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在营养液中加不同剂量的含硒微量元素制剂,观察病人术后血清硒变化,进一步了解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硒的补充问题。研究方法:术后第1天至第6天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的42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5例:肠外营养液不含硒;Addamel-N组...  相似文献   

2.
心脏手术后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心脏手术后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治疗的合理应用。 方法:87 例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后危重病人,在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术后24 h 至胃肠功能恢复前应用TPN;胃肠功能恢复后至病情基本稳定期间应用PN+ EN;病情完全稳定后则用EN。 结果:全组机械通气时间98~557(193±117)h,死亡25 例,存活病人机械通气脱机一次成功者占74.19% 。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有高血糖19例、高脂血症5 例、高胆红素血症15 例,无静脉导管感染病例。 结论:本组病人营养支持有助于纠正代谢紊乱,提供能量,改善病情,提高存活率;行阶段性营养支持既可降低TPN 并发症,又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
肠外营养支持在腹部手术后乳糜腹水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支持在治疗腹部手术后乳糜腹水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腹水的病人应用经外周静脉的营养支持3周,通过腹腔持续引流观察腹水引流量的变化,并观察病人体重及一般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肠外营养过程中每天腹水产生和流出量逐渐减少。体重在营养支持开始和结束时无明显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在第1周下降,后逐步升高,在营养支持结束时明显超过营养支持开始时。结论:腹部手术后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50例普外科危重病人苛大手术后病人,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3 ̄15天,平均10天。结果:4例(8%)因外周静脉输注TNA而产生症状,其中6%(3例)为患肢疼痛或穿刺部位血管周围红肿,更换穿刺部位后继续营养支持,2%(1例)因严重血栓性静脉炎终止输注营养液。结论:通过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短期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具有更符合人体生理、更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作者通过对15例胰腺炎、肠外瘘病人应用经肠全营养(大元素)进行肠道营养支持,热能8368kJ/d,营养支持时间平均28.2d。应用体会:①经肠全营养(大元素)与能全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及合理性。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即实施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营养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7天、14天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肠外营养支持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以补充口服营养不足的疗效。 方法:对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于移植后第2天开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体重及血清白蛋白增加、骨髓造血恢复等情况。 结果:全组病人使用肠外营养后临床症状缓解,体重及血清白蛋白较前明显增加,均获造血重建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加口服饮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迅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顺利度过骨髓空虚  相似文献   

8.
肠外瘘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时机、条件、途径及肠内营养制品的选择,研究肠内营养在肠外瘘病人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0例肠外瘘病人诊断、住院总天数及全肠外营养(TPN)、全肠内营养(TEN)、肠内+肠外营养(PN+EN)、经口饮食的天数,计算不同营养支持方法期间,非蛋白质热量、蛋白质的供给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收集TPN、TEN支持前和支持后满15天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另对40例肠外瘘病人进行为期15天的前瞻性观察,了解肠内营养对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结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和肝酶谱的影响。结果:170例病人的总住院天数为13553天,其中164人曾使用TPN6040天(44.6%);129人使用TEN3676天(27.1%);83人使用肠内+肠外营养489天(3.6%);128人经口饮食233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高龄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对34例拟行胃肠道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病人随机分两组:PNS组(1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1/16),对照组(18例),有5例发生6个并发症(33.3%)(P〈0.05),PNS组体重,淋巴细胞总数较对照组高,NKC,CD4活性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将肠外营养应用于7例结肠疾病围手术期病人,作者探讨了结肠疾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和指征:①择期手术病人伴有营养不良,体重在3个月或半年内下降原体重10%或15%以上,白蛋白35g/L;②术前因营养不良而给予营养支持,术后继续应用直至恢复口...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结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梗阻性结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方法的特点.方法:19例梗阻性结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的改变及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血红蛋白及血清K 、Na 经营养支持后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他营养指标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梗阻性结肠癌病人应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供给充分热量和氮量,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呼吸衰竭危重症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ICU病房应用呼吸机的慢性呼吸衰竭病人85例,分为TPN组、EN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人体组成测量,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测定. 结果: 本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100%,营养治疗组较对照组体质量、皮下脂肪、ALB、氧合指数和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危重症病人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肺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对比常规营养支持及足量营养支持对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收集86例存在营养风险并且拟行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及足量营养支持各43例,化疗结束后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及分析BMI、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对两组病人化疗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两组营养支持顺利完成。在营养状况方面,足量营养支持组化疗后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同组化疗前及常规营养支持组化疗后的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足量营养支持组的化疗后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均高于化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活质量评分,足量营养支持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命质量、症状量表中的疲倦、恶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等方面均低于常规营养支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足量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化疗病人化疗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 117例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分为营养支持组 (NS)和常规治疗组 (NT) ,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 ,NT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NS组。NT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NS组明显延长。NS组手术后体重、血清蛋白回升较NT组明显提前 ,由负氮平衡向正氮平衡恢复所需时间较NT组明显缩短。 结论 :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是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 ,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提高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在老年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1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16)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15),在营养支持前一天及营养支持后测血清白蛋白,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肠外营养比,早期肠内营养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GPT和血糖减低,并发症少。结论: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和有效的,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6.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营养支持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营养状况、营养支持及疗效。方法: 143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入院后进行SGA评估,明确营养状况。分三组,肝病综合治疗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综合治疗+肠外营养;综合治疗+肠内营养。监测0~6 w肝功能及营养指标变化,最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0%以上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综合治疗+肠内和肠外营养方案改善肝功能(ALT、Tbil)及营养指标(TP、TC)效果最好,显效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肠内营养略好于肠外营养方案。结论: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综合治疗的同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最好,应鼓励患者适量进食。  相似文献   

