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血常规在各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样本75例,健康对照者样本20例,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 PTI、NR、PTA、APTT在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Child-Pugh A、B、C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IB对照组、急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中逐渐减低,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PTA异常程度与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TA与重症肝炎、肝硬化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P0.05),当PTA水平在20%-30%之间时,病死率为33.33%(1/3)预后不良,PTA低于20%时,病死率高达57.14%(4/7),PTA低于10%时病死率达100.00%。结论凝血常规尤其是PTA异常程度可成为判定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在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486例,健康人群50例,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HBV、DNA含量.分析PT、APT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在乙肝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变化.结果 除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的P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乙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乙型肝炎各组APT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P < 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01),而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PT、APTT值呈正相关,与FIB值有极弱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随病情而加重,FIB是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向重度或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化的影响因素,指导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防止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抽取2006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院收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94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4例为对照组.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填写调查表.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有统计学意义的18个变量如下:17个危险因素:体力劳动(OR=3.105,95% CI:1.532~4.021);慢性乙型肝炎病史(OR=3.238,95% CI:1.745~3.984);重叠嗜肝病毒感染(OR=7.432,95%CI:3.159~ 16.382);肝毒性药物应用(OR=11.285,95%CI:6.758 ~28.372);应用免疫抑制剂(OR=17.324,95%CI:5.682~35.729);外科手术(OR=8.879,95% CI:3.182 ~21.458);饮酒史(OR =21.420,95% CI:9.358 ~45.861);细菌感染(OR=3.024,95% CI:1.729 ~4.236);非嗜肝病毒感染(OR=2.759,95% CI:1.824~5.281);e抗原阴性(OR=6.354,95% CI:2.314 ~ 12.306);PCR-HBVDNA定量(OR=1.795,95%CI:1.364~1.792);父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3.216,95% CI:2.135~5.283);母亲患有乙型肝炎史(OR=5.283,95%CI:3.127~10.035);白细胞低(OR=2.280,95% CI:3.167~4.704);白蛋白低下(OR=3.531,95%CI:1.804~4.225);凝血酶原活动度低(OR=6.418,95%CI:3.015~9.581);上消化道出血(OR=5.985,95%CI:3.013~10.724);1个保护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OR=0.147,95%CI:0.086 ~0.438).结论 体力劳动、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父、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手术史、饮酒史、细菌感染、重叠嗜肝病毒感染、非嗜肝病毒感染、白细胞低、白蛋白低下、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上消化道出血、高PCR-HBVDNA定量、肝毒性药物应用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化因素.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峰  吕奕 《华西医学》2012,(6):870-872
目的观察茵陈柴平汤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选择采用茵陈柴平汤联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5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并与50例仅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2、4周时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在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4周时,治疗组的症状缓解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6%);其总有效率(96%)亦高于对照组(80%)。结论茵陈柴平汤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分析11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资料。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30岁以上患者占86.6%(97/112)、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40.2%(45/112),以自发性腹膜炎(SBP)最为常见(37.8%、17/45);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显著下降,而TB、ALT、AST水平明显上升。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严重、并发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血清sCR1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4例代偿期、5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肝脏功能正常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疾病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研究对象血清sCR1含量,血清胆碱酯酶(CHE)采用AU5400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采用ACL9000测定。结果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含量[(122.4±40.9)ng/ml]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6.3±23.2)ng/ml,P<0.01];不同时期的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含量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对照组[(22.1±9.5)ng/ml]和正常人群对照组[(19.3±6.6)ng/ml,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的含量变化与CHE和PTA的变化明显负相关(r=-0.82和r=-0.80,P<0.01),但肝脏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含量变化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含量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评估肝脏功能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1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乙型肝炎组),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9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48、96周时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出凝血时间、Child-Pugh积分及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①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发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例数逐渐增加,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肝储备功能方面,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治疗的延长,白蛋白不断升高,总胆红素持续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减小,两组患者治疗48及96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Child-Pugh积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显示,白蛋白升高水平、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下降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组最高,肝硬化代偿组次之,慢性乙型肝炎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清肌酐增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情况。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应答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似,同时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阶段乙型肝炎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重症肝炎是各型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以急剧发病 ,出现黄疸迅速加深、内毒素血症、不同程度精神神经症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1] 为特点。