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术后使用抗血栓压力袜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对140例高龄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前开始使用抗血栓压力袜,术后联合使用间歇压力泵治疗,直至可自行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护理.术后(3~8)天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2,9%,对照组DVT发生率14.3%,P<0.05,两组高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开始应用抗血栓压力袜及间歇压力泵治疗,可有效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力袜预防危重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方法将16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使用压力袜预防DVT,对照组采用护理人员每2h为病人翻身、每4h按摩活动双下肢1次。对两组病人DVT发生率、疼痛、肿胀、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压力袜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压力袜能够有效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压力袜预防DVT病人安全、无副作用、舒适。  相似文献   

3.
谭守印  赵月霞 《当代医师》2013,(10):1363-1366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克赛)与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需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低分子肝素钠组,n=30)与B组(低分子肝素钙组,n=30)。A组按患者术后8h首次给药(体重≤50kg者用0.3ml,体重≥80kg者用0.6ml,介于二者之间用0.4m1),以后每隔24小时注射一次,治疗10d。B组患者于术后8h第一次给药0.4ml,皮下注射,以后每隔24小时注射一次(0.4m1),治疗10d。分别于术后1、4、10d查血常规,术后3、10d检查凝血常规,术后10d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并记录患者输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换敷料次数、术后各时间点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分子肝素钠组7例、低分子肝素钙组8例患者血红蛋白〈80∥L,予以同型红细胞悬液输入。两组术后皮下瘀斑、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VS20.0%、6.7%VS3.3%,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钙均可有效减少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易引起大出血事件,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妇科术后患者进行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治疗和护理,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按就诊顺序号,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要求的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实验组8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实施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和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DVT发生率为1.25%(1/80),对照组为11.25%(9/80),两组比较,χ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术后患者进行气压仪及低分子肝素钠的联合治疗和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患者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冰硝散外敷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83例病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治疗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患肢外敷冰硝散,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患肢外敷冰硝散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利伐沙班,两组均抗凝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DVT诊断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PT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3 d两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未有明显改变,PT值增加(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相比,也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PT值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0.36%,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7.98%,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预防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更有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老龄髋部骨折患者16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10 d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2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患者髋部骨折后早期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是必要的,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预防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梯度压力袜在预防颅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作用。方法将186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试验组除给予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外,于术后6h使用梯度压力袜;对照组只给予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均于术后第4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患者发生了下肢DVT,发生率为2.1%,对照组9例发生了下肢DVT,发生率为9.7%;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梯度压力袜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颅脑手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低分子肝素钠(LMWH组)与不用低分子肝素钠(N组)两种方法的临床资料,对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LMWH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略高于N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高于N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地减少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仅术后引流量略多,说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和梯度压力弹力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比两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下肢DVT发生率、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及术后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血清FIB、PLT、D-D水平低于对照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 d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高于对照组,术后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0.00%(0/50)]低于对照组[12.0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压力袜、低分子肝素钙多种措施联合应用于妇科术后患者,可提高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及凝血状态,减少下肢DVT发生,具有预防妇科术后下肢DVT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吊带(TVT)-T型手术与传统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复发率。方法收集39例接受TVT-T型手术(TVT-T组)及42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传统手术组)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盆底器官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TVT-T组未发生盆底器官膨出及SUI;传统手术组7例(16.67%)发生阴道壁膨出,6例(14.29%)发生SUI;两组盆底器官膨出及SUI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底TVT-T型手术能有效治疗盆底器官膨出,对SUI的疗效确切,手术后短时间内盆底器官膨出及SUI无明显复发。  相似文献   

12.
Compression garments for the lower limb were tested in two groups--general support garments and anti-embolism support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as examined. The method used was by the interposition of partly fluid-filled pressure sensors between garment and skin. A combination of roller bandage with shaped tubigrip (SBB--Seton) and Sigvaris stockings afforded effective pressure in the general support group but only the roller bandage plus pressure garment (Seton) did so in the anti-embolism group, both in the acute and prolonged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例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QⅢ和Ⅵ度)患者(研究组),与同期19例传统手术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POP-Q指示点分值等,利用法国杉山公司的PHNIX USB 8盆底功能诊断治疗仪对2组患者盆底功能进行生物电生理评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术后保留导尿时间、住院天数2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自身POP-Q指示点术前、术后测量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各指示点数值相比较,仅TV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肌电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肌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纠正子宫脱垂解剖恢复率高,更好地恢复盆底肌肉功能,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4.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到Ⅱa期)患者86例,新辅助化疗后45例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1例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6.0%,两组间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差异,两组手术效果相当,但腹腔镜组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Ⅰb2-Ⅱb期)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分、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PFIQ-7)评分及盆底器官脱垂/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的调查问卷(PISQ-12)评分]。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2组病人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O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Bb点(阴道前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C点(前穹隆或阴道残端距处女膜点)和Bp点(阴道后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POP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乌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盆腔手术病例,共608例,随机分为术前检测DD组(238例)和对照组(370例)。其中,术前检测DD组中DD浓度大于500 ng/m L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开始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2 500 U/d,共7 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75 mg/d;对照组术后未应用抗凝剂。两组均随访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检测组术后6个月无形成静脉血栓者,对照组术后有9例患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检测DD,可指导术后是否应用抗凝剂,从而有效预防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将子宫内膜移植于大鼠肠系膜间,术后1、3、5、7、14、21、28 d分别随机抽取8只大鼠开腹观察病灶生长情况,采用美国生殖学会粘连分级(AFS)分级、Haber粘连评分两种方法同时对盆腔粘连程度进行评分;同时采取各组病灶及周围粘连腹膜组织行HE染色;术后5、7、14、21、28 d组分别采取病灶周围粘连组织,对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两种粘连评分方法均显示造模后5 d已形成典型的盆腔粘连;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相比,造模5 d后各模型组大鼠盆腔粘连腹膜组织中t PA含量极度降低(P0.01),造模28 d后t PA含量有上升趋势,但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1)。结论采用自体移植法将子宫内膜移植于肠系膜间建立EMs盆腔粘连模型,造模术后5 d即为成熟模型,t PA与EMs盆腔粘连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盆腔疾病(卵巢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盆腔炎性疾病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其中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者50例作为预防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和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随访患者术后盆腔疾病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减少,E2水平降低,FSH和LH水平升高(P<0.01);但组间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和E2、FSH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卵巢恶性肿瘤和卵巢良性肿瘤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预防组(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确诊为输卵管癌,预防组有2例患者输卵管病理回报见不典型细胞。结论:切除子宫同时行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未见明显影响,且能够有效降低盆腔良、恶性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吴菲  罗军  阳丽 《湖南医学》2014,(10):1882-188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经腹全子宫切术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70例)。研究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询问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检测盆底肌肉电生理指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较研究组均明显偏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盆底肌肉肌力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肌电位值低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降低子宫切除术后SUI发生率,提高盆底肌肉肌力,是预防及治疗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玉萍  袁远霞 《海南医学》2011,22(10):57-59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在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两次剖宫产都在我院妇产科且初次手术为改良新式剖宫产且资料完整的395例病例,将初次手术关腹前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盆腹腔198例为观察组;未作冲洗的197例为对照组。对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粘连程度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11例,占5.6%,以轻度粘连为主。无严重盆腹腔粘连。对照组盆腹腔粘连37例,占18.8%;其中轻度粘连33例,占16.8%,重度粘连4例,占2.0%。观察组轻度、重度粘连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中关腹前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能减轻术后盆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