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病人出现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 (FUS)的护理方法。方法将首次使用透析器的 10 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5 4例。治疗组在血液透析前予地塞米松 5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循管 10min ;对照组仅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循管 10min。结果治疗组FUS发生率 3.7% ,对照组31.5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两组均无出血征象 ,透析开始后 1、2hAPTT值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血液透析病人第 1次透析或更换不同类型透析器时使用地塞米松 5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循管 10min的预处理方式能减少FUS的发生 ,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透析器复用对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基因表达及其血浆水平的影响。方法 2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铜仿膜(7例)、PMMA膜(7例)与聚砜膜(8例)组,采用ELISA、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细胞原位杂交方法对细胞因子水平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透析器复用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而其基因表达水平较初用有显著下降。结论 在一定的质量控制条件下,应用福尔马林消毒复用透析器可能会改善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这对减少透析费用及长期透析的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相似文献   

3.
不同透析膜吸附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膜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吸附作用.方法使用聚丙烯腈(PAN)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聚砜(PS)膜或铜仿(Cu)膜透析器对24例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4h血液透析治疗,计算4h单位膜面积吸附β2微球蛋白(β2-m)的量,透后用0.1%次氯酸钠洗脱液清洗透析膜内表面30min,测定洗脱液中β2-m、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ET)的含量.结果透析膜单位面积吸附β2-m的计算量,PMMA膜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达(140.53±26.68)mg/m2,PAN膜组与PS膜组吸附清除量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分别为(33.54±5.60)mg/m2和(38.26±6.04)mg/m2,Cu膜组β2-m的吸附清除量极低,仅(1.90±1.78)mg/m2,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单位面积β2-m吸附清除量与洗脱量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PAN、PMMA、PS膜吸附能力较Cu膜强,对β2-m、IL-1β、TNF-α和ET均有吸附作用,不同透析膜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发展至今已有90年历史.透析器从最初的蟠管型、平板型发展到中空纤维型;透析膜材料从铜仿膜、再生纤维素膜(regenerated cellulose)、改良纤维素膜(modified cellulose)发展到人工合成膜(syntheti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FUS)术中联合超声定位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FUS联合超声定位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19例常规FUS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对两组的无石率、碎石成功率、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是否复发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US联合超声组与常规FU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7±49.8)min和(136.3±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3±19.1)mL和(31.2±17.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石率、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5.2%(15/23)、47.4%(9/19)和82.6%(19/23)、63.2%(1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8个月,超声组复发率1.3%(3/23),常规组复发率1.1%(2/19)。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大小与憩室位置影响碎石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US联合超声定位治疗肾盏憩室结石与常规FUS相比,可更迅速准确地寻及憩室开口,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对于2cm的肾上、中盏憩室结石首选FUS联合超声定位治疗。  相似文献   

6.
