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5例肺癌患者,对患者年龄、性别与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男性患者中,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发病率分别为45.9%、23.5%、20%及10.6%。女性患者中,腺癌、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分别为40%、30.4%、16.8%及12.8%。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同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病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医护人员需结合多方面因素对患者进行病症预估及测定,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3-2012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维吾尔族及汉族原发性肺癌手术标本(986例)及穿刺标本(1061例)共2047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47例新疆原发性肺癌病例中维吾尔族127例(6.2%),汉族1920例(93.8%);维吾尔族年龄≥60岁患者79例(62.20%),汉族1265例(65.89%),维吾尔族年龄45~59岁患者28例(22.05%),汉族536例(27.91%),维吾尔族年龄≤44岁患者20例(15.75%),汉族119例(6.20%),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小细胞癌20例(15.75%),汉族198例(10.31%);维吾尔族非小细胞癌107例(84.25%),汉族1722例(89.69%),其中维吾尔族鳞癌49例(45.79%),汉族703例(40.82%),维吾尔族腺癌48例(44.86%),汉族881例(51.16%),维吾尔族其他类型病例10例(9.3%),汉族138例(8%),维吾尔族与汉族非小细胞肺癌中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原发性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上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8—2013年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老年组病例351例以及非老年组病例174例,分析两组间肿瘤大小与部位、病理类型、分期、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1)两组间肿瘤大小以大于等于3 cm多见,部位以左上及左下为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亚组分析男性以鳞癌多见,女性则以腺癌多见),而非老年组以腺癌较多见。(3)在分期上,两组均以晚期(IIIb~IV期)多见,而老年组肺内及脑转移少于非老年组,老年组Ⅰ期发现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常见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但老年组中较多病人表现为胸闷气急,非老年组则较常见胸痛,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老年组多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肺癌以鳞癌多见,临床表现以咳嗽最常见,多有胸闷气急,常并发COPD及肺部感染,尽管与非老年相比,老年组Ⅰ期发现率高,肺内及脑转移较少,但因并发症多,耐受性差,治疗仍以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方法:对手术病理确诊的84例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65例男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女性肺癌患者平均年龄(59.2 ± 12.2)岁,与男性组相仿;女性组咯血发生率较低(P < 0.05),肿瘤分布多为周围型,并以腺癌为主(P < 0.05),烹饪组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烹饪组(χ2 = 10.2,P = 0.001)?结论: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不少见,以周围型?腺癌为主,并与烹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分级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性坏死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2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男性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在各病理类型中占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2,P<0.001);女性则以腺癌为主,在各病理类型中占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1,P<0.001)。106例患者中周围型和中央型肿块分别占61.32%、38.68%,周围型和中央型中腺癌分别占72.31%、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1,P<0.001),提示腺癌以周围型肿块多见;周围型和中央型中鳞癌分别占24.62%、6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734,P<0.001),提示鳞癌以中央型肿块多见。Ⅰ、Ⅱ、Ⅲ级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00%、21.74%、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1,P<0.05),提示腺癌Ⅲ级较Ⅰ级、Ⅱ级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106例患者中57例(53.77%)发生肿瘤性坏死,其中鳞癌和腺癌肿瘤性坏死发生率分别为67.44%、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级鳞癌肿瘤性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3.33%、86.67%、68.42%,鳞癌Ⅰ级与鳞癌Ⅱ、Ⅲ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鳞癌Ⅰ级较鳞癌Ⅱ级、Ⅲ级不易发生肿瘤性坏死。Ⅰ、Ⅱ、Ⅲ级腺癌肿瘤性坏死率分别为0.00%、27.59%、80.00%,腺癌Ⅰ级与腺癌Ⅱ、Ⅲ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腺癌Ⅰ级很少发生肿瘤性坏死,而腺癌Ⅲ级较易发生肿瘤性坏死。结论: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对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26例青年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很少,但近年来,青年肿瘤的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且青年肺癌具有一些不同于老年肺癌的特点。为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我们对我院收治的126例青年肺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30例中老年肺癌进行了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 4 8例青年人 (<4 0岁 )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 4 36例同期收治的对照组(≥ 4 0岁 )的肺癌患者进行对比 ,以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结果证明 ,青年人肺癌恶性程度高 ,易误诊误治。临床上应加强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邢益祥  刘晨  袁小庆 《安徽医学》2019,40(8):899-90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临床病理学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铜陵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PTL的患者4例,观察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表现,回顾临床治疗经过,并进行随诊。结果男、女性患者各2例,年龄26~60岁,均因颈部包块就诊。术前影像学显示颈部患侧包块,1例包块有融合。实验室检查,1例患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达1 000 ng/L,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达1 000 ng/L,促甲状腺素(TSH)为9. 504 ng/L;其余3例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1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HT),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给予相应治疗,后病情反复,行手术治疗; 1例因颈部包块伴疼痛,及时手术切除包块。术中冰冻病理诊断:1例考虑为PTL,1例考虑为髓样癌,2例考虑为HT;常规病理最终诊断均为PTL,其中3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DLBCL-NOS患者,术后R-CHOP方案治疗,现仍在治疗中; 1例DLBCL-NOS患者,临床分期较早,术后CHOP方案化疗1疗程后,随诊至今,肿瘤无进展; 1例MATL淋巴瘤患者,术后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身体状况良好,随诊中。结论 PTL少见,临床易误诊或漏诊,其病理组织类型多样,预后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呼吸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诊断一般比较容易,但也有少数是困难的。我院从1977~1986年,有45例原发性肺癌被误诊,后经细胞学和组织学证实。本文试图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男34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38岁,平均61岁。误诊时间最长1年半,最短40d,平均60.5d。2 症状和体征:咳嗽34例(75.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10年原发性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 485例原发性肺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1 485例肺癌中男性1 119例,女性366例。发病年龄为24~90岁,平均年龄59岁。左肺664例,右肺821例。鳞癌705例,腺癌511例,小细胞癌83例,低分化癌116例,腺鳞癌13例,肉瘤样癌13例,其它类型44例。结论:男性患肺癌比例明显高于女性,10年来患肺癌中女性发病比例明显升高(P<0.05)。肺癌发病右侧多于左侧(P<0.05)。病变类型以鳞癌为主。不同性别患肺癌的病理类型有所不同,男性以鳞癌为主,女性以腺癌为主(P<0.05)。  相似文献   

12.
