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97例中晚期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约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抗CD3单抗、IFN-γ、IL-2等细胞因子,经过12~15 d细胞培养,诱导扩增CIK细胞,经严格质控检测合格后,分3次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毒副反应,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回输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改变.[结果]97例接受自体CIK细胞治疗患者中,CR+PR+MR为80例,总缓解率为82.47%.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毒副反应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K细胞经培养后细胞总数平均达到2-5×109,CD3、CD56 T效应细胞均获得大量增殖,经1~2个疗程细胞回输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4 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柴琴  安东建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69-2471
目的研究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34例晚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加入含有IFN-γ、IL-2、抗CD3单抗等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扩增后的CIK细胞总数在4.5~6×109之间,分三次回输给患者。检测患者回输前后瘤体变化,免疫学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改变,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毒副反应。结果 34例接受CIK治疗的患者中,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和NK细胞(CD16、CD56)均显著上升(P0.05),CD8+下降。有效率(CR+PR+MR)为79.4%。24例CEA升高者19例下降,8例CA125升高者6例下降,4例CA199升高者均下降。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毒副反应轻。结论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放化疗后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放化疗后肝癌患者进行异体CIK细胞治疗,同时选取32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的比较。比较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腹同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IK细胞治疗后,CD3+、CD4+T细胞百分牢上升,CD8+T细胞百分率下调,CD4+/CD8+比值上调,较放化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腹围明显缩小(P〈0.05);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异体CIK细胞治疗安全、可行,可提高放化疗后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放化疗结束后给予CIK回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QOL)评分、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显著上升(0.671±0.012比0.625±0.022、0.378±0.043比0.315±0.035、1.59±1.41比1.02±1.14和0.184±0.008比0.121±0.023,P< 0.05),CD8+显著下降(0.237±0.030比0.308±0.031,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QOL评分改善率为70.7%(2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13/40) (P=0.001).治疗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92.7%(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30).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85.0%(3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QOL,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 将6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先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然后给予CIK回输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分别由0.6374±0.0325、0.3217±0.0287、0.0102±0.0093及0.1224±0.0177上升至0.7125±0.0154、0.3921±0.0461、0.0178±0.0179及0.1855±0.0321,CD8+由0.3147±0.0307下降至0.2209±0.0257,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及CD16+ CD56+分别为0.6218±0.0040、0.3311±0.0278、0.3265±0.0257、0.0101±0.0108及0.1327±0.0298,与治疗前0.6325±0.0114、0.3347±0.0209、0.3316±0.0178、0.0101±0.0117及0.1479±0.03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治疗可以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微波消融(PMCT)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有完整病例资料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67例,随机分为PMCT组(n=32)和PMCT+CIK联合治疗组(n=35),对两组的疗效、肿瘤坏死程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MCT组与PMCT+CIK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甲胎蛋白(AFP)定量明显下降(下降>50%)率分别为40.6(13/32)和65.7%(23/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CT组的完全坏死率为15.6%(5/32),而联合治疗组的完全坏死率为4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 16+CD56+和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PMCT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CT联合早期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和机体免疫状态,为不能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途径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以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单一肿瘤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每组104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等。分析肿瘤患者HIV感染的途径分布及构成比。结果实验组外周血NK和CD4+细胞数量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偏低,CD8+数量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细胞数量百分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患者感染途径主要是临床输血和有偿供血,分别占41.35%和18.27%。结论通过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感染途径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易染途径、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采用静脉注射CIK细胞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并通过静脉注射CIK细胞方式总结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总结阐述CIK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患者38例,抽取患者的静脉血与细胞库中的血型进行配型,配型成功后对患者实施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治疗过程中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患者血液回输时、回输后炎症的发生情况,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护理的实施。结果本组38例患者接受CKI治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食欲、睡眠以及身体疲乏情况都得到有效果改善,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但经过相应处理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缓解。结论 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且CIK治疗方式实施方便,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得到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DC-CIK联合白细胞介素(IL)-2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DC-CIK联合IL-2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CD5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D16+CD56+及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1年复发率分别为93.3%(28/30)、6.7%(2/30),对照组分别为83.3%(25/30)、13.3%(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IL-2治疗可以提高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对胃肠道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2例胃癌和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病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24 h给予肠外营养支持7d.吲哚美辛组术后每24 h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CD3+、CD4+和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8天两组病人CD3+、CD4+、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NK细胞活性均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吲哚美辛栓组术后免疫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多  方艳秋  芦小单  谭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01-6003
目的:观察应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癌患者35例给予联合应用CIK细胞生物治疗6个疗程,其中11例患者TP(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CIK细胞生物治疗,15例患者醋酸甲地孕酮内分泌治疗联合CIK细胞生物治疗,9例患者单纯应用CIK细胞生物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比例、KPS评分等指标变化,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联合CIK细胞生物治疗后,CD3+T细胞无显著变化,CD4+辅助T细胞显著增加,CD4+/CD8+比值显著升高,部分患者CD3-/CD16+56+的NK细胞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平均KPS评分提高10分(P<0.05)。结论:CIK细胞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一般状态。  相似文献   

12.
