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炼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38-139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50例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合并症、羊水情况、孕妇体重,术后咳嗽、切口缝合等情况与脂肪液化的相关性。结果 50例产妇术前合并基础疾病36.00%、体质量指数(24.98±0.89)kg/m2、再次剖宫产14.00%、羊水污染24%、术后咳嗽16.00%、切口缝合不当38.00高于同期按照1:1选择的无切口脂肪液化剖宫产手术产妇的12.00%、(23.87±0.76)kg/m2、4.00%、6.00%、4.00%、10.00%(P<0.05)。结论脂肪液化相关因素复杂,应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从围手术期、手术操作等多方面采取相应的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储勇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42-543
目的探讨引起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妇产科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宫40例,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切口正常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比较发生脂肪液化及切口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40例脂肪液化组合并其他疾病30.00%、体质量指数(24.12±0.78)kg/m2、缝合技术欠佳27.50%、手术电刀应用85.00%、手术切口暴露时间(98.89±13.78)min高于切口正常组的12.50%、(22.52±0.76)kg/m2、7.50%、57.50%、(81.56±12.34)min,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两组年龄(44.12±12.9)岁VS(43.04±10.34)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引起妇产科切口脂肪液化因素复杂,应通过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剖宫产合并切口感染的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体重、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急诊时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平均(24.23±0.52)kg/m2、夏季手术75.00%(30/40)、阴道检查次数(2.45±0.34)次、手术时间(1.45±0.23)h,急诊分娩25.00%(10/40)均高于对照组的(23.08±0.37)kg/m2、夏季手术47.50%、阴道检查次数(1.23±0.23)次、手术时间(1.12±0.16)h,急诊分娩5.00%(2/40)P<0.05),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切口长度(11.34±1.23)cmVS(11.78±1.23)cm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伤口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提高手术技巧、做好保健工作防止体质量指数过高、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夏季加强管理、避免急诊剖宫产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姚慧妤  陶萍  冯小凤  谢丹丹 《安徽医药》2020,41(9):1055-1057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切口脂肪液化危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1 13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液化,分为切口脂肪液化组(81例)与切口无液化组(1 054例)。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危险的列线图。结果 切口脂肪液化组糖尿病(43.21%)、术前贫血(59.26%)、腹部手术史(67.90%)、急诊手术(14.81%)、手术时长≥2 h (23.46%)的产妇比例均高于切口无液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前贫血、腹部手术史及急诊手术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危险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1。结论 糖尿病、术前贫血、腹部手术及急诊手术是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利用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有助于术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制订临床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2):332-334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孕妇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孕妇为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孕妇为切口未感染患者,分析两组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妊娠合并症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和术中、术后失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孕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和术中、术后失血量大等因素有关,其中胎膜早破、手术时间>1 h、肥胖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具有密切关系;应给予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措施防治,以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择46例剖宫产合并切口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6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对象,观察两组对象在血红蛋白水平、年龄大小、阴检及肛查次数、体质量指数高低、切口长度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切口感染组体质量指数(25.11±1.50)kg/m2、阴检及肛查(2.78±0.34)次、手术时间(89.67±11.34)min高于切口未感染组的(24.05±1.13)kg/m2、(1.03±0.33)次、(70.18±12.59)min;血红蛋白水平(97.65±10.67)g/L低于切口未感染组的(109.78±12.04)g/L(P<0.05),为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剖宫产手术中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构成复杂,应针对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防止剖宫产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1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愈合不良(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例、裂开)发生率、影响因素、治疗及结果。结果切口愈合良好4090例,为97.15%;愈合不良129例,2.85%,分别为脂肪液化80例、切口感染36例、裂开4例。