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由于糖代谢异常而受损的周围神经在肢体生理解剖狭窄处受卡压在DP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周围神经减压术通过对神经进行松解减压,使肢体末端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得到缓解,为DPN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就DPN的外科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结果 (1) DPN组与NDPN组病患年龄、病程、FPG、2hPG、HbA1C、尿 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 2 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大、病程长、高HbA1C的糖尿病患者发生 DPN 的风险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应在糖尿病早期对DPN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银杏达莫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F波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106例糖尿病患者和75名正常人的下肢F波最短潜伏期、时限、波幅和面积,以及M波波幅和面积。结果 (1)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0例,F波时限增宽8例,F波最短潜伏期延长4例,F/M波面积增大2例。(2)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76例,F波最短潜伏期均延长;F/M波波幅和F/M波面积均增大;F波时限在轻型DPN患者中增宽,在重型DPN患者中未见明显异常。(3)正常人F波最短潜伏期上限(Y)与腿长(X)的函数关系为Y=12.3 48.8X^2。结论 (1)F波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DPN。(2)在DPN患者中,远端神经节段尚未发生病变时,即可出现近端神经节段病变,提示血管因素在D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赛莱乐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赛莱乐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87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给予赛莱乐10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28天;对照组38例,应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28天。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痛觉过敏、痛觉减退治疗后有效率达66.7%和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和55.2%(均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后均有一定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赛莱乐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此文作者采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严重程度及下肢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疗效的影响,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以5年糖尿病痛程作为标准,将我科近年收治的1526例糖尿痛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短DM病程组和长DM病程组,按Dellon术式对卡压的神经进行下肢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5年进行神经高频超声、定量感觉检查(QST)、神经感觉传导速度(NCV)检测,并选取5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PN患者的NCV、冷感觉阈值较低,热感觉阈值、振动觉阈值及神经横断面积(CSA)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DM病程DPN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指标均优于长DM病程DPN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DM病程DPN患者NCV阳性检测率为71.5%,QST阳性检测率为93.7%;长DM病程DPN患者NCV阳性检测率为90.3%,QST阳性检测率为95.3%。结论糖尿病痛程对DPN患者发病时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同时也对DPN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产生影响。DPN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8例2型糖尿病合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降血糖和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加用丁咯地尔静滴,疗程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染神经传导速度(SCV)、血象、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血生化指标及心电图。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MCV和SCV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咯地尔是糖尿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痹痛灵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30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口服痹痛灵胶囊,2粒,tid,共用4周,结果:患者服用痹痛灵胶囊后可明显缓解四肢疼痛,麻木,发凉,活动受限等症状,肢体功能有一定恢复。结论:痹痛灵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依帕司他(唐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给予唐林片50mg.3次/d口服.疗程4周。结果四肢麻木、肢体疼痛、感觉减退、畏寒、双足蚁行感、脚踏海绵感均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是93%、95%、94%、87%、100%、0、83%;38例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快(P〈0.01);体感诱发电位(SEP)潜时N20、P40、N50均较治疗前显著减慢(P〈0.01)。结论唐林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潜时。  相似文献   

11.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金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由此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临床治疗也很困难,我们从1991年4月开始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结果如下。1资料...  相似文献   

12.
髓鞘相关糖蛋白 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 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IBGC)  相似文献   

13.
凯时与弥可保联合治疗DPN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缺乏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凯时(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弥可保针(甲钴胺,日本卫材公司)治疗DPN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约有30%~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其中有超过20%的患者可发展为DPNP。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闱神经病变(DPN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发生率更高,报道称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早期临床特征以感觉障碍为主,主要分布在四肢肢端,临床表现以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灼热或冰凉感为主,一般下肢较上肢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强调正确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血糖未能很好控制或病程较长的DM患者,发病率高达60%。目前,一般认为以代谢紊乱和血管病变为主,还与年龄等其他因素有关。DPN症状与体征大多数不可逆,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DM患者为提高生活质量。需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变化与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为DPN将患者分为DPN组(60例)和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Non-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non-DPN)组(66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足底压力参数、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 与non-DPN组比较,DPN组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病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神经肌肉电生理改变(附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患者神经肌肉电生理改变(附56例临床分析)史广萍,邢福泰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生率很高,任何周围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均可受累且发病较早,甚至隐性糖尿病即有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性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现将56例糖尿病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  相似文献   

19.
该文概述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及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作用。AGEs及其受体在DPN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有望为开发预防、治疗DPN的新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用爱维治与联用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0例DPN患者分为川芎嗪联用爱维治治疗组和联用弥可保对照组各25例,观察用药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血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川芎嗪联用爱维治能较好地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川芎嗪联用爱维治较川芎嗪联用弥可保治疗DPN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