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 30 mg/24 h,31例),隐性糖尿病肾病组(IDN组,UAER30~300mg/24h,30例)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ODN组,UAER >300mg/24h,32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IL-18、IL-6、TNF-α水平.结果 SDM组、IDN组、ODN组患者血清IL-18、IL-6与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ODN组、IDN组高于SDM组,ODM组高于IDN组,其中ODN组最高(P<0.01).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UAER与IL-18、IL-6与TNF-α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6、0.707、0.758,P<0.0I).IL-18与IL-6、TNF-α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8、0.635,P<0.01).结论 IL-18、IL-6、TNF-α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IL-18、IL-6、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肾病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β2微蛋白(β2-MG)及炎症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12例老年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Scr)、HCY、β2-MG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CY、β2-MG、hs-CRP、IL-6及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这些指标与尿清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 HCY、β2-MG及炎症因子的检测对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无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60例进行血清 Hcy 检测,并比较各组 Hcy 水平;糖尿病肾病组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尿酸、24 h 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超敏 C 反应蛋白等指标,分析 Hcy 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 Hcy 水平为(24.08±5.09)mmol/L,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16.20±5.3)mmol/L 和正常对照组(6.85±3.07)mmol/L (P <0.0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 Hcy 水平与24 h 尿蛋白定量(r =0.541,P =0.003)和超敏 C 反应蛋白(r =0.698,P =0.001)存在相关。结论 大量蛋白尿引起营养不良和血管微炎症状态,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 Hcy 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与有关炎症因子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Ⅰ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Ⅱ组)、单纯性肥胖组(Ⅲ组)、健康对照组(Ⅳ组)各40例,(BMI>25kg/m2为肥胖,25kg/m2非肥胖).比较各组患者血浆visfatin与各项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T2DM非肥胖组与T2DM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浆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698,1.497);2.T2DM非肥胖组与T2DM肥胖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高于单纯性肥胖组与健康组(P<0.01,t=27.010,14.741,24.931,15.001); 3.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与腰臀比(WHR)、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LDL-C、炎症因子IL-6、TNF-α、WB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中HbAlc是影响内脂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R2=0.529,0.041).结论 T2DM患者Visfatin与炎症因子IL-6、TNF-α、WBC呈显著正相关,visfatin是机体自身平衡而分泌的一个对抗多种炎症因子的细胞因子,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能够预测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24 h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2例、隐性糖尿病肾病组60例、显性糖尿病肾病组64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NO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内皮素水平。结果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纯糖尿病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尿白蛋白以及血清IL-6、TNF-α、NO、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隐性糖尿病肾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与尿白蛋白、TNF-α、内皮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TNF-α与尿白蛋白、内皮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NO与IL-6、TNF-α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IL-6、TNF-α、NO、内皮素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判断预后和指导制订治疗方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9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21例).3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结果 (1)糖尿病各组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呈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Ⅱ-18水平与血清TNF-α、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sICAM-1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与DN的程度相关;血清II-18、TNF-α、sICAM-1在监测DN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和正常对照组55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DM组)51例、微量蛋白尿组(DN1组)45例和大量蛋白尿组(DN2组)39例。检测各组血清IL-6、TNF-a、hs-CRP和血糖(FPG)、糖化红蛋白(HbA1 c)及血脂水平,进行并相关分析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hs-CRP、IL-6、TNF-α、FPG、HbA1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各组之间的hs-CRP、IL-6、TNF-α、FPG、HbA1 c、ERUA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0.01);DN组(DN1+DN2)hs-CRP、IL-6、TNF-α分别与FPG、HbA1 c、ERUA呈正相关,hs-CRP与IL-6、TNF-α呈正相关。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血中的hs-CRP和IL-6、TNF-α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炎症因子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8月来本院行清宫术的妇女205例,其中稽留流产妇女72例为稽留组,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133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妇女的血浆Hcy、叶酸水平及绒毛组织的Toll样2型受体(TLR2)、Toll样4型受体(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血浆Hcy与叶酸、炎症因子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相关性。结果:稽留组妇女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叶酸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稽留组妇女绒毛组织中TNF?α、TLR2和TLR4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cy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TLR2和TLR4水平均呈正相关(r=0.86,P0.01;r=0.78,P0.05;r=0.75,P0.05);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5)。结论:与正常流产者比较,稽留流产妇女血浆Hcy水平升高,Hcy可引起炎症因子表达上调,所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稽留流产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法测定45例糖尿病无肾病组和39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浆NPY、Hcy的含量,并与55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无肾病组和伴有肾病组血浆中NPY和Hcy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尤以伴有肾病组为甚(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NPY和Hcy含量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收集64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63例伴并发症患者及66例健康体检合格者的血浆;血浆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酶免化学发光法测定Hcy的浓度,酶法测定CHOL及TG的浓度.[结果]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和伴并发症组血清hs-CRP、Hcy和CHOL及T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并发症组血清hs-CRP和Hcy又高于无并发病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hs-CRP与CHOL和TG呈正相关,Hcy与各指标无相关性.