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ECT全身骨显像和血清ALP谱检测对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58例在临床上已确诊、并怀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血清ALP谱检测。对正常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核素全身骨显像91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为57.6%,其中单发灶22例,占24.2%,多发灶69例,占75.8%。正常人、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清ALP、B-ALP结果:对照组35例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和正常人比较ALP和B—ALP浓度无显著性意义 (P>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ALP有显著性意义(P<0.05),B—ALP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91例骨转移患者中单发灶和多发灶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LP、B-ALP结果是多发灶骨转移患者ALP、B-ALP浓度明显高于单发灶患者(P<0.01)。结论全身骨显像和ALP、B-ALP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应以全身骨显像为主,结合ALP、B—ALP检测,可排除良性骨病造成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2.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多见。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发生骨转移后常出现顽固性骨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及恶性高钙血症等一系列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唑来膦酸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羟磷灰石溶解,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骨和软骨的吸收,有效纠正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高钙血症,缓解骨痛,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是治疗肿瘤骨转移,预防骨相关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用国产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1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来探讨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的发生率在我国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乳腺癌并发症中,约有50%的患者可发生全身骨转移,主要表现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骨痛。因此止痛及恢复功能成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我科于2003年10月~2005年儿月采用单独应用化疗组(简称:单化组)及唑来膦酸盐联合化疗组(简称:联化组)治疗骨转移对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林燕  陆明 《新疆医学》2011,41(12):65-67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晚期肿瘤的主要标志之一,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约20%-70%肿瘤患者最终均有骨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5.
癌症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0多万的新癌症患者,600余万患者死于癌症。晚期癌症患者常伴随有远处部位的转移,其中骨骼是恶性肿瘤的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较原发性骨肿瘤还高,且多为多发性骨转移。癌和肉瘤都可以转移到骨骼,其中由癌引起的骨转移更常见,约占80%~90%。引起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甲状腺癌(60%)、膀胱癌(40%)、肺癌(30%~40%)、肾癌(20%-25%)和恶性黑色素瘤(14%-45%)等。  相似文献   

6.
Mary  C  Gainford  Mark  Clemons  George  Dranitsaris  方华 《英国医学杂志》2005,8(6):356-360
乳腺癌是北美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4年约有215990个新发病例,40110个死亡病例。尽管进行了辅助治疗,遗憾的是仍有24%-60%的妇女最终会发生转移。骨转移一直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晚期乳腺癌的65%-75%。其中大约2/3的患者骨转移后将发生骨相关事件(见框图)。  相似文献   

7.
吴连明  刘祖德 《上海医学》2007,30(10):786-788
据统计,约30%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有脊柱转移。Aebi认为,在男性患者中,60~79岁老年患者的脊柱转移性肿瘤发生率较40~59岁高4倍,女性患者中则高3倍。肿瘤主要转移至胸椎,占70%;其次为腰椎,占20%;10%发生在颈椎、骶椎。骨转移通常发生于乳腺、前列腺、肺、肾脏、甲状腺肿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其中,60%的脊柱转移瘤来自于乳腺、肺和前列腺癌。其次,肾脏和胃  相似文献   

8.
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显像阳性结果186例,阳性率56.53%。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65.05%)、椎体(43.55%)、骨盆(36.56%)、四肢(26.34%)和颅骨(8.60%)。多发转移者149例,占80.1l%,单发病灶37例,占19.89%。对25例单发病灶者随访发现6例为骨转移,占24.00%。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50万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临床骨转移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5%,为原发骨肿瘤的35~40倍。骨转移癌约80%发生于脊椎、骨盆等中轴骨,尤以脊柱为最常见受累部位;放疗是骨转移瘤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单独放疗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的晚期常出现骨转移,最常见于乳癌,多发骨髓瘤,前列腺癌和肺癌,约占患者的30%-95%。骨转移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使患者食欲减退,影响睡眠,活动障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产生各种并发症。治疗是姑息性治疗,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可以减轻骨转移的症状。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能够控制骨转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骨转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64例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李娟  刘保军  何丽荣 《四川医学》2004,25(3):324-325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几率和转移灶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164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97m Tc-MDP全身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率为58.5%,其中食管癌的骨转移率最高,达72.5%,其次为胃癌(58.0%)、大肠癌(52.3%)、肝癌(55.0%)、小肠癌(50.0%)和胰腺癌(50.0%)。转移灶分布以胸部(尤以肋骨)最常见,为63.6%.其次为脊柱(58.9%)、骨盆(33.6%)、四肢(18.7%)和颅骨(12.1%)。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或定期进行骨显像是必要的.对伴有骨痛的患者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喜 《华夏医学》2004,17(4):516-517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1例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其中有87例曾作X线检查。结果:阳性结果为203例,占48.2%,其中87例与x线检查对照比较,骨显像阳性为68例(78.2%),X线阳性为48例(55.2%)。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尸检表明85%的癌症患者伴有骨转移,前列腺癌、乳癌和肺部癌症患者的骨转移可达80%以上。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可导致顽固性骨疼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血钙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止痛并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的主要任务。笔者整理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61例骨转移瘤临床资料,现回顾分析其放射止痛疗效。  相似文献   

14.
阴茎癌答疑     
阴茎癌是阴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阴茎恶性肿瘤的90%~97.4%.约占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的2%。  相似文献   

15.
骨转移癌,顾名思义就是骨外的原发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继发恶性肿瘤。有资料报道,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死亡时存在骨转移。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诊疗的进步,患者生存期延长,骨转移癌的病例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比原发骨恶性肿瘤更为常见。为了更好地诊疗此类疾病,现将相关知识讲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于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经血运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骨骼的肿瘤。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约有43%并发骨转移,多发性骨转移者,放疗有一定困难,药物治疗维持时间短。我科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用^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基膦酸)治疗多发性骨转移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部分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易产生骨转移,往往无骨痛症状时就已有转移。恶性肿瘤病人有无骨转移对疾病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至关重要。但有许多骨转移不一定在X线片上表现出来。在肺癌的尸检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1.3%-32.5%。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骨转移,被认为是诊断骨转移最灵敏的方法。我们对自2003年3月-2004年6月185例确诊为肺癌患者的骨显像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其中骨转移导致的疼痛约占70%。随着肿瘤治疗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的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骨转移患者给予唑来磷酸4mg静脉滴注15min,每4周重复一次,治疗3次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起效迅速,总有效率为80.77%(42/52),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减少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并发高钙血症,其发生率约为10%~20%。本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失调,但许多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忽视,延误诊治。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作者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并高钙血症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