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瘢痕子宫、试产时间长、急症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抗生素、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失血量多。治疗后均预期愈合,全部患者无瘘道。结论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涉及多方面因素,应做好孕期保健,保持体质量指数合理范围,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患;进入产程减少不必要阴道检查、导尿和肛查;避免延长产程;预防性使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手术医师业务素质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需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中药敷贴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321例产妇,其中2例退出,其余分为A组及B组,A组158例,对A组采用中药敷贴治疗,B组161例,术后24 h常规换药,每日1次,比较两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与B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30±7.4)h及(148±8.2)h(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A组与B组分别(7.9±1.5)分及(8.4±1.7)分(P<0.05)。A组与B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2.52%(4/159)和5.59%(9/161)(P>0.05)。结论对剖宫产孕妇腹部切口术后可根据患者意愿给予中药敷贴治疗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岑巩县妇幼保健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剖宫产切口感染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切口感染患者均有体温升高,术后5~9d腹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有脓性分泌物溢出;9例切口部分裂开。患者体质量指数(28.3±1.2)kg/m2、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糖尿病等)6例、手术时间(1.2±0.3)h、非主刀医师缝合9例,急症手术5例,阴检肛查次数(2.2±0.3)次。拆除皮内缝合线拆除皮下缝线,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待创面新鲜后行2次缝合。最短10d愈合,最长愈合时间l8d,平均l4d,无瘘道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均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涉及多方面因素,通过治疗基础疾病、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导尿和肛查、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提高手术技术水平、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2):415-416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不同时间给药对产妇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剖宫产产妇174例,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87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A组产妇用药时间为术前0.5 h或结扎脐带后或术后24 h内给药,B组产妇用药时间为术后大于24 h给药,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平均体温和术后1周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值。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感染率以及脂肪液化与伤口裂开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体温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产妇术后1周内的WBC值正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产妇的WBC值>10×109/L比例、平均WBC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术前0.5 h和术后24 h内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优于术后大于24 h给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1960例剖宫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腹壁切口脂肪化率为3.4%,与肥胖、缝合技术、孕妇合并贫血、低蛋白症、妊高症、糖尿病,前次剖宫产、术后咳嗽、羊水污染、其他(如各种机械刺激、粗暴操作、拉钩压榨,止血不彻底,缝线选择)等有关,而与剖宫产时机、孕妇年龄、职业、孕产史、孕周、胎儿大小无关。结论术前治疗合并症,术中操作轻柔、止血、缝合仔细,缝合脂肪层前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两次剖宫产间隔≥3年,术后镇咳。可大大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清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68-169
目的比较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单纯剖宫产差异,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剖宫产术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80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单纯剖宫产160例产妇为对照对象,比较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子宫肌瘤剔除组剖宫产时间(70.12±13.45)min长于单纯剖宫产组的(55.78±9.67)min(P<0.05),子宫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169.23±39.45)mL、切口感染发生率1.25%(1/80)、术后住院平均(6.12±1.23)d、产褥病率2.50%(2/80)与单纯剖宫产组的(172.12±41.23)mL、1.88%(3/160)、(5.78±1.07)d、3.13%(5/16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田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00-101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单纯行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评价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0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9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观察组对位于子宫上段前后壁的肌瘤采用腹壁正中纵形切口,其他部位的肌瘤采用腹壁横切口实施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73.70±13.42)min长于对照组(53.65±10.23)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23.40±50.12)mL、术后排气恢复(30.30±7.04)h、术后住院(5.43±1.04)d、产褥病率3.33%与对照组的(214.60±48.34)mL(、31.02±6.95)h(、5.27±1.03)d、2.2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有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产妇的年龄、生产方式(顺产或剖宫产)是否对产后妇女的康复有所影响。