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含量变化及HGF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在发病24h和30d(急性期和恢复期),测定56例脑梗死患者HGF水平,同时选取4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HGF水平。观察并记录所有病例的病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H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恢复期的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组血清HGF水平与梗死灶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血清HGF水平越高。大、中病灶组血清HGF浓度明显高于小病灶组,P0.05。(3)脑梗死组血清HG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血清HGF水平越高。重、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血清HGF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缺损组,P0.05。结论(1)HGF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急性脑梗死患者HGF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有密切相关关系,说明HGF也许能反映卒中时脑组织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病程在72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NIHSS量表于入院当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依据评分将患者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组时测定空腹血液LP-PL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LP-PL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中型、重型3组脑梗死患者间血液LP-PLA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与血液LP-PLA2浓度呈正相关(r=0.48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LP-PLA2浓度明显升高,病情越严重,LP-PLA2水平越高,LP-PLA2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风险预测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分为轻型脑梗死组(40例)、中型脑梗死组(48例)、重型脑梗死组(40例),以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y、hs CRP及血浆FIB的水平.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Hcy、hs-CRP、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2)轻型脑梗死、中型脑梗死和重型脑梗死三组Hcy、hs-CRP及FIB比较,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Hcy、hs CRP及血浆FIB的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9、0.427、0.366,P均<0.05);(4)Hcy、hs-CRP、FIB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阳性率(89.8%)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Hcy、hs-CRP及血浆FIB的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干预治疗组,每组45例.计算两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ADMA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脂联素和ADM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脂联素和AD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ADMA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预治疗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ADMA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2±0.15)mg/L比(4.51±0.13)mg/L,(0.96±0.13)μmol/L比(1.08±0.15)μ mol/L] (P< 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59,P值均<0.05.患者治疗前ADMA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71,P值均<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地升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ADM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依据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一步分为低度神经缺损亚组、中度神经缺损亚组和高度神经缺损亚组,对比3个亚组患者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UA和hs-CRP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和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上应加强对高风险急性脑梗死人群UA和hs-CRP水平的检测,尽早干预治疗,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A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和7 d血清IL-1β、IL-6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在发病后1、3和7 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梗死灶体积越大,则血清IL-1β、IL-6水平越高,其增高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度组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中、轻度组(P<0.01),但中度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在骨肉瘤检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活检证实为骨肉瘤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检查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VEGF、Ang-2水平,并对比观察组肿瘤TNM不同分期、不同肿瘤直径及是否出现肺内转移患者VEGF、Ang-2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b期患者血清VEGF、Ang-2水平高于Ⅱa期,Ⅲ期患者血清VEGF、Ang-2水平高于Ⅱb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直径≥5 cm患者血清VEGF、Ang-2水平高于肿瘤直径5cm者,且出现肺内转移患者血清VEGF、Ang-2水平高于无肺内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Ang-2与骨肉瘤进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骨肉瘤预后评估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与脑卒中恢复期急性感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发病1年内并发急性感染的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卒中恢复期非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PA、CRP、血红蛋白(Hb)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47±4.30)分比(9.48±1.96)分、(30.16±17.61) mg/L比(11.26±3.7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水平低于对照组[(263.53±85.22) mg/L比(314.18±41.1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A水平呈负相关(r=-0.3675,P<0.05),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3107,P< 0.05).而PA水平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6253,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急性感染的患者,应动态监测其血清PA水平的变化,当发现血清PA水平降低时,排除营养摄入、支持不足,还应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并进行CRP水平检测,在治疗上也应兼顾营养支持与控制炎性反应并重的原则,以尽快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3例颅内感染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MMP-9水平,并与21例同期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43例颅内感染患者分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病脑)组24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12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7例.结果 结脑组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12±2.32)、(28.84±4.91)μg/L,化脑组分别为(8.68±2.32)、(32.60±6.94)μg/L,对照组分别为(3.20±1.62)、(9.96±3.45)μg/L,结脑组和化脑组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脑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结脑组和化脑组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组和化脑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和化脑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MMP-9水平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恢复期MMP-9水平显著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组、化脑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病脑组(P<0.05);化脑组与结脑组急性期和恢复期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CRP水平与病脑无明显关系,但在结脑和化脑急性期明显增高.MMP-9水平在三者颅内感染中均明显增高,特别是结脑和化脑患者增高更加明显,在恢复过程中逐渐下降.脑脊液和血清CRP、MMP-9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颅内感染的阶段、性质、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秦晓刚  邵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88-1289,1291
目的探讨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诊治的112例脑血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评价疗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结果治疗组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能够显著提高脑血栓的疗效,改善预后,降低预后不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陈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22-4323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尤瑞克林治疗组51例,常规治疗组51例.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观察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尤瑞克林治疗组有效率为86.28%,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李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41-2343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按急性脑梗死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观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自d7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两种脑神经保护剂在治疗急性脑缺血上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相比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李宜川  母传贤  沈永杰  孟凡良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04-3405,340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一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II型糖尿病患者102例;DR患者56例,其中PDR患者29例,NPDR患者27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46例;对照组4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VEGF和TNF-α水平;用微柱色谱法测定HbAlc;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测定。结果 NDR组和DR患者血清VEGF、TNF-α和HbAlc、T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42、21.56、12.27、10.56,P﹤0.01);DR患者血清VEGF、TNF-α和HbAlc、TC水平明显高于N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患者血清VEGF、TNF-α和HbAlc、TC水平明显高于NP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P﹤0.05);DR的严重程度与TNF-α、VEGF和HbAlc、TC显著相关(P﹤0.01),与TG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及TNF-α和VEGF均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IL-6、TNF-α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5例合并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房颤组)、52例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非房颤组)和3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改良Rankin量表评定90d后房颤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房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16.74±5.45、25.50±4.37)较非房颤组(11.29±3.26、20.65±5.26)、对照组(5.27±0.45、12.34±3.67)明显升高,P均〈0.01。预后良好房颤脑梗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14±3.79、20±2.33)较预后极差患者(18±4.73、29±2.65)明显低(P〈0.01,P〈0.05)。结论合并AF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可作为判断AF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转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吴守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97-339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对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出血性脑卒中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进行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卒中预后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出血性脑卒中组出现糖代谢异常者12例(38.71%),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41.86%(18/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平均血糖(10.4±1.4)mmol/L,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组(9.8±1.7)mmol/L,而且均高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值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组资料显示,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程度越重,血糖水平越高。③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随血糖水平升高而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随血糖水平升高而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应及时动态监测糖代谢指标变化,并积极处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军莉  许慧宁  代青湘  左小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502-5503,5508
目的 探讨MoCA量表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价,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中MCI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x2=5.61、18.18,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中MCI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x2=5.61、18.18,P均<0.05).年龄≥65岁、多发梗死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MoCA量表可操作性强、测试简便快捷、敏感度高,MoCA可以作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和筛查的良好工具,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程冉冉  李焰  李芬  贾力品 《职业与健康》2013,(21):2884-2885,288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丁苯酞组和试验组(联合用药组),各40例,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7及14d测定其血清中hs—CRP水平,并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均可降低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ACI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出血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应用共14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同依达拉奉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75,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6,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能否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预测指标。[方法]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前瞻性入选88例24 h内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浆BNP,将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入院时BNP值等级、梗死体积均有显著相关性(P值﹤0.001),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入院时血浆BNP水平[(884.75±330.07)pg/mL]显著高于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263.27±281.89)pg/mL],P<0.001。入院时血浆BNP水平≥366.40 pg/mL可作为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组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76.19%。[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其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