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主要症状是呕吐,轻者表现为溢乳,重者也可出现喷射性呕吐。GER的呕吐物常为不带胆汁的奶液或奶凝块,大多数新生儿GER均为生理性反流,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改变体位或喂养方法,必要时加用促胃肠道动力药。2007—10—2009-10,我们运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30例,并与红霉素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诊断治疗存在很多争议。笔者临床治疗9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与反流类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各中医证型的反流类型特点.方法:对1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行胃镜检查、24h食道内pH和胆红素联合监测,分析胃食管反流病各中医证型的反流类型分布情况.结果:(1)140例胃食管反流病中肝胃郁热型占68.57%,胆热犯胃型占11.43%.痰气郁阻型占10.00%,中虚气逆型占10.00%.(2)胃食管反流病各中医证型的反流类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肝胃郁热型较胆热犯胃型和中虚气逆型出现更多的酸反流;胆热犯胃型较痰气郁阻型和中虚气逆型出现更多的混合反流;中虚气逆型较肝胃郁热型和胆热犯胃型出现更多的生理性反流.结论:GERD中医证型以肝胃郁热型最为常见,肝胃郁热型的病理性反流类型以酸反流和混合反流为主:胆热犯胃型的病理性反流类型以混合反流为主;痰气郁阻型和中虚气逆型多见生理性反流.24h食道内pH和胆红素联合监测结果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而产生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综合征.现认为GER是婴幼儿顽固性呕吐、反流性食管炎和生长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也与婴幼儿时期反复发作性肺炎、哮喘及支气管炎、窒息和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有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我们应用四磨汤治疗GER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GER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早产儿,发病率在80%~85%。我科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的98例出现GER的早产儿,经严密监测,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一组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所造成的食管及咽喉、气管症状群。有研究表明在慢性持续不愈的咽喉炎患者中,患胃食管反流病者达34.6%[1]。因此  相似文献   

7.
陈领然  耿丽梅  侯小藏 《河北中医》2008,30(12):1299-1300
老年人易患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而胃食管反流是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微量误吸”和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对食管内24hpH检测结果表明,在有咳嗽、喘息症状的老年人中57%有胃食管反流现象。2006—03—2007-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并GER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按揉足三里穴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E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每次喂奶前予非营养性吸吮1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按揉双侧足三里穴,2次/d,7 d为1个疗程。在胃食管反流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24小时pH值监测。结果:两组早产儿治疗后pH4的反流时间、pH4长于5min的次数以及最长反流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揉足三里穴治疗早产儿GER疗效优于单纯喂奶前予非营养性吸吮10 min治疗,且为治疗早产儿GER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GER)关系密切,临床常见合并发生,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为35%-89%,明显高于普通人群5%-8%的胃食管反流发病率。近年来,随着该病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对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并起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除HP(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共观察80例患者,以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H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肠溶片与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根除HP,以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24小时食管胆红素监测检测有无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观察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是否出现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或原有胃食管反流是否加重。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HP,结果阴性者54例,阳性者26例,HP根除率为67.5%。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18例,占总数33.3%;未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9例,占总数34.6%。是否根除HP,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经χ^2检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根除HP,与治疗前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对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除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