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及铝镁加混悬液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影响.[方法]55例经胃内24h胆汁监测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3组.A组20例,予以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治疗4周;B组15例,予以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治疗4周;C组20例,予以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及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腹胀、上腹痛、恶心及呕吐症状变化,并于治疗后复查胃内24h胆汁监测.[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P<0.05),但各组间症状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治疗后胃内24h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减小(P<0.05),但减小幅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沙必利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镁加混悬液可结合胆酸,均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及铝镁加混悬液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A、B、C组.A 组(40 例) 服用莫沙必利5 mg/ 次,3 次/ d;B 组(40 例) 服用铝镁加混悬液1. 5 g/ 次,3 次/d;C组(40 例) 同时服用莫沙必利及铝镁加混悬液,剂量同A、B 组.治疗4 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P< 0. 05),C组症状改善更明显(P<0. 05).结论 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联合应用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联合应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经胃镜证实胃液内有胆汁潴留及胃窦明显炎症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莫沙必利组(n=15)、铝碳酸镁组(n=15)和联合组(n=22),分别服用莫沙必利5 mg/次,3次/d;铝碳酸镁1.0 g/次,3次/d;同时服用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治疗4周后评定症状变化评分(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上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莫沙必利组和铝碳酸镁组(χ2=4.79,P=0.029;χ2=6.58,P=0.010)。【结论】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联合应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碳酸铝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汁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嗪米特与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联合应用,可通过协同治疗作用,不但促进胆汁规律性地分泌,而且增加胃肠运动,促进食物消化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47-849
目的探讨优思弗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2例。A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B组口服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C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联合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w后记录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症状的积分,予以对比观察,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8.1%,B组总有效率为71.8%,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胃镜征象疗效分别为81.3%、75.0%、96.9%。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C组减轻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优思弗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镁加混悬液可结合胆酸,两者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鸿  刘芸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11-16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胆汁反流对残胃黏膜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1999~2005年间接受胃镜检查的201例残胃病人临床资料及同期进行胃镜检查而未接受手术的对照组176例,根据胃黏膜的慢性活动性炎症、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进行分组,结合胆汁反流、HP感染、手术方式不同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残胃组胆汁反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HP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有胆汁反流的残胃黏膜上述各种病变检出率较无胆汁反流组的明显增高(P〈0.05),同时存在胆汁反流和HP感染残胃黏膜损伤最为严重与无胆汁反流无HP感染残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汁反流是残胃黏膜组织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存在HP感染对上述残胃黏膜病变的影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A (36例)、B (34例)、C (31例)3组,其中A组采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B组采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C组采用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的评分和复查胃镜所见胃黏膜炎症的转归及胆汁反流程度的胃镜分级作为临床观察和疗效评定的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4%,B组为85.3%,C组为67.7%,A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 组(P<0.05);A 组胆汁反流入胃现象明显少于 B 组和 C 组(97.2 vs 88.2% vs 71.0%)。结论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既能有效地改善症状,又能有效的减轻胆汁反流入胃内。  相似文献   

8.
段秀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48-4249
我院2006-03—2010-12采用莫沙必利与吗丁啉分别联合铝碳酸镁/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以对比其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巧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42-2343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在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200例为研究组,普通电子胃镜检查200例为对照组,两组中临床症状阳性组以持续性、烧灼性中上腹痛,恶心症状病例为参考,胃镜阳性组以胃镜下新分类法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组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阳性组检出率为分别为11%、10.5%,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胃镜阳性组检出率为分别为6%、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的诊断降低了假阳性的发生,结果可能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比较莫沙必利分别联合阿嗪米特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对照组40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给药,观察组80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阿嗪米特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0%、胃镜下总有效率9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80.0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阿嗪米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明显改善胆汁反流.  相似文献   

11.
