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临床特征,探讨疑似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考虑胆囊隆起性病变并行胆囊切除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疑似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手术适应证.结果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内多发隆起样病变且最大者直径<10 mm定义为疑似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所选取的68例患者中,56例术前诊断为疑似胆囊胆固醇性息肉,6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固醇性息肉,其中术前诊断为疑似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患者中有54例病理诊断为胆固醇性息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4%(54/56).结论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病变多多发,直径多<10 mm,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的轻微胀痛不适.对于疑似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患者若直径>10 mm,伴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并有腹部症状体征,存在恶性变可能,或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可予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胆囊息肉样病变而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121例患者中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在体检中发现者6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111例,占91.7%;胆囊增生性息肉8例,占6.6%;胆囊腺瘤性息肉2例,占1.7%。提示,胆囊息肉样病变多为良性非肿瘤性,采用过度手术治疗并无必要,应谨慎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 B超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 ( PL G)的手术治疗病例日益增多 ,术后病检多数为胆囊胆固醇息肉。而胆囊胆固醇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疗效如何 ,临床上存在着分歧 [1,2 ] 。为此 ,我们随访了 2 7例胆囊胆固醇息肉行胆囊切除的患者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989~ 1998年我们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胆固醇息肉 76例 ,资料完整 ,获随访 2 7例 ,其中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69岁 ,35~ 50岁占 2 / 3,大于60岁 3例 ,随访时间 6月~ 7年。本组病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提示胆囊多发息肉 ,直径 2~ 7mm,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  相似文献   

4.
王素玲 《吉林医学》2015,(6):1140-1141
目的:分析B超对胆囊内隆起型病变的鉴别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胆囊内隆起型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理发现胆固醇性息肉49例,炎性息肉3例,腺瘤15例,腺瘤伴增生活跃6例,腺癌7例,伴结石、胆囊炎57例,诊断的符合率为86.3%。结论:B超可以对胆囊内隆起型病变进行可靠的诊断,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不同病理学类型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由超声诊断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胆固醇性息肉占28例(70%),炎性息肉3例(7.5%),胆囊腺肌症1例(2.5%),胆囊腺瘤7例(17.5%),早期胆囊癌1例(2.5%),与病理诊断比较,其中2例误诊,1例术前诊断为胆囊腺瘤,术后病理诊断为炎性息肉,1例术前诊断为胆囊腺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泥团,其余均相符。结论: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回声、大小、血供,能否移动等情况,可初步判断其性质,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及随访观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玲  王萍* 《中国病案》2012,(9):76-7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通过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评价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胆固醇性息肉58例,炎性息肉4例,腺瘤样增生2例,单纯性腺瘤3例,乳头状腺瘤4例,胆囊腺肌性增生2例,粘膜息肉样变3例,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癌变4例。在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合并慢性胆囊炎64例,合并胆囊结石29例。术后胆囊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5%。结论应用超声图像分析息肉大小、数目、蒂及基底宽窄、增长速度、局部胆囊壁改变及血流等情况,诊断及鉴别诊断灵敏而准确,并且方便对病人的动态观察及随访,对胆囊癌前病变及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病理与超声特点,为此病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结果胆固醇息肉占75.3%,炎性息肉占13.6%,腺肌病占1.8%,腺瘤占7.7%,腺癌占1.5%。其中胆固醇性息肉多为多发,腺瘤性息肉多为单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性息肉、腺瘤及腺癌病灶直径两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胆固醇息肉占多数,对多发性胆固醇性息肉无临床症状者可建议不手术;对单发腺瘤或炎性息肉患者建议手术;疑有恶性肿瘤者建议及时手术。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此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靳炳贤 《当代医学》2009,15(24):63-63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人的损伤、提高手术阳性率,对胆固醇性息肉及腺瘤样息肉的鉴别,减少胆固醇息肉的手术。方法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一般超声、内镜超声、动态增强等检查。结果80例病例中,胆固醇样息肉54例,占6750%;手术45例,占5625%;术后仍有症状者6例,占手术数的1333%。结论为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阳性率,强调术前诊断的正确性,避免对不必手术的胆囊病变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太云翔  田茂金 《海南医学》2011,22(11):81-82
目的明确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方法对76例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的恶变趋势与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囊良性息肉样病64例。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息肉所占比例最高为82.8%,倾向于多发,恶变可能性低;腺瘤样息肉占14%,倾向于单发,恶变趋势较高;炎性息肉和腺肌瘤所占比例较小。结论 B超是诊断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的最有效方法。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单发、直径大于1cm或合并胆结石者,应行手术治疗。对腺瘤样息肉手术应取积极态度,对胆固醇息肉手术应取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1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 43例中2例因术中冷冻病理结果为腺瘤性息肉,改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余均经胆道镜一次性切除息肉61枚,息肉直径6~13 mm,其中单发息肉26例,多发息肉15例,术后病理回报胆固醇性息肉32例,炎性息肉9例,术后无胆瘘及伤口感染,住院4~8d,术后定期超声检查。术后随访40例(93%),随访时间1~3年,均恢复良好,且无息肉复发。失访3例。