刘陆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9-5060,506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后续康复治疗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讲授、个别讲解、健康教育手册、电话咨询等).结果 干预组病人的出血、尿潴留、疼痛、失眠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干预组病人健康行为改善、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测定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帮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对20例RSA患者和16例正常早孕妇女蜕膜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A组患者蜕膜中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蜕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导致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4.
金艳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67-5269
目的 探索对于卵巢癌肠道转移患者较为理想的癌株减灭术式.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某科就诊的47例卵巢癌肠道转移患者,机械抽样随机把其中30例分为转移肠段切除组,余者分为肿瘤局部切除组.结果 转移肠段切除患者5年生存期占40.0%,肿瘤局部切除患者5年生存期占11.8%,两组5年生存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肠段切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2±0.4)a]及总生存期[(3.9±1.1)a]比肿瘤局部切除组患者[(0.8±0.3)a]及[(3.3±1.7)a]显著长(P<0.05).残余病灶<2cm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1.2%)比残余病灶≥2cm患者的(57.1%)显著低(P<0.05),首次切除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0.0%)比两次或以上切除患者的(52.9%)显著低(P<0.0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提高卵巢癌肠道转移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癌株减灭术应尽量采取转移肠道切除术.同时如加强手术质量的控制,卵巢癌肠道转移的手术治疗也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 -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法 )测定 60例COPD病人 ,5 0例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病人和 40例正常对照组CD3 + ,CD4+ ,CD8+ ,CD19+ 及NK细胞的百分数 ,计算CD4+ /CD8+ 比值。结果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COPD组的CD3 + ,CD4+ ,CD4+ /CD8+ ,CD19+ 明显降低 ,而CD8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的NK细胞的百分数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COPD组NK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与COPD组的CD3 + ,CD4+ ,CD8+ 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NK ,CD19+ 有差异 (P <0 0 1)。结论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和COPD组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失调 ,临床上应不失时机的应用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脓毒症患者自诊断成立第1、3、5天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并与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19例生存,17例死亡.生存组和死亡组第1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2±3.26)%、(12.96±3.00)%比(16.97±3.66)%.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第3天CD4+CD25+s细胞/CD4+细胞比值分别为(24.47±4.62)%和(26.61±3.85)%.均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18.28±4.28)%,较第3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天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为(36.19±5.33)%,较第3天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天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生存组CD4+CD25+细胞/CD4+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持续上升提示出现免疫功能麻痹,伴随病死率的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临床评价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中免疫功能状态和预后的方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IK细胞联合胸腺肽α-1(日达仙)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5例消化系肿瘤患者均给予自体CIK细胞及日达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D分子及患者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降低,CD分子升高,除8例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日达仙治疗消化系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金宝灿  广跃乾  刘厚鹏  杜传琴  王琼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42-4043,4046
目的 观察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积极控制原发性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晶体液、胶体液或白蛋白等进行常规液体扩容循环与容量支持治疗,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观察组给予早期目标导向疗法治疗.结果 CVP、MAP、ScvO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h尿量观察组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ICU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死率观察组为15.00%,对照组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目标导向疗法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评分(SOFA),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