方法对801名产后42d的产褥期妇女采用MES-01S20运动功能分析仪进行体成分的检测。使用一定的体成分标准,将801名产妇分为康复与未康复2组,再从分娩方式及年龄上加以分析。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29±4)岁,身高(159±5)cm,体质量(57±8)kg。康复组的产妇为659人,平均年龄为29.0岁,其中剖宫产人数占51.4%(339/659),顺产人数占48.6%(320/659)。未康复组的产妇为142人,其平均年龄为30.3岁,其中剖宫产人数占66.9%(95/142),顺产人数占33.1%(47/142)。结论深圳市产褥期妇女在康复过程中,各项体成分显示,自然分娩的产妇比剖宫产的产妇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产妇年龄的越大,恢复得就越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宣传、指导广大妇女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并为不同年龄及不同生产方式的产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饮食方案及安全有效的肌肉功能训练计划,帮助产后妇女形体恢复值得妇女保健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甲硝唑冲洗盆腔及切口,并随机将2002年6月-2006年5月未使用甲硝唑冲洗盆腔及切口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作对照组,观察2组切口脂肪液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用甲硝唑冲洗盆腔及切口各层可显著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且经济、简便、有效,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围生期结局的临床观察(附16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妊娠与围生期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乐都县人民医院分娩的高龄孕产妇1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随机抽取同期在乐都县人民医院分娩,年龄<35岁的320例孕产妇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合并妊娠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前置胎盘21例高于对照组的5、4、14例(P<0.05);观察组剖宫产108例高于对照组144例(P<0.05);高龄组和非高龄组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分别为(9.18±6.43)、(8.89±5.68)h,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23例高于对照组的18例;新生儿体质量(3.14±0.25)kg,低于对照组的(3.69±0.32)kg(P<0.05);新生儿窒息6例高于对照组的2例;新生儿畸形无差异(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增多,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新生儿窒息多,属高危妊娠,应做好孕期监护,综合评估决定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妇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40例妇科手术无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年龄、急诊手术、备皮时间、手术季节、手术时间、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53.23±18.85)岁、体质量指数(24.31±2.23)kg/m2、合并基础疾病55.00%、实施急诊手术30.00%、备皮至手术时间平均(18.67±4.23)h、夏季手术147.50%、住院时间(15.23±3.45)d、手术时间(3.45±1.23)h均高于对照组的(47.23±15.45)岁、(22.42±1.85)kg/m2、20.00%、10.00%、(10.56±3.12)h、25.00%、(12.45±2.07)d、(1.63±0.78)h,是引起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妇科手术切口感染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在妇科手术前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切口感染风险评估,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进食小米粥和无糖藕粉对促进排气时间有无差异,以便更好的进行剖宫产术后的饮食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10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组,分为进食小米粥组50例,进食无糖藕粉组50例。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手术后入病房去枕平卧6h,给予心电监护。6h后采取相应的舒适卧位并可进食少量小米粥和无糖藕粉,24h后鼓励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排气时间。结果进食小米粥组排气时间为(42.7±11.5)h,进食无糖藕粉组排气时间为(45.1±13.8)h,二者对促进肛门排气的时间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进食小米粥和无糖藕粉对促进排气的作用无显著差别,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二者进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刮宫产手术腹壁切口处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患者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剖宫产孕妇进行腹壁伤口缝合时皮下脂肪层放置硅胶引流管引流。置引流管100例为研究组,与同期同条件不放置引流管者100例为对照组,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产妇年龄、营养状况、无严重内外科合并征等均为双盲,并对两组情况作出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伤口出现红肿硬结、脂肪液化、裂开、感染情况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 05)。手术时问和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对有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产妇,在缝合腹壁切口时可预防性放置皮下引流管,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入住本院剖宫产发生将切口愈合不良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与观察组匹配的术后切口良好产妇作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差异。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10%,分别为切口感染24例、切口脂肪液化6例、切口裂开2例。影响愈合不良的内部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疤痕子宫、胎膜早破;外部因素为产程中阴道检查肛查次数多、产程长、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非主刀缝合。结论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高,涉及多方面因素,应在围手术期采用综合关措施: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保持BMI达到合理范围内,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患;晚期避免胎膜早破;进入产程减少不必要检查,避免延长产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