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334例,了解病史,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各项生化指标,按是否存在并发症进行分组,将合并并发症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与无并发症患者进行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外周血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有助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为微血管病变组10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196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正常组150例。对3组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比较。结果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进行FBG、HbA1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健康体检组进行FBG、HbA1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Ale升高,其发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5],能够及早的发现发生微血管病变的指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对45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41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患者分别检测HbAl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微血管病变组HbAlc、FBG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无微血管病变组HbAlc、FB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检测有助于判定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病变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无病变组)和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无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无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无病变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桂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6-1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糖尿病患者据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病变组48例和无病变组40例,并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病变组和无病变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对病情评估、监测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4,(6)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表明:DN是成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病因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流行病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约50%为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 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设为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设为无微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三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增高,患者的微血管病变风险相对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值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尽早发现微血管病变的相关临床指征。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7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6例)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分析它们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70-7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28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参考组,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HbA1c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内,微血管病变患者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准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判定病变进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9,(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70例患者中包含微血管病变患者和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5例作为参照对象。对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检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A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对比证实为P <0.05;B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高于参照组,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A组和B组相比较,A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B组,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 <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主要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而有效的判定患者微血管发生病变,为之后的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此方法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11.
王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78-79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与58例糖尿病未出现微血管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FBG、HbA1c水平相较参考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能够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观察,有助于对疾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更好预防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观察A组,选取50例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B组,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明显较观察B组及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病变的观察B组与对照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9,(32)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及相关生化指标差异。结果通过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以上指标分析后发现,与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在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仅在糖化血红蛋白一项上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项上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应密切关注患者这两项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7,(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160例,并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糖尿病肾病组(B组),每组患者80例,另外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结果 B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与C组相比,A组的CRP和HbA1c水平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会使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CRP的表达水平和HbA1c的表达水平可以提早发现并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孕妇275例,根据OGTT试验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102例,糖耐量受损组72例,正常对照组101例。空腹取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层血清分别做HbA1c和CRP测定。结果三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比较,G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三组间空腹血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809.1,P〈0.01)。三组孕妇的HbA1c比较,G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且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96.1,P〈0.01)。三组孕妇的CRP比较,G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且三组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315.0,P〈0.01)。CRP与空腹血糖、HbA1c间呈正相关(CRP与空腹血糖r=0.15,P〈0.05,CRP与Hb1c=0.59,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三组,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A组)50例,2型糖尿病组(B组)50例,健康对照组(C组)50例,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等指标。结果 hs-CRP水平:B组显著高于C组,A组显著高于B组。A组:(5.63±2.36)mg/L>B组(2.71±1.73)mg/L>C组(0.76±0.43)mg/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s-CRP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呈正相关(r=0.313,P<0.01)。结论 hs-CRP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慢性肾脏损害患者急性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酐(Scr)变化特点。方法测定47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MAU<30mg/24h)、4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30mg/24h≤MAU≤300mg/24h)、4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MAU>300mg/24h)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s-CRP和Scr的水平,并分析两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随着肾脏疾病的加重,患者的血清hs-CRP和Scr水平均逐渐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s-CRP和Sc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损害判定及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C肽(C-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临床检测血糖结果超过临界值最高值的50例疑似糖尿病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检查结果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bA1c、GSP、C-P水平。以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金标准,比较HbA1c、GSP、C-P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例组HbA1c、GSP水平高于对照组,C-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GSP、C-P单项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GSP、C-P联合检测保证了诊疗的准确性,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监测与指导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63例、单纯型DR组(SDR组)64例、增殖型DR组(PDR组)45例。结果 SDR组和PDR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与T2DM患者DR相关,hs-CRP可能参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