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客观评价近5年四川省各市州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疾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对四川省各市州疾控机构的人员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3项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泰尔指数分析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13软件。结果四川省各市州疾控机构人员总数五年间增长14.2%,但执业(助理)医师数量5年间减少0.5%,仅成都平原经济区增加4.4%;总体来看,基于人口的疾控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好于基于地理面积的配置公平性,且要关注偏远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公平性问题。结论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疾控人力资源发展。要不断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疾控人力资源;严格人员准入,明确各岗位特别是专业岗位的准入标准,限制非专业人员进入疾控机构;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员激励机制,全面提升疾控队伍绩效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2.
泰州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州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分析泰州地区2008年度在职人员年龄、学位/学历、职称和执业范围等数据.结果:2008年泰州地区疾控机构人员480人,其中地级市、县区各92人、388人;平均年龄分别为37.0±9.5岁、39.9±9.5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位/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66.3%、28.87%;高级和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19.57%、42.39%和7.99%、34.28%;卫生防病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29.35%、33.51%;五大卫生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17.39%、15.98%.结论:泰州地区地市级人员配置、职称结构、执业范围较合理.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总体学历偏低,高级职称人员偏少,工勤人员过多,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需加快现有人员的补充、更新和专业技术培训,以适应疾控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三门峡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新形势下当地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各项报表数据为基础,对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等基本信息进行普查,采用Excel表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疾控机构人员在编职工数量不足;本科以上学历等高层次人员欠缺;人员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公卫医师仅占28.67%,每万人口公卫医师数0.52人,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结论三门峡市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应加强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疾控人力资源配置,以便应对社会发展新形态对重大疾病的防治提出的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盐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建设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指导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之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度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性别比、年龄构成、学历构成、从事专业、专业职称等人力资源现状。结果调查发现,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员配置不足。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年龄构成均以35~44和45~55岁中青年为主。响水县、建湖县和大丰市疾控中心管理人员比例偏多,其他各县(市、区)和市疾控机构执业医师人员占半数以上。市级疾控机构职称构成以大学本科为主,县级机构依然以中低级职称为主。结论盐城地区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市级疾控机构人才培养有序发展,县级机构人才培养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才资源配置和队伍建设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以2014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中国疾控机构现有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013年有疾控机构3 516个,工作人员194 3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8 018人(占81.3%),管理人员15 261人(占7.9%),工勤人员21 092人(占10.8%);年龄结构以35~44岁为主,占33.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9.4%,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9.7%。结论中国目前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总体素质较低,配置不平衡,高层次人才缺乏,人员经费投入不足,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综合培养,全面提升疾控人才素质,改善和优化人才结构和配置,适应和满足国家及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四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岗位人力资源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对抽取的单位所有传染病监测人员全部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防保人员746人,传染病诊疗医生285人,检验人员166人。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有专业学历者分别占94.6%、97.8%、89.5%;县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的人员占42.7%,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卒土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诊疗医生中,临床医学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分别占88.8%和79.3%,检验人员中医学检验(或临床检验)和卫生检验专业分别占30.7%和30.1%,无专业学历人员占13.3%(22/166);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8.5%;其次为中级职称占39.9%;各类传染病监测人员具备执业证书者占81.2%,13.3%的人员无任何执业证书。结论4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学历、职称、专业构成不合理,部分人员没有学历、不具备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促进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4年中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统计描述,应用泰尔指数进行配置公平性分析。结果2010—2014年中国疾控机构人员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年均下降率分别为0.4%、0.7%、1.9%,在地区间和地区内均存在配置不公平现象;三类人员全国配置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036 4~0.041 3、0.035 8~0.043 0、0.040 5~0.051 2;而在西部地区其泰尔指数分别为0.035 9~0.052 7、0.043 5~0.059 7、0.055 4~0.078 4,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且其泰尔指数的贡献率最高,显示其公平性最差;从区域内泰尔指数变化来看,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及全国范围,执业(助理)医师配置的公平性最差;在中部地区,人员总数配置的公平性最差。结论在增加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数量的同时,注重地区内部和地区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最终实现全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南昌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服务。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各疾控机构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室填写相关信息,经汇总后用于数据分析。结果南昌市级及县(区)疾控机构在岗人员共计735人,人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1.4/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共计565人,占总体人员的76.9%;其中医学卫生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518人,占总体人员的70.5%。市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于县区级疾控机构(χ~2=17.4,P0.01);市级疾控机构本科及以上人员占68.8%,县(区)级本科及以上人员占41.3%,学历在两类机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P0.01);市级疾控机构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中高级职称人员(77.0%)较县区(51.8%)比例高,职称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1)。结论南昌市辖区内的疾控机构人员尚显不足,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员学历、职称等方面有待提高,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职称晋升制度,深化政府职称改革,争取进一步提高疾控机构的人力资源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4月,对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员共5 230人,全区每万人拥有疾控人数为2.18人。5 230人中,专业技术人员占78.34%;男性占43.25%,女性占56.75%;年龄以35~44、45~54岁为主,分别占35.97%、39.50%;工作年限以>20年为主,占61.9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42.9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4.28%。[结论]全区疾控体系人员素质与国家规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灾后雅安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掌握现有人员数量、人员结构、人员素质,为制定全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和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雅安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数据与资料、座谈会、部分深入访谈。