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六经病的实质是六经的“开、阖、枢”功能失常,导致营卫失调造成的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六经病反映了外感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邪正相争的虚实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论病邪传化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六经传化、脏腑传化、卫气营血传化、三焦传化。现就四种传化形式的各自特征及规律探讨如下。 1 六经传化 即病邪随六经经脉传注变化,是《伤寒论》论外感病主要传化形式,也是六经辨证论治的基础。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一经包括手足两经,共为十二经脉。此“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网络表里内外,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六经病营卫实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六经病的实质是六经的“开、阖、枢”功能失常,导致营卫失调造成的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六经病反映了外感疾病由浅入深化由表及里、雅正相争的虚实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六经病预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著《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揭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思维程序。后世医家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代有发挥,使六经辨证体系日趋完善,然而对六经病预后转归鲜有论述。兹就《伤寒论》六经病有关预后转归内容阐述如下。1 太阳病预后转归太阳主表,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受邪,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便会发生以发热、恶寒、头痛、脉浮为特征的太阳病。太阳为六经之藩篱,故太阳病误治失治,可内传其他五经,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故太阳病每多内传少阴,有道是“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如桂枝甘草汤证、炙甘草汤证、干姜附子…  相似文献   

5.
痹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营卫气血失调和脏腑功能紊乱是痹病发病的内在基础,六淫外感是外在的致病因素,从外感六淫之邪、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虚报对痹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六病”与《黄帝内经》“六经”具有本质区别,六经是循行于体表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等作用。六病指的是仲景在阴阳辨证基础上根据人体态势来划分的三阴病、三阳病;六病是无形的、功能性的,反映患者气的整体态势,包含人体代表寒热的阴阳属性,以及升降出入的气机态势。十二正经等经络系统客观存在,而六病的态势是无法肉眼捕捉的,需要通过有形的症状去征察背后气的态势和病机实质,最后在治法上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性,遵循一定原则,顺人体向愈之势而为,调动人体气机,使失常的状态恢复常态。十二经均可有六病,反之,六病均可出现十二经经络循行路线或所联属脏腑的病变。六病对表、中、里三部受邪的部位亦尤为重视,而六病的失常部位可以出现在经络循行线及络属的脏腑。只要明白六经、六病的实际含义并结合仲景条文的内容,均可对仲景条文中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含义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7.
治络病当明营卫之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脉具有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气血津液,灌注脏腑组织等功能。络病的发生多以络脉阻滞以及相应的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而营卫功能失常是其基本的病理五一节,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06-1408
针对六经实质和六经辨证地位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结论:六经是表里之部位的假称;六经是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六经是特定的脏腑证候群;六经辨证来自四大经典之一;六经辨证集理法方药于一身;六经辨证是外感病的诊疗规律;六经辨证能统百病。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八纲是辨证基础,脏腑是辨证核心,其它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而六经堪称辨证经典。  相似文献   

9.
络脉有别络、络脉、浮络和孙络之分 ,气血阴阳之别。不同级别的络脉相互联系 ,纵横交错 ,呈树枝状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 ,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络脉为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渗化气血的场所 ,具有满溢灌注和双向流动的功能特性。络病病因复杂 ,外感六淫、疫疠之邪 ,内伤饮食、情志 ,跌扑损伤皆能导致络脉损伤。络病有病气病血之分 ,但无论是“新病入络” ,还是“久病入络” ,都只是络脉在不同层次的病理改变 ,络脉瘀滞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 ,邪客络脉 ,营卫功能失常是其基本的病理环节 ,络脉失养 ,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 ,痰瘀凝结是络病的基本演变过程。络病病情缠绵 ,虚实并见 ,且多瘀 ,故其治当宿邪缓攻、通补兼施 ,随其所得、分部处之。临床用药多取类比象、以藤治络 ,辛香宣透、引经通络 ,虫类走窜、剔邪搜络 ,血肉有情、填补络道  相似文献   

10.
彭子益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六经是六气所化;六经是由脏腑、经络、气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身的表是六经之表,统属荣卫,为十二经络经气的统称;人身的里是六经之里,各分脏腑;人身的半表半里是六经之半表半里,为少阳经。荣卫是六经公共之表气;脏腑是六经各个之里气;少阳经在表里、脏腑之间。外感诸病,起于表,起于荣卫,表病不解,然后传入里,传入此脏或此腑,或传入少阳经;内伤诸病,起于里,起于某一脏腑或经络,然后影响其他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1.
络病的基本概念与病理特点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络脉有别络,络脉,浮络和孙络之分,气血阴阳之别,不同级别的络脉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呈树枝状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络脉为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渗化气血的场所,具有满溢灌注和双向流动的功能特性,络病病因复杂,外感六淫,疫疠之邪,内伤饮食,情志,跌扑损伤皆能导致络脉损伤,络病有病气病血之分。但无论是“新病入络”,还是“久病入络”,都只是络脉在不同层次的病理改变,络脉瘀滞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邪客络脉,营卫功能失骨是其基本的病理环节,络脉失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瘀凝结是络病的基本演变过程,络病病情缠绵,虚实并见,且多瘀,故其治当宿邪缓攻,通补兼施,随其所得,分部处之,临床用药多取类比象,比藤治络,辛香宣透,引经通络,虫类走窜,剔邪搜络,血肉有情,填补络道。  相似文献   

