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南通地区成人出疹性发热的病因,结合文献复习常见出疹性发热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出疹性发热患者133例临床资料,总结病因和转归,比较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病季节。结果:感染性病因占比69.2%,高于非感染性的30.8%。感染性病因中,病毒感染占比57.6%,高于细菌的25.0%和其他病因的17.4%;非感染性病因中,结缔组织病占比46.3%,高于血液疾病的24.4%和变态反应疾病的29.3%。感染性患者以男性(55.4%)为主,非感染性患者以女性(65.9%)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疹性发热中感染性病因为主,其中病毒感染最常见,非感染性病因中以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血液肿瘤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生发热出疹性病例(RFIs)特征,为今后类似病例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80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RFIs病例,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特征。结果长沙市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发生的RFIs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3/万,病例成散发状态,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12月龄,58例(72.5%);首次接种者69例,占86.3%;发热时间在接种后5~9 d为多,占45.0%,出疹时间为接种后6~10 d为多,占46.2%。结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可引起RFIs病例,进行病毒基因分析是诊断RFIs病例是否为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的唯一方法,应加强对发热出疹病例的监测,及时采集合格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类。  相似文献   

3.
魏月琴  张贵新  谭小芹 《当代医学》2011,17(10):119-119
1病例资料患儿,男,2008年5月27日出生,于2009年2月2日下午3时左右,在我院预防保健科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规程,在右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批号为20080902,北京天坛生物生产,有效期至2010年4月)0.5mL。于2月10日晚上10时许,患儿突然出现哭闹、烦躁、拒奶,  相似文献   

4.
53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39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539例麻疹疑似病例中7岁前发病占61.0%,而20岁以后发病仍占25.0%。麻疹IgM阳性率为82.6%(445/53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1%(6/539),以麻疹为主。各年龄组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经2χ检验(2χ=2.895,P=0.576),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疹后第2天前(0~1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2.9%,从出疹后第3天至14天(2~14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4%,两者之间经2χ检验有统计学意义(2χ=21.08,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7岁前,而20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值得注意;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仍然有16.3%的疑似病例未经过实验室确诊,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建议采集双份血(即采集急性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对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阴性结果的病例,再进行双份血IgG测定,以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确诊性。  相似文献   

5.
营养不良在基层小儿内科仍是一种常见病,为减少本病在我区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现将我院1994年2月-2002年2月收治的1月-3岁患儿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Ls)是以发热,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麻疹、风疹等[1].在麻疹监测工作中,RFLs定为麻疹疑似病例.为了解RFLS中麻疹、风疹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促进麻疹、风疹防治工作,现将郴州市2005年351例RFLs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李鸿宾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51-152
目的探讨麻疹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将2004年10月~2009年6月我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68例麻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其中34例行西医对症治疗,另34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西医对症治疗组治愈率为88.24%,有1例出现并发症,治疗时间为10~20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有并发症,治疗时间为7~15d。结论通过此次麻疹临床诊治,以彻底控制麻疹的流行;麻疹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银川市南梁农场中心小学 2 0 0 2年 3~ 5月发生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 ,及时控制疫情 ,我们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麻疹和风疹 Ig M抗体。结果该校本次麻疹罹患率为 2 3.2 8% ,麻疹 Ig M抗体阳性率为 80 % (8/ 10 ) ,风疹 Ig M抗体均为 (- )性。分析认为本次南梁农场中心小学麻疹暴发 ,主要是由于计划免疫工作落实不好 ,人群免疫水平低下和疫情报告不及时等原因所造成。揭示国营农牧场应加强计划免疫工作 ,防止疫情再次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辽宁省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对675例病例标本进行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5例病例中,阳性病例检出45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67.70%。不同发热伴出疹性疾病在各年份的阳性检出率不同:麻疹病毒阳性检出率2014年最高,为50.43%;风疹病毒阳性检出率2010年最高,为42.53%;水痘病毒阳性检出率2013年最高,为55.28%。不同发热伴出疹性疾病在各年龄组中阳性检出率不同:麻疹病毒阳性检出率以35~岁组最高(71.43%),风疹以15~岁组最高(32.17%),水痘以0~岁组最高(34.78%)。结论麻疹、风疹、水痘仍然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发热伴出疹性疾病,加强麻疹、风疹、水痘疫苗预防接种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患儿 ,男 ,3月。因发热腹泻 5 d,皮疹 2 d代主诉入院。患儿入院前 5 d,无诱因发热 ,最高体温达 3 8℃ ,腹泻 3~ 5次 /d,大便呈糊状带有粘液 ,在当地给予输液及口服胖得生。入院前 2 d,患儿口唇出现白色膜样物 ,以霉菌感染 ,来我院以“麻疹”收住。发病前 2周 ,胸透诊断为肺炎 ,已愈。足月顺产。患儿父母亲曾接种麻疹疫苗 ,未患麻疹。查体 :T3 9℃ ,P1 42次 /min,R3 6次 /min,体重 5 .5 kg。神志清楚 ,呼吸急促 ,耳后及面部可见密集丘疹 ,躯干可见皮疹 ,口唇粘膜呈现密集的麻疹粘膜斑 ,两肺偶可听到少许湿罗音及哮呜音。血常规示 WBC7.3…  相似文献   