杨娉  覃林芳  杨励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92-2094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安定、杜冷丁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产程中宫颈水肿或质韧初产妇280例,潜伏期组( n =90)予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 mg( n =30)或安定10 mg( n =30),或予肌注杜冷丁100 mg( n =30);加速期组( n =60)予静推间苯三酚80 mg( n =30)或安定10 mg( n =30);活跃期(中晚期组)( n =45)予静推间苯三酚80 mg( n =45),产程各阶段均以同期拒绝宫颈处理设为对照( n =30,30,25),比较各组间疼痛、产程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潜伏期使用安定及杜冷丁病例中度疼痛以下所占比例较高( P 〈0.05).三种药物分别应用后2 h宫口开大均较明显,第一产程缩短( P 〈0.05),剖宫产、宫颈裂伤率等下降( P 〈0.05).加速期使用间苯三酚或安定,活跃期(中晚期)使用间苯三酚亦有同样效果.[结论]三种药物在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后两者因改善精神状态等优点,在潜伏期、活跃期早期更具优势,而间苯三酚因其安全性在活跃期更具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芬太尼、羟考酮分别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宫腔镜诊疗术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麻醉前(T0)比较,两组注药完毕(T1)、扩宫(T2)、手术开始5 min(T3)、退扩阴器(T4)时的 HR、MAP、SpO2均降低,且苏醒后(T5)两组MAP均低于T0点(P<0.05),T2、T3、T4点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羟考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均有较好的镇静效果,但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呼吸抑制作用轻,丙泊酚用量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二线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胃腺癌患者在一线方案治疗后效果不佳且病情进展时给予二线方案治疗,根据患者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卡培他滨(mEXO)治疗,B组给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IR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化疗后产生的毒副作用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达42.5%(17/40),B组疾病控制率达47.5%(19/4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患者血液毒性反应、腹泻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Ⅰ~Ⅱ度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经一线化疗效果不佳后,若患者还能承受二线化疗,可采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且效果确切,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培菲康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5例 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1组给予培菲康联合柳氮磺吡啶,对照2组单纯给予美沙拉嗪;用药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清核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优于对照1组的79.55%和对照2组的73.33%(P< 0.05);三组患者的NF-κB、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TNF-α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 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 UC 安全有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 NF-κB、TNF-α的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微量蛋白和 β2 微球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 ,10 5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为期 18周治疗 ,每日服卡维地洛 2 0mg(5 3例 ) ,或卡托普利 3 7.5mg (5 2例 ) ,6周后血压≥ 14 0 / 90mmHg则剂量加倍。测量治疗前后血压、2 4h尿微量白蛋白及 β2 微球蛋白的排泄 ,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压、降尿微量白蛋白及 β2 微球蛋白的排泄 (P <0 .0 5 ) ;两药相比 ,卡维地洛作用明显更强 (P <0 .0 5 )。同时 ,两组中血脂及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是一种有效、安全、同时减少尿白蛋白和 β2 微球蛋白排泄 ,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较理想降压药 ,同时它还不影响血脂及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门诊F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早晚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麦纤维素颗粒早晚口服,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显效患儿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2.86% v s 69.77%)(χ2=7.43, P <0.01),但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100% v s 97.67%)(χ2=0.97,P>0.05);观察组显效患儿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 vs 16.67%)(χ2=4.24,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FC临床疗效确切,在显著改善患儿便秘症状的同时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美托洛尔、西地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美托洛尔、西地兰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差异性.[方法]81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按治疗用药分为美托洛尔组(41例)与西地兰组(40例),分别用两种药物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美托洛尔组与西地兰组相比,起效更快[(9.0±4.3) min vs (36.5±12.6) min],心室率下降幅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七氟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对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58例,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 A 组(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和 B 组(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每组29例。 A 组静脉注射异丙酚+舒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B 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术中同时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手术插管后5 min(T1)、切开硬膜(T2)、取瘤后30 min(T3)、手术结束(T4)和拔管时(T5)5个时间段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以及脑动静脉血氧分压(Da‐jvO2)以及麻醉情况。【结果】A 组各时间段 HR 、MAP 及 SpO2变化均较平稳,与 B 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A 组 T2、T3、T4时段的 SjvO2水平明显高于 T1时段( P <0.05),T2、T3、T4时段的 Da‐jvO2水平明显低于 T1时段( P <0.05);与 B 组比较,A 组在 T2、T3、T4时段的 SjvO2水平和Da‐jvO2水平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的麻醉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A 组清醒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 B 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颅脑肿瘤患者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能够平衡脑氧供需,降低脑氧代谢率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且麻醉后清醒时间较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困难气道患者可视喉镜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临床评估为困难气道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Mallampati分级>Ⅲ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DM组)与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M组),每组各20例.气管插管前15 min,DM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咪达唑仑0.01 mg/kg静脉泵注,M组予咪达唑仑0.02mg/kg静脉泵注,DM组和M组插管前5 min均予舒芬太尼0.1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μg/mL,静脉滴注,输注结束后两组均行环甲膜穿刺注2%利多卡因3 mL,所有患者均选择可视喉镜行经口气管内插管.记录两组入室后10 min(T0)、环甲膜穿刺前(T1)、环甲膜穿刺后(T2)、可视喉镜置入口腔时(T3)、气管导管插入声门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值,记录两组患者在T0、T1、T2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插管过程中的嗜睡、呼吸抑制、缺氧、呛咳情况,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DM组T4时HR、SBP、DBP均显著低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T0时HR、SBP、DBP比较,DM组、M组T1时HR、SBP、DBP显著低于T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T4时HR、SBP、DBP均显著高于T0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组患者T1、T2时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DM组、M组患者T1、T2时的镇静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组嗜睡、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呼吸抑制、咽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声嘶.[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困难气道患者可视喉镜下清醒气管插管,较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更具优势,其血压和心率更平稳,且嗜睡、呼吸抑制、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王徽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509-512
[目的]探讨术前阿霉素联合顺铂介入化疗对肺癌患者肿瘤病灶组织puma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8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行阿霉素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组织puma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病理证实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显著短于对照组,肿瘤分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分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观察组puma蛋白阳性率和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survivin蛋白阳性率和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年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3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术前应用阿霉素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有助于降低临床分期,延长术后生存时间,这可能与其调节puma和survivin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