最近,采用血管紧张肽转换酶(ACE)抑制剂的病人在用聚丙烯腈(AN69)透析器作血液透析(HD)时,常常发生过敏性反应。Tielemans等认为,ACE抑制剂可增强由血液和AN69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他们认为AN69膜本身就与这些过敏性反应的发病机理有关。因为他们的流行病学资料强有力地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14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局部肝索化并不输注生理盐水血液透析23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选择透析器,选用抗凝性能良好的透析器,如:金宝12cm~2血仿膜透析器和贝朗的 1.0 cm~2铜仿膜透析器.(2)血路以及透析器准备;将血路以及透析器的消毒液排尽,用1000 ml生理盐水灌满血路以及透析器,排尽空气、再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 100 mg)密闭循环 15-20 min.透析前不用生理盐水冲管,透析开始时,血液将血路以及透析器内肝素盐水排至静脉端接头处,连接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经聚焦超声(FUS)消融的SD大鼠胰腺组织凝固性坏死区中Tie-2受体mRNA的表达和组织学结构变化,探讨FUS消融对凝固性坏死组织的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6周龄的SPF级SD大鼠60只分为FUS组(50只),对照组(10只)。FUS局部消融SD大鼠胰腺组织后,分别取消融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对照组的胰腺组织。用RT-PCR的方法,以GAPDH基因为内参,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Tie-2mRNA的表达;同时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凝固性坏死区组织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ie-2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到Tie-2mRNA在对照组和FUS消融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FUS消融后1、2周Tie-2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消融后1个月mRNA表达量增多,于消融后3个月达到最大值(P0.01),消融后6个月表达量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学表明,FUS消融后在凝固性坏死区有新生血管的逐步形成。免疫组织化学表明,在正常的胰腺组织中有Tie-2的表达,但在FUS消融胰腺组织中Tie-2的表达增多。结论在FUS消融后6个月内,大鼠胰腺凝固性坏死区域内有新生血管的生成,且比正常血管生成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戊二醛作为透析器复用消毒剂的安全性。方法 在微生物效果,膜生物相容性,透析器性能影响,复用效果,残留量定量检测,患者临床指标测定等方面与甲醛比较。结果 戊二醛灭菌效果好,在残留量及毒性方面明显优于甲醛。复方氯化钠清洗剂能迅速降低戊二醛的残留量。24例血透患者临床指标测定,在膜生物相容性、复用效果及致免疫方面是安全可靠的。结论 戊二醛杀菌效果高,能改善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消毒后残留量明显低于甲醛,为实际无毒消毒剂,其安全性是可靠的。复方氯化钠清洗剂分解清除戊二醛明显优于生理盐水,配套使用可近一步降低戊二醛残留茸。  相似文献   

10.
ICU急诊床边血液透析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ICU中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患者的血液透析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急诊床边血液透析装置(EBHS),并使用林格液配制临时透析液床边成功抢救ICU之MSOF患者38例,抢救生成率为92.1%,2周内康复率达42.1%,现报告如下。 1 EBHS的设计 采用两台BP-21便携式自弹式血泵上下叠放,一台用以驱动血流经透析器内腔毛细管循环,另一台驱动透析液经透析器外腔透析液室循环,以控制透析液的排出流率。将透析器固定于支架上,与患者心脏水平平齐,动脉端朝上,静脉端朝下,透析液下口接透析液注入管,上口接透析液排放管。透析液驱动泵安置在透析液排放管路的泵管上,依病情控制血流量100~200 ml/min,透析液排出率控制在100 ml/min,如水钠潴留严重,则夹持或封闭透析液入口的管路,加大透析液驱出泵的转速,并在血流静脉管路加阻力调节夹,增加跨膜压,将超滤率控制在25 ml/min以内,防止压力过大引起透析器破膜。全部透析液收集在计量袋内,保证进出液平衡或必要的容量超滤。详见图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频繁发生透析器生物不相容反应的患者进行自身血液闭式循环,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方法将出现生物不相容性反应的血液透析患者20例行自身对照,分别使用改良血液透析上机方法(透析器首次使用时用自身血液闭式循环)20例次及传统上机方法(透析器首次使用时用生理盐水闭式预冲循环)20例次。结果改良法患者首次使用透析器发生急性生物不相容临床反应的分级显著低于传统法(P0.05);两种方法下患者血清C3a、C5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血液透析上机流程,采用体外循环自身血液包裹透析膜技术能减少生物不相容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弥散联合管路预冲(简称地米弥散法)对预防透析器反应的效果。方法:对传统透析发生透析器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法组和地米弥散法组,以呼吸困难,皮肤瘙痒、荨麻疹,头胸腹及背部疼痛作为衡量预防透析器反应的效果指标,进行χ2检验。结果:地塞米松弥散法组透析过程中患者呼吸困难、皮肤瘙痒、荨麻疹,头胸腹及背部疼痛等症状明显低于改良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米弥散法可有效减低血透患者透析器反应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凋亡是许多哺乳类物种正常生精过程中调节生殖细胞增殖的一种机制。但发生在精子水平的凋亡是否与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尚不清楚。磷脂酰丝氨酸(PS)是丝氨酸以酯键与磷脂酸的磷酸基相连的一种磷脂,在细胞凋亡的早期阶段,细胞膜的脂质不对称性丧失,位于细胞质膜内的PS转移到膜外。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透析膜血清sCD23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HD)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HD不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而HD相关因素如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等可导致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sCD23是反映机体B淋巴细胞激活或免疫状况的指标之一。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lD)患者应用不同膜材料透析器初用、复用外周血  相似文献   

15.
