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复发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1824例脑卒中新发病例为研究对象,排除短暂性脑缺血(TIA)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调查影响复发的各种因素。随访时间分别为3、6个月和1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脑卒中复发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824例新发脑卒中,受访病例1651例(90.52%),失访病例173例(9.48%)。失访者和受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1年复发比例为15.26%。高血压史、TIA史、脑卒中家族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防治脑卒中复发应加强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TIA、血脂水平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辉  陈实丽 《中外医疗》2010,29(4):52-52,54
目的探讨脑卒中复发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799例脑卒中新发病例为研究人群,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调查影响复发的各种因素。结果受访病例为1626例,失访病例为173例,占9.48%。失访者和受访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1年复发比例为15.26%。高龄、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防治脑卒中复发应加强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史、脑卒中家族史的预防,并做好血脂水平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轻型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中,验证同时存在症状性大动脉狭窄和新发梗死病灶预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效能。方法 分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前瞻性入组的发病24h内的轻型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3分]或TIA 患者。患者均在发病后3天内完成磁共振检查(必须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主要终点事件为90天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症状性大动脉狭窄和出现急性新发梗死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2018年2月~2020年1月,连续性入组392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其中38例(9.7%)患者在90天内脑卒中复发。与非症状性大动脉狭窄且不伴新发梗死病灶的患者比较,同时存在症状性大动脉狭窄和新发梗死病灶患者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升高 (16.7% vs 1.8%, HR=8.70,95%CI:1.31~57.78)。结论 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中,同时存在症状性大动脉狭窄和新发梗死病灶与早期脑卒中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4.
吴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085-3087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528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2)和未复发组(n=41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复发组年龄高于未复发组,情绪波动阳性、经常熬夜、经常上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饮酒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TIA史的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体育锻炼是青年脑卒中的保护因素,情绪波动、经常熬夜、经常上网、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史、饮酒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是青年脑卒中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青年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除了加强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及戒酒措施外,积极加强运动锻炼,保持情绪稳定,调整心态,有利于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EsRs(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量表为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及小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标准,探讨该量表预测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为TIA及小卒中二级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10日-2013年12月30日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连续性TIA及小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于2013年12月30日完成随访工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复发率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ESRS评分衡量TIA及小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的准确度。结果截至随访结束,共有复发病例40例,复发导致死亡9例,复发中位数时间为9.1(1~23)个月。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11.9%和28.1%。应用ROC曲线的方法得出ESRS评分对TIA及小卒中复发风险均具有预测价值,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大,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小。结论ESRS评分对TIA及小卒中复发风险均具有预测价值,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大,ESRS评分〈3时复发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新发病例进行随访研究,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描述、LIFE-TABLE法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存活患者中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9.1%,因复发死亡32例.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本人信心、工作学习应激事件、不幸生活事件、亲友关心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对于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气囊扩张治疗的6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共扩张108次,首次扩张后全部患者吞咽困难缓解。随访从治疗后3个月开始,其中随访3个月63例(100%),6个月63例(100%),1年57例(90.5%)。3个月随访时28例(44.4%)显效,35例(55.6%)有效,无一例复发;6个月随访时26例(41.3%)显效,36例(57.1%)有效,1例(1.6%)复发;1年随访时有21例(36.8%)为显效,32例(56.1%)为有效,4例(7.0%)复发。复发患者行再次气囊扩张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缓解。扩张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胸痛,治疗后仍有胸痛者15例(22.1%),但均不剧烈,于1~7 d内缓解或消失,无发热、食管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贲门黏膜膜撕裂后可见少许渗血,未予处理后均自行止血。结论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82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175例),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5.3±2.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发TIA和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病率,分析综合治疗条件下代谢综合征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I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5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无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了更多再发TIA和脑梗死(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在TIA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预测TIA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DWI以及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否有助于TIA预后的风险判断。方法收集荣成市人民医院TIA发作入院患者343例。其中339例患者行DWI检查;所有的患者均行TIA发作后颈部大动脉超声检查,并跟踪随访3个月。分别在TIA发作后的第1周以及第3个月评估检查。结果DWI的阳性率是40%(136例),患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67例(20%),27例(8%)有房颤史。其中DWI检查阳性患者多伴随偏侧肢体障碍;TIA发病时间大于60min;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随访期间,5例(1.5%)患者在TIA后1周内有大中风发作。10例(2.9%)在3月内有一次大中风。9例TIA后卒中患者早期检查伴有DWI阳性发现。ABCD2评分及DWI的阳性发现与7d以及3个月内的卒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在3个月时,ABCD2评分〉4分,DWI的阳性表现、以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均为TIA发作后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房颤未证实与此有关。结论DWI、颈部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结合ABCD2评分可以提高TIA后卒中的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0.
