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斑釉齿流行病学调查方面进行探讨。为劳动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氟及其化合物,能使牙齿表面失去光泽,釉质粗糙变性,牙齿易碎,乃至齿缘呈锯齿样变化,易患牙周炎及氟斑牙(斑釉齿)。调查内容及方法一、对象及方法:调  相似文献   

2.
牙齿处在人的颜面部位的重要位置,是人的“门面”。所以人们十分重视牙齿的美观,都希望自己有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但是却有不少人牙齿上有黄色或棕色、灰色斑块,有的牙面上还有窝状凹陷。不仅不利于食物咀嚼,而且严重影响美观。造成牙齿难看的第一个原因是牙釉质发育不全。在幼儿牙齿发育期间,由于严重的全身疾病、营养障碍或局部感染等原因,使牙釉质的发育矿化受到障碍,形成的牙釉质缺陷。引起牙釉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影响,探讨口腔保健在儿科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儿科保健门诊的300例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i50例。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牙齿窝沟封闭、氟离子透入等口腔综合保健,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所有儿童均随访i2个月,对2组儿童龋齿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随访6个月、12个月时龋齿的发病率分别为2.0%和3.3%,对照组分别为6.7%和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可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应在儿科保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乳牙是儿童阶段十分重要的口腔器官,乳牙龋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病发率很高.乳牙龋对儿童的咀嚼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容易引起口腔疼痛和口腔感染,并且对儿童的发育成长不利.为了减少乳牙龋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通过对以往病例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儿童乳牙龋的认识,尤其是对发病原因的调查,分析发病原因,从而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儿童口腔龋齿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地区3-5岁儿童2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腔保健措施,实验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干预后半年的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比例、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龋齿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儿每日刷牙2-3次人数更多,正确刷牙比例较高,儿童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综合保健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龋齿口腔感染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口腔感染率。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86例龋齿儿童为观察组,另外选择86例无龋齿儿童为对照组,通过对儿童口腔感染部位的分泌物进行鉴定,比较两组儿童口腔中主要病原菌变形链球菌的阳性率、菌落数及药敏性,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134株病原菌,对照组中检测出54株病原菌,观察组儿童变形链球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占总菌落数的61.38%,与对照组的19.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形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76.99%。结论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与儿童龋齿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做好口腔卫生能降低儿童龋齿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赤壁市某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90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儿童采用一般口腔保健法,观察组儿童则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法,对比2组儿童的龋齿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口腔知识测试优秀42例,合格3例,优秀率为93.33%,对照组儿童优秀34例,合格11例,优秀率为75.56%,观察组儿童口腔知识测试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发生龋齿5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儿童发生龋齿13例,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为84.4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口腔综合保健法对儿童龋齿进行预防,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儿童龋齿的相关性。方法对玉林市城区社区门诊及社区幼儿园、社区小学3~8岁的2 000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口腔卫生知识、卫生习惯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结果对2 000例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男性的患龋率16.08%,女性的患龋率为14.17%,总患龋率为15.25%。家长知道竖刷法的益处、每天早晚刷牙、不允许儿童睡前吃零食/喝饮、帮助儿童刷牙、不允许儿童每天喝果汁的频率2次和不允许儿童每天吃糖的频率2次将有利于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结论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对儿童龋齿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在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宣传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宣传。  相似文献   

9.
李政  孙磊  王燕玲 《中国学校卫生》2014,(5):654-655,659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其家长口腔保健行为现状,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及丰台区户籍儿童学校和流动儿童学校各4所,每所学校选取四~六年级各2个班,对1 826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儿童进行体检以了解患龋情况。结果流动儿童患龋率为30.1%,高于户籍儿童的11.3%(χ2=103.422,P0.01)。流动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及其家长的保健和指导行为报告率均低于户籍儿童(P值均0.05)。流动儿童学校健康教育课需求更高。结论北京市流动儿童患龋率较高,儿童与家长的口腔保健行为均较差。应加强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人到50岁以后,颜面两侧、颈部、手背、上肢等暴露部位常会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棕黑色班点——老年斑。随着年龄的增长,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面积也有所扩大,这不仅是人体衰老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有碍美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预防措施对儿童龋齿的治疗效果,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诊治的564名3~7岁儿童龋齿症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儿在与对照组相同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使用综合预防治疗方案,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综合预防方案能有效提升龋齿症患儿的康复效果,并有效降低儿童患龋率,使其口腔保健行为得到了有效改善。结论综合预防治疗方案通过各种影响因素协调配合,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龋齿,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适量用氟预防龋齿促进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今年9月20日是第七届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氟与口腔健康。中心口号是:“适量用氟,预防龋齿”。龋齿俗称蛀牙,是人类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疾病。据调查,我国6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在80...  相似文献   

