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组(B组)各26例,比较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各时点生命体征变化,并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A组患儿在置入支气管镜和钳取异物两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而脉搏氧饱和度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儿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B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能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利于手术操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氟比洛酚酯对气管异物取出术全麻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氟比洛酚酯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B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1)、支气管镜置入时(T2)、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T3)、术毕10min时(T4),记录MAP、HR、RR、SpO2、RSS、RS,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支气管痉挛、呛咳、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 二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二组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HR、RR,A组T2、T3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RS、RSS、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呛咳、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A组较B组发生率明显下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酚酯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保留自主呼吸患儿气道异物取出术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86例气道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分别记录患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全身麻醉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C)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全麻,实验组(D)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全麻,肌松剂两组均使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T1,植入食道镜T2,取食道异物T_3,麻醉减浅至气管拔管T_4时间点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P﹤0.05。而且术后出现的喉痉挛、躁动、肌肉强直、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镇痛可靠,而且苏醒较快,利于术后护理。安全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一小剂量罗库溴铵用于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质量。方法40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n=21)和异丙酚组(P组,n=19),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记录停药至拔管的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P组用药后MAP下降,手术开始后5min的MAP低于S组;s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麻醉满意度高于P组。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一小剂量罗库溴铵用于食管异物取出术,能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苏醒快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顾庆贵汪珍珠叶菊凤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成败与妥善的麻醉、呼吸道的通畅和充分的供氧有密切的关系。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guencyjetventi-lation,HFJV)应用于呼吸道异物取出术被认为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ASA Ⅰ~Ⅱ级骨科内固定取出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复合1.0μg/kg瑞芬太尼进行骨科内固定取出术麻醉.B组:丙泊酚复合1.5 μg/kg瑞芬太尼进行行骨科内固定取出术麻醉.C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骨科内固定取出术麻醉.观察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的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MAP、HK、SpO2均稍有下降,意识消失的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C组MAP、HK、SpO2均明显下降(P<0.01),丙泊酚的总剂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适当剂量瑞芬太尼用于骨科内固定取出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短小手术患儿,对照组应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赵崇汉  黄锦联  廖锡强  李卫明 《河北医学》2008,14(11):1324-1326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将60例将行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人,一组(表面麻醉组)先以1%丁卡因5ml作咽喉部喷洒,及2%利卡因10ml含服;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及术中的HR、SP、DP、MAP、SPO2的变化和VAS评分.结果:一组中有3例病人未能按预定完成手术,二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一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性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靶控)镇痛辅助表面麻醉下能显著减轻病人清醒状态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心血管反射及病人的不适,能安全地应用于该类患者.  相似文献   

10.
现代麻醉要求苏醒快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因为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呼吸道刺激小等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拟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为对照,评价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乳突根治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表面麻醉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6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行舌根部、咽部及气管内依次表面麻醉后随机分为4组:氯胺酮对照组(K组)、丙泊酚+七氟醚组(PS组)、0.01μg·kg-1·min-1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R1组)、0.03 μg·kg-1·min-1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R2组).观察记录各组麻醉前、插入硬质支气管镜时、气管内硬质支气管镜探查取异物时、清醒时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K组在取异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大,易发生喉或支气管痉挛、呛咳及呼吸抑制等,苏醒时间长.与K组比较,PS组、R1组和R2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喉或支气管痉挛、呛咳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苏醒时间短(P<0.05);与R1组比较,PS组和R2组患儿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应用于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麻醉深度易控制、安全平稳,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全麻肌松控制呼吸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 术前30rain常规肌注安定、阿托品。常规静脉诱导,通过支气管镜侧孔接呼吸机,压力控制呼吸;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常规给予地塞米松静注。术毕改换气管插管,自主呼吸恢复后拮抗肌松。结果 13例患者均安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任何严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静脉全麻加肌松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安全、快捷、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监测记录入室到苏醒期间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呛咳、喉痉挛、屏气、SpO2<90%、术后恶心呕吐、舌后坠、躁动的情况;记录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各时点以及组间的MAP、HR 、SpO2 及R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K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高于S组(P<0.05).K组的出入镜次数较S组多(P<0.05),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长于S组(P<0.05).结论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不良反应少,手术及麻醉恢复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安全可靠性。方法:28例患儿手术采用静脉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静脉微量泵输入瑞芬太尼0.2μg/(kg.m im)完成手术麻醉。结果:术中麻醉完善,生命征平稳,镇痛作用强,无牵拉反应。瑞芬太尼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麻醉,但必须注意浓度、滴速,术前详了解患儿病情,酌情根据手术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快的新型麻醉药,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现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既能使麻醉达到一定深度,又能减轻气管插管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应用时在麻醉诱导期间患者心血管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婴幼儿腭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腭裂修补术婴幼儿30例,随机分2组, A组氯胺酮诱导和维持麻醉,B组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婴幼儿腭裂修补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与我科现常用麻醉方法比较其优缺点.方法 4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S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维库溴铵麻醉组(K组).术中持续监测记录SpO2、HR、BP及ECG,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S组置镜前后的心率、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组置镜前后的心率、血压与K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苏醒时间上,S组与K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麻醉方法,都有满意的肌松效果,声门显露充分,无呛咳、屏气现象.结论 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可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声门显露充分,无呛咳、屏气现象,避免置镜困难,减少声门气道水肿及损伤;可较好的去除气管置镜引起的剧烈心血管反应,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在停药后,可迅速的麻醉苏醒,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更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全凭静脉麻醉的5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的麻醉指标作回顾性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无痛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保证麻醉深度,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少刚  曲宝腾 《吉林医学》2010,31(14):1974-1975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胫腓骨钢板取出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例择期胫腓骨钢板取出术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术中调节血浆靶控浓度以满足手术,记录二者靶控浓度、手术时间、面罩加压给氧例数、术后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泵效果等。结果:满足手术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浓度为2.9~4.3ng/ml,丙泊酚为3~4.4μg/ml,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2~6min。结论:二者联合靶控用于胫腓骨钢板取出术有可行性,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声带小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小结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诱导和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苏醒质量及相关时间。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及清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声带小结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