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慢性荨麻疹主要过敏原的种类,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SM-3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对5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组与食入组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在582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中,有523例的血清总IgE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9.86%;吸入组变应原中粉尘螨33.68%(196例),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花粉26.29%(153例);食入组变应原中海鲜28.01%(163例)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鸡蛋22.68%(132例)。结论:粉尘螨、海鲜等是诱发深圳地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过敏原,对患者的预防和脱敏治疗应主要针对这几种过敏原展开。  相似文献   

2.
5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入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对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5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皮内试验进行变应原检测.结果:吸入组中螨、屋尘、野苋菜花、秋季花粉、蟑螂、蜜蜂、蚕蛹等均有较高的阳性率,食物组中虾、尤墨鱼、蟹、芝蔴、冬菇、芝麻、黄豆亦有较高的阳性率.结论:变应原检测可使慢性荨麻疹患者明确过敏原,并为临床脱敏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主要过敏原的种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结果562例慢性荨麻疹中,过敏原总IgE阳性反应者495例(88.07)%,有326例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呈阳性(58.02%);户尘螨(41.sO,to)、蟑螂(25.98%)、苋(18.51%)为主要过敏原。结论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关系密切,找出致病因素对预防和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敏筛过敏原检测分析。结果 204例慢性荨麻疹中有116例血清特异性过敏原呈阳性(56.9%);吸入性过敏原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屋尘(33.8%)、户尘螨(30.4%)为主要过敏原;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24.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为32.9%。结论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关系密切,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德州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定量测定德州地区2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总lgE抗体及20种血清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阳性者达64.08%;阳性病例中吸入组阳性率的前2位是粉尘螨、屋尘螨;食物组中对鸡蛋过敏者最多。结论 该地区过敏原分布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筛查过敏原对该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市慢性荨麻疹与主要过敏原的相关性,为有效预防慢性荨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39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点刺皮试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5例患者对户尘螨过敏103例(26.07%),粉尘螨101例(25.57%),阳性率列16种过敏原的1、2位。结论户尘螨和粉尘螨对我市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他过敏原也不容忽视,有针对性的回避可诱发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是预防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黄菲  刘钊  鞠双双  韩江姗  冯波 《皮肤病与性病》2021,43(2):236-237,251
目的 了解德州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定量测定德州地区2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总lgE抗体及20种血清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地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阳性者达64.08%;阳性病例中吸入组阳性率的前2位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 IgE抗体检测。结果:20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59.9%(1228例),吸入组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礸2=254.06,P<0.01)。吸入组中以屋尘螨/粉尘螨(14.9%)阳性率最高,食入组中以蟹、虾(均为4.8%)阳性率最高。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和屋尘多见,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入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对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534例慢性荨麻疹患皮内试验进行变应原检测。结果:吸入组中螨、野苋菜花、秋季花粉、蟑螂、蜜蜂、冬季花粉等有较高的阳性率,食物组中有虾、蟹、冬菇、尤墨鱼、草菇、芝麻、咸水鱼有较高的阳性率。结论:变应原检测可使慢性荨麻疹患明确过敏原,并为临床脱敏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慢性湿疹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探讨预防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沿海地区1145例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的主要致敏原分别为牛奶(54.61%)、鸡蛋(52.34%)和鸡蛋(60.04%)、粉尘螨(58.97%)。东港市本地父母辈和子女辈的过敏原皮肤反应强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辈为内地居民,而子女辈出生于东港市的二代之间对鱼虾蟹贝等海产品皮肤反应强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习国内几个代表地区的过敏原检测情况,发现与本研究结果有相同趋势。结论沿海地区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的过敏原中鱼虾等海产品呈低敏感性,提示早期接触过敏原对预防过敏反应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荨麻疹     
20090151赣州地区6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20090152四种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不同时间一剂量效果对比分析;20090153咪唑斯汀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  相似文献   

12.
荨麻疹     
20120159 2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检测分析/张英(上海奉贤区奉城镇塘外卫生院),项燕//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13 ~114分析显示,116例(56.9%)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吸人性过敏原明显高于食人性,其中屋尘、户尘螨为主要过敏原;1种过敏原阳性率24.0%,2种或2种以上阳性者32.9%.认为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关系密切,寻找过敏原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在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的作用。 方法 对 7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进行特异性IgE检测。 结果 吸入性血清过敏原阳性率为 70 .2 7% ,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狗牙根、黑麦、梯牧草、六月禾、户尘螨、粉尘螨等 ;食入性血清过敏原阳性率为 64 .94% ,最常见者为牛奶、花生、大豆、蟹、虾等。大部分患者对 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结论 IVT法适用于慢性荨麻疹病因的筛查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61例慢性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大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不明,我们对6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过敏原皮试检测,现将临床资料和皮试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明确的原因.1既往的过敏原检测方法灵敏度不高,患者需忍受痛苦(体内实验),或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较多(体外实验),且检测种类比较局限,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上个体差异等因素,容易导致检测的准确率不高.生物共振仪为荨麻疹患者无痛苦找到过敏原提供了可能.笔者应用该仪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内皮肤试验及体外特异性IgE检测在过敏原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皮内试验法及体外定性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4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两种不同方法均显示慢性荨麻疹吸入组过敏原以螨虫、屋尘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海鱼、虾蟹贝类为主,两者存在一定的相符性。但皮内试验各种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体外定性的酶联免疫分析法(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但两者各有优缺点,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普宁市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点刺针和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包括10种吸入性变应原、17种食入性过敏原、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组胺阳性对照组)对3 1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3 1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总阳性率69.53%,其中吸入物阳性数2 134例,食入物阳性数1 894例。吸入物过敏原中,蟑螂阳性率最高,共2 100例,占66.65%;粉尘螨居第二位,共2 066例,占65.57%;第三位为屋尘螨,共1 372例,占43.54%。食入物过敏原中,金枪鱼阳性率最高,共1 793例,占56.90%;红辣椒居第二位,共903例,占28.66%。结论:本观察组3 1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吸入性过敏原以蟑螂、粉尘螨、屋尘螨多见;食入性过敏原以金枪鱼、红辣椒为主。找出病因,对临床治疗该病有较好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对赣南地区577例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与40名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荨麻疹患者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门诊。荨麻疹诊断符合文献[1]的标准。对入选患者均询问完整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作持续时间、伴发症状、饮食或服药情况、居住或工作环境变化、花粉或化学物质接触情况),进行详细的  相似文献   

19.
青岛地区882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882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总IgE水平.结果882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春季花粉(450/882)为最高;食物组过敏原以大豆花生(421/882)为最高;血清IgE以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为最高,阳性率分别为65.38%、64.55%、43.90%.结论酶免疫分析法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帮助医师确认过敏体质,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荨麻疹     
20062605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及两种氯雷他定的疗效比较/杨雪源(中国医科院),李安生,高建明…∥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53~55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322例荨麻疹患者进行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和分析,应用2种氯雷他定片治疗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并进行疗效对比和随访观察,以了解322例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比较2种氯雷他定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疗效。结果示322例患者中有159例至少对1项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49·4%。平均阳性过敏原(1·36±1·70)项;78例患者血清特异性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