果敢 《护理学杂志》2003,18(2):97-97
血液透析中心由于每班次病人上机较集中,以前当病人上机即发生透析器破膜时,其他护士就要停止手头工作予以配合。一人负责给病人回输生理盐水,其他人负责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预防或减轻透析器凝血的方法.方法 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进行交叉试验.A组:试验的第一阶段采用生理盐水密闭式预冲透析器,至透析器不能复用时转为第二阶段,采用普通肝素超滤、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B组反之.统计分析2种预处理方法间透析器的复用次数.结果 第一、第二阶段透析器的复用次数A组分别为(4.0500±0.7592)次、(8.2500±1.1180)次;B组分别为(8.2000±1.0563)次、(4.1500±0.8127)次.两种预处理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18,P=0.0000).结论 应用普通肝素超滤、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后,透析器复用次数明显多于单纯生理盐水密闭式预冲者,提示应用普通肝素超滤、生理盐水预冲可以预防或减轻透析器凝血.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有多种血管活性因子的水平升高,而透析对其影响的文献报告不一.本课题应用两种不同的中空纤维透析器:铜仿膜、聚砜膜,测定血透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其他生化指标参数,研究透析的充分性,评估透析前后血浆中小分子量多种指标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不同透路膜对人体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E)水平和补体功能的影响,并通过与铜仿(CUP)膜和聚丙烯腈(PAN)膜相比较,评价聚砜(PS,膜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这两种新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在用CUP和PMMA膜透析15分钟后明显降低,分别为开始时的46%(P<0.01和92%(P<0.05)。2小时后又恢复到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通量透析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影响。方法将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通量与低通量交替使用的混合透析组(混合透析组,n=20)、低通量常规透析组(常规透析组,n=17)。混合透析组交替采用高通量透析器F60和低通量透析器F6,常规透析组采用低通量透析器F6,进行血液透析2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血钙、血磷水平的变化。结果透析前后混合透析组血磷下降率显著优于常规透析组;随着透析时间的推移,常规透析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明显加重,iPTH、AKP显著升高,血磷呈升高趋势,血钙呈下降趋势;混合透析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无明显加重,血钙显著升高,iPTH、AKP升高不明显,血磷呈下降趋势;两组比较,混合透析组iPTH、AKP、血磷显著低于常规透析组,血钙显著高于常规透析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透析组。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过氧乙酸与伦拿灵对可复用透析器消毒效果监测的对比分析,选择对可复用透析器消毒可靠、经济和实用的消毒剂。方法 采取40例肾病患者血液透析2h后的透析液及透析用反渗水进行细菌学监测筛选菌种;确定过氧乙酸和伦拿灵的有效浓度,对标准菌株进行杀、抑菌试验;观察2种消毒剂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标准菌株和样本液及HBsAg的杀灭效果;在透析器复用机上进行过氧乙酸破膜试验。结果 血液透析器污染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45.76%);过氧乙酸与伦拿灵原始浓度分别为19.2%和4.99%,杀、抑菌浓度均相同,分别为0.125%和0.0313%,且在pH1.07~4.21、温度9~32℃、浓度为0.5%,作用时间不少于10min条件下,对样本液和标准菌株及HBsAg具有较强杀灭作用;可复用透析器经压力测试未出现破膜现象。结论 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比较,两者杀、抑菌浓度相同。在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稳定剂,可延长放置时间。在对可复用透析器消毒效果相同情况下,过氧乙酸因其成本低、易清洗,更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