班氏丝虫L3在致倦库蚊和冈比亚按蚊体内的解剖分布及查明这些分布对L3在叮咬过程中逸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和上海市郊各选二个互相毗邻的单一班氏和单一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对象为班氏和马来微丝蚴血症者,同时用人工感染方法比较了两地同种蚊媒的感染力。结果在广西的马来和班氏两个流行区的中华按蚊对马来丝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8.7%和64.6%(P<0.01)。上海的分别为32.0%和25.4%(第三期幼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阐述广西富川县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发现过程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在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麦岭镇的5个行政村(长塘、黄沙、茶山、福溪和长春)开展丝虫病疫点调查。采用厚血膜双片法检测首发患者所在的疫点长塘村及其毗邻的黄沙和茶山村居民,阳性者再作个案调查。疫点长塘村外出返乡人员以及毗邻的福溪和长春村居民,先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ICT卡)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再用厚血膜双片法确诊。在疫点长塘行政村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进行人房捕蚊、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感染情况。查阅富川县防治丝虫病历史资料,走访村民了解20世纪70年代接受丝虫病检查和服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防治丝虫病具体情况。 结果 检查富川县长塘行政村居民1 052人,微丝蚴血症者19例(干上村16例、印山村3例),微丝蚴率为1.81%(干上村为5.90%、印山村为1.42%),平均微丝蚴密度为17.4/60 μl血。对毗邻的4个行政村扩大调查4 119人,均为阴性。19例微丝蚴血症者分布于12户家庭,其中13例有亲属关系,在空间和家庭分布上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年龄分布以20~29岁和50~59岁为主,其中50岁以上占微丝蚴血症者总数的57.9%。解剖疫点村致倦库蚊54只,未发现幼丝虫阳性蚊。长塘行政村当年丝虫病纵向或横向监测,以及干上自然村丝虫病疫情和相关的防治资料均未查到。走访长塘行政村60岁以上村民及村医27人,均未曾食用乙胺嗪(海群生)药盐。 结论 广西富川县的干上和印山自然村为班氏丝虫病残存疫点,属低度流行区,流行范围局限,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微丝蚴密度偏低。  相似文献   

10.
患者为一36岁妇女,因左侧乳房肿块一周于1999年10月就诊。过去体健。5年前从加勒比海地区移居伦敦。临床检查和乳房摄影发现边缘规则5 mm的良性肿块。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检查为满布空泡的巨噬细胞和非恶性细胞的间质组织。嗜酸细胞显著增高,2.7×109/L(正常0.04—0.47)。切除肿块组织学检查示坏死肉芽肿和一条卷曲的妊娠班氏丝虫,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1.
作者等在埃塞俄比亚南部伊罗巴博省巴罗河沿岸的一个村,对当地夜间周期型班氏丝虫病流行区进行了调查。在41例班氏丝虫病患者中,分别在11~13时之间和21:30~1时之间,抽静脉血7毫升于EDTA试管内,冷藏过夜,进行下列4种计算微丝蚴的方法:1)20立方毫米厚血膜法;2)20立  相似文献   

12.
1958年前,邹县居民微丝蚴阳性率高达22.2~30.6%。经全面防治阳性率显著下降。1974年基本消灭了丝虫病。经过继续防治至1980年丝虫感染率已稳定在0.01%左右,少数微丝蚴血症者分布在部分自然村内,以村为单位丝虫感染率为0.05~0.2%,微丝蚴密度1~5条/120μl者占90%,最多者17条/120μl。为了解这些残存的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在自然条件下对传播丝虫病的作用,1982~1985年选择尚有微丝蚴血症病人的大西苇村、东沙村、白庄一村、白庄二村的4个自然村为观察点,进行了此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者试图采用免疫学的间接诊断方法,以确定对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与临床状态的相互关系。从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沙鼠动物模型获得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作抗原,血清取自菲律宾班氏、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及非丝虫病流行区的居民。  相似文献   

14.
将班氏丝虫病病人分为3组:(1)周期型或亚周期型无症状微丝蚴血症者(MF);(2)慢性淋巴阻塞性病变如象皮肿或鞘膜积液,伴有反复发作淋巴管腺炎(CP);(3)热带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TPE)。对照组是在流行区的有明显的抗丝虫免疫反应的正常人(EC)、非丝虫病流行区健康者、非丝虫性蠕虫感染(钩虫、粪类圆线虫、蛔虫、鞭虫)及血和皮肤中查见微丝蚴的盘尾丝虫、罗阿丝虫、常现丝虫等其它丝虫病患者。对象于白天采血置肝素中抗凝收集,含有微丝蚴的血浆立即通过0.45μm滤膜除去微丝蚴,防止假性降解和微丝蚴释放抗原,标本贮于液氮或  相似文献   

15.
以单纯海群生药化食盐(药盐)防治班氏丝虫病,在低度流行区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中度以上流行区采用反复查治后再用药盐的方案,此方案防治经费投入大,时间长,人们难以接受。为了解决中度偏高流行区查治中的难题,我县选择了抽查——分乡定量送盐到户方案,现将防治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道了口服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的研究。观察了下述4方面的疗效:1.在高度和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用不同总剂量的间歇治疗;2.仅选择阳性病例治疗;3.4年前治疗后仍持续阳性的病人再给予短期集中治疗;4.海群生短期集中治疗前加服1剂左旋咪唑。间歇治疗:在低流行区(微丝蚴阳性率为12%,0.1ml血中平均微丝蚴8条)仅选择阳性病人治疗的共3组。第1组每月给药1次,共6个月,总剂量为30~36mg/kg;第2组先每天服1次,连续3天后再每月1次,  相似文献   

17.
18.
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后的远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用海群生对象治疗加流行村全民服药和对象治疗加食用海群生药盐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后的纵向和横向监测结果。两种不同措施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已监测9-11年,人群微丝蚴率均在逐年下降,前6年仍可检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以后连续5年未再发现微丝蚴阳性,蚊媒调查亦未发现幼丝虫自然感染,IFAT检测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为1.4-5.5%,降至非丝虫病流行区抗体水平,证明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认为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后监测年限以10年左右为宜,并需连续3年以上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和感染蚊,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降至当地非流行区水平,可以确认丝虫病已达到消除。  相似文献   

19.
20.
据热带医学教科书记载,班氏丝虫病曾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流行,1930年后消失。丝虫病传入该市系由于早期奴隶贸易市场开放,从非洲来的奴隶输进传染源,加之当地气候环境适于致倦库蚊孳生,导致丝虫病传播,并蔓延到周围几个城市。临床表现主要为象皮腿和乳糜尿,当时尚无特异性诊疗办法,直到1872年Lewis从血片中查见班氏微丝蚴,1880年Manson进一步证实为夜间周期型班氏丝虫。1884年Guiteras从居住在Key West的4名古巴人血中发现班氏微丝蚴,不久,他又首次证实查尔斯顿当地人感染了丝虫,此后该市经血检证实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