张嵘  汪青松  黄海滨 《安徽医学》2015,36(10):1236-1238
目的:比较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传统药物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1例因颈动脉狭窄而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行支架植入术,并在围手术期予以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调脂、控制原发病等治疗;68例纳入药物治疗组进行对照,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 mg/ d、氯吡格雷片75 mg/ 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晚,3个月后改为单用拜阿司匹林片治疗。临床随访24个月。结果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中,2例(3.77%)患者术中出现颈动脉窦迷走反射,血压下降及心律减慢;1例(1.88%)患者因术后过早患肢活动出现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支架再狭窄。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血管痉挛,术后均无服用药物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随访24个月,支架植入术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脑卒中、新发脑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0、1.88%、1.88%、0;1例(1.88%)患者术前因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而未植入支架侧病变血管出现新发脑梗死。药物组对治疗药物均耐受,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倾向,随访期间出现TIA 8例(11.76%)、缺血性卒中5例(7.35%)、新发脑梗死4例(5.88%)。结论与单纯药物组治疗对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可靠,短期效果明显,能更好地预防颈动脉 TIA与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疾病复发风险自我感知已得到国外众多学者关注,但国内尚缺乏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相关研究。目的 分析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与客观复发风险的一致性及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0年5-8月在安阳市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5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复发担忧程度、残障程度、脑卒中客观复发风险、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等。结果 295例患者中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结果为低风险者144例(48.8%),中等风险者151例(51.2%),高等风险者0例;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为低危者152例(51.5%),中危者47例(15.9%),高危者45例(15.3%),不清楚者51例(17.3%);一致性分析结果为低估者69例(23.4%),准确者115例(39.0%),高估者60例(20.3%),无法判断者51例(17.3%)。不同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结果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一致性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结果与一致性分析结果呈负相关(rs=-0.49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质指数(BMI)、职业、合并症数量、复发担忧程度是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致性分析结果为低估的影响因素,而BMI、职业、主要照顾者、复发担忧程度是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致性分析结果为准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与客观复发风险的一致性分析结果准确率较低,且不同脑卒中客观复发风险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一致性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性别、BMI、职业、合并症数量、家庭人均月收入、复发担忧程度是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致性分析结果为低估的影响因素,而BMI、职业、主要照顾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复发担心程度是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致性分析结果为准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秦永福  王雪芝 《中外医疗》2011,30(2):140-14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噻氯匹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57例TIA患者,29例给予阿司匹林及噻氯匹定为治疗组,28例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3个月。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29例TIA发作在14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27例,有效率92.76%(27/29),无一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28例TIA发作完全控制16例,有效率57.14%(16/28),有8例发展为脑梗死。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噻氯匹定治疗TIA安全有效,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超声新技术及Ki67等指标研究与Graves病(GD)患者131I治疗后甲亢未愈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GD患者89例。随访结局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未愈或复发、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早发甲减)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失随访。131I治疗后1个月为随访开始,每位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1年。治疗前应用三维超声自动测量技术、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技术,获取患者甲状腺容积、腺体剪切波弹性值和滤泡上皮细胞Ki67表达情况。并纳入年龄、病程、用药史、131I治疗剂量、TRAb等因素。应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生甲亢未愈或复发的相关因素并计算其调整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95% CI)。结果 在89例GD患者中,出现甲亢未愈或复发的患者有27例,早发甲减患者有50例,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1例,失随访11例。竞争风险模型分析显示Ki67表达、131I治疗剂量及甲状腺容积与治疗后甲亢未愈或复发存在独立关联,其HR(95% CI)分别为0.36(0.15,0.86)、0.81(0.68,0.96)和1.11(1.07,1.15)。结论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Ki67表达阳性、131I治疗剂量及甲状腺容积与131I治疗后甲亢未愈或复发存在独立关联。超声新技术可以在评估GD患者131I治疗结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梦婷  李超  刘学  李鑫  刘瑞雪  何菲 《北京医学》2023,(9):758-762+767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术对老年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PFO合并偏头痛并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的老年患者64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无缺血性卒中,36例)和观察组(缺血性卒中,28例)。患者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头痛影响测评(headache impact test-6, HIT-6)评分、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64例患者中,随访期间4例失访(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总失访率6.25%,最终纳入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60~88岁,平均(65.2±4.7)岁,手术封堵成功率为100%。术后6个月两组完全封堵率为88.33%(53/60),其中11.67%(7/60)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分流。随访期间除1例出现新发房颤外,其余59例患者未发现封堵器脱落、移位、封堵器血栓、新发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影像学新发卒中。术后6个月两组HIT-6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  相似文献   

15.
张丽  王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159-160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67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用多元相关分析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初发组比较,复发组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TIA史、房颤史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房颤史、TIA史是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房颤史、TIA史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避免和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年5 月-2014 年3 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479 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包括复发率、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79 例,其中101 例(21.09%)复发,复发时间:1~6 个月41 例(40.59%),6~12 个 月48 例(47.52%),12 个月以上11 例(10.89%);复发次数:1 次54 例(53.47%),2 次39 例(38.61%),3 次及以上 8 例(7.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受累半规管、病程、复位次数、发作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 d、复位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病程、复位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临床护理,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降纤抗凝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127-127
目的观察降纤酶抗凝联合治疗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TIA)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其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IA发作相继减少直至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2年,未见TIA复发及发生脑梗死者。结论降纤酶抗凝联合治疗TIA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CI)14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有无进行性加重分为进展型脑梗死组(PCI)72例和非进展型脑梗死组(非PCI)69例,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CI进展的影响程度。结果 PCI组患者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IA史、FBG、TC、Fib、低Alb血症、发热和感染等因素与非P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IA史、FBG、低Alb血症、感染和发热是进展型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掌握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筛选的69例首发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对比.结果 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糖尿病、TIA 史是脑卒中复发的主要因素,且复发多为同类型及同侧复发.结论 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坚持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掌握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筛选的69例首发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对比.结果 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糖尿病、TIA史是脑卒中复发的主要因素,且复发多为同类型及同侧复发.结论 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坚持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