病情进展快 ,如不能及时控制可在短期内出现肝功能衰竭、肾衰竭、肝性脑病而死亡。预见性护理 (即超前护理 )可预测病人的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2 ] 。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重症肝炎病人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1岁~ 71岁 ,青壮年占 2 /3,多数为乙型肝炎病人及携带者 ,约占全部病人的 70 %,而出现并发症为 6 0 %~ 70 %,首先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与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及白/球蛋白比值(A/G)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438例患者的PA、PTA、TC及A/G的水平。结果PA、PTA和A/G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TC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无下降,中度组略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则下降明显,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且各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PA、PTA、TC及A/G能较准确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5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CD5 mRNA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PCR)测定法,探讨外周血B淋巴细胞CD5 mRNA水平与乙型肝炎慢性化和严重化的关系。方法 运用RT-PCR技术,建立了B淋巴细胞中CD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半定量测定方法,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CD5 mRNA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其余各乙型肝炎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肝炎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急性肝炎组(P<0.01)。结论 外周血B淋巴细胞CD5 mRNA水平与乙型肝炎的发病和慢性化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周俊英  甄真  张淑环  刘金星 《临床荟萃》2004,19(18):1024-1025
目的 研究血清胆碱酯酶 (CHE)、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与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速率法和比浊法测定 16 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 (轻度、中度、重度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CHE和PTA ,其中 2 3例行肝穿病理诊断。结果 急性病毒性肝炎组CHE和PTA下降率分别为 0 .0 0 %和8.82 % ,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中CHE和PTA依次降低 (P <0 .0 1) ,且二者之间相关系数为 0 .75 2 (P <0 .0 1) ;12例血清CHE低于 1kU/L和PTA低于 2 0 %的肝硬化患者中 10例死亡 ,病死率为83.33% ,明显增高 (P<0 .0 1)。结论 血清CHE和PTA不能作为急性肝损伤指标 ,却是反映肝脏疾病慢性化、肝脏储备功能和再生功能的良好指标 ,与病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复制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乙肝的5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放射免疫法和酶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对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100例无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及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无肝硬化患者,但HBVDNA水平却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手术国内有较多报道,但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观察有限.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不同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移植后2年随访观察转归情况.方法:对接受肾移植的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轻度(n=9)、中度(n=7)、重度(n=5)3组.肾移植后随访观察2年.3组中各有2例进行重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在随访2年中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随访至终点时,2例重复肝活检病理显示已处于重度病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持续高于正常水平;18个月开始,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随访至终点时,有4例呈肝硬化改变.提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后预后不同,肝活检是评价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导肾移植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肽抗菌药物hCAP18/LL-37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轻、中、重3组,每组30例,用微孔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患者血浆LL-37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30)比较,同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的LL-37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患者血浆中LL-37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组中均值分别是38.93、33.11、12.87 ng/mL,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L-37检测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背景: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手术国内有较多报道,但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观察有限。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不同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移植后2年随访观察转归情况。方法:对接受肾移植的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轻度(n=9)、中度(n=7)、重度(n=5)3组。肾移植后随访观察2年。3组中各有2例进行重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在随访2年中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随访至终点时,2例重复肝活检病理显示已处于重度病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持续高于正常水平;18个月开始,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随访至终点时,有4例呈肝硬化改变。提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后预后不同,肝活检是评价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导肾移植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DA及各项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对其中36例患者做肝活组织检查。结果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轻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至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水平逐渐升高(p=0.000)。在行肝活组织检查的36例患者中,肝硬化患者ADA水平也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t6)。血清ADA与血清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Ⅲ型前胶原(PCm)呈明显正相关(r=0.391,P=0.000;r=0.261,P=0.000;r=0.336,P=0.002;r=0.611,P=0.000;r=0.391,P=0.000),与白蛋白、胆碱酯酶(ChE)呈明显负相关(r=-0.352,P=0.000;r=-0.200,P=0.005)。结论血清ADA水平随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逐渐升高,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肝纤维化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1/Th2、Tc1/Tc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分别比较急慢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轻、中、重度肝炎IFN-γ、IL-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肝炎Th2、Tc2细胞高于急性肝炎(P<0.01;P<0.05);相对于轻度组,中度Th1、Tc1以及重度组Th1、Tc1均有升高(P<0.01),相对于中度组,重度组Th1、Tc1亦有增高(P<0.05;P<0.01)。结论乙型肝炎外周血Th2、Tc2与炎症慢性化有关;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活动程度的加剧Th1、Tc1细胞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取同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15例肝硬化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比较B超诊断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相比,肝硬化组的胆囊壁厚度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总管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胆囊病变的发生率低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诊断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肝病患者胆囊病变情况,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