12.
太阴病太阴病分表里两证,表证为里虚梜表,亦即太阴与太阳同病,里证之中又有纯虚和夹实的不同,必须细辨。表证伤寒论六经以三阳主表,属邪实当攻,三阴主里,属正虚宜补。但三阳也有里证,三阴也有表证,因为六经的经脉浅在于体表,而其与经脉相连贯的脏腑则深居于体里,六经都有病在经脉或脏腑的区别,所以各有其表证和里证。  相似文献   

13.
张晓梅  姜良铎  肖培新 《中医杂志》2018,(24):2151-2154
三焦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津液的通道,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即存在有形无形之争论。随着现代医学对肠系膜、胸腹膜及淋巴系统间质组织等认识的加深,认为三焦系统贯穿上下,调节营卫之气和水液的升降出入,是上下兼表里的枢纽,也是脏腑病变通过三焦传变转移、多脏同病脏腑同病的枢纽。提出可通过疏利三焦治疗多脏同病、脏腑同病,如多脏器衰竭、免疫疾病等。  相似文献   

14.
恶寒,即患者自觉怕冷、欲近火热、欲加衣被的一种症状。《伤寒论》中多次论及此症,但由于其病机不同,所伴症状有别,其治亦迥异。《伤寒论》六经病证皆有恶寒,但深究其病症病机均有所不同。一、太阳病之恶寒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篱。营主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卫则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营卫调和,邪无所凑,则无病。如寒邪侵袭、寒邪郁遏卫阳,正气奋起抗邪于表,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且恶寒愈重发热愈高。若营卫不和,其人腠理疏松、感受风寒,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则可见恶风、发热。“恶风”即“恶寒”之互词。  相似文献   

15.
中医美容自我保健疗法,以调节脏腑功能为核心。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才能抵御外邪,同时配合按摩及饮食疗法,以达到美容内外结合、表里相关、气血调和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二、病理变化脏腑表里“内外调和,邪不能害”。与此相反者,则为脏腑表里气化不通,津血循环不畅的病理状态。所以然者,主要原因是体内正虚,或气、血、津液循行受阻,造成卫气外而不抗,营气内而不守,中气内而不防的状态。外在六淫之邪,疫疠之气得以内乘,或七情之变,饮食劳逸所伤,或误药而致脏腑表里相关功能受到破坏,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发生病变。由于发生部位不同,病理反应亦异。故病于肺者,则肺气逆而不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壅塞,肺气有余,宣发肃降失职,导致大肠传道功  相似文献   

17.
伤寒部分     
何谓太阳病?太阳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太阳”二字最早见于《周易》。太,大之极也。阳,鲜明之意。《素问·热论》称太阳为巨阳。人体的面积以肤表为最大,所以肤表之阳称太阳。从生理部位而言,太阳主一身之表,统理皮肤、营卫、太阳经输,内连膀胱。其主要功能具有卫外的作用,为人体天然的一道防护屏障。凡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受邪,并承担起抗卸外邪的职责,故古人很早就把太阳比做“六经之藩篱”。太阳病即病邪在表,邪正相争在表,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其性质属阳、属表。太阳居六经之首,位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六经病欲解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经痛欲解时的显示,是因卫阳在一昼夜间的消长出入中,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内为不同的经优先注入较强 的抗邪能力和自稳调节能力。卫阳在一昼夜间的消长出入时间节律不能完全与昼夜阴阳出入同步,原因是与人类一贯的 寤寐节律相关。各经病,在其欲解时内可欲解,也可明显增重。故而,了解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有助于临床有针对性的因经 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9.
“表症”,按《伤寒论》六经辨证属太阳病,按卫生营血辨证属卫气病,按三焦辨证属上焦病.总之,表症是皮肤受邪,病在腠理营卫之间而未涉及脏腑(《伤寒论》),相当于各种病源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杨国汉教授是重庆市名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治疗脾胃、肿瘤、妇科等多种疾病。杨教授除了从表里、正邪的角度理解"少阳病"的病机、辨治外,还指出少阳经外循肢体、头面和官窍,内涉脏腑,是气血水液运行的通路,少阳病不仅可出现外邪来袭时"正邪相争于半表半里"的病机改变,而且当少阳本经自病或他病累及少阳时亦可致阳气怫郁、上下不通、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紧扣少阳枢机之功能,扩大运用"和解少阳"之法,有助于加深对仲景"少阳病"之理解,为"和解少阳"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