[结论]hs-CRP和Hcy在预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炎症反应可能是高Hcy促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探讨血清Hcy升高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根据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病、临床肾病、尿毒症期)及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分析160例老年人Hcy的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Hcy的水平增高,3组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尿病病人间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Hcy的水平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对高Hcy血症的干预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和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下肾损伤的意义.方法 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值,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组(n=58)、早期肾病组(n=68)和对照组(n=60),测定患者血清Hcy、CysC、hs-CRP和HbAlc水平并进行分析.将68例早期肾病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n=27)和血糖控制不良组(n=41),对Hcy、CysC和hs-CRP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肾病组患者Hcy、CysC和hs-CRP水平高于无肾病组和对照组(P<0.05),无肾病组患者Hcy、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三项指标水平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Hcy、qsC和hs-CRP水平,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美霞  谭焱 《现代医院》2007,7(10):27-2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尿白蛋白及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UAER值分为正常UAER组(UAER<30mg/d为A组)、早期DN组(30mg/d≤UAER<300mg/d为B组)、临床DN组(UAER≥300mg/d为C组),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Hcy、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A、B、C组糖尿病病人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不同UAER值糖尿病病人间的血浆Hcy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Hcy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2型DN患者高Hcy血症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并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控制尿微量白蛋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通过调节血Hcy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起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的患者300例,以及冠脉造影正常者60例,按照术中斑块形态分为Ⅰ型斑块组85例,Ⅱ型斑块组139例,Ⅲ型斑块组76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测定血清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Ⅱ型斑块组与对照组、Ⅰ型斑块组和Ⅲ型斑块组相比,Cys C、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ys C、hs-CRP、LDL-C是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759、1.453和1.708;在Ⅱ型斑块组中Cys C及hs-CRP呈正相关(r=0.635,P<0.01),而肌酐和hs-CR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中Cys C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ys—C和Hcy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单纯糖尿病患者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分为DM和DN两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Cys—C、Hcv、Scr、Urea、UMA水平。结果DN组Cys—C、Hcy、UMA指标均明显高于DM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肾功能I级和Ⅱ级DN患者Scr、Urea与DM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Ⅲ级和Ⅳ级DN患者Scr、Urea指标明显高于DM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肾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Cys—C、Hcy、UMA、Cys-C联合Hcv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Urea的异常检出率。肾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的Cys-C、Hcy、UMA、cys—c联合Hcy的异常检出率与Scr、Urea的异常检出率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Hcy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循环酶法检测9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cy浓度,并与5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Hcy浓度进行比较。其中90例糖尿病患者划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30例,糖尿病肾病组30例,糖尿病伴冠心病组30例。结果单纯性糖尿病组血清Hcy浓度:(12.13±3.23)μmol/L;糖尿病肾病组:(18.12±6.12)μmol/L;糖尿病伴冠心病组:(21.37±7.31)μmol/L。三组的血清Hcy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11±1.5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并发症组与单纯性糖尿病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cy浓度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技术在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确诊的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57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后利用循环酶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对两组血液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同时也对血清学指标尿素和肌酐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尿素和肌酐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9.5302、17.4914、44.8168、9.0717,P〈0.01);处于糖尿病肾病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含量呈递增性增加;处于糖尿病肾病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糖病肾病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199、9.8964、15.3487,P〈0.01;t=3.0382、7.6056、7.0711,P〈0.01)。结论:联合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检测结果能够为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63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0例;对照组64例。比较各组受检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52±4.78)μmol/L,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16.52±4.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素氮、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呈正相关(r=0.359、0.268、0.726、0.389、0.546,P<0.05);病例组的高半胱氨酸患病率84.62%高于对照组15.38%;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病率为66.67%,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血浆标本为T2DM组,以健康志愿者血浆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30例)及非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IL-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IL-18与Hcy、hsCRP的相关性用简单相关分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血浆IL-18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Hcy、hsCRP明显升高;大血管病变组血浆IL-18、Hcy、hsCRP与非大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Hcy、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与Hcy、年龄、hsCRP、FPG、2hPG呈正相关;T2DM组为整体,IL-18为因变量,Hcy、hsCRP等14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最后Hcy、FPG、hsCRP进入回归方程。结论IL-18、Hcy、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IL-18和Hcy、hsCRP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体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以2016年1至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正常儿100例(组Ⅲ)及巨大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母亲体质量指数(BMI),将巨大儿分为母亲肥胖的巨大儿(组Ⅰ)和母亲体重正常的巨大儿(组Ⅱ)各100例.新生儿生后脐带结扎前采集脐带血3mL离心,取出血清,酶联免疫法测TNF-α、IL-6和hs-CRP.结果 hs-CRP在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组Ⅰ与组Ⅲ)、7.17(组Ⅱ与组Ⅲ)、2.18(组Ⅰ与组Ⅱ),均P<0.05],且在正常新生儿、母亲体重正常巨大儿、母亲肥胖巨大儿三组间逐渐升高;TNF-α和IL-6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体重与hs-CRP呈正相关(r=0.409,P<0.05);出生体重与TNF-α和IL-6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巨大胎儿体内存在低度炎症反应,hs-CRP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