17.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营养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外科2010年1个月内出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手术病人病历180份,对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人数比为3.2∶1。手术前后营养支持率分别为5.2%和100%。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平均天数为(12.1±8.3)天,术后营养支持中位天数分别为胰腺癌13.3 d,食管贲门癌13.2 d,胃癌8.0 d,肝胆癌5.4 d,结直肠癌5.1 d。术后营养支持人均供给热量为5 633.3~693.7 kJ(1 346.4±165.8kcal)/d,其中每公斤理想体重平均供给热量104.6~125.5kJ(25~30 kcal)/(kg.d)的人数占32.8%,<83.68 kJ(20 kcal)/(kg.d)的人数占28.4%,<62.76 kJ(15 kcal)/(kg.d)的人数占7.8%。此外,PN病人中92.7%人次使用了谷氨酰胺、鱼油免疫营养支持治疗,EN病人中14.8%人次使用了富含鱼油的EN制剂。营养制剂费用人均(7 024.4±7 330.2)元人民币,日均(611.6±473.5)元人民币,日均营养制剂费用PN组显著高于EN组(P<0.01)。结论:我院肿瘤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已得到普遍重视。然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尽合理,不足和过度并存,仍需继续推广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分析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合理性。方法:选取694例住院病人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调查,依据病人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和营养支持的类型,分析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在694例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为14.0%和27.5%。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的病人(P0.01)。有营养问题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81.7%,而无营养风险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18.3%。在营养风险病人中,给予营养支持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在营养风险病人中,肠内营养(EN)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接受肠外营养(PN)者。结论:采用NRS 2002对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率的调查,可有效地鉴别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并为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胃癌新辅助化疗病人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60例,随机分为P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可经口进食。对照组病人经口进食;PN组经口进食+术前化疗期间行P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前后、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化疗2周期后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呈下降趋势,与化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而PN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病人化疗2周期后IgA、IgG、IgM、CD4+、CD4+/CD8+呈下降趋势,与化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而PN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3)PN组病人化疗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4)术后第7天,PN组病人ALB、TF、PA和IgA、IgG、IgM、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在化疗期间给予PN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化疗期间和术后的营养状态,减少免疫功能损伤和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eeding protocols may assist in achieving optimal nutritional care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enteral feeding protocols on nutritional support practices through a continuous auditing process over a defined period.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prospective audit on nutritional practice was initiated in 1994–1995 on all ventilated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or more than a complete 24-h period in the 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audit was repeated 1997–1998, 2001 and 2005. The collection of data on outcomes included the time taken to initiate nutritional support,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fed via the 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route, and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reaching 50% and 70% of the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by day 3. Feeding algorithms and protocols were introduced after each audit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practices.
Results:  Over the study period, time taken to initiate nutrition support was reduced from 15 h (1994–1995), 8 h (1997–1998), 5.5 h (2001) to 4.5 h (2005).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on parenteral feeds was reduced from 11% (1994–1995) to 4% (2005). An increase was also documented in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receiving a daily energy provision of 50% and 70% of the EAR by day 3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nutritional support (6% in 1994–1995 to 21% in 2005 for 70% of EAR).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feeding protocols improve nutritional practices in a 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However, protocol introduction needs to be monitored regularly through aud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