傅晓青  杨勇  董礼文  王军  谢柏胜 《浙江医学》2016,38(11):783-786
目的探讨肺部CT不同性质肺结节在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不同CT性质肺结节的早期肺癌患者52例,按肺结节CT性质分单纯磨玻璃结节组(9例)、混合磨玻璃结节组(19例)、实性结节组(24例),比较肺结节CT性质、大小变化、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的关系。结果3种不同CT性质肺结节在4种早期肺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字2=17.784,P<0.05)。其中,单纯磨玻璃结节组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比例较实性结节组高,腺癌比例较实性结节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5.424、6.017,均P<0.05)。4种病理学类型的肺结节直径差值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节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正相关(rs=0.279,均P<0.05)。结论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存在相关性。随着肿瘤大小和实体成分增加,肿瘤的侵袭性有增强趋势。术前准确判定肺结节变化并与微创手术结合是患者获益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2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发病率、病因及危险因素、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12例均符合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同时性2例,异时性10例,4例(33.3%)有家族史,第一癌发病年龄较轻,绝经前9例(75%),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和特殊类型为主,有4例(33.3%)ER、HER2、p53基因表达水平有差异,首发侧病期亦较早,经综合治疗后目前生存情况良好。结论:应重视双侧乳腺癌的发生,单侧乳腺癌发生后应积极随访以早期发现对侧病变,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PSCLC)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诊疗经过.结果7例局限期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均予以化疗或化疗 放疗.局限期患者中位生存期16个月.结论周围型小细胞肺癌早期易发生转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多种治疗措施的联合有序应用.对于诊断明确的局限期周围型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或放化疗的联合有序应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过程,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IVU检查、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检、CT检查、MRU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14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14.3%.B超、CT及MRU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2.8%、60%和33.3%.而输尿管镜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及时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是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68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60例,姑息性切除6例,手术探查2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7.05%,术后死亡1例占1.47%,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占41.18%。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需进行术前全面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行积极全面的围手术期处理,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原发性肺癌特点。方法 检索1981年1月-1999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4638例,其中31例病理确诊为多原发性肺癌,占0.37%。结果 31例中第一、二原发肺癌以0-65岁发病率最高,分别占64.5%和68.2%。64个原发癌中鳞癌占54.7%。同时癌、异时癌、同时异时癌分别占29%、64.5%及6.5%。X线显示:64个原发癌以周围型多见,占71.9%。Ⅰ~Ⅱ期为84.4%。异时癌第二原发癌术后5年生存率占22.7%(5/22)。结论 多原发性肺癌易发生于老年人,病变多为早期,鳞癌多见,第二原发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06例正常人和9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的含量。[结果]CEA、CA125两项指标对原发性肺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4.95%、53.61%,CEA+CA12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0.41%。[结论]血清CEA、CA125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的80例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组),同期100例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乙组),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两组肺叶切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两组肺叶切除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1±0.51)d]、平均住院时间[(10.06±0.96)d]、术中出血量[(190.00±10.67)ml]均小于乙组的胸腔引流时间[(6.50±2.67)d]、平均住院时间[(16.97±2.58)d]、术中出血量[(298.00±30.1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简单、操作快、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疼痛较轻、术后伤口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12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肝癌远期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癌后生存5年以上12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有关因素。结果肿瘤直径≤5锄(55.8%)、单结节(92.2%)、有完整包膜者(52.7%)等较多,肝硬化者(34.9%)和门脉癌栓(5.4%)均较少,手术完整切除者多(94.6%)。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