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校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研究对象,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甘肃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0.09%:良好的同学关系和经常体验来自学习上的乐趣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对自己的专业没兴趣、年龄小和年级低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低年级大学生加强网络科学使用知识的普及,改善教学方式增进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良好的同学关系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中的应用,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应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对某理工科大学一~三年级15名网络成瘾和16名非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访谈。结果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方便沟通交流;消极影响主要是危害身体健康。网络成瘾大学生认为网络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吸引力大;而非网络成瘾学生则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活空虚。大学生认为控制网络成瘾必须由学校、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结论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成人依恋、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和矫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1所民办大学一至四年级大学生中随机抽样调查1 100名,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筛选出100名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实验组,抽取性别、年级、专业均匹配的100名非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对照组.使用关系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网络成瘾组和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依恋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组大学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P值均<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56,P<0.01),依恋回避通过社会支持途径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106,P<0.01),依恋回避对社会支持有直接负向影响(β=-0.317,P<0.01),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334,P<0.01).结论 成人依恋对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影响,依恋回避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个体过度上网而导致社会、心理等方面明显损伤的行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人们更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也是人们娱乐、放松的主要方式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人们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益处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过度使用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网络成瘾”。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社会建设的高级人才。由于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往往容易产生网络成瘾,影响学业。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正日益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全文就武汉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成人依恋、同一性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关系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随机抽样调查珠海市4所大学一至四年级大学生2 161名,筛选网络成瘾大学生259名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学校、专业、年级和性别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259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网络成瘾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过去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社会支持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依恋焦虑、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F=49.51,P<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依恋焦虑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正向影响(β=0.35,P<0.01),并通过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β=0.05,P<0.01);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2,P<0.05),并通过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β=-0.17,P<0.01).社会总支持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5,P<0.01).结论 成人依恋和同一性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自我评价是网络成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现通过分析在高校学生中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的原因,提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了解石家庄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市9所大学的5 485名大学生进行了一般人口学特征、网络成瘾、生活事件和心理症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石家庄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2.84%,其中男生为18.85%,女生为7.58%;网络成瘾大学生生活事件6个因子得分远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4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422,38.277,28.423,13.479,P值均<0.01);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的9个因子得分网络成瘾大学生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生源地、家庭情况、每月生活费、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人际关系敏感、抑郁9个方面(P值均<0.01).结论 石家庄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网络成瘾大学生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各领域研究热点。网络成瘾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网络特征、个人因素、学校环境、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都存在影响。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研究文献,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从网络成瘾的概念、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等后面进行概括,重点从学校、家庭、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干预措施,并归纳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旨在获得更可靠的研究结论,希望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多方面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卢宁  霍中开  刘玎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248-1250
因自由支配时间过多,脱离家庭与学校的严格管束以及上网渠道的易获得性等特殊条件[1],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2].Moreno等[3]综合分析世界各地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在6%~35%之间(其他成人群体在1% ~ 18%之间).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与之相当[4-5].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业和人际状况,严重阻碍其社会适应发展,还会增加罹患其他病理心理疾病的风险[6].网络成瘾大学生亟需学校、社会以及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大学生焦虑、网络社会支持寻求、社交网络(SNS)成瘾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潜在关系和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缓解焦虑情绪和提高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焦虑子量表、网络社会支持寻求量表、社交网络成瘾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Smart PLS 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现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和网络成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白云学院39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于2 h占52.9%;大学生使用网络内容排行前3位的是聊天、查找资料、听音乐;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比例为4.1%,网络成瘾倾向比例占8.6%,而男生网络成瘾比例高于女生(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较为普遍,有网络成瘾或存在网络成瘾倾向者为数不少,建议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防治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II)、国际通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评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来对海南省2550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341名学生中有781名大学生为网络成瘾,有1560名大学生非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率为33.4%,男女间、不同学校间、不同年级间大学生网络成瘾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84,P0.01;H=21.165,P0.01;H=8.223,P=0.042),按睡眠质量分组,2组间网络成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77,P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有学校、性别、SCL-90量表总分、PSQI总分。结论海南省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学校、性别、SCL-90量表总分、PSQI总分。  相似文献   

13.
芜湖市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迅速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日益普及,很多使用网络的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淡漠、社会适应性较差、日常时间管理混乱、在学业急个人发展问题上存在障碍等问题.该文采用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基础上进行修订后的网络依赖行为测量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探讨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巍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2):286-289
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朝鲜族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延边大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4 246名朝鲜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网络成瘾情况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13.59%的朝鲜族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问题.其中男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18.08%)高于女生(7.59%)(x2=97.421,P<0.01);城市生源(16.69%)高于乡村(9.00%)(x2=51.56,P<0.01);不同学习成绩、每月生活支出、家庭情况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147.574,1 234.531,385.965,P值均<0.01).网络成瘾大学生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和健康适应等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279,38.411,36.383,3.415,21.205,P值均<0.01).网络成瘾朝鲜族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生源地等9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P值均<0.05).结论 朝鲜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东部沿海城市大学生一致,网瘾者生活事件和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干预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现状,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对3所院校2 010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在大学生中,男生上网率(95.94%)明显高于女生(79.93%)(P<0.01),大一年级学生上网率明显低于其他年级(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4.17%,男生(16.73%)明显高于女生(6.65%)(P<0.01)。家庭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和睦程度及每月零用钱与网络成瘾率有关(P<0.01)。网络成瘾者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全身颤抖、视力减退、眼红流泪、头晕头痛、轻生念头、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情绪亢奋、影响学业、人际关系和他人抱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对大学生的社会功能、身心健康已产生明显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的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 ,并伴有和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强迫性行为等.国外研究表明,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成瘾率在5%~10%,尤其以男性大学生居多 .美国一项针对本科生的研究发现,8.1%的人有网络成瘾倾向,其中男性成瘾率是女性的4倍 .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有时甚至还会危及他们的生命.本研究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秋凤  林伟 《中国校医》2006,20(3):243-245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寻求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1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645份(占90.85%)。其中男生281名、女生364名,平均年龄为(20.98±1.22)岁。使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UCLA孤独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性别、学科、上网条件的大学生在CIAS-R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AS-R得分与上网时间、压力、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的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网络成瘾量表得分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是压力总分、上网条件、支持总分、性别、自尊总分、抑郁总分。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程度是众多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及网络成瘾对抑郁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导致抑郁情况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选取兰州市8所高校一~四年级大学生1807名,应用上网行为调查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07%,网络成瘾倾向率为10.46%;男生网络成瘾率为13.50%,女生网络成瘾率为8.51%;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为14.86%,一年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最高(13.46%);农科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为16.98%;上网目的多为游戏的学生中抑郁检出率最高为53.48%;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及网络未成瘾的大学生的中重度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4.00%、38.10%和11.99%.结论 网络成瘾状况对兰州市大学生抑郁情况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与交流的重要载体正迅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与此同时,也给这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种。1网络成瘾的概念早在1986年,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将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障碍[1]。后来匹兹堡大学的Yang教授提出的问题性的网络使用及Hall等提出的网络行为成瘾/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则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远离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手机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医学与非医学专业1∶1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唐山市远离中心城市某高校2977名大学生,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手机网络分类量表、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和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对手机网络成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该群体手机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9.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二年级、月均总消费较高、经常心情郁闷、有孤独感、学习压力大、不重视发展业余爱好、较低的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远离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鼓励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