13.
口腔内科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要么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尽管具有较为牢固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对于口腔内科学的认识缺乏深入认识,实践能力也显著不足。所以,当前口腔内科学的教学模式必须实施改革,尤其要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也有利于学生迅速从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本文将重点探讨和分析口腔内科学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希望能够提供给口腔内科学教学工作者作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龋齿病情和牙菌斑指数的影响,为儿童龋齿防治措施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40例3~6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口腔HP感染的情况,分析龋齿的发生与儿童口腔HP感染的关系;分析儿童龋齿的严重程度与口腔HP感染的关系,比较口腔HP感染阳性和HP感染阴性儿童的牙菌斑指数。结果所纳入的140例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62.86%,其中5~6岁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最高为67.57%,4~5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最低为60.61%,各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口腔HP感染率为69.86%,女童口腔HP感染率为55.2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患病率为76.43%,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72.90%显著高于无龋齿儿童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60.00%,中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80.00%,重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90.91%,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HP感染阳性儿童的牙菌斑指数为(4.21±0.28)显著高于口腔HP感染阴性儿童的(3.3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HP感染与儿童龋齿病情的加重、牙菌斑指数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182名脑血管病患者和166名对照进行口腔黏膜疾病的检查,比较2组间口腔黏膜疾病的患病率。结果 脑血管病患者中检出口腔黏膜病的比率要高于对照组,最常见的是口腔念珠菌病11.1%(20/182),其次是沟纹舌5.0Study on the oral mucosal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9/182)、创伤性溃疡2.8%(5/182)、唇疱疹2.2%(4/182)、复发性口腔溃疡1.6%(3/182)、慢性唇炎1.6%(3/182)、白色角化症1.6%(3/182)等。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病,尤其是口腔念珠菌病,需要防范其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关区2~6岁儿童乳牙患龋齿状况,为本地区今后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8所幼儿园1963名2~6岁儿童进行口腔龋齿检查.结果 2~6 岁儿童总患龋率为45.64%.其中2~3岁组18.99%,3~4岁组27.90%,4~5岁组51.40%,5~6岁组63.24%,6~7岁组74.07%.男性患龋率为48.02%,女性为43.13%,男性>女性.总充填率为5.2%.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2~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乳牙龋齿充填率低,乳牙防治龋齿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患有龋齿儿童患者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和复诊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9年5—11月收治的牙周病组临床诊断为龋齿的60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电话随访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电话随访组采用健康宣教联合电话随访干预指导患儿家属照护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口腔卫生的干预,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联合患儿家属照护进行干预。观察两组龋齿儿童患者口腔卫生维护行为、父母口腔健康心理认知情况、牙面菌斑百分率、表浅邻面龋率、牙线使用率、复诊率。结果 电话随访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刷牙范围、饭后漱口及定期牙齿检查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话随访组牙面菌斑百分率、表浅邻面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牙线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宣教联合电话随访后,电话随访组父母口腔健康心理认知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话随访组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组复诊率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作者回顾性调查了NMH和VALMC两所医院实验室自1980年3月~1982年10月期间所有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患者,总HBsAg和抗-HBs检出率VALMC(39.4%)较NMH(14.5%)显著为高,但血清中同时出现HBsAg和抗-HBs的检出率却相近似(0.9%和0.5%)。在同时检出HBs-Ag/抗-HBs的64例中,36例经长期(6~57个月)随访,并以33例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按年龄、性别和种族相配作对照,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仿。病理证实的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分别为2和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为4和3例;肝硬变为2和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比较1998年至2002年期间幼儿园内2 711名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情况,以及实施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儿童患龋率从1998年的38.58%降至2002年的18.68%,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05),儿童口腔保健行为也有明显改善,各种正确口腔保健行为的执行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比较1998年至2002年期间幼儿园内2 711名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情况,以及实施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儿童患龋率从1998年的38.58%降至2002年的18.68%,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05),儿童口腔保健行为也有明显改善,各种正确口腔保健行为的执行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