结果从雅安市县两级疾控体系总体看,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编制402人,在编在岗人员3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8人,占87.15%;管理人员14人,占4.39%;工勤人员27人,占8.46%。市疾控中心处于年轻化阶段,25岁以下占27.69%;县级疾控机构"年轻化"与"老龄化"同时并存,出现严重断层。市疾控中心主要以大学本科为主,占总人数50.77%,县级疾控中心主要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分别占56.30%和31.89%,本科以上学历仅占7.87%。全市疾控机构人员职称比例为1︰3.7︰5.3,初级职称为主,占53%。特别市疾控中心初级职称占总人数59%,职称普遍偏低。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结论进一步增加雅安市疾控人员总量;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改善岗位配置;适当提高疾控人员待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省《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 ,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收集 2 0 0 3年 1~ 5月份的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 2 0 0 2年度消毒管理信息 ,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C单位疫情报告率为 1 0 0 % ,6 6 .6 7% (2 0 / 30 )的CDC能够对辖区内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87.2 9%的医疗机构建立了门诊日志 ;6 3.5 6 %的医疗机构有传染病登记簿 ;传染病漏报率为 8.85 % ;37.2 9%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医院感染控制组织 ,72 .4 6 %的医疗机构有日常消毒隔离制度 ,4 4 .92 %的有传染病隔离制度 ,2 0 0 2年度举办消毒技术培训 4 5 6次 ,全年培训 2 0 6 0 1人次 ,平均为 1 .0 3次 /人 /年 (2 0 6 0 / 2 0 0 91 )。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业务培训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全面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情况及其困难与需求,为疾控机构改革发展和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四川省省、市、县3级疾控机构,对其领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44家疾控机构共3435人,其中省级753人,市级平均99人,县级平均50人。每万人拥有省级疾控人员0.09人、市级疾控人员0.08~0.75人,县级疾控人员0.43~4人。2004年需要上级协助处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市级平均有2.3起,县级平均有1.87起。经费紧张和人才缺乏是疾控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突发事件处理和急性传染病控制,主要的需求是培训和学习。结论需大力加强对四川省疾控机构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马凯  张瑞 《中国校医》2020,34(4):286-288
目的对洛阳市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为洛阳市慢性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疾控系统)”网络问卷,对2017年洛阳市疾控系统的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洛阳市慢性病防控人员主要为大专学历、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医学专业,分别占比52.5%、27.9%;无职称、初级和中级职称分别占34.4%、36.1%、23%,副高及以上职称占6.5%。专职从事慢性病防控的人员占82%。以慢病防控为主要职责的科室占50.8%。结论对于目前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洛阳市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仍然不足。需要政府层面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其公平性,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人力资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信息系统》,人口学数据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描述不同级别(省、地市、县区)和不同地区(东部、中部、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工数、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和职称结构;分析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计算基尼系数。结果 东部地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岁以下年龄组所占比例为31.54%、有学位人员比例为39.13%,正高和副高比例为12.83%,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17 0,低于中部和西部。结论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好,其中东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素质较高,人力资源配置也更为均衡。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改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皖中公共卫生体系慢病防控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合理调整与建设慢病防控专业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月~6月于合肥和安庆两市普查辖区内所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依据行政区划分层抽样调查社区卫生机构(communityhealthserviceinstitutions,CHSI);并调查两类机构所有慢病防控人员。结果17家CDC慢病防控人员占人员总数4.2%,专兼职比为1:1.1,有外聘人员;其中67.6%为男性且67.6%为预防医学专业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4.7%。171家CHSI中72.5%设有慢病防控专管人员,防控人员占技术人员的39.3%,其中专职比例28.7%,女性占65.6%,89.6%出自于医护专业,大专、高中专及以下学历分别占44.7%和33.9%。两类机构慢病防控人员平均工作年限[P50(P25,P75,)]为2(1,4)年,45岁以下青壮年占81.7%,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占96.4%,慢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77.8%近5年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培训以本级为主且次数较少。结论皖中慢病防控人力资源发展滞后,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防治需求,应着力改善慢病防控队伍兼职多、培训少以及社区人员学历低和缺防保等现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赈灾工作部署及任务分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全省卫生防病系统和部分医疗单位等赴川救灾防病的应急保障工作。在保障工作中,及时组织协调了18个卫生防病小分队,共201名专业人员赴川救灾防病,为队员配置办公物资、个人生活物资及用于灾区开展卫生防病、监测所需的药械、仪器和设备,保证了灾区救灾防病工作的顺利开展。调查访谈显示救援队员对应急保障工作满意度较高。建议:强化应急保障常态管理,提高远程应对能力和现代化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对江苏省13所市级疾控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监测预警、现场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卫生应急保障、培训和宣传教育、信息通报和发布等7个方面。结果:各级疾控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基本做好应急技术预案和准备,应急处置体系初步形成,但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经过各级疾控机构的不懈努力;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的应急意识,加强现场处置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1年GDP总量,将全省18个省辖市划分为A、B、C 3个级别;以参加慢病培训550名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经济水平不同地区从业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培训、收入情况。结果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以中青年医务人员为主,其学历偏低,大专、中专学历比例较大,尚有部分无学历人员。职称结构以初级或无职称为主,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机会较多,且以省级以上培训为主。从业人员月收入较低,多处于1 000~2 000元之间。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加快人才引进;加快全科医师制度建设,提高社区医生技术水平;绩效与分配挂钩,提高从业人员收入。结论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以中青年医务人员为主,其学历、职称结构欠合理,收入较低;应从政策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健康教育资源现状,找出适合安庆市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全市CDC及其健康教育在职人员进行调查,并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结果全市共有10家CDC,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素质不高,人员培训次数少、时间短,设备简陋,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开展项目较少、形式单一。结论有必要加大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加强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培训,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仪器设备配置,加大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20.
Because public health is a continually evolving field, 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ampl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As a natural outgrowth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s Program, training courses of many typ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ublic health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the fiel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ree of the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 training program offerings: Evidence-Based Public Heal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for Practitioners, and Social Marketing. These courses illustrate the commitment of the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s Program to helping create a better trained public health workforce, thereby enhancing the likelihood of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