12.
1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院属高海拔地区 (海拔约 2 2 0 0m) ,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7月麻疹发病情况较往年有所不同 ,发病率升高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麻疹病人 3 4例 ,男 1 9例 ,女 1 5例 ,其中1岁以下 7例 ( 8月龄以下 4例 ) ,1岁~ 6岁 1 6例 ,7岁~ 1 7岁 2例 ,1 8岁以上 9例。2 接触史 病前有明确与出疹性病人接触史的 1 4例 ,病前其周围有出疹性病例的 1 3例 ,有7例接触史不详。3 免疫史 按照我国常规预防接种顺序 ,未到免疫月龄或无免疫史 8…  相似文献   

14.
唐静彬  吕辉 《吉林医学》1998,19(6):353-353
<正> 新生儿惊厥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各种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常见症状。危害性较大,死亡率高,部分患儿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文收集自1993年8月~1998年8月间新生儿惊厥病例34例,探讨病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基层医院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病例均系接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将麻疹患者误诊为其它急性出疹性疾病。本组19例,年龄4个月~13岁,其中4~8个月者8例(42.1%),9~12个月者3例(15.8%),2~7岁者2例(10.5%),8~13岁者6例(31.6%)。  相似文献   

16.
34例麻疹血清酶谱及心电图改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34例麻疹患者高热出疹期血清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血清酶谱CK、AST、LDH三者均增高者16例,占47%。心电图出现ST-T改变者28例,占82%。提示:麻疹并发心肌损害不容忽视,部分病例临床符合麻疹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刘艮婵  赵新梅 《中外医疗》2009,28(14):123-123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疲苗接种问题。方法分析200例麻疹病人流行特点,包括年龄分布,发病季节分布,人口结构分布.预防接种情况等。结论发现8个月以下婴儿麻疹的发病增高,成人麻疹明显增多,城市流动人口发病高。  相似文献   

18.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在麻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8例麻疹患儿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为主,对照组用病毒唑注射剂,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7例好转,5例因经济原因退出,总有效率85.3%;对照组12例治愈,14例好转,8例因经济原因退出,总有效率76.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开始减轻至完全消失的时间分别为3.1±0.8天、4.3±2.0天和3.2±1.2天、4.8±1.7天;对照组分别为4.4±1.8天、6.2±1.5天和5.2±1.4天、7.3±2.1天。分别为<0.05、<0.01、<0.01、<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麻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它除出现全身皮疹外,尚可引起腹泻、脑炎,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除婴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除少数年份外,在传染病发病谱中常居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尽管60年代国内外成功研制了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存在原因,每年约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现将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及全球麻疹控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多为小儿.临床特征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粘膜疹(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诊. 1 病因 麻疹由副牯液属的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前驱期和出疹早期病人鼻,咽,口部的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被麻疹病毒污染的玩具、衣物等物品也可起到直接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