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为指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沈阳市2所高中和2所初中的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级,共1 267名学生。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孤独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孤独感存在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而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与子女孤独感呈正相关(P值均<0.01)。低孤独感组与高孤独感组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是影响中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因素。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是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高中生学业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解压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各一所.选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SSA)、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846名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等.结果 不同年级、学校类别、监护人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方式方面,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3.8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轻度50.35%,中度12.53%,重度0.95%.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学生学业压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SSA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结论 中学生学业压力受年级、照料人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业压力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家庭及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宁波市4个地区的初中、高中抽取中学生1 939名,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同时调查家庭一般状况、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7.23%;无抑郁组学生在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伙伴关系、父母和睦程度等均优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中无抑郁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高于有抑郁组,父母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因子低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伙伴关系差、父母陪伴时间少、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父亲惩罚及母亲拒绝否认高、针对问题的解决及积极合理解释得分低、忍耐高(P值均<0.01).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较明显.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及学生的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提供教育依据.方法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方便抽取的河南省农村地区11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因子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母亲严厉惩罚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与父亲严厉惩罚、父亲拒绝否认以及母亲严厉惩罚3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存在性别差异,而不存在年级差异.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受父母亲教养方式不同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379-382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对河南省安阳市5所监测学校共1 5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8.61%,其中轻度为31.67%,中度为6.23%,重度为0.71%.不同性别、学段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P值均<0.01),应对方式除社会支持外,其他各因子均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相关(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的幻想否认、发泄情绪、忍耐、积极合理化解释和父亲的惩罚严厉与母亲的拒绝、否认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安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状况,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457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男生和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的灵活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性别中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学生焦虑性别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焦虑问卷(STAI)、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拟调查表对40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生焦虑平均得分分别为(41.74±13.34),(41.15±12.20)分,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女生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37.3%)高于女生(33.8%).影响因素中,个性中的神经质以及父母亲负面教育方式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特质焦虑、精神质、神经质、父亲过度保护是共同影响因素.除特质焦虑外,父亲过度保护对女生影响较大,而对男生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母亲惩罚严厉.结论 不同性别学生焦虑状况发生率不同,并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儿童性别、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为帮助家长针对不同性别儿童找到更为理想的教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2015年4-10月,选取太原市6个城区和4个郊(县)区中的2 644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完成《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和《WHO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测试.结果 经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数字跨度总得分、数字跨度顺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70,3.207,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数字跨度顺序得分不同(F=4.682,P=0.031);儿童性别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数字跨度总得分(F=2.603,P=0.034)、数字跨度顺序得分(F=3.139,P=0.014)的影响均有交互作用.经分层方差分析,男童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数字跨度总得分(F=2.691,P=0.030)、数字跨度顺序得分(F=3.291,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童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数字跨度总得分(F=3.162,P=0.013)、数字跨度顺序得分(F=3.180,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女童数字跨度顺序得分高于男童(t=-2.590,P=0.010),男童习惯用手2次得分之和、非习惯用手2次得分之和高于女童(t值分别为4.204,7.572,P值均<0.01).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别除直接影响儿童神经行为外,两者对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还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中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黑龙江在校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学生的心身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黑龙江省3 975名中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进行相天因素分析.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8.2%,且不同年级、不同城市学生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和PSQI总分高于初中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PSQI总分在不同城市学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中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所在年级、父母足否经常吵架、足否经常与父母交流、受欺侮的经历、父母及自己对学习的满意度、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评健康状况等.结论 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区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1 62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区中小学生单亲比率为10.8%,和平区最高,为12.85%,七年级学生单亲比率最高,为12.79%;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低于父母为中专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65分)检出率为20%;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双亲学生(P<0.05);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单亲学生MHT的8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抽取的济南市某中学2 38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9%,男生高于女生(P<0.01),自制力差组高于自制力强组(P<0.01)。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成瘾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维度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值均<0.01)。成瘾总分与父母养育方式多个因子分及SCL-90各维度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有敌对、父亲拒绝否认、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母亲惩罚严厉(P值均<0.01)。结论网络成瘾初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问题。初中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GT)等对河北省沧州市城乡12~16岁初中生67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问题行为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P<0.05),父母教养方式许多因子与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倾向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初中生问题行为倾向受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尤其是母亲的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子女的问题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3.
潘芳芳  俞爱月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61-2762,2765
目的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比较成熟,概念明确,测量工具比较权威,对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大学生社会支持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三者相关性研究开展的非常少。结论可以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相关性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高一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一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况,探索父母养育方式的可能影响因素,为开展父母养育方式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人格诊断问卷第4版(PDQ-4)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北京市957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结果 母亲的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偏爱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父亲与母亲EMBU相同因子高度相关(T≥0.7);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养育方式相同因子可以合并为一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受父母关系、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家庭收入、居住地、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格偏离组的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得分高于对照组,父母的情感温暖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养育方式在大多数家庭是比较一致的,且母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青少年人格偏离与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胡馨 《现代预防医学》2018,(20):3723-3726
目的 了解郑州市流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睡眠质量状况,探索两者间存在的关系,为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流动人口较多地域的6所中学进行调查,共调查1 344名流动初中学生。调查问卷采用自编信息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进行。结果 郑州市流动初中学生的PSQI总均分为(5.67±3.77)分。睡眠存在问题的学生为28.13%。初三年级的PSQI总分最高,3个年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3.54, P<0.01)。随着年级的增高,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等方面得分呈现上升趋势。睡眠无问题组与睡眠存在问题组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3个维度的得分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3、6.38、-4.84、-7.23、5.89、-2.89,P值均<0.01)。结论 郑州市流动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睡眠质量存在相关系;父母对学生越关心,学生的睡眠质量越好,相反则越差。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席波  付茂笋  孙付胜 《中国校医》2006,20(2):126-128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济南市3所高校随机抽取95名贫困大学生和121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父母教养方式评问卷(EMBU)和一般情况问卷测试。结果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差异无显著意义,两者的父母教养方式部分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性别和户籍可预测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极应对方式。同时,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惩罚严厉可预测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结论父母科学的教养方式有利于贫困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使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356名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EMBU与SCL-90结合表,对某校356名医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男女生的父亲惩罚严厉及偏爱被试差异有显著性;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及母亲拒绝否认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情感温暖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性,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性.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良的教养方式可增加子女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为预防儿童忽视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市8所幼儿园1 148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哈尔滨市3~5岁城区儿童总忽视率为34.9%,总忽视度为33.7,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相比,总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与母亲在采用保护担忧、鼓励成就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父母教养方式中接受、鼓励独立、鼓励成就等与忽视各维度的忽视度呈显著负相关,拒绝与身体忽视度、情感忽视度等呈显著正相关,惩罚定向与医疗忽视度、安全忽视度呈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无忽视组家庭在接受、鼓励独立、惩罚定向、保护担忧及鼓励成就等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有忽视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较全国严重,并且儿童忽视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对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有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征,自责应对方式,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时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