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传统皮外缝合术应用于自然分娩孕产妇的效果,分析前种缝合术的应用优势。方法 将在本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149例均行会阴侧切术产妇作为本次观察主体,其中75例行皮内缝合设为观察组,其余74例行传统皮外缝合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不及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百分比分别为1.33%与10.81%,观察组明显不及对照组高(P〈0.05);两组切口愈合甲等百分比分别为97.33%与86.49%,观察组效果明显更具优势(P〈0.05)。结论 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从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美观性等方面均较传统皮外缝合术更具优势,且该缝合术并发感染机率低,更利于术后母体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传统会阴缝合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会阴侧切手术产妇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会阴缝合术,观察组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缝合耗时、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切口缝合耗时、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5.51±1.12)min、(5.51±1.62)d比对照组(23.78±2.12)min、(7.57±2.89)d短,P <0.05。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3%;对照组7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21%,P <0.05。干预前生活质量相似,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会阴缝合术,可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降低感染率,缩短缝合和愈合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会阴侧切缝合技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0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口分别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和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P〈0.05)。结论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具有术后切口反应轻,产妇痛苦小,不需拆线,住院疗程短,且伤口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例会阴侧切产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用胶原蛋白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侧切口;对照组采用2-0肠线及1号丝线皮外缝合法。结果观察组在减轻会阴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伤口美观无痕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具有伤口疼痛轻、愈合快、外观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44-2645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0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口分别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和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P<0.05).结论: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具有术后切口反应轻,产妇痛苦小,不需拆线,住院疗程短.且伤口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例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在22~34岁。其中观察组病人100例,对照组病人100例。对照组行传统缝合技术;观察组选择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行皮内缝合术。观察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硬结、切口愈合、缝合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疼痛率、切口裂开率显著下降。结论 选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提高了手术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外缝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孕产妇80例作为内缝合组,同期行会阴侧切皮外缝合孕产妇80例作为外缝合组,均采取细心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内缝合组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外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缝合组伤口愈合甲级率100.00%,外缝合组甲级率100.00%,两组孕产妇伤口愈合甲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明显优于外缝合,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保证较低的切口感染率和较快的切口恢复时间,减轻产妇痛苦。  相似文献   

8.
喻芬 《北方药学》2014,(3):145-145,106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会阴侧切产妇120例中,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侧切,阴部神经阻滞,2-0铬制肠线。观察组60例用2个0铬制肠线行阴道黏膜连续锁边缝合、会阴肌层间断缝合、用2-0可吸收肠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60例采用1号丝线间断外缝皮肤层。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侧切口较平整,住院天数少,不用拆线,效果好,减轻了产妇伤口的疼痛。结论: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能减少产妇疼痛,增加伤口愈合率,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且外形美观,住院时间短,从而减轻了产妇痛苦,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9.
孟娟 《哈尔滨医药》2012,(5):371-371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后伤口两种缝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会阴侧切伤口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缝合时间缝合出血时间、术后疼痛和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产妇切口愈合平均缝合时间、缝合出血时间、术后疼痛及住院天数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产科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应用,可使产妇伤口愈合快,术后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无需拆线,利于提高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对产妇伤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然分娩行会阴左侧切开缝合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产妇行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观察组患者行改良会阴侧切内皮缝合术。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后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及会阴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的间断性分层缝合术相比,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可显著提高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缩短了哺乳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极大的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会阴缝合法在临床上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95例自然分娩行会阴切开缝合产妇进行随机分组,198例为改良组,197例为对照组。改良组采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术。对观察改良组和对照组的产妇的切口愈合状况,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的情况做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情况上要优于对照组,在疼痛时间和住院天数上都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采用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可以减少产妇在术后的切口反应,降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不当拆线。实施护理之后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中不同侧切角度及缝合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实施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8例)与对照组(142例):观察组行30°会阴切开,切口内可吸收缝合线皮内连续缝合方法;对照组行45°会阴切开,采用传统皮外缝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切口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分别为94.94%(150/158)、83.09%(118/1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30°会阴侧切内可吸收缝合线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用于手术缝合中,与传统45°会阴切开皮外缝合方法比较,其切口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较轻,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胡献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50-50,52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本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产科收治的120例自然分娩会阴切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正切术)60例和观察组(采用侧切术)60例,观察两组切口疼痛情况、愈合情况及产后远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疼痛、愈合情况及产后远期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愈合率高,愈合后的切口瘢痕小、改善了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董启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526-1527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l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肿胀、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伤口的肿胀和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会阴缝合术更符合解剖和生理结构的特征,能够减少产妇侧切的疼痛,加快术后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不同缝合方法愈合情况。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会阴侧切产妇为研究对象,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间断缝合,观察组给予连续缝合。对比两组产妇缝合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给予连续缝合,促使了产妇术后康复,减轻了疼痛感,且外形美观,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连续缝合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经阴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286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 286例会阴侧切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一例感染。结论正确的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技术,及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会阴切口的愈合,减轻产妇的不适和痛苦,保障产妇身心健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芹 《淮海医药》2012,30(2):152-15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全层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全层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术后无须拆线。对照组阴道黏膜连续缝合,肌层及皮下组织用间断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术后4~5 d拆线。比较2组产妇缝合时间,会阴切口疼痛情况,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切口硬结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2组在缝合时间,产后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切口愈合良好,硬结少,无疤痕,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可吸收线应用于会阴切口缝合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初产妇250例。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常规缝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线头反应、疼痛程度、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并皮内缝合皮肤不拆线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泵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8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根据产妇对分娩镇痛的要求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泵,对照组采用局部会阴浸润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侧切时及缝合时的疼痛分级,水肿发生情况及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侧切时及缝合时的疼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6、2.729,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水肿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 h,两组会阴切口均为Ⅱ/甲愈合。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泵应用于会阴侧切及产后会阴缝合术中,不仅能够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还能降低会阴侧切及切口缝合的疼痛,术后会阴局部出现水肿较少,切口愈合好,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阮玲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187-188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传统缝合组和皮内缝合组,对组间术后线结反应、伤口愈合、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缝合组与皮内缝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皮内逢合法对提早产妇下床活动、提高母乳喂养及分娩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