结论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技术安全可靠,创伤小,保留了胆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0例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胆囊息肉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胆囊息肉患者占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病例的5%,术前彩超诊断率为95%,其中合并胆囊结石率25%,合并胆囊炎40%;病理类型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多,占73.3%。腺瘤恶变率为13.6%。结论:腺瘤性息肉易恶变,尤其是合并胆囊结石的息肉,诊断检查首选彩超。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息肉样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部分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病例被发现.为探讨其诊断及治疗原则,现总结我院1995~199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97-98,161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囊壁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50例使用仪器PHILIPSHD11XE,GELOGIQ7、探头频率3.5MHz进行胆囊检查。结果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增生性病变35例(胆固醇性息肉30例,炎性息肉5例),腺瘤10例,腺肌瘤3例,胆囊癌2例;术前超声对病变性质诊断的符合率为86.0%。各种病变部位、大小、数目、内部结构与囊壁的关系不同。结论应用超声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准确率较高,方法简单可靠,无创伤性,对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应作为胆囊疾病的首选影像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王忠平  叶采蓁 《浙江医学》1997,19(2):112-112
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分类以胆固醇性息肉、腺瘤和腺肌瘤为主。我院近年来采用胆囊镜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均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收入院。B超检查胆囊多发性息肉20例,单发性息肉10例,息肉大小2~12mm,其中2例有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提示有充盈缺损者20例,但胆囊收缩浓缩功能均良好。病理诊断:胆固醇性息肉22例,腺瘤6例,炎性息肉2例。 2.治疗方法与结果:术前准备与胆囊切除相同。B超检查确定胆囊底部距腹壁最近处,硬麻后作一小孔进腹。在胆囊底部无血管区作小口置入胆囊镜,观察腔内粘膜和息肉情况。并用活检钳摘除息肉送病检。退出胆囊镜后,胆囊内置入改良18F“T”管以备抗生素冲洗(亦可直接一期缝合不置引流)。麻醉前使用抗生素1次以预防感染。术后当日下床活动,无需注射止痛剂,常规胆囊冲洗3日,经胆囊逆行造影证实无异后拔管。住院5~8天,平均1周。30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分别随访1~3年,无一例息肉复发,亦无临床体征,1例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术后有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5.
胆囊息肉样病变2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 ( GPL)的诊断和手术指征。方法 :根据 GPL的影像学诊断 ;对 2 5例 GPL的病理类型、直径、数目、年龄和性别等方面与手术指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依靠临床表现及 B超获得初步诊断 ;1 9例胆固醇息肉患者 1 5例手术治愈 ,4例处于观察阶段 ;腺瘤、腺肌瘤均获手术治愈 ;1例胆囊癌行胆囊切除术后存活 1年。结论 :诊断 GPL主要手段为 B超 ;胆固醇息肉的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与恶性病变有关的病理类型以及病变单发、直径大于 1 .0 cm、年龄 60岁以上者为绝对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简称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追踪分析100例疑似胆囊结石症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比对。结果100例患者中,与术后诊断相符的85例;误诊14例,其中6例为胆固醇结晶,8例为胆囊沉积物;1例为萎缩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受大网膜遮盖而漏诊。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胆囊息肉样病变252例临床诊治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手术切除和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2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占同期胆囊切除的9.3%,其中胆固醇性息肉142例(56.3%),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104例(41.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6例(2.4%);合并胆囊炎或胆囊结石182例(72.2%),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1.2%)。结论①胆囊息肉样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②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合并胆囊炎或胆囊结石;③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合并急性胰腺炎;④胆囊腺瘤有癌变倾向;⑤胆固醇性息肉手术治疗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手术指征。方法:对B型超声诊断、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26例PL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与临床病理类型无关(2χ=0.108,P=0.742),而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及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中患者年龄≥50岁、息肉直径≥10mm、单发息肉的比例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P<0.01)。结论:年龄≥50岁、有明显胆囊炎症状、直径≥10mm、单发息肉、息肉基底宽或无蒂、胆囊壁厚度不均、近期增长明显增快等是PLG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与胆囊胆固醇息肉有无相关性,对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发病因素和好发人群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2—2009年200例乙肝胆囊息肉与非乙肝胆囊息肉住院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乙肝胆囊息肉病人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生率为86%,非乙肝胆囊息肉病人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生率为57%,乙肝胆囊息肉病人与非乙肝胆囊息肉病人胆固醇息肉发生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x^2=20.636,P〈0.05),并有一定的相关性(r=0.321)。结论乙型肝炎与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形成存在一定相关性,乙肝人群较非乙肝人群易于发生胆囊胆固醇息肉,乙型肝炎可能为胆囊胆固醇息肉一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样病变的诊治原则。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183例手术切除胆囊隆起样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均行术前B超或彩超检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胆囊良性病变172例,胆囊恶性病变11例。结论B超或彩超提示的胆囊隆起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对于有症状者、年龄〉60岁、胆囊隆起样病变直径〉10mm以及合并结石的单发、广基